旗下微信矩阵:

救命钱!富士康母公司鸿海3888亿日元收购夏普交易终达成,一份钱能救两个公司的命吗?

2012年3月,夏普宣布将向鸿海出售约10%的股份,以获取该集团670亿日元(约合44亿元人民币)的增资,交易达成后,鸿海将成为夏普的最大股东。不过,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后来回忆说,这笔交易他与夏普才谈了一周。“说穿了,我就是被骗了。”
2016-08-13 15:52 · 投资界  Evey   
   

  这是一笔迟来的救命钱。

  8月12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宣布,中国商务部反垄断监管部门已批准富士康收购日本夏普公司的交易。根据计划,富士康计划以3888亿日元(约合3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夏普三分之二的股份。收购夏普后,富士康将获得其先进的面板技术。

  坚持了四年的“鸿夏恋”

  鸿海集团与夏普之间的纠葛要从2012年说起。

  2012年3月,夏普宣布将向鸿海出售约10%的股份,以获取该集团670亿日元(约合44亿元人民币)的增资,交易达成后,鸿海将成为夏普的最大股东。不过,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后来回忆说,这笔交易他与夏普才谈了一周,就被夏普要求立刻签订合作同意书,“说穿了,我就是被骗了。”

  原因是到了4月,郭台铭得知夏普有巨额亏损,再加上夏普人事震荡,鸿海不愿再以原价入股。再加上12月,高通公司以1.2亿美元注资持有近5%的夏普股权,三星也在2013年的3月宣布正式投资1.1亿美元,获取夏普3%的股份,郭台铭又觉得自己受骗了。而正如外界所料,双方在长达1年的谈判中仍未达成一致,于2013年3月26日宣布合作破产。

  不过2015年9月24日,这一合作又被提到台面上。当时有消息称,富士康可能收购夏普的液晶显示业务,根据当时的交易方案,富士康会收购夏普该业务的大部分股份,而与富士康、与夏普都密切相关的苹果公司也参与了谈判。富士康是苹果的代工厂,苹果还持有夏普液晶显示业务股份,为苹果生产iPhone显示屏。

  2016年1月,又有新闻曝出郭台铭赴日本希望与夏普进行谈判。据外媒报道,鸿海当时将收购方案调整为:3890亿日元认购夏普增资发行的新股,收购瑞穗银行、三菱东京UFJ银行等机构所持有的2250亿日元夏普优先股,以取得2/3的夏普股权。此外,鸿海也计划要花费450亿日元来收购土地,合计金额达6590亿日元。

  2月底,据日经新闻报道,夏普董事会接受了鸿海的重建方案的决定,夏普将接受包括直接出资在内的7000亿日元(约62.3亿美元)援助,进入鸿海旗下。然而1天后,据路透社报道,消息人士称,由于发现夏普存在以前未披露的债务,台湾的鸿海(富士康)暂停了收购。

  而直到3月30日,这桩生意才算正式落定。鸿海集团将透过鸿海、鸿准及控股公司,以约3888亿日元(约35亿美元)收购夏普66%股权,并预计在6月达成收购协议。只是两者的交易还需经过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批,也使得外界再度担心这一交易又将夭折。而随着昨日中国反垄断部门的核准,这笔交易的最后一道路障已经被清除。

  一笔救命钱能救两家公司?

  富士康与夏普结合,或许讲的是一笔投资盘活两家公司的故事。

  对于夏普,它想摆脱持续的低迷。7月29日,夏普公布了2016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当期合并营收同比大幅减少了31.5%。而其股价也在低点长期徘徊。郭台铭将重振夏普看做其第二次创业。

  对于富士康,它想摆脱寄人篱下的命运。一面是,作为代工厂,对合作企业的依赖度极高,而作为苹果公司最大的代工厂,当苹果这家巨型体量的科技公司出现危机,财报变得愈加难看,富士康也难逃被拖累的命运,出现了明显的利润下滑。另一面是,它不甘于在做一个产业链底端的代工厂,它想改变这种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大众形象。

  而夏普刚好合适。此番收购夏普,一个重要的信号是,富士康将获得其先进的面板技术,这将极大地壮大鸿海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实力,让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代工厂。

  事实上,对于转型,富士康早已开始尝试。

  2015年3月,腾讯控股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汽车销售服务商和谐集团在河南签订“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新的互联网电动汽车。

  2015年6月,阿里巴巴、富士康向软银旗下软银机器人控股公司SBRH分别注资145亿日元,分别持股20%。

  8月,富士康联合日本软银、阿里巴巴以5亿美元入股印度电商企业Snapdeal

  2016年3月,塑料B2B网站“买塑网”宣告上线,而这是富士康科技集团发起并投资设立的第一个“互联网+塑料”B2B创业项目。

  6月,富士康宣布将推出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富中富,主要为富士康的供应链伙伴提供服务,涉足P2P业务。此外,富士康目前已取得贷款、金融担保与设备租赁与保理等当地服务的营运许可资格,未来在旗下富中富发展之际,也将设立3亿元人民币的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投资新创公司发展。

  似乎,在转型这条路上,富士康越走越宽,它不想只是苹果的代工厂,而是成为真正的苹果。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Evey,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608/2016081340165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