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下一个十年的投资方向实录

2011年3月25日,2011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投资论坛在上海举行。图为圆桌论坛一:下一个十年的投资方向现场。
2016-03-11 13:42 · 新浪财经     
   

  2011年3月25日,2011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投资论坛在上海举行。图为圆桌论坛一:下一个十年的投资方向现场。

  周健工:我想请教一下各位,有一些是非常资深受尊重的投资人,各自从自己公司所关注的领域,已经投的和被投的领域展望*块,就是中国未来展望长期趋势中,你怎么看你的投资机会?

  陈玮谢谢周总,各位同行,我先抛块砖,10年前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像去年这么疯狂的格局,去年是有证券史上*年这么多,而且到处都是钱财,到处都是机构。2005年全流通推出以后大家想到有这个机会,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好。

  我们在中国看也是要看生存,中国的资本市场看得好就好,看得不好就不好,如果它有风吹草动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更看中的我们的政府喜欢什么样的,刚才我们和周总聊天的时候,都是看新闻联播做投资,它喜欢什么我们就投什么,否则地投了没有机会变现和挣钱。有很多人未来中国的10年是中国PE的黄金十年,因为我们没有遇见过黄金时期,2008年以前不太多,但是金融危机以后有很好的发展。未来的5-10年大家是否能走到一起,是大家必须要思考的话题。

  最重要的,现在我们提出自主创新、鼓励消费,特别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对中国经济保持7%以上的发展趋势,未来5-10年有这样的机会,大的面不出问题,各行各业都有机会。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包括马上要发展的三大市场,我们可能会向西方、美国去靠,但是模式可能不太一样,所以在中国做投资,可能要盯着国家鼓励的新兴行业,包括消费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消费我认为是对管理和渠道的依赖度比较高,也比较脆弱,所以消费我们要注意,另外也比较小心。我们现在看不到在中国非常好的所谓消费的产品和企业的 IPO,吃喝玩乐,我们看到一个吃的民营的上市,但是好象我们看不到第二家了,所以我们要看和制造业相关的大的消费,我相信未来的5-10年,中国会有一个世界级的品牌。

  第二,中国的节能减排是另外一个领域了,很多中国的民营企业从这个领域里面长出来。

  第三,以互联网的新兴企业,虽然我们看到IPO很少,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大的企业在成长,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有一个滞后,不管怎么样现在是一个审批制度,我们更愿意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上市。

  最后一个机会是中国大的企业判断,现在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只有2100家企业上市,当然还不到2100家,我们现在这一点量,赶不上周边的邻居,赶不上香港、印度和日本,所以我们做投资真正的机会是来自于资本市场不断地发展,大家不要忘了我们中国只有IPO。而按照民间的传言,中国现在这样的上市速度,可能未来不出现大的意外不会停止。每年按照300-400家上市,如果到中国相对饱和量8000家未来的标准是2000家左右,所以这是我们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换句话说,为什么在我们的行业中,从前年开始,这么多的新军进入,我们现在传言有一线3000家在里面,大家看到有赚钱效益,能不能持续要看资本市场,如果资本市场有变化可能对我们的打击很大,当然现在来看这种大的机会相对而言会比较多,谢谢

  周健工:陈总最主要是提了未来资本市场20年的一个过程,这个给PE/VC带来很大的机会,现在看唐总。

  唐葵:我是2000年从高盛转到做投资的,当时大家都不看盈利或者收入,当时到了2001年陷入一片悲观,但是现在看来凡是坚持下去的,不管是腾讯百度新浪搜狐都非常成功,另外的坚持不下去的都淘汰了。

  另外我们看民营企业,找来找去找不到机会,国家还向没有给特别的用户的政策,一直没有做起来,2000、2001、2002没有看到民营企业有什么机会,真正的机会开始还是到2003年之后大规模地起来。

  第三个我们当时也看过房地产,房地产是1999年大家知道是房地产的*谷,经过一轮泡沫,到1999年房价是*谷的时候。当时政府非常努力,和现在是 180度的相反,基本上在上海发工资可以抵扣的,但是房地产还是非常缓慢地在那个时候,后来才起来。这证明,政策潮哪一个方面,可能也会有时间差,但是慢慢会起来。当时可能没有人想到环保、环境、清洁能源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改今后的10年,有一些东西已经过了,有一些东西可能会重复,有一些东西说了不一定会发生,有一些东西说了会慢慢起来,所以这个可能会重复。

  刚才周总编讲到城镇化、消费和环保,我认为还是今后10年的大趋势不会变的,所以哪些东西是过热不能去碰的,有一些东西慢慢会起来,在今后10年会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演化。

  第二点,今后10年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人口整个构成的变化。这个可能反映到两点:一、新兴的人群,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我们以前完全不一样,刚才的虞锋讲到电子商务,我这个是前两年注意到办公室大包小包坐在办公室包裹寄来了,现在年轻的同事很大时间在网上购物,这个和我们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下一代人的消费习惯和我们这一代的思维是很不一样的。

  二、人口老化,今后5-10年,当这些独生子的父母老化的时候,不可能四个父母都住在家里,这是不是对退休、社区、养老院这方面的需求呢?所以随着人口的变化,这也是一个新的趋势、新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周健工:这也非常好,我们请王刚先生,王刚先生经常从技术来观察,我们回来*个,怎么样从政府试图引导这个大趋势,从未来5-10年来看?

  王刚:从未来10年的投资机会来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提得比较深的。

  一、清洁技术的领域,中国清洁技术的发展,过去10年几乎是非常薄弱的,我们随便看一个数据,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在整个结构数的比例,特别是日本和法国的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占很高。中国是依赖化石比如煤炭、石油的国家,中国未来10年的GDP发展速度很快,对能源相关的依赖度是很高的,所以中国能源结构的供应,未来10年也好20年也好有一个很大的趋势,这个趋势是向更大的比例倾斜。

  带来的投资机会自然是在这个层次上的,比如说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比如说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核电业务,像我们现在听的最多的新闻是日本核泄露的事故。为什么有这样的事情?因为日本有30%以上的能源是来自于核的能源,有30多座核电站。核安全是一个问题,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因为核电站的安全性是最过级别的,所以你能够建设一所很安全、系数很高,同时又非常低廉成本供应能源的这样一个能源需求的装置,会吸引很多拥有高技术公司的市场。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未来10年也好、20年也好,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会带来爆炸性的成长。另外一个例子,现在我们用的灯都是延用了几十年、上百年的白炽灯,现在LED的灯已经用在民用里面,现在的工业里面,汽车的前灯也在运用。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节能的运用,比如说LED的灯,现在我们更多是看到在商场里面用的LED灯。汽车方面,我们以前绝大部分是用汽油,现在我们看到锂电池的汽车在马路上跑。

  从刚才的周总编讲的内需、消费带来的问题,从消费的角度来讲,我绝大部分中国中高档的化妆品,现在还是以国外品牌所占据,为什么中国国内化妆品的品牌没有占据更大的份额,原因是什么?我们看我们的邻居韩国巨大部分的消费品是用本地的牌子,日本也是本地的牌子,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用本地的化妆品牌子,这是一个消费的问题。

  就我看而言,节能减排也好,清洁技术也好我认为在未来10年是一个强劲的持续性的增长。

  周健工:谢谢唐总,盘古创富的许总,您能不能拓展一下未来10年有什么样的发展?

  许萍:我是在日本呆了10年,我们的投资家主要是日本的机构,我们进入相对比较稳,大家知道现在基金公司比较多,资金也相当地丰富,大家经常提到前10年的投资特征和后10年的特征。特别是中国现在开始做内需、物流、零售和消费品的时候,日本做得比较强,它的物流做到了极值,这一块,我认为特别是消费品,他们的口味、食品结构和我们非常接近,日本的营养组织也比较接受。所以我认为这方面和中粮达成共识,从食品开发,这个品位的开发、品牌到物流、加工还有餐饮。这一块的产业链相当长,正好中粮有这个资源,所以我们当时和他们合作做了这个基金,这个项目非常地多,而且这些项目往往发展非常大,比如说一个什么食品,或者说一个什么天然的果汁,当时我们在看一些企业,他们已经不缺钱了,一些企业已经有多少个亿。但是现在借助大企业的渠道一起来做案子,现在寻找好案子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我考虑到越欧美的渠道相对来说越多。

  下面我把日本的技术中心和中国的产业结合起来,就是我做基金的出发点,我除了农业以外刚刚又做了一个基金。我们结合日本的大的医疗机构专门并购日本的新药专利的技术,不要等上市,我们也不要排队,把他们大的制药公司,制药行业的研发中国现在是比较奇缺的,一个新药要花10年、8年,但是一个清单是想拿出去走国际化的,拿一些东西结合中国的特色来落地,不管是一些仿制药还是新药,还是一些保健产品,日本有很多的保健产品相当好,这些东西刚好适合我们现在整个医疗大的政策。

  所以我们最近对医疗,不管是药品,大家知道最近的零售已经开始整合大的市场,北京、上海已经整合地差不多了。我看很多大的企业在这方面做一些并购。但是一些专业医院,有一个眼科已经上市了,我们也看到妇产科、牙科也上市了,还有一些医疗信息化的东西现在也在看。包括一些制造技术,刚才讲到灯具,我们也投了 LED,这个LED好到什么呢?这个博士是从海外回来的,他们在海外已经20年,他们过来的时候技术非常超前,我们把这个东西拿到日本去,日本说非常好,不亚于日本。这个LED我们看到这几年有爆炸式的增长,特别乱,以前做衣服的、做袜子的也来做LED,它的标准不统一。没有一个标准,之前在中国很合适,拿到日本不好,所以我们要等待一个标准出来,对这个行业有很大的促进。

  所以技术的创新,各行各业在的机会特别多,我们在加强不管是中国的国营企业还是民营的同行,多花一些时间和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吸收、努力和学习。

  周健工:许萍觉得进来晚一点,有一些眼花缭乱的感觉。下面的春华资本集团,廉洁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你们,再谈一下你的见解?

  廉洁:谢谢,我们春华资本的创始人是胡祖六(专栏)先生,也是非常知名的企业家,相对来说我们的确比较吸引,我们从上年的四、五月份开始筹备,现在已经在做项目,我们希望做的是比较传统的PE行业做的,我们希望做一些能够有控制的领域项目。行业方面我们必须关注金融领域,这也是胡先生,以及以前在高盛做的金融领域的上市,包括像工商银行(4.440,0.02,0.45%)、平安等等,我们还是认为在金融领域有很多的机会。

  当然像医疗卫生领域,我们认为有很大的机会,各位其实都在中国生活,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看病难的困难,看看中国医院的情况。不用讲发达国家,讲到印度、新加坡都也强大的医疗集团,而中国没有,所以医疗领域我们有非常大的机会,像一些特殊的医院,像妇产、眼科、牙科,很多综合的医院,牵涉到社保的中高端的私立医院。甚至和医疗相关的边缘一点的生物科技,甚至和化学相关的领域都在看,当然在中国刚才各位讲得非常好,所谓高增长的零售消费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项目,这里面包括到人的吃穿住用等等。

  如果讲到未来10年,我这边个人看到的一个趋势是投行和投资往中间走的趋势,因为我以前也是做投行的,做了很多的上市和财务顾问的工作。我认为投行做财务顾问,如果做一个中介结构,他看的角度是更想把这个项目做成,基于你是买方或者卖方怎么样使价钱更高或者更低。对我们来讲,因为以前是做投资银行的,我们把这两个整合起来看,以前在这个行业里面已经上市的模式,我们看怎么样帮助这些企业在国内或者国外一起做兼并收购。

  这个概念已经炒得非常强了,中国人怎么样买海外的资产,使一些企业家找到合适的目标。中国很多的零售消费品的龙头已经在香港上市了。比如说做鞋的,国外有这么多的鞋的品牌,怎么样帮助这些企业,我们怎么样为自己创造一个投资的机会,我们也看IPO,也看高增长的行业,我们也做了这么多年的PE,无疑估值被炒到很高,很多的企业没有盈利,所谓的风险也大了很多,所以我们在看这些机会的同时,也希望创造我们的机会,一些很成功的企业怎么样帮助他们。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看怎么样帮助一些国外的企业在中国找机会,其实我是非常关注日本的,因为我觉得地日本和中国这么近,两国政治的关系是希望我们往越来越好的地方去走。你看日本的零售消费,无论是吃的、用的、喝的,讲到医院信息管理的系统,讲到药店的模式,很多中国新兴的药店模式除了和欧美学,后来发现日本的模式和中国是最相近的。

  最后,除了这个行业之外,我想从做项目的方式方面看到了投行和投资融合的角度,谢谢。

  周健工:每个人都结合各自机构投资的特点、理念回答了*个问题,很深的感觉。我们现在聚焦*个大的经济和社会变化的未来10年。第二个是技术的取胜,现在完全集中在技术,我们知道现在的互联网很热,刚才虞锋和我也谈到了一些方向,其实它有很多现在发生的变化,比如说刚才的唐总讲到新能源、清洁技术、更细的能源结构的变化、生物医药的变化甚至是生命科学的变化。我最近看到美国有人在谈人的寿命的问题,人可以活到150岁还是多少岁,这已经是一个突破了。

  我想从陈总开始,您在未来技术的角度,您的公司在哪一些范围比较关注一些?

  陈玮:谢谢周总过去的10年中,中国对人民币基金还是把握不足的,未来可能有一个结构性的比较,有一个方向性的变化。人民币基金会越来越关注某些领域。特别是中国的相对大家看得清楚的行业。比如说消费、清洁能源,包括医疗和医药,这些都会是非常关注的。

  作为东方富海,我们本身在2007年*期基金成立的时候,就准备在相对窄的领域关注三、四个领域。但是事实上做得不好,原因是因为我们受的钳制比较多,做太多不太容易。另外我们的人也是什么都投,所以比较难。第三个原因是在以前,未来资本市场结构会发生变化,以前的资本市场指挥棒是更传统的企业,更技术的企业,所以更新的东西反而时间成本太高,人民币做得不太好,这一点我认为应该向美元学习,未来我们这一类公司可能会在所谓的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费品和医药上多下一些功夫,虽然我们原来投的面里面相对比较广,未来我们会在和人口相关的领域,比如说清洁人员,现在大的环境都看得见,中国确实有这方面的机会和市场。

  第二,消费,因为中国有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未来的消费会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技术是比较关注的。还有一个是和医疗、医院相关的,之前国家管制太多,反而有不好的效果,未来国家会更放宽一些。未来5年如果专门抓一个医药的基金可能不太实现,比如说和一些外资背景专注在一个领域,我们的成本还是比较有缺陷的。

  周健工:陈总说到你的基金的钱的因素不鼓励你,还有一个是人民币基金的历史比较短,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中国就不应该去前瞻一些比较好的技术去做一些稍微早期的投资,但是不一定说你自己要做,我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做一个探讨,请唐总在这方面发表您的高见。

  唐葵:我们方源资本是国外的,但是在国内确实发现技术方面投资的机会比较少,首先我们做PE,还是寻找一些比较成熟的公司,平时也关注一些技术的发展,在国内的研发创新,有一些技术的公司是极少,甚至是没有。所以我觉得在国内更多的是运用,包括像华为这样的公认的技术方面*的公司,其实它的优势并不是原创性的,可能这几年有所不同,可能过去几年、十几年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原创的技术,可能把西方的技术运用地更好,有大量的研发人员做出更多的运用出来,有这个维护,有更好的客户服务。我觉得这个方面还是有很多发展潜力的。

  另外,其实国外有很多现成的技术在德国、美国和瑞典,没有必要很多东西都自己创造自己的技术,一定要闭门造车,我觉得这个是没有必要的,这一点确实今后的国际收购存在一些机会。

  周健工:我觉得唐总,虽然你谈到了国内原创研发方面、创新方面,目前的投资阶段比较少,但是你提到一个点是没有必要闭门造车,但是你可以通过国际的并购获取这些技术。但是你可以通过国际广阔的技术来做。王总,我们很关注您在新能源的投资,您觉得在技术领域,您是不是跟在别人后面走做技术运用,还是创造中国本土的技术?

  王刚:这个其实在中国很明显的,5年以前,或者是10年前做投资,做投资后的5年在中国很少看到有中高端技术成分的一种技术型的公司,更不要说原创性。现在我们看到原创性技术的公司也不多,但是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集成型的技术,非原创的,但是在生产、制造、原创的基础上更深入的制造性的,这一类我们所谓的不能叫做它是一种新的原创的技术,但是只是在这种产业化过程中的制造工艺、制定能力经验积累的技术。越来越往高端在走。

  比如说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可再生能源里面,在5年之前,中国的所有太阳能的设备是没有的,所有的设备是今后。但是今天来看,中国的太阳能产业从工业材料到最终的电池片生产的设备,除了最核心的,可能是最上游的硅源材料的炉子,高端的中国做不起来,但是中端的可以做出来。除了硅源材料和电池可以做,而且它的耗材也可以做,在太阳能行业所运用的设备70%、80%也可以做,以前是零,现在是70-80%可以做,剩下的20-30%高端的还是在进口,我相信这些技术在中国也会深化。

  我们看到很多中国的公司学习很快,借鉴很快,原来国外的公司可以做的东西,现在国内的公司也可以探索。我说的不是原创性,你发明这个装置的设备,你的原理可能和别人的原理是一样的,非原创的。但是类似原理,你能做出达到同样类型的设备,我说的是中国的企业在越来越往高端走,这是我们投资很重要的一个价值趋向之一。我们不投原创型的公司,在中国原创型公司比较少,未来几年,中国土壤上能够出几个原创型公司资源不多,但是另外,中国很多非原创型的公司还是非常多的。对投资者来讲,这也是一个投资机会,不一定要投原创技术才是一个机会。

  周健工:我觉得王刚的观点很特点,未来原创是很难把握的一块,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技术在不断往中高端走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机会。我想问一下许萍有什么看法?

  许萍:我们在看技术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看到很多原创性的东西,确实发现他们在国际上也是很闪亮的一部分。往往是大学的教授、在大学里面也有一个研究室,一边有带学生,一边有一个公司,但是成型的产品和这个团队本身是搞研究的,对这个市场的需要没有这个团队,所以你去投的时候,你自身要非常懂市场,甚至要帮助他设计这个商业模式,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你是拿到别人的店去卖,还是你自己去卖,这个营销渠道很重要,是一个化妆品还是医疗品,这个定位的运用是很宽的。要么你给别人提供原料,原料在全世界卖不了多少钱还是要做高端的产品,所以原料的取舍本身对团队要求非常高,投这一类,要有一个相当成熟的团队,对市场的营销有很好的技能。

  当然我们刚才提到太阳能产业链不断完备,上个月在日本有一个新能源的大会,我看中国来了很多人美国也来了很多人,原来在美国人都拿着资金和技术在中国落地,他们其实也是这样想的,他们拿着他们成功的经验和资金,有一些已经走到中国来了,刚刚还是在调查中的市场、政策他们也不太了解。所以我认为今后技术往高端走的速度比前几年是加快的。

  周健工:*技术往中国走的速度加快,这也是一个机会。

  廉洁:因为讲到技术,自然而然想到高新技术和原创技术,其实在任何的传统行业里技术也是同样重要。几年前在中国做的IPO是雨润,仅次于做双汇是比较热的话题,当时说他们有上百个人员探讨中国的口味。最近我们刚刚宣布的项目是一个私有盘的项目,未来IPO在中国、海外的潮流,最近看到一个潮流,早年在美国、新加坡上市的一些企业,对上市之后的种种原因,包括流动性的不满意,当然也是因为香港的市场,特别是中国国内A股市场的兴起,他们想到一个方法,能不能从这个市场退市,再回到A股或者是香港。成功的案例有早年的旺旺食品,从纽约交易所下市,希望有更多的价值带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香港上市。

  特别是化学用品的行业,他们的产品用到电子、LED,用到药品,包括抗生素它的产品来降低活性,甚至到农业的产品,包括杀虫剂、除草剂,这个行业应该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在中国不是新的行业,但是在欧美大的私募基金很多的化工产品和特殊化工产品都做一些PE的公司。这些公司的研发非常重要,他们研发的重要性体现在他们的客户都是日本、德国全球最*的,包括美国的药厂和电子生产厂和农业的公司。这个研发不仅请了一些博士和博士后在实验室在做,这个技术表明了有了这个技术之后怎么样推广、运用在生产过程中怎么样*的成本生产出来。它的利润率都是单位数,我们这个企业可以达到30%-40%的毛利率,说明了他们的技术在全球是非常独特的,导致了别人花很高的价钱去买。

  所以我想说的是,技术我们往往不要忽略在传动行业能找到一些很好的公司有很好的技术,我们看到很多中国的公司走出去,我们讲到太阳能、风能,我们看到风能的企业在国外开始收购一些中心和技术,包括麦瑞这样的企业。我们可以说有一些技术可以创造,有一些技术可以购买,关于技术我想讲关于这两个观点。

  周健工:我们刚才谈了两个大的问题,在座的嘉宾有机会可以和上面5位的投资人交流,有没有人愿意提问的?

  提问:我是千人国际的(音)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我想提一个问题是廉洁先生,他刚刚谈到私有化的东西,很多传统行业在美国上市的关注问题。

  廉洁:谢谢你问这个问题,非中国的我们看到很多台湾的、香港的企业,在中国在做的可能是低端。之前同济堂的,我们这个企业是很正常的,和中国的股东一起把它买下来,具体的私下可以沟通。但是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中国比较追捧的,早上虞总讲到美国出来的人人,美国的fexbook,这个时候你出去的时候,比如说美国的MGM,但是MGM在美国已经破产了,这个在三四十年前在没有是很好的企业。但是中国也有很多很优秀的企业,比如说百度,有很多中国的企业到美国去了,但是去了以后觉得不是很好的选择,有很多好的企业在当年信息不是很发达的时候到美国做了买壳上市,上市之后即使进入了纳斯达克的主板,看到流动率很低,我们有机会可以沟通,同时在市场上已经被宣布的应该是5-6个企业,同时有几十个企业没有宣布,在蠢蠢欲动在看。对我们也是一个好事,因为很多优秀的企业,从美国回到中国和香港,我认为也是一个资本市场繁荣和中国资本市场繁荣壮大的很重要的表现,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周健工:看还有什么问题,我们的机会很难得,无论是投资过程中还是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提问。

  我们的圆桌讨论现在就圆满地结束,大家私下可以沟通,今天这个环境的布置就方便大家沟通,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五位嘉宾分享这么精彩的观点,谢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