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历时5个月匹克体育完成私有化退市 港股频繁回归从来都是不甘寂寞

香港有外资投行统计,港股回归内地趋势渐成。导致港股回归的原因和中概股回归类似:A股的高估值和港股的低估值是鲜明对比。据了解,港股回归A股主要有5条路径:IPO、借壳、吸收合并、并购重组、业务分拆。
2016-11-03 11:30 · 投资界  王珑娟   
   

历时5个月匹克体育完成私有化退市 港股频繁回归从来都是不甘寂寞

  11月2日下午四点,匹克体育(1968.HK)从港交所撤销,这意味着匹克体育私有化正式落地,业内猜测的回A股计划也拉开帷幕。

  历时5个月的私有化

  匹克体育成立于1989年,2009年9月登陆港股。此前两次IPO失败,因而在三年内进行了三次融资计划。资料显示,从2007年开始,红杉资本投资匹克并获得近8%的股权;2008年,匹克体育又与建银国际、深圳创新投资等合作实现了二次资金募集;2009年4月,红杉资本建银国际和联想投资共投资匹克体育近6000万美元,完成了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

  上市以来,匹克体育的业绩一直不是很理想。据匹克今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7月30日匹克体育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至12.98亿元人民币,毛利润同比下降5.6%至4.94亿元人民币,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3.8%至1.69亿元人民币。并且长期以来,匹克体育股份流动性一直处于低水平。虽然匹克体育市值有61亿港元左右,但在内地体育服饰港股企业中仍然处于倒数位置。

  今年5月23日,匹克体育发布了两份公司公告。一份是关于上市公司停牌公告,另一份则是关于“变更首席财务官、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于香港接收法律程序文件和通知书的代理人”。一时间,关于匹克私有化回归A股的消息便迅速传播开来。

  懒熊体育报道称,匹克内部很久之前就已开始筹建产业集团,回归A股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其确定将回归A股,将打响港股运动品牌回归的第一枪。

  7月26日,许氏体育有限公司通过协议计划将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私有化;提出每股计划股份换取2.60港元之现金,计划股份包括9.273亿股;私有化要约金额为24.5亿港元。

  据了解,除了匹克体育,内地几大上市的运动品牌包括安踏李宁、361°、中国动向、特步以及贵人鸟。其中,仅贵人鸟在A股上市。如今贵人鸟市值170亿元,是匹克的三倍。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在于此前体育产业还未得到今天如此高的关注度和政策扶持。同时,A股上市门槛比较高,对于体育用品企业来说,整个过程周期比较长,且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匹克私有化的原因也不外乎,业绩不理想,上市以来股价低迷,进而影响业绩;公司的投资价值长期被低估,流通量小。

  匹克体育集团表示,私有化之后,与集团合作的金融机构未来将会成立并购基金或产业基金等,共同打造体育生态圈的布局。另外还将通过并购、重组、投资、孵化、内部创业等多种模式,推进匹克体育集团从单一的体育装备供应商到体育产业集团的升级,通过涉足体育IP赛事打造、运营体育培训、体育大数据、体育资讯和社交等,建造匹克体育产业生态圈。

  不甘寂寞的港股频繁私有化

  据统计,近两年来,不下30家中概股公司已完成或正在筹划私有化,并且已有多家中概股公司成功回归A股,如分众传媒如家等。除了中概股回归外,港股私有化回A股也时有发生。

  9月20日,登陆港交所637天万达商业正式退市,创造了港交所有史以来最大一单私有化纪录。

  4月26日,富贵鸟发布公告公布,董事会议决建议申请公司A股首次公开发售及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A股总数将不会多于2.36亿股A股,相当于现已发行股本17.65%及经扩大后15%。招商证券为主承销商。富贵鸟称,期望透过发行A股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优化企业管治架构、发展境内外融资平台,以及改善公司股份的流通性。

  2015年10月26日,拉夏贝尔发布公告,公司已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有关建议A股发行的申请材料,而中国证监会已接受申请。随后证监会网站预披露了拉夏贝尔招股说明书,开启了回归A股之路。但截止2016年10月底,拉夏贝尔仍处于“已受理”状态。

  再比如,徽商银行盛京银行复旦张江秦港股份等多家H股上市公司,也陆续抛出申请A股IPO的计划。

  香港有外资投行统计,港股回归内地趋势渐成。导致港股回归的原因和中概股回归类似:A股的高估值和港股的低估值是鲜明对比。据了解,港股回归A股主要有5条路径:IPO、借壳、吸收合并、并购重组、业务分拆。

  港股市场的特点是偏注重大盘股,而中小市值股票要想改变股市对于企业的低估值存在很大难度。相比较而言,香港市场过于实际,股份估值只着重市盈率;主板有盈利要求,创板交易量偏低,吸引力不足。

  截至2016年10月28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806家。在发行新股最多的2015年,共有224只新股上市。随着回归潮的涌起,国内政策收紧、打击借壳上市等等,这意味着一众中资股回归路漫漫,但也未能浇熄港股的回归热潮。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珑娟,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611/2016110340497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