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你的所有隐私,不值500块

2013年11月,网络惊现出售真实QQ、微信用户资料的信息。这份资料囊括数亿用户,按照行业、产业、年龄、性别等分门别类,针对单独的QQ/微信账户,甚至可以查询到姓名、从业经历、年龄等讯息。整份数据高达90G,售价仅400元。
2016-12-16 06:49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嘉文   
   

  京东12G用户数据遭泄露,内容多达数千万条(包括身份证、电话、用户名、密码、邮箱、QQ号、消费记录等);

  300元能买到个人所有酒店开房记录,700元可以追踪一切信息(报道来自《南方都市报》);

  近几天,不断有用户隐私信息遭泄的新闻爆出,但实际上,所有的“黑幕”由来已久。黑产者们不仅掌握了大量网民的基本信息,甚至可以读取目标手机通讯录的所有电话,实时定位其位置……

  你的所有隐私,不值500块

  在网络数据年代,用户的隐私已经沦陷,所有人都在裸泳。

  “大数据”时代

  很多上档次的科技与互联网公司都喜欢谈大数据。马云称:未来不再是IT的时代,而是DT(Data Technology)的时代,而阿里巴巴的本质,就是一家扩大数据价值的公司。

  企业收集用户展现的一切数据,将之归纳总结,梳理成“有效”信息加之利用。在这样的体系里,亚马逊会适时向用户推荐几本其可能感兴趣的书籍,支付宝会提醒你到了缴水电费、还信用卡的时候,天猫会向你推荐与“近期浏览”类似的服装,今日头条会推给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和文章……

  这类“诱导消费”都基于用户信息,对于企业和消费者而言,这或许算是双赢。但在数据体系里,被动接受的用户始终处于弱势一方,信息公开化带来的并非完全是便利。

  比如,你一定收到过不计其数的垃圾短信和邮件,隔三差五就有贷款、买卖房的骚扰电话打上门来,而其中的某些电话,来自诈骗团伙。

  这些销售电话并非无的放矢。小贷公司不会给欠着一屁股债的人打贷款电话,银行不会发短信邀请有坏账记录的户主办理信用卡……换言之,大部分销售电话都建立在信息掌握的基础上。

  就连诈骗团伙都告别了乱枪打鸟的时代。很多无良商家、骗子都是在做足了功课之后,才找上门来。

  华商的一位朋友曾经离被骗只差一步。他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记者,按理说深谙其道,但是骗子接连报出了其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亲友电话、银行卡账号等一系列信息,令之一步步迈入设好的陷阱。

  这些原本私密的信息,已经成了任人掌握的数据。《人民日报》的文章称:至少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遭泄露,82.3%的网民因此受到影响。

  《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则称:81%的参与调研者经历过对方知道自己的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

  那么,这些原本私密的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接连不断的泄露事件信息

  都是用户自己“交出去”的。

  数据时代,用户每时每刻都在“分享”自己的信息:办信用卡需要身份证、肖像照;网购需要银行卡号、住址;APP注册需要手机号、邮箱;订餐、打车需要分享自己的位置……很多用户还习惯于用同样的密码,这给了不法者更多发挥的空间。

  这些信息一经分享,便成了企业记录在案的数据。用户们信赖支付宝、微信、银行等企业和机构,但是某些时候,这些信息没有被妥善封存,反而成了流通的数据。

  过去几年间,被爆出数据泄露的大企业不在少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类似案件发生。

  2013年11月,网络惊现出售真实QQ、微信用户资料的信息。这份资料囊括数亿用户,按照行业、产业、年龄、性别等分门别类,针对单独的QQ/微信账户,甚至可以查询到姓名、从业经历、年龄等讯息。整份数据高达90G,售价仅400元。

  2014年1月,支付宝爆出用户资料泄露事件,内容超过20G。阿里巴巴前技术员工李明(音)利用工作之便,多次在公司后台下载相关资料,并将之出售。其中3万条支付宝用户信息,售价仅500元。信息包括个人实名、手机、电子邮箱、家庭住址、消费记录等精准资料。报道称,售卖期间,某知名电商品牌花重金买下了1000万条用户信息。

  2014年12月,12306用户信息在网络疯传。官方网站称,此次泄露的用户数据不少于131,653条,信息内容包括账户、密码、身份证、邮箱等内容。

  ……

  此后,京东、当当等网站用户的资料泄密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锦江之星等知名连锁酒店开房记录之类的隐私信息泄露事件亦是层出不穷。

  这类信息一经暴露,便永远不会消失。它们被打包整理在数之不尽的网络“数据库”中,等待发掘利用之时。这也是大部分黑产者只需要姓名和身份证,就能迅速查出用户私密信息的原因。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