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急功近利的资本玩残了滴滴,摩拜和ofo也在劫难逃?

以生意的思维去评估摩拜和ofo,靠骑车收费实现盈利十分考验两个团队的运营能力,同时考验整个国民素质。历来倡导善的引导都不容易,摩拜和ofo们,自己别陷入矛盾:一方面倡导更高的觉悟和情怀,另一方面自己又过于急功近利、助推了人性的恶。
2017-04-26 14:37 · 亿欧网  陶博   
   

  在Uber担任过管理层、经历过2014——2015年打车市场的极度疯狂的王晓峰,成为摩拜CEO后估计对过去一年共享单车市场的“失控”(Out of Control)也感到始料未及。摩拜的*竞争对手ofo创始人戴威说得很对:“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现在走过的捷径,未来总会绕回来的”。

  王晓峰和戴威很可能都会承认,摩拜和ofo走了捷径:资本迅速催大单量,一轮又一轮的资本接力游戏,使共享单车这个需要慢慢培育的市场迅速变大变味。此前两年,滴滴也走了类似的捷径,现在正在痛苦地补课。需要问的是,摩拜和ofo所代表的共享单车玩家们走了捷径,什么时候会绕回来?

急功近利的资本玩残了滴滴,摩拜和ofo也在劫难逃?

  有人会说,滴滴绕回来补课,是因为不合理的监管阻碍了创新;这样的观点,并不合情合理。公共交通,政府需要照顾和服务到所有公众的利益,天然左右为难。在滴滴出现之前,公众很多时候不满;滴滴出现之后,很多公众也不满。滴滴服务的是特定用户,政府服务的是所有公众,立场不同做事方式也不同。在公共交通领域,以公为主是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不是从体制内挖几个人来做政府关系就能解决的事,从体制内引入部分投资也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帮助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协助政府解决交通问题,这些事情都可以做;而一旦越过政府,实际上代行了公共管理职能,而又以赚钱为目的时,滴滴们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在公共交通领域,滴滴们遇到的事情,摩拜和ofo迟早也会遇到。在摩拜、ofo未出现太多交通事故之前,在摩拜、ofo未赚钱之前,这个根本性的矛盾不会爆发。解决公共交通问题,政府需要考虑各方利益,只能慢火细熬;而共享理念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在整个国民素质提升的基础上,也是长远工程。所以,无论是滴滴,还是摩拜、ofo们纵然有价值有理想有情怀,也显得太操之过急,遭遇监管是必然且合情合理的,何况这些企业本身有太多需要规范的地方。

  企业逐利,资本更加逐利;实际上,共享经济这个很好的理念,被心急的资本扭曲了价值。过去几年,资本机构催促创业公司以快为*准则、以单量为*衡量标准;投资人,本应是站在创业者背后,却纷纷走上前台指手画脚,甚至公开介入各种公关骂战。金沙江朱啸虎(ofo投资人)和熊猫资本李论(摩拜投资人)就站在了前台;理解投资人逐利,不求所有投资人都是价值投资者,但中国投资圈近几年急功近利,确实更像是投机而不是投资。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投资大环境下,近年发展迅速的美团点评、饿了么、滴滴、摩拜、OFO等公司,它们的股东群,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群已经上船的投资人们,极力叫卖拉拢更多的投资人进场;击鼓传花,新入场者很快加入了叫卖阵营。名义上,各企业创始人们还控制着公司,但股份过度分散,股份不到10%的年轻创始人们,在市场好的时候还能立住脚,一旦市场变差将位置不保。

  不仅一个滴滴投资人私下抱怨:上了“贼船”,不知道如何下。越近入场的,抱怨声越大。摩拜和OFO们上演了和滴滴一样击鼓传花的融资故事:融资轮次连绵不绝,以融资事件驱动PR,估值上去了下不来。Uber和滴滴已经成为科技互联网领域一级市场的两个*泡沫;摩拜和OFO们有价值,估值上得很快,也同样会上去了下不来。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打上了阿里系或腾讯系标签的美团点评、饿了么、滴滴、摩拜、ofo等公司,已经沦为任人摆布的棋子,早就丧失超越BAT的机会,也丧失了基业长青的可能性。它们面对市场竞争,以为自己在进行的是全局战争;但实际上,摩拜、OFO们眼里的全部只是巨头眼里的小局部战争,腾讯和阿里并不在乎摩拜、ofo们成为炮灰。

  在局部战争打得激烈的摩拜、ofo们,最终难免接受合并的结局;合并后会猛然发现,更强的竞争对手来自于有产业背景的其它玩家。滴滴合并快的和Uber,却干不掉神州、首汽、上汽等玩家;摩拜和ofo,短期的敌人是彼此,长期来看敌人来自别处,并且十分强大。

  回到源头,摩拜和ofo注定只是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并且比滴滴运营难度更大。用户数和需求量都不小,确实可以支撑较大的想象空间,但如果以用户+流量的逻辑去做估值,它迟早会被更低的流量洼地所侵蚀。滴滴有巨大流量后,商业模式上并没有大的突破;指望摩拜和ofo在商业模式上突破,谈何容易。

  所以,不要过于指望通过大数据+业务突破来盈利。当然,以生意的思维去评估摩拜和ofo,靠骑车收费也是有可能实现盈利的,但十分考验两个团队的运营能力,同时考验整个国民素质。无论PR上如何宣传技术驱动,本质上来说,摩拜和ofo是运营驱动的公司,注定苦逼,*的学习对象是零售巨头沃尔玛和亚马逊。而强大的运营能力,更加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的。

  至于国民素质有可能带来的困难,用技术能解决一部分。历来倡导善,做好的引导,都不容易。只是,摩拜和ofo们,自己别陷入矛盾:一方面倡导更高的觉悟和情怀,另一方面自己又过于急功近利、助推了人性的恶。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