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从创投圈11个关键性认知,深扒共享经济装逼外衣(下)

海尔的内部小微创业模式本身存在的潜力和价值,未来走复制输出“海尔模式“的路线可能也会存在巨大获利机会,或者是别人做出的另外一种新的商业化方案,或者是我们做出来的支持协作共享的底层工具。
2017-06-27 14:11 · 亿欧网  罗辉林   
   

  第六:共享模式*的发展难点在于整个社会的信任环境尚不成熟,可以采用社群的逻辑和互联网技术手段来应对。

  Airbnb在国外很火,与之相比,中国的短租发展的就不是很成功。这个跟摩拜,ofo所发生的问题是相似的,就是关于信任度的问题。很多人可能提到这个就说中国人素质差,听起来不是特别好。但这个的确是事实,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人的素质还没有提高到较好的水平,我们的公民意识比较微弱,我们没有去维护这个社会公共财产的意识,也缺少对于“他人的财产是不可侵犯”的认识,当然我们也欠缺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尊重。

  Airbnb移植到中国就会牵涉到这些问题,比如隐私权的侵犯,财产权的侵犯,还有一些纠纷事件。如果用法律来解决这些商业问题,这个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但是,我们又很难找到一种合适的互联网的管控方式去解决它,所以Airbnb的模式在中国发展的并不好

  我比较倾向于用社群的逻辑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未来在房屋租赁方面我们可以引入社群的要素去规范个人的行为。

  比如说甲和乙互相认识,已的朋友丙在出租房子,甲经乙介绍租了丙的房子,那么甲在租赁丙的房子时就不太会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比方说偷窃财务,毁坏房屋,谩骂房主,深夜吵闹),因为会给自己和乙带来负面影响。这样通过这种社群链接的驱动,协作双方信任度会提高很多。

  在人跟人的共享里面,最难的是在信任结构方面。滴滴打车就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的行驶线路是透明公开的,人跟人之间见面的时候不需要讨价还价,服务过程中容易发生纠纷的环节就减少了,而且服务之后双方还可以线上互相评价,不用争吵。

  第七:关于共享经济如何赚钱?在共享经济的浪潮里,对平台来说收益来自平台节约出的社会成本。

  很多人都在关注共享经济如何获利的问题,《2017年分享经济报告》也显示2016年这个行业有3万亿的交易额,似乎这个行业是个新的聚宝盆。但其实这些交易额都不是新产生的,都是从前一种协作模式转移到这种共享模式下而已,就像以前电商的发展一样,电商的销售额无非就是从传统渠道的销售模式转移到了电商模式下而已。整个社会的协作消费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变化的。我们的需求量并没有变,这个其实是都是从左口袋掏到右口袋的过程。

  以前是通过组织之间的协作完成一项交易,然后现在变成共享模式下完成的交易,就像我们打车一样,共享打车软件出来之后它可能会触发了新的打车用户,但这个打车量增加是有限的,打车用户绝大部分还是原来就有打车需求的人。这是把人跟出租车公司之间的一个服务交易变成了人跟打车服务提供人之间直接的交易往来。需求总额其实没有变,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点。

  那么共享模式怎么样能够赚钱?其实当你提供的这个服务能够让别人接受和应用的时候,你所节约的这块成本就是你的分利空间。只是要看这个分利空间你能分多大。滴滴现在是一家垄断,所以它的吃相现在是显得比较难看的,它会在每个交易单里抽取大概25%的比例,这个抽成比例在互联网业内是非常之高的,但是相对于传统出租车运营公司抽取的比例却是很低的。

  可是在很多传统的企业里面,企业的利润率才只有3%~5%,毛利也才只有5%~8%。对比之下,抽成20%就是非常高的。电商的抽成比如说京东,所有费用加在一起的话,也就只抽取5%~8%,淘宝一般会抽取5%左右。

  这些抽成就是在节约出来的协作成本里面拿到的分利权,至于这个分利权是什么样我们不知道。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分利权,比方说摩拜,他们实际上把人们之前的出行成本节约出来了,包括出行时间成本,使用个人私有出行工具的成本(购买成本,维护成本)。但是在摩拜ofo这种共享单车的推行下,就没有了这些成本,所以这个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了。

  这个成本的节约部分就是未来摩拜和ofo可以参与分配的利益。至于这个利益怎么分享,现在还不确定,有可能未来会并购成一家公司一家垄断抽取高比例的抽成。

  那么在其他领域能不能也创造出对应的共享模型,然后获取相应的利益抽成呢,目前都还不知道。但是我们提供了一个工具可以让大家去尝试,我们在后台把抽成比例的设置设计成动态的,这个抽成比例是由使用这个工具的运营方根据实际的运营情况不断的动态调整。这样很多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的设置分成比例。

  一般情况下,平台方都是以抽成的方式分利,平台提供协作管理,获取相应抽成作为佣金。像OfO摩拜这种是一种特殊的平台提供方,因为自行车这种东西生产比较简单,所以是由平台自己来提供的,让大家共同来使用。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把用户自己的资源共享出来,比如滴滴快车,比如Airbnb。

  用户把自己的资源共享出来,由平台统一管理由用户共同使用。只是资源的来源方式稍有差异。所以收费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是组织大家的自有资源共享出来供他人使用的时候,这时平台的角色就是一个中介管理工具,一个带有链接功能的运营者,这种情况下平台就会采用抽成的分利模型。

  理论上来说,我们也可以把传统自有的自行车改造后放出来用于共享,但是这个改造成本就非常大,还不如平台自己去做自行车。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商业形态,任何人都会想在这个形态里面琢磨出一个获利空间出来。就像最早的挖矿一样,比如19世纪的加州掘金事件,当有人发现一处富矿的时候,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拿电商的发展来说,当年电商去瓦解传统渠道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说这个东西不靠谱,但坚持下来就发现电商确实是把整个社会的效率提升了。

  这种效率提升按我的思考就是“去中间化“的过程,那么到现在来讲,电商的格局已经定了很难再变动。现在我们迎来一种新的业务形态,叫做“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到底能走多远,或者是在哪些商业场景和环节中产生商业价值和作用,目前还是在早期尚没有确定。

电商30年:从“去中间化”到“去中心化”

  我们是否可以瓦解企业这种大组织结构的协作模型,以“去中心化”的逻辑来说这点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大家都在寻找其中的方法,能不能做到把大企业的组织结构多中心化,转变为几个小微团队,就像“海尔小微”正在实践的模式。这里面有很多机会点:比如海尔的内部小微创业模式本身存在的潜力和价值,未来走复制输出“海尔模式“的路线可能也会存在巨大获利机会,或者是别人做出的另外一种新的商业化方案,或者是我们做出来的支持协作共享的底层工具。

  做一件事情一定是有先发优势的,先进来的人所能看到的市场机会要比后来的人要早,但是先进来的人也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往往也会出现前人趟坑后人摘果子的事情。

  第八:共享经济势必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趟路过程,如同电商的发展历程一样要经过几轮迭代和企业更替。

  共享经济的发展*的风险就是来自于人,人跟人之间所有的协作还是以人为主,这里面的风险是*的。就像当年的电商,从2000年开始,电商一直在发展,其实电商所遇到的困难很多,包括当年的支付环境,物流环境,人跟人之间的信任环境不健全。

  当年我们很少有人会相信,在网上买东西钱付了别人会送过来,但是现在大家都接受了。所以对于未来摩拜ofo这种方式的自行车损耗率能否降下来,我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坚持到最后的是不是摩拜和ofo目前还未可知。就像电商最初的发展一样,我们不知道风风火火的8848网会死掉,最终是京东和阿里做起来了,实际上当年有很多电商企业。

  但是我始终相信这个社会在进行不断的演进和迭代,只是到底怎么样起步,用多大成本,最终是谁摘了成熟的果子就看时间了。比如说通过摩拜ofo的努力,人们会习惯于社会上有现成的自行车供我们随骑随走。很多前人的努力教育才培养出来这样的用户习惯,后来者进入时就能享受到现成的市场教育结果。

  8848也是为后进入的电商人趟过了很多坑,包括后来进入中国的E-bay,易趣。但是,阿里摘了果子。

  进入的时机一般并不是人为可以选择到的,比如刘强东,开始做电商是因为遇到了03年的非典,人们害怕外出,线下商业停滞,所以老刘才开始在网上发布东西销售。他做的决策是对的,但是如果说这个时候他判断出了是进军电商的好时机,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是神,不可能预判到这一点。

  其实大家都在趟路,包括摩拜,ofo和滴滴,我们大家都在一个趟路的过程中。值得欣慰的是大家都在往共享经济这个方向推进。比如ofo和摩拜将来会培养出民众良好的使用习惯,培养出民众的公民意识。而我们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拉低大家前期参与到这种新的经济形势的门槛。

  比如大家通过使用我们这一套工具,就不需要付出大量的试错成本,这个试错成本包括软件的运营成本和开发成本,使用这套工具,大家就可以迅速创建与自己的共享业务配套的APP,网站以及其他客户端,同时拥有一套完整的共享业务运营方案。

  至于在业务上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这件事情要具体行业具体看待,这些也会是大家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去过的坑,这里就需要见招拆招了。

  第九:现有的共享业务还很有限,未来共享模式的应用可以全面覆盖人们之间自由的技能分享和存量资源的消化。

  未来如果基于个人的协作,也就是个人有能力去把一件事情完成的或者把一种服务提供给他人的,这些情况理论上来讲都可以做成共享的模式,比如说摄影,翻译,设计,手工等。

  未来可能还会包含相对复杂些需要人和人之间组成团队的方式,比如说要完成某一个创造,需要三个工种,然后这三个工种的人自由结合成团队来做这件事,我认为这些都可以叫做共享。

  比如网络上发生过的多次有组织有纪律的李毅吧出征事件,就是互联网多人协作的代表性案例。但是这种共享协作方式能不能把各种参与人和资源集合在一个平台里面,并不一定。它可能是通过某种链接工具完成的,比如说是微信。比如说猪八戒网也是一种链接工具,只是它没有运营到我们认为的比较理想的共享形式。就像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早期出现的时候功能也很简单,一直迭代到现在这种比较复杂的版本。

  其实共享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一个过程,猪八戒是最早的培养这种逻辑的企业。在共享的体系里面,未来也可能会有支持这种小团队形式的共享协作的空间,但是做起来难度可能就大一些。如何迭代到成功,至少现在没有可参考的案例。

  还比如一些存量资源也会是共享模式的应用场景,比如说旅游市场,也可能做成共享的模式。因为现在做旅行决策时,旅行社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不受用户信任,反而朋友们的推荐和建议更得大家的心意。在这个领域里,他人的经验和知识加上存量的旅游资源也可以形成一些共享模式的市场。

  第十:共享经济目前尚处于萌芽早期,综合的交通工具共享平台或许是目前大平台的后续演变基础。

  如果按照一个行业的商业发展规律来说,目前的共享经济的发展还只是在萌芽期状态,接下来也只是进入早期成长期。

  我一直在用一个电商30年的抽象总结去看互联网的商业形态发展,从2000~2015年算是做互联网的头15年,这15年以“去中间化“的方式成就了今天的电商,取代了之前“渠道为王”的商业形态。这使我们的社会演进到了一种“去中间化”的形态,把整个的渠道变的很薄,通过一个中心节点往外向全国辐射的交易形态,典型的代表就是京东。

电子商务下的卖家辐条式的直销模型

  从2015年~2030年,应该是整个互联网结合商业做“去中心化”的新的演变,也就是共享/众包的逻辑。现在才是2017年,也还尚早。对比电商的发展轨迹来说,在前三年京东还没有诞生。

  但是现在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比以前要快,而且资本比以前要疯狂,可能进程会比电商还会快。

  比如膜拜和ofo未来不远的时间里也许就会走入并购阶段,或者后续还会出现包含几种共享出行方式的综合平台,比如综合有自行车共享,汽车共享。从垂直平台到综合平台的转变,电商也是有很多尝试的,比如京东成功了,但当当就没有做成。

  同样,如果说发展综合的交通工具共享平台,就要问是否能从自行车的共享扩展到汽车的共享,扩展到汽车的租赁,甚至到货车的共享,能不能扩展到其他相关重工业设备的租赁,这种扩张我认为比当年电商扩展品类要复杂的多。

  第十一:未来共享经济普及之时,社会形态就基本接近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社会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个人会实现*程度的解放和自由。

  共享经济如果真的普及了,未来会怎么样?关于这个畅想我在《共享思维:互联网下去中心化的商业革命》一书里也有写过,那时的状态也许很接近我们梦寐以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解放。

  我们可以预见到很多非常有意义的重大变化。每个人只要有自己的技能就能生存,这个技能不需要经过谁的认证,只需要有人使用就可以。这个时候是否有组织结构的认可、是否就职某公司职位已经无关紧要。

  在这个状态里,可以大大降低我们创造价值的成本,因为人们不需要经过繁杂低效的考核才能对外提供服务,我们不需要再花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在内部的交易管控上。

  现在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的组织结构,我们要花费很多成本在组织结构的内部管控上,这就会有很多额外的支出,比如为了控制整个社会的安全,我们要实施大量的安保制度和措施。

  在整个社会进入共享模式的时候,很多内部的交易成本在共享的模式下是不需要的,这种交易成本的节约可以大大降低我们要花费的支出成本。现在每个人每天工作8个小时,实际上工作四个小时就可以保证自己的生活了,其余4个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其实是去养活负责社会内部管控的人。那在未来的共享模式的情况下,我们也许只需要工作四个小时,原本在传统社会形态中需要我们的劳动去供养的那部分人则来完成另外四个小时的价值创造。

  打个比方,上班族小刘8个小时创造的价值是1000元,他拿到手的是500元,另外500元则通过公司抽成、政府税收等方式拿去供养了组织管控的一批人员,当然这还不包括他日常消费里所含的间接的组织管理费用支出(比如商家的营业税,房产资源管理费用等等)。实际上他拿500元就可以养活自己一天,也就是工作4个小时就完全够自己生活所需。

  这样人们就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说休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些创造性的事情。人会更加的自由化,而不是像现在处于组织结构里的职员们每天为了生存拼命的固定在一个岗位上。

  在共享模式普及的社会中,当我们需要有生活收入时,我们可以随时去加入一项工作。假设有人想去北京生活,就可以带着参与北京地区的共享协作任务的工具输出自己的技能或资源,这样就可以赚取自己的生活来源,到别的地方去也可以这样。这种情况下人所拥有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间就会大很多,而不是像现在某个人某段时间只能在一个地方工作。在共享模式普及的社会里,我们彼此之间可以跟任何一个需要对方服务的人发生直接的交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