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定增寒冬真相:融资额下滑15%,业绩好的企业却“门槛”倍升

定增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2016年营收中位数为 2.44亿元,净利润中位数为3010万元。投资者进入这些公司的“门槛”,从去年的500万元涨到了1006万元,翻了一倍。
2017-07-04 11:11 · 微信公众号:读懂新三板  读懂君   
   

  从2017年1月1日到6月30日,新三板定增融资总额为6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4.95%;定增完成的次数为1471次,同比下滑了10.09%。

  但与此同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家数却在6月30日达到了11314家,同比增长47.22%。

  新三板当下的定增市场变得有多冷,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定增寒冬中,读懂君却发现,业绩好的企业依然倍受追捧。定增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2016年营收中位数为 2.44亿元,净利润中位数为3010万元。投资者进入这些公司的“门槛”,从去年的500万元涨到了1006万元,翻了一倍。

  定增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受寒冬的影响偏小

  在这场定增寒冬中,受影响*的,是融资规模最小的企业;相反,定增规模较大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却相对偏小。

  从定增金额来看,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的定增中,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区间的企业下滑是最明显的,上半年融资额为17.43亿元,同比下滑33.75%;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从定增次数来看,融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定增次数,从2016年上半年的496次下滑到329次,下滑了33.67%,也是所有区间里下滑最严重的。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相比之下,5000万元-1亿元以及1亿元以上融资区间的定增,受到的影响却相对比较小。在定增金额方面,5000万元—1亿元区间的融资额同比下滑了18.76%,1亿元以上区间的融资额下滑16.25%;

  在定增次数方面,5000万元—1亿元区间的定增,从去年的189次下滑到155次,下滑了17.99%;惊讶的是,1亿元以上的大规模融资受到的影响也并不大,去年上半年一共完成了135次,今年以来完成了135次,与上年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从以上两个表格的数据来看,1000万元—5000万元融资区间的定增,受到的影响或许是最小的了。

  定增金额上,1000万元—5000万元上半年完成融资169亿元,同比下滑6.75%;定增次数上,去年上半年完成了816次,今年到目前为止为852次,反而上升了4.41%。

  但真相并非如此。之所以1000万元—5000万元融资区间的定增受到的影响最小,是因为在持续的低迷下,新三板企业的定增时间明显变长了,而1000万元—5000万元这个区间的融资受到影响后大量在2017年之前发起的融资在今年完成了。

  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企业平均完成融资的时间为100天,到了2017年上半年,完成融资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3天,同比上升了23.43%。其中1000万元—5000万元这个区间的融资,2016年上半年的平均融资时间为99天,2017年上半年上升到了118天,同比增长了18.47%,虽然增长的时间不是最多的,不过影响却是*的;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2017年上半年完成的852次融资额在1000万元—5000万元区间的定增,只有309次是在2017年发布的预案,513次融资方案是在2017年之前发布的,而去年同期这一次数为474次,比例上升了8.22%。相反,其余区间的影响没有这么剧烈,5000万元—1亿元以及1亿元以上两个区间比例,分别下滑了10.94%以及3%,1000万元以下的几乎持平。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定增时间变长的影响,1000万元—5000万元这个区间的融资,也许受到的影响会很大。但具体会受到多大影响,是没办法说清楚的。

  业绩好的企业受追捧,1亿元以上定增的“门槛”翻了一倍

  事实上,定增规模越大的企业,业绩往往也越好。

  从完成融资的公司来看,2017年上半年融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2016年营收中位数为 2.67亿元,净利润中位数为3227万元,其中36家属于IPO概念股,占比26.67% 。而融资规模在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的营收中位数为1.82亿元,净利润中位数为2109万元;1000—5000万元的企业营业收入中位数为1.03万元,净利润中位数为1101万元;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营收中位数只有5097万元,净利润中位数为408万元,甚至要低于新三板整体水平。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可以明显看出,新三板投资者更倾向于追捧业绩好的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处于“寒冬”,亿元以上的融资不仅完成时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是投资者进入的门槛可能提高了。

  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配售的股票中,定增金额在1000万元—5000万元的认购中位数从65万元下降到56万元,同比下滑了14%;不过5000万元—1亿元区间的单笔融资额中位数由300万元上升到393万元,同比上涨了31%;而1亿元以上的“门槛”就更高了,从500万元涨到了1006万元,翻了一倍。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企业在放低姿态进行定增,但融资并不容易

  但在持续的寒冬下,企业的融资正在遭遇挑战。读懂君梳理了2017年上半年新三板公司的定增预案,发现企业明显在放低姿态进行融资。

  根据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的数据,融资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市盈率中位数,从2016年上半年40倍下滑到2017年上半年31倍,同比下滑了24.30%;5000万元—1亿元的市盈率下滑比例为12%;1000万元—5000万元的市盈率下滑了9.62%。

  相反,小额融资的估值水平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1000万元以下的融资,市盈率呈现逆市上扬之势,上升了33.15%。之所以上升,或许主要是自己人在“自嗨”。从今年上半年完成定增的数据来看,1000万元以下的定增参与者中,关联方占了70%。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企业放低姿态的同时,新三板公司针对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2017年上半年截止6月26日,总发行方案为1376例的情况下,针对符合规定的外部投资者发行的方案是335例,占比24.36%;2016年上半年,总共的发行方案为1894次,针对符合规定的外部投资者发行的方案是178例,占比仅有9.39%;

  读懂君注意到,增加的主要是一些大额融资,而且这些企业的质地看上去并不差。其中1亿元以上的融资发行方案达到了111次,5000万元—1亿元的方案次数在90次,1000万元—5000万元的次数在120次,1000万元以下的只有14次。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这批企业2016年营业收入的中位数为1.10亿元,净利润中位数为1364万元;与针对特定投资者的1040家发行方案的企业的营收中位数为9348万元,净利润979万元要高,也就是说,质量并不差。

  一边是放低估值,一边却是寻找投资者困难,新三板定增寒冬下,企业的低姿态会助力融资吗?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读懂新三板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