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卖眼镜卖到上市,几十亿的市值却爱上买理财产品,千万别再说这一行暴利了!

综合来看,眼镜电商平台实际上更像是个线下(传统)产业,资本并不如2015年那么热衷投资,而在2016年、2017年中的融资中,个人投资者似乎比投资机构更倾向投资眼镜店。
2017-08-14 08:00 · 投资界  喜乐   
   

  试着想象,当我们在说一本万利的时候,做这门生意的人该用多大的心酸才能讲述“一本万利”背后的凄凉现实?

  而在坊间各大暴利行业排行榜中,眼镜行业赫然位列前五。

  近千亿的市场规模,有人花了300,有人却花了3000

  “你知道吗?同一副眼镜,我300块买的,她却花了3000块。不可思议!”一位眼镜消费者对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透露。

  “我朋友是眼镜世家,江苏丹阳生产的眼镜成本价极为低廉,也是看到了眼镜市场的大容量,我才萌发了做眼镜的冲动。”一位眼镜行业B2B创业者对投资界分享,这位创业者继而也获得了相关资本支持。

  “20元的眼镜,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讲行情。”这是眼镜业内流传已久的顺口溜。

  300和3000元的差距,中间拥有10倍利润,更遑论300元还有其余利润空间。现在再来看看眼镜行业的市场调研。

  据Euromonitor 研究报告,中国眼镜零售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208.20 亿元增长到 2015年的 673.94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94%;中国眼镜零售市场在未来五年将保持 4.7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到 2020 年行业整体规模将达 851.77 亿元。

  此外,在眼镜零售市场中,镜架、镜片、太阳镜、老花镜、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护理液是主要市场组成部分。其中,在2015年,中国眼镜零售市场镜架、镜片和老花镜所占市场份额最高,分别是39.48%、37.09%和13.01%。

  值得一提的是,有数据显示,全球需矫正视力的人群为45亿,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50亿。而按照2015年的数据,我国限额以上的眼镜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仅为11.76%。这足以看出眼镜行业拥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市场、差价都足够大,好像真的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眼镜零售第一股”的自白:毛利率超75%,但我们净利率连10%都不到

  2017年3月15日,被称之为“眼镜零售第一股”的博士眼镜正式挂牌深交所创业板。

  博士眼镜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 2016 年末,公司拥有 318 家连锁门店,其中直营门店304家,加盟门店14家,经营网点已遍布深圳、北京、广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覆盖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也正是博士眼镜的成功上市更是让“暴利”这一说法被推上风口浪尖。

  投资界查询公司招股说明书发现,眼镜行业的“一本万利”的确不是空穴来风。从以下表格可以发现,2016年,博士眼镜采购的镜架和镜片分别仅为89.06元和28.82元,而对外售价为434.23元和241.23元,中间利润分别高达近5倍和8倍之多。

  镜片和镜架作为博士眼镜的主营业务,从上图中可以发现,镜架的毛利率简直高到足以叫所有企业羡慕,2016年、2015年、2014年三年均超75%,镜片更是超80%。

  然而,令人难以忽略的是,尽管2016年博士眼镜的营业收入近4.15亿元,毛利润高达近3.14亿元,该公司的净利润却不到3800万元,净利润率仅有9.1%。

  通过招股说明书可以发现,博士眼镜的销售费用占据极高比例。从2014年到2016年,一直呈上升趋势,分别是1.84亿、2.02亿和2.24亿元。其中在销售费用中,租赁费用占据大头。

  此外,除了租金,再加上物业、水电费和工资、社保等,其占比已超过销售费用的90%。如今博士眼镜在全国拥有318家门店,这其中所需的支出金额有多大可想而知。

  费用居高不下,门店关闭也是博士眼镜近几年常见的现象。据了解,2014年,博士眼镜新开55家店,关闭了28家;2015年,新开29家,关闭21家;2016年,新开63家,关闭27家。基本就是“开两家关一家”的节奏。

  事实上,并不止博士眼镜这家眼睛企业有这么多辛酸泪。根据财经网的报道,在不完全统计情况下,2016年,江苏、浙江、河北、山东部分门店下滑业绩均在30%以上;而内地相对封闭的偏远地区眼镜店虽然受影响较小,但也在10-20%之间。

  都是卖眼镜卖上市的,有人喜欢买理财产品,有人喜欢买高科技

  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了解到,2017年7月11和7月8日,博士眼镜董事长刘晓分别对自己的股权进行了质押,共质押给山西证券5.41%股份;一般股权质押大多是上市公司常用的融资方式。

  博士眼镜:买理财产品

  有趣的是,在8月9日的公告中,博士眼镜宣布了其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内容。其中,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议案》。

  博士眼镜的新动态或多或少地告诉我们光靠卖眼镜可能无法走上巅峰,投资界也发现跟眼镜有关的其它上市公司早已开启了自己的玩法。

  康旗股份:买理财产品+布局消费金融

  而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并非博士眼镜一家,据投资界了解,主营镜片制造的上市公司康旗股份于2017年8月11日对外发布公告称,同意将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额度增加至不超过人民币1.8亿元,用于购买流动性好、安全性高、由商业银行发行并提供保本承诺、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的投资产品。

  除此之外,康旗股份也曾以23.4亿元收购了银行卡增值业务服务提供商“旗计智能”。另外,康旗股份也投资设立了相关子公司,用以布局金融科技。

  欧普康视:布局眼科高科技

  上市公司欧普康视也是其中一大神奇所在。欧普康视主营业务为制造硬性角膜接触镜(可矫正视力),靠该项业务,公司2016年实现营收2.35亿元,毛利率超70%,净利率更是超过48%。据新媒体“君临”的报道,在中国近视患者中,佩戴硬性角膜眼镜的人口不到50%,渗透率不到0.08%。

  看来,眼镜的确可以发家致富,但也必须得是超高科技含量的眼镜制作商了。欧普康视的布局也因此与博士眼镜、康旗股份有所差异。

  据了解,欧普康视于2017年6月1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超1.5亿元的价格增资控股武汉施佳医门诊有限公司51%股权。2016年9月,公司投资广州卫视博,参股9.01%,后者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眼科创新产品的高新科技企业。

  截至本文发稿,博士眼镜股价为26.69元(发行价9.83元),市值为22.9亿元;康旗股份股价17.02元(发行价为18元),市值为89.54亿元;欧普康视股价42.78元/股(发行价23.81元),市值为52.26亿元。

  眼镜创业:前两年是资本的香饽饽,现在呢?

  有人会问,卖眼镜的利润全都折在线下门店和人员工资上了,那完全可以走电商渠道呀?

  太天真。

  投资界了解到,配一副眼镜实际最重要的是验光,除了验光需要线下实体店之外,验光本身这项服务成本很高,但很多眼镜店将这一项作为附加免费服务。另外,雇佣一名合格的验光师门槛也相对较高。

  目前也有不少眼镜创业公司打着或是“B2B2C”或是“O2O”的口号,做起贩卖眼镜的生意。然而投资界梳理资料发现,截止到2017年7月底,对外报道过融资的眼镜电商平台仅2家。

  从表中不难看出,2015年可以算是眼镜电商的风口期,更是出现了类似红杉资本、IDG资本这类知名机构的身影。

  而值得注意的是,2014至2015年期间恰恰是O2O概念最火的阶段。在表内有数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均是上门服务或O2O,其中O2O配镜平台“望客”在A轮融资中,估值即达2亿元。除此之外,在表格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拿到融资的企业在2015年都获得了自己的B轮融资。

  综合来看,眼镜电商平台实际上更像是个线下(传统)产业,资本并不如2015年那么热衷投资,而在2016年、2017年中的融资中,个人投资者似乎比投资机构更倾向投资眼镜店。

  小编认为,O2O、电商并非纯线上之说,如果要做得好,发展线下连锁门店无法避免,那么这就又回到也困扰着博士眼镜的销售费用上来了。而对于在2017年7月获得融资的伊视可来说,下一步即是逐渐转型做隐形眼镜,或是收购现有品牌。

  眼镜真的属于暴利行业吗?先听听那些批发商的哭泣声吧。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喜乐,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708/20170812418452.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