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大佬们都来“种地”了,可中国农业还是不太行

直接利用互联网+手段来进行农业革命,很多人却并不看好。
2018-05-25 09:55 · 微信公众号:锌财经  璐璐   
   

  日前,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这一进展意味着我国将要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进口,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升级。

  回顾历史,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农本商末”的观念根深蒂固,张之洞曾提出:“窃惟富国之道,不外农工商三事,而务农尤为中国之根本。”对比工业的快速赶超,面朝黄土背朝天,还仍然是一大部分农民的真实写照。

  从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家庭承包制为主的土地改革,到2006年终结中国2000余年的农业税收历史,再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的大力鼓舞,中国农业,正不断开启由红海向蓝海进化的过程。

  20亿亩土地,近10万亿级的市场份额,农业这块巨大的肥肉正吸引着社会资本的驻足垂涎。

  有需求就有市场,除了传统农民,还有一批从未做过农业的人,开始挤进这个行业……

  “烟草大王”褚时健退休后种植褚橙,网易丁磊用七年时间养出味央猪,刘强东自租5000亩地种大米,李治国回归田园养鸡……不可否认,新农人的进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转型的发展,但想改变中国农业的现状,就像是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革命。

  是巨头博弈的一场游戏?还是资本的狂欢?农业兴是否真的百业兴?放下举手摘星的畅想,脚踏实地的回看现实,我们发现:

“其实大家都在摸索研究,死的死,亏的亏,太多了,做农业,基本就没有不赔的。”

  这是锌财经一个月采访下来,采访对象回复频率最高的一个答案。

最难改变的,是不愿意去变

  集种植销售于一体的农业,自给自足几千年,从家庭经营到农场,缺乏切片化管理。随着工业的迅速崛起,让农业陷入“有它不多,没它非死”的尴尬境地。

  但想做农业的,还大有人在。

  牧创创始人李安心,计算机专业出身,也是一位“新农人”。一开始,牧创是想为农场提供服务,运用物联网技术帮助农场提高产量,用钉钉维护农场内部管理,无人机器监控农场运作……

  *次带着做“SaaS”的初心扎进农业,李安心就这样,失败了。“农民都很传统,一下子接受不了科技手段带来的革命。其实他们最关心的就是销量问题,我们对接不到销售资源,提高产量也无济于事,还是整个行业的氛围没有起来。

  城市的人,代表时尚、科技和先进;而农民,则是吃苦耐劳的代表,两者之间,存在沟通交互的空白,缺少信息桥梁的搭建者。

  这一次,李安心就把自己定位成“信息传递者”,“做农业,对自己的定位一定要清晰。农业是很基础的,目前还是认知农业,本质上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户认知农业,带动消费,带动市场;二是农民认知农业,带动产量,带动品质;三是创业者认知农业,带动科技,带动创新。”

  看似最原始的基础行业,碰到新技术的变革,“头大”就在所难免。

  弘道经邦农业品牌策划创始人韩杰,对着锌财经的记者,说了近20次头大,“是真的头大,但头大并不是一件坏事。没有任何模式借鉴,靠自己去摸索、创新与总结,反而很多企业能在这个行业深耕细作出名堂。而头大就在于,一是这个行业很多参与者太传统,太保守。二是有些企业的做法明明是个坑,但我们拉不回来,很多农业企业因为战略思维问题,走了不少弯路。”

  痛点在于:

  思维禁锢。整个行业的参与者,仍然还是小农意识的人居多,对于新事物接受程度远远不够,思维拓展不开,不愿意接受改变。

  盲目跟风。农民具有现实性,某类产品需求大就闷声大面积种植;而土地具有长期性,种植下去的东西不能随意改动,两者的矛盾关系,降低了农民对市场的敏感度

  产业链长。从种植端开始,到成品、收割、仓储、物流到最后销售,产业链越长,不可把控因素越多,控制产品质量的成本就越高。

  回报周期长。从前端开始做农业的人,首先建基地、人才培养、管理是必须投入的成本;其次,产品从萌芽到成品,多则需要三五年才有*轮收获,这过程中,便会造成农民与市场严重脱节。

  灾害风险大。台风、旱涝、冰雹等是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实实在在影响着农业结果,轻则影响质量,减少产量,重则颗粒无收,血本无归。

  传统农民,收入能维持一家生计足矣,人一旦安于现状,便逃不出舒适圈。

互联网,是推手,也是杀手

  虽有痛点,但也存在机会。

  回顾互联网数十年的迅猛发展,收割大大小小众多行业,“互联网+”被看作是最强劲的一股推力,在农业领域也有成功的范例。

  聚土网,利用“互联网+土地流转”的创新模式,去掉中间商,一站式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目前已实现流转土地1400万亩,现存挂牌土地3.2亿亩,让土地流动,不再闲置。

  宋小菜,在互联网渗透率仅为2-3%的生鲜市场里,以“蔬菜”为切入点,通过以销定采B2B反向供应链模式,连接蔬菜供应商和农贸市场商贩,下游集单,上游集采,目前已聚集了近千个上游供应商,为数万个下游商贩供货。

  但直接利用互联网+手段来进行农业革命,很多人却并不看好。

        在杭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举行的一次农业沙龙会议上,杭州种业集团副总经理张国华提到:“互联网加速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工业化程度低,要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互联网对农业的改革,效益快,快在了销售上。

  其实农民最怕的问题,就是产品滞销。近几年不少大型互联网销售平台进入农业,为农民的销售渠道提供了解决方案,但价格战也随之而来。

  在《2017中国农业互联网化研究报告之中国农业互联网化模式分析》报告中指出,在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产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各级经销商、批发商、分销商,每个环节加价15%-20%不等,而在农资流通环节,则加价10%-70%不等。

        “为了销量就压低价格,这种价格战,对农民更多的是一种压榨。互联网销售平台占据大的流量,目的是聚众效应。价格竞争导致的结果是,农民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但他们最后还是选择去做,因为要生活。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李安心说到这时,手指在桌上用力地比划着。

  互联网行业为什么不愿意收割农业?韩杰从农业品牌战略咨询的角度,给了他自己的理解与答案:

  农业的B端市场还是聚集了大量互联网企业,难的是切入C端市场。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农业最怕的是一个“贪”字。

  1、“贪”产业链。从土地流转到种植、销售,上下游全产业链想靠自己一手抓,但没有强资本支撑,最终“累”死、“灰心”死的多;

  2、“贪”品类。认为做一个单品利润太少,多方拓展品种种类,不做深做透某一类产品;

  3、“贪”思维。仍然采用固有的农业思维做农业,不敢尝试利用跨界思维改造农业;

  4、“贪”产品。农产品类别丰富,相似度高,但只执着于产品本身,而不考虑消费者体验,更容易被产品给束缚;

  5、“贪”消费者。寄希望于产品能够覆盖所有的消费者,不去细分,也不取舍。

  “不是互联网不愿意去收割农业,而是‘互联网+’往往求大求快,一个‘贪’的人,去收割一个不能‘贪’的行业,自然就会心不甘情不愿,这是根源。”

  有人利用“互联网+农业”盈了利,有人却栽了大跟头。张国华认为:“农业要接轨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标准化和规模化,这就有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落地。互联网,它可以是推手,弄不好,也是杀手。

突破思维,用变化应对变化

  随着国家相关农业政策相继出台,积极鼓励“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政府对农村产业大力扶持,在这些背景的驱动下,进入农业市场的新农人也随之增多。如何把农业做得有意思来让农业实现增值,成为了新农人们共同面对的命题。

  近几年,“认养农业”让传统农业来了一次变身 。比如在果园里,用户只要挑选一棵自己喜欢的果树,挂上认养牌,期间不用自己负责养护,到果实成熟季节,成品就归认养人所有。

  传统思维里,农产品从农田流向批发市场,再流进商超或菜场,而认养的模式便打通了农产品流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直接让“土地”与“餐桌”对接。

       “好产品,值得有好价格,取得用户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方式能够直接让城市的消费者和农民直接交互。未来,认领不局限于图片浏览的模式,在平台上进行视频播放,就像抖音、快手一样,而且让农民自己当主角来讲解产品,这就更有意思了。”李安心兴奋地讲到。

  韩杰也向锌财经记者介绍道:“从事农业品牌咨询这几年,我见到了不少跨行去做农业的人,还都挺成功的,其实跨界、跨思维去做农业,都可以让传统的农业变得很有意思,比如茶叶。”

  在中国,很多人对茶叶有一个消费痛点——怎么选?“玲珑王小叶茶”,融合年轻时尚化的元素,突破了原有茶叶行业地域性品牌的局限。一年时间里,“小叶茶”的销售业绩,也实现了从近一千万到一个亿的突破。

  突破的点在于:

       *,创新标准。不分明前茶或雨前茶,“小叶茶”就一个标准——叶子小,尺寸是*的衡量标准。根据叶芽的长短,对应有3号、5号、6号、7号、8号和9号茶,且并非过了某个节点就不能采,小叶茶,是一年中有三季皆可采摘。

       第二,做快销品而不做轻奢品。小叶茶也采用小罐包装,一罐12克,刚好满足一天的用量,定价从几块到六十几块不等,能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消费水平。

        此外,不在专门的传统茶叶市场出售,但在烟酒柜台的地方,便能找到它的身影。这个传统的行业,只有里面的人思维变了,这个行业才会慢慢开始变化。突破思维局限,是农业转型的核心。

        而在短时间内,完善和优化是*改革农业的手段。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为农村提供服务。

        做农业,如果完全不遵循农业原有规律,很容易变成一个激进的狂热者;而如果完全陷进农业思维里,又容易变成一个困难者。

        因此,传统农业转型,既要遵守农业固有规律,也要抛弃农业本身的桎梏。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锌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