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专访樊路远:BAT与传统影视公司到底谁是“打工者”?

其实最终,互联网和传统影视公司面对的都是观众,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各方都是行业的打工者,只有全行业各个环节都做好了,充分发挥合作互补,整体产业才能蓬勃。
2018-06-19 07:28 · 微信公众号:读娱  崔神   
   


  每一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都会出现“众谈”话题,例如2014年的“给BAT打工”话题。而今年,在于冬等大佬开炮后,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抛出了一颗重弹:“阿里影业才是中国影视行业的'打工者'。”

  细心的人可以读出,樊路远所讲的这颗言论重弹,并非没有缘由。事实上,在阿里影业刚刚进入影视行业的2014年,行业内就有担心未来“电影公司都将为BAT打工”的观点。但在樊路远看来,互联网公司每年为这个行业投入了数百亿元,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功不可没。阿里影业才是中国影视业的“打工者”。

  而从近几年阿里影业的实际发展来看,其为电影行业带来的作用,也更多的是用互联网积极的为影视行业赋能和增值。

  年轻的阿里影业不是一个纯粹的搅局者

  从根本上讲,最初“电影公司都将为BAT打工。”的观点,表达的是传统电影公司在面对互联网行业来袭过程中的一种自我危机意识。任何行业在有新的玩家入局的时候,都会引起老玩家的恐慌,但从目前阿里影业自成立以来四年走下来的结果看,其为行业带来了从制作到宣发各个环节带来了创新和活力,而不是单纯的搅局者。

  简单回顾一下阿里影业在历届上海电影节表述,我们就能看出一二。用樊路远的话说,阿里影业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个成立四年的年轻企业。

  2016年阿里影业*任CEO张强表述是:“坚持全产业链平台的发展方向,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去解决中国电影的痛点”;2017年俞永福提到的是:阿里影业是基础设施公司,要在用户触达(consumer)、商业化(commerce)和内容产业化(content)方面为电影产业赋能;今年樊路远则表达了,阿里影业会在继续做好“水煤电”角色的同时,将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投入,包括对编剧、制片人等人才培养。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阿里影业这个年轻的企业虽然在历年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基础设施的平台属性是其始终坚持的最基本的东西。事实也确实如此,阿里影业成立四年以来,做了的大量工作确实都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阿里影业的主要精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淘票票,灯塔和阿里鱼。

  其中淘票票是投入最多的一块儿,2016年阿里影业为淘票票投入了10亿票补;2017和2018的*季度,又投入了32亿元以上。这些投入,一方面让自己的市场份额达到43.6%,与猫眼形成双雄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服务于电影行业本身,为电影的宣发售票提供了好的平台,是阿里基础设施重要的一项。

  今年4月,阿里影业上线的灯塔平台,也是服务于电影行业宣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煤水电”工程。灯塔平台可以通过支付宝、淘宝、淘票票、优酷等阿里生态资源,帮助片方产生互动与精准投放,还可以结合主流媒体曝光、KOL话题引导、交通、楼宇、智能电视、网吧等调动宣传。简单讲,灯塔是阿里影业为电影打造的智能宣发平台。

  阿里鱼是以阿里影业在IP方面为影视行业提供服务的一个产品,阿里鱼以大数据为基础,为IP方、品牌方提供在线授权、营销、销售等全链路服务。阿里鱼在《旅行青蛙》IP的运作上推出了一系列的衍生品,读娱君在前面的文章写过这里不做更多论述。但阿里鱼确实在IP服务这块对电影行业的价值也是非常大的。

  其实,从阿里影业做的一系列工作可以看出,传统影视公司与互联网公司实际上是互为打工者,传统影视公司在内容制作、经验积累方面肯定有自己都优势,这是一时不能被代替的。而阿里影业*的优势其实是平台属性,两者之间到目前为止还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它们都是行业和观众的打工者。

  拥抱互联网是不可逆的优质内容是根本

  读娱君认为,从根本上讲互联网作用是从制作到发行的各个环节给行业插上翅膀。影视行业最终还是内容为王,所有行业相关方如何把内容做好才是根本。与其谈“电影公司是为BAT打工”不如说如何利用好互联网使行业能够更加高速发展,做出高质量的内容更靠谱一些。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预计今年的票房将突破650亿元,未来5年将达到1000亿的规模。而“基本上5%的电影,占90%的市场份额,像《红海》、《芳华》、《前任》,为什么大家记得很清楚?正因为它是头部内容。”樊路远在本届电影节的论坛中提到这个观点,充分说明了内容的重要性。

  而且,传统电影公司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本次论坛上也表示:“我曾经给光线制订过很多的目标,成为最高票房的公司、产业链最完整的公司,中国*的电影公司,等等。做了十二年电影之后,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了,我现在只想成为中国*的头部内容的生产公司。”

  实际上,在内容孵化、优秀制作团队发掘这块,阿里影业这几年来也做了很大力气的投入。目前,阿里影业已经成立了五大工作室,并且宣称未来对优质内容的持续投入是无上限的。阿里影业这几年自己确实培养了不少年轻人,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去年的上影节期间,由阿里影业支持、面向全球范围的青年电影人发掘及扶持“A计划”青年导演王强,其作品《被阳光移动的山脉》荣获*编剧奖,这也是当时亚洲新人奖*获奖的中国影片,预计今年下半年在国内上映。

  同样是“A计划”的女导演阎羽茜,近日因其作品《海上浮城》在西雅图国际电影节获得了“中国之星”单元*新锐导演奖。经过这几年的努力,“A计划”已经孵化和支持的影片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诸如《在码头》、《追•踪》、《我的青春都是你》等都赢得了行业内的肯定和观众的好评。

  对于高质量的电影来说,除了制作、剧情等基础的因素以外,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也是高质量内容的基础,毕竟影视是文化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届论坛,樊路远在谈到,“要大力投入优质内容,要培养年轻的导演和编剧。”的同时,也说了很多价值观引导方面阿里影业需要做的事。“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将成为阿里影业做内容的价值观指导,这也完全应和了国家提出的“小大正”原则。“你看到一个作品,让你看到真正的正能量、情怀、社会共鸣、情感的共鸣,这才是人活了一辈子需要从电影里看到的感觉,我觉得这非常重要。”樊路远在接受采访时谈到。

  读娱君认为,电影是精神承载物,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当然是优质电影内容所承载在重要部分。实际上漫威这种典型的美国式英雄电影中,也无处不在宣传着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而阿里影业在运营《旅行青蛙》IP过程中,把游戏与公益结合的活动,也从侧面反映出对正能量价值观引导方面在做很多尝试。

  结语:最后读娱君认为,影视行业之所以会有谁为谁打工的说法,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事实上,在面对互联网公司的大举进入的时候,所有传统行业都是一样的,商业如此、出行如此、影视也是如此,当它们面对新的资本,新的玩法,新的面孔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遇到各种挑战和危机感。

  互联网行业在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对所有传统行业产生了影响,讨论谁为谁打工,其实就是个伪命题。对于电影行业来说,互联网BAT的入局,确实对整个行业改变很大,也会部分介入到传统电影公司的业务中去。但对于传统影视公司来说,如何推陈出新,不断的让自己跟上互联网的脚步和玩法,恐怕才是最需要重视的。

  任何行业都是不断发展的,电影本身也是从无声、有声、彩色到3D 等等……不断演变,斯皮尔伯格可以拍《头号玩家》,关键是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而不是推开或者拒绝。在目前所有行业都在拥抱互联网的背景下,这趋势也是不可逆的,关键是如何互相融合带动整个行业前行,最终也是为用户带来优质内容。

  其实最终,互联网和传统影视公司面对的都是观众,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各方都是行业的打工者,只有全行业各个环节都做好了,充分发挥合作互补,整体产业才能蓬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读娱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