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网贷恐慌蔓延,资金如潮流出,误伤者“自救”指南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仅2018年6月,网贷行业就有63家平台出现问题,包括提现困难、经侦介入和跑路,问题平台数量达到了一年以来的新高。而从7月份数据看,已有至少有10家平台被经侦介入调查,更多的平台正在以恶性的方式退出,行业风险急速扩大。
2018-07-17 08:45 · 微信公众号:棱镜  周纯 张琴   
   

  P2P网贷行业正在遭遇有史以来*的流动性危机。

  自4月中旬百亿级平台善林金融爆雷开始,网贷行业连环炸的多米诺骨牌,已经悄然被推倒了*块。紧接着,唐小僧、联璧金融、牛板金、投融家、钱爸爸……一连串不绝于耳的“雷声”。而随着行业*的第三方平台网贷之家的关联平台投之家被立案侦查,让市场的焦虑情绪到达顶点。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仅2018年6月,网贷行业就有63家平台出现问题,包括提现困难、经侦介入和跑路,问题平台数量达到了一年以来的新高。而从7月份数据看,已有至少有10家平台被经侦介入调查,更多的平台正在以恶性的方式退出,行业风险急速扩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7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对投之家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之中。作为网贷之家的关联平台,投之家的爆雷对行业的冲击巨大。“行业信心崩塌了,投之家事件是引爆点。”一位原本对行业还心存乐观的网贷平台负责人说道。

  爆雷潮之下,投资人选择了用脚投票,这让不少正常运营的平台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非常严重。”北京一家中型P2P平台负责人姚方(化名)在谈及此次流动性危机时说道。他告诉《棱镜》,他所在平台的日均投资额已由此前的1500万元,腰斩到现在的七八百万元。

  “现在跟同行交流,都说资金净流出的压力很大。”华南地区一家P2P平台CEO也对《棱镜》提到,“有的甚至说再持续流出半年,现金流可能就撑不住了。”

  《棱镜》浏览多个网贷行业网站的留言区发现,近期的留言区已经被询问自己所投资平台是否会爆雷“霸屏”。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人表示自己已经“撤离P2P避险”。

  作为一位长期的P2P投资人,于聪(化名)从2014年进入这一行业开始,一投就是4年,他将自己一半的资产、数百万元都配置在P2P上。但最近,他*次空仓全部退出了P2P投资。

  “这是一场行业性灾难,雷爆一片,没有一家可以让人放心。”他说。

  而上海一家P2P平台负责人李奇(化名)则对《棱镜》忧心坦言:“不怕监管和经营的各类压力,但是真的怕投资者对网贷行业失去信心。”

  这位几乎是最早一批进入网贷行业的人士表示,近期很明显感受到投资人的信任感在下降。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近期很多投资人已经不敢再投长标,进而转向1个月或者3个月的短标。

  网贷行业的至暗时刻,多少平台可以挺过这轮阵痛,又有多少平台可以给予投资者信心,未来何去何从,每一个人都在追问这些问题的答案。

  最后一根稻草

  “王炸。”

  一位华南地区平台人士用这两个字形容了解到投之家因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之后的感受。在他的预期中,七月份的网贷行业在经历过六月份的黑暗时刻之后,会逐渐拨云见日,但没想到,雷潮还在蔓延,甚至愈演愈烈。

  投之家作为网贷之家的关联平台,背靠着作为第三方咨询平台兼评级机构的网贷之家,后者在行业中一直属于标杆式的存在。但因上市公司珈伟股份(300317.sz)、中玺国际(00264.hk)以及风投机构赛雷亚洲等之间上演错综复杂罗生门,这家特殊背景的网贷平台亦未能逃脱在汹涌浪潮中溺水的窘境。

  在投之家被曝爆雷后,网贷之家发布了与投之家之间关系的澄清说明。而在几个网贷行业的交流群中,对于网贷之家的舆论风向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在多位网贷平台负责人的印象里,上一次行业面临危机还是“e租宝”倒闭的时候,2015年12月,交易规模高达762亿元,未兑付金额高达380亿元的“e租宝”因为非法集资被立案调查,成为网贷行业标志性事件。4个月后,央行开始着手针对互金行业的专项整治。

  “但那毕竟是行业个例,大家都知道它是个骗子平台。但现在是行业普遍面临危机,大大小小都出现了问题。”上述华南地区P2P平台负责人对《棱镜》表示,e租宝事件后,行业持续震荡了一个月,随即慢慢恢复了正常。

  在短融网CEO王坤看来,行业自然地到了出清这个阶段。已经开始从“劣币驱逐良币”变为一场“自然淘汰赛”,能通过这次考验的平台,不论实力还是客户黏性都将有很大提高,并带领行业走向“良币驱逐劣币”。

  他表示,从整个大环境来看,金融去杠杆,银根收缩,债券违约,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在发生变化;从网贷平台自身而言,错配和自融是平台倒闭的两大最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网贷备案的再度延期,则被视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贷备案经历了一波三折,按照2017年12月下发的《关于做好 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即“57号文”),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但显然,备案工作已经延期。

  业内人士告诉《棱镜》,不少平台此前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等着“630大限”能顺利通过备案,然后可以将平台光明正大地卖个好价钱。备案延期让他们失去了希望和信心,进而造成雪崩式的倒塌。

  而另一位资深行业分析人士则表示,随着行业监管落地不断趋严,各地对于增量控制严格。而原定最晚6月底完成备案的工作实质延期,具体新政暂未明确,导致大量合规整改相关工作被迫停滞。不少平台前期投入大量成本,缺无法取得备案资质,影响其正常运营。

  而自南京、上海,再到近期雷潮所蔓延的杭州、深圳,风险的流动性使得全国的网贷行业都面临危情时刻。

  对于为何近期杭州、南京等地出现地域性集中爆雷的情况,一位互金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对《棱镜》表示,除了共性原因之外,楼市的局部火爆或许为一个导火线。

  其认为,以杭州为例,自4月份进入摇号买房以来,杭州楼市一直高温不下。而动辄百万的“打新”冻结资金,对市民的现金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除了杭州,据《棱镜》了解,此轮暴雷较为集中的南京等地,也与其火爆的楼市不无关系。此前两地均出现市民排队抢购新盘的景观,一个新的楼盘认筹往往能冻结上百亿的资金,业内人士指出,不少P2P投资人将资金转入楼市,这对当地的网贷生态也造成很大的冲击。

  挤兑之争

  因恐慌而导致的集中挤兑,是本轮暴雷潮的一大特征。

  《棱镜》曾报道,此前6月16日,自称为央企背景、官网显示交易规模突破750亿的网贷平台唐小僧爆雷,引发市场对于高额返利平台模式的激烈讨论,甚至有评论指出,曾经的四大高返平台(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 、联璧金融)如今只剩联璧金融一家尚未倒闭。

  然而短短几天之后,联璧金融就因投资者大范围集中提现遭到挤兑,出现提现困难。

  在浙江省杭州市,相同的情况也在上演。

  已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牛板金创始人王旭航称,近期该平台运营数据出现大幅震荡:在以往正常状态下,工作日平台日均赎回量在8000万左右,而近期行业一系列事件尤其是唐小僧事件后,牛板金日均赎回提升到了1.6亿左右,峰值甚至达到了2.2亿,周赎回量达到了正常状态的2-3倍。

  对此,李奇对《棱镜》表示,近期2-3倍的周赎回量是一个正常的情况,因为雷声四起,大家都想持币观望。但这位网贷行业人士认为平台的赎回数据在近期太过敏感,因而不愿意对《棱镜》透露其所在平台的赎回情况。

  过于集中的赎回甚至一度引发银行存管系统的崩溃。《棱镜》获悉,7月5日当天,接入近百家网贷存管的江西银行出现数个小时网络拥堵,无法审批的情况,该银行紧急向合作的网贷机构发出处理延迟公告,这些平台只得在官网同步公告内容,安抚受惊的投资人。

  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若平台运营合规正常,能做到资金和资产一一对应,通常来说不会遭受挤兑,或者不惧怕挤兑。现阶段出现挤兑的平台,无外乎自身运营能力不足,再加上本身资产不合规,存在期限错配,受到监管的冲击比较大,更毋庸说其中存在的旁氏骗局或者自融的行为。

  对此,上市平台和信贷CEO周歆明向《棱镜》解释称,接入了银行存管的平台,一般能做到资金和资产一一对应。但通常平台都会有紧急退出条款,即在投资人的要求下, 平台收取2%-5%的服务费,将你的债权推送给其他的投资人。在行业风声鹤唳的背景下,不少投资人宁愿损失本金也要退出,就容易造成挤兑。

  自救苦旅

  如今的网贷行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无法独善其身。深谙这一道理的从业者们,开始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展开“自救“。

  多家平台负责人告诉《棱镜》,最直接的方式是召开投资人见面会,与投资人面对面沟通,“让他们知道你还在“,恢复投资者信心。这其中,选择什么样的投资人开见面会、沟通哪些内容都有学问。

  而除了召开投资人见面会,不少平台的负责人还通过直播的方式,“证明自己还在”。

  近日,《棱镜》在观看一位华南地区网贷平台的负责人直播时注意到,在频频被投资者如何判断平台是否会跑路、倒闭之后,该负责人向在线的投资者表示,平台可以接受投资者来公司“查标”。

  该负责人表示,若投资者达到一定的待收级别,可以在现场签署一个保密协议之后,即可到公司检查标的是否真实。

  “很多投资人说我们这个是区别对待投资人,但完全不是。”这位负责人也表达委屈,其表示,过去平台也有过尝试,只要投资者投上几百元钱就可以现场查标,平台也完全接受。但是这种做法,平台其实也吃了很大的亏,因为这样的话,同行获取其所在平台借款人的资源成本非常低,很容易就会把该平台的借款人挖走。

  但该负责人在直播中表示,近期平台还是会接受投资者的检查。他安慰在线观看的投资者说:“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级别不够,其实现在都有很多投资人微信群,您完全可以委托级别够的投资人到现场来帮忙查看标的。”

  对于现阶段如何与投资者沟通,周歆明的建议是,要引导投资人对于监管政策有较为明确的判断,以及向投资人展示自己的实力。此外,帮助投资人理解这个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哪里,“这点非常关键,不然短期安抚也没什么用。“他说。

  他还强调对于借款人教育的重要性。据他介绍,按照监管要求,投资人与借款人的电子合同会在其债权债务关系结束之后,在托管的第三方平台仍然保留五年,如果借款人违约,投资人可以依靠电子合同向法院起诉。因此,并不是像一些借款人认为的那样:平台倒闭了就可以不用还钱,造成恶意逃废债。

  “事实上,这是两个自然人之间的债务关系,跟平台的存亡没有必然关系,即使平台倒闭了,依然要还钱。“他强调称。

  近期网贷之家还联合23家平台发起合规自律发展倡议书,并在业内刷屏。

  一位参与倡议书的平台负责人对《棱镜》称,“虽然看起来这种行为有点low,但其实对于C端用户来说是有效果的。“说完他向《棱镜》展示一位投资人发给他的微信:上面是一张印有他自律宣言的海报截屏,配文是“我相信你!”

  姚方则认为,在当前比较悲观的环境下, 平台首先要做好合规;其次像他们这样的中型平台,要争取在赛道中能跑的久一点,不要跑太快,也不要掉队,在资金流和业务上有妥善的安排,“这在当前是最重要的。”

  资本抄底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行业处在如此生死存亡的关头,仍然有平台传出融资消息,资本仍在涌入这一行业。

  据《棱镜》不完全统计,6月份以来,至少有13家平台宣布获得融资。仅上周就有懒财金服、PPmoney、短融网三家平台获得累计14亿元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平台中,有刚宣布融资就爆雷的平台,如投之家;此外,也有因为项目逾期而导致融资受阻的情况,7月15日,付融宝公告称,因付融宝平台近期将有项目逾期,在主动告知投资方后,投资方担心对品牌产生一定影响,故而暂缓了本次合作。

  有知情人士告诉《棱镜》,上述融资有的是在这轮爆雷潮前就已经敲定,所以估值并没有太多变化。

  据《棱镜》了解,通常网贷行业会按照平台待收余额的20%-30%来估值,例如,某网贷平台的待收余额为10亿元,则平台估值在2-3亿元。不少平台费尽心思将待收规模做大,以期获得一个比较好的估值。

  但该人士认为,在这轮爆雷潮之后,估值肯定会往下走,“到待收余额的20%就已经到顶了。”在他看来,对于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现在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

  “现在满地便宜货,遇到合规的平台真的可以买。”一家中型网贷平台负责人也对《棱镜》表示,他预计,接下来平台的估值较之前会打个对折。

  在上市平台和信贷CEO周歆明看来,现阶段进入的投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想做供应链金融的大企业,他们看中的是平台未来有可能拿到的备案资质。

  他预计,2018年底到2019年初,行业将发生新一轮的并购潮。因为按照过往的经验来看,预期会备案的前6个月是行业并购最密集的时候,比如此前预期2018年6月将完成整改备案,因此2017年末有一轮并购潮。

  专项整治未完待续

  在行业遭受信任危机,亟需监管层出来表态的节点。7月9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对于这一表态,行业的解读不一。

  在姚方看来,这个赛跑时间太长就会出现各种问题,鱼龙混杂。 “有一种长跑之后刚看到希望,结果行业一动荡,就把你挤倒了的感觉。而且是被别人给绊倒了。“

  在P2P行业创业这么多年,姚方*的感悟是:草根真的不能做金融,他开始有点心灰意冷。

  “继续熬吧。”李奇用这4个字对《棱镜》表达自己的感受。虽然他认为自己所在的平台“万事俱备,只欠备案”了,但央行的再度延期,加上近期行业的恐慌蔓延,让他仍旧惴惴不安。

  也有观点认为,央行此举是给了行业一颗定心丸,至少说明“我不是不管你们”。而且,央行称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互联网金融总体风险水平显著下降,监管制度机制逐步完善,行业无序发展、生态恶化的局面有所改善,在业内人士看来,“没有对互金提出批评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表扬。”

  《棱镜》从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处获悉,下一步将由央行出统一的备案细则。事实上,这份涉及180多条的细则条款已定,但是监管层担心刺破泡沫,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缓释。“合规的会抓紧备案,专项整治需要时间。”该人士称。

  当问及未来还会不会继续投资P2P时,于聪表示,“还会投,但是会更谨慎,投资比例也会下调。”在他看来,大浪淘沙,剩下的都会是金子。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棱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