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F40|DCM赵磊:冬天已至,但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嘛

他说,“在风口形成以后总是不难找到锦上添花的人,我更希望自己成为风口到来前给创业者雪中送碳的人。”
2018-12-14 14:19 · 投资界  宋佳   
   


他来自一家特别的风投机构,聚焦于产业互联网、企业服务和消费互联网等领域,并投出了多个优秀项目。

他从战略投资转型VC后投出的第一家公司就实现了“命中”。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他陪跑的这家企业得以高速发展,变成行业绝对龙头,估值从最初的1亿美金发展到近百亿美金。

他说,“在风口形成以后总是不难找到锦上添花的人,我更希望自己成为风口到来前给创业者雪中送碳的人。”

他就是DCM新晋升的合伙人赵磊,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下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对VC投资充满炽热激情。对他而言,将投资一直干到退休都不为过。

F40|DCM赵磊:冬天已至,但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嘛

“小而精”的DCM:特立独行的风投战术

在风险投资里,DCM家喻户晓。这家曾经斩获了包括58同城唯品会途牛旅游网、51Talk等在内多家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表现十分出众。但DCM让行业关注的不止这一点。

它迥异常规,在各家机构到处聚拢人员之时,DCM中国一直把投资团队人数控制在不超过8人。提及这一点,DCM合伙人赵磊向投资界表示:“我们特别强调内部交流的效率。可能在早期项目的覆盖范围上会稍微吃亏一些,但决策速度和决策质量是我们追求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作为合伙人,赵磊身上有着DCM特立独行的气质。加入DCM前,曾就职于腾讯投资、银泰资本华兴资本,他一直聚焦于产业互联网、企业服务和消费互联网等领域。当风口更迭得越来越快,外界的声音和变化层出不穷,他却相当淡定。正如外界对DCM的评价一样,“DCM好像不抓风口只投冷门。”

赵磊眼中对“风口”有另外的理解。在他看来,某个领域是否是当下热门的风口,从来不是DCM去看某个方向或者投某个项目的理由。投资一定要回到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和常识上,之后再判断这个方向是否值得投资。

当然我们也不是故意躲避风口,风口的项目就不去看,只是很多风口的项目我们评估下来估值过于超前,难以让我们下手。我们也担心过多的资本进入和不理性地竞争会让创业者动作变形。所以从结果来看,我们投热门风口的项目就比较偏少了。”赵磊解释道。

第一个项目,就实现估值从1亿美金到近百亿美金

高命中率,是所有风险投资追求的目标。如何从众多机会中选择最具价值的项目,然后陪跑到底,对于风险机构来说,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有人形容风险投资是门遗憾的艺术。错过项目与投错项目,都充满了悔恨。保持较高的命中率,则是一个成功投资人的评判标准与能力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一个新机构后推动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命中的,则更是难上加难。但赵磊做到了。

2015年,初到DCM的赵磊决定要拿下一个项目——货车帮。实际上,这不是他短时间的想法,他早已用了1年多时间把整个传统公路物流和“互联网+物流”行业调研了一遍。而这个过程中,他跑了多个物流园区,亲身体验了传统公路物流信息化的落后程度。现实里物流的发展状况给了他很大的冲击:“很难想象在消费互联网发达的当下,货车司机还是主要通过去物流园信息部的小黑板上找货,或者给很多黄牛打电话找货。”

当时,2014年成立的货车帮作为一个公路物流互联网信息平台,能够通过建立货源信息网,为平台货车提供综合服务,同时也为货主提供货车司机信息,提供车货匹配服务。赵磊认定,这会是一个非常能够满足物流行业需求的好项目

虽然是在DCM做的第一个项目,并且团队其他同事对物流领域并不熟悉,但深入的行业研究让赵磊非常有底气。2015年赵磊带领团队参与了货车帮的A轮投资,而后又连续参与了两轮货车帮后续的融资。

随着货车帮的不断发展,公司早已从几百人发展到几千人,从单纯车货匹配发展到为司机和货主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从与行业对手进行各个维度的白热化竞争到最后和运满满合并成满帮集团变成行业绝对龙头,估值从最初的1亿美金到近百亿美金……短短4年内,货车帮实现高速发展,赵磊之前的很多假设都开始变为现实。

“公司合并最关键的节点正好是去年夏天我儿子出生的时候,所以很多重要的电话会议我都是深夜在妇产医院和月子会所昏暗的走廊和楼梯间打的电话。”谈及去年该项目合并成满帮集团的点点滴滴,赵磊心中感慨颇多。

投资中有运气和经验两个成分,二者不可缺一,可以说都很重要。不过赵磊直言,如果想要持续的成功,敏锐的判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方法论和高质量人脉都是不可或缺的。从成功的项目上学到的东西和积累的资源往往会比失败的项目更宝贵,前期的成功对于提高后续的成功率会产生一定的帮助。

所谓的高命中率,除了我们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比较挑剔外,我们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我们的被投公司身上,不断帮助他们提高成功的几率。

特殊的市场环境,要做给创业者雪中送碳的人

某机构关停、第一期就是最后一期、资金断崖式下跌、工资断发……各大消极字眼占据新闻标题,赤裸裸地将“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的三大难题摆在行业的面前。这是今年资本市场真实的现象,焦虑的气息早已溢于言表。

随着一级市场投资人逐渐冷静,一些估值过高和经济模型有问题的项目开始在融资上遇到挑战。但是在赵磊看来,很多基本面扎实、商业模式清晰、行业领先位置明确的项目还是能够持续地完成大规模融资。

DCM几年前开始布局产业互联网和企业服务领域的时候,这两个方向还比较冷清,对很多基金来说并不是热门之选。然而,随着其商业模式不断清晰,价值逐渐凸显,过去几年逐渐出现一些早期机构涉足其中。“从今年开始以Tiger Global为代表的中晚期基金和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也都在开始更多地关注这两个方向,也跟我们好几个项目上进行了合作。随着一些头部项目的示范效应,应该会有更多的投资人开始关注这两个领域。”特殊的市场环境、不同的领域,在赵磊眼中发展趋势也各有不同。

不过,焦虑并不是不存在。DCM一直在打“有准备的仗”——提前储备好粮草过冬,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嘛。”赵磊非常淡定,而且对他而言,当下资本市场变冷并不是一件坏事。

首先,对于沉下心来做事而不是主要靠讲概念融资的公司来说,因为竞争对手也很难融到钱,因此就不用担心有人拿钱来扰乱市场、哄抬物价。这样,就可以专心把产品打磨得更好,把运营效率提高。

其次,过去几年创投市场发展太快,增加了许多新的机构和从业者,然而经过市场的洗礼,可能未来一两年会有一些收缩和淘汰。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经历过寒冬才出现的,这也是检验公司成色的机会。

创投江湖风云变幻,谁也不知道第二天的黎明是否会到来。创业者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持续地成长,不断进化和升级。而作为投资人的赵磊,则希望能做到雪中送炭:“在风口形成以后总是不难找到锦上添花的人,我更希望自己成为风口到来前给创业者雪中送碳的人。”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宋佳,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812/43884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