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双子星”背向而驰:新东方向内,好未来向外

作为中国教育行业仅有的两家市值过百亿的公司,新东方与好未来2019年的战略将围绕“三化”和“科技赋能”展开,这也体现了两家公司对自身以及未来的判断。
2019-03-26 08:20 · 亿欧网  丁述银   
   

在中国人的习惯里,“双子星”是用来形容一个领域出现双雄的特有比喻,商业环境中也不例外。

新东方、好未来,这两家*的中国教育上市公司经常被拿来做比较,尽管一个从英语培训起家,一个发际于数学辅导。从企业规模、投资布局等方面看,新东方好未来确实值得一比,但从这一年来的动作看,这两家公司正走上不一样的道路。

可谓“新东方向内,好未来向外”。

业绩:首次亏损与增速放缓

2019年1月,新东方和好未来先后发布了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新东方7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好未来营收增速放缓。中国教育行业的“双子星”似乎都正在迎来全新的挑战。

1、新东方7年首次转亏

据新东方2019年财年Q2季报显示,最新一个季度,新东方营收为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同时经营亏损为2855万美元,同比增加118.5%,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录得2580万美元,7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新东方对于亏损的解释为成本上升,包括教师成本、扩张导致的管理成本。2019财年成本费用不断上升,一季度为7亿美元,同比增长40.0%;二季度为6.3亿美元,同比增长30.6%。本季度新东方新增24个教学点、进入金华市开设学校、投入在线教育等,公司管理费用达到为2.356亿美元,同比增长30.3%。

2018年以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政策规范不断出台,教育企业的合规成本不断增高,教师资格证和办学许可证的相关政策规定让坚持线下扩张的新东方面临不小的压力。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今年两会上表示:“新东方总共在全国有89所学校,我算了一下,按照要求要办500多个办学许可证,有一个城市更加有意思,要求‘一个教学点必须要办学许可证’。在一个城市如果有20个或者50个教学点的话,要办50张办学许可证,50张营业执照,因为一张营业执照只能对一张办学许可证。这纯粹是折腾人!”

成本费用的上升直接反映在营业利润率上,2019财年前6月的营业利润率为9.1%,相较上一财年同期的13.1%下降4个百分点。

除了外部环境的政策趋严,新东方内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刚进入2019年,六名新东方员工就在年会中表演节目《释放自我》,吐槽公司内部管理问题,引起社会热议。与此同时,俞敏洪更是在新东方内部连发的5封高管公开信,提出要大力推动“三化”——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全面落地,并亲自担任负责人。

可见新东方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2、好未来营收增速放缓

再看好未来。

1月24日,好未来发布2019财年Q3财报,营收为5.85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净利润为1.238亿美元,增幅达到204.5%,整体优于新东方。但值得注意的是,好未来2018财年Q3的营收增速为66.3%,增速明显放缓。

不得不说,一直主打K12的好未来在政策面前的压力更大。与新东方增设线下教学点不同,好未来展开了线上战略。据悉,好未来第三季度一共关停了19家校区。

好未来CFO罗戎曾在电话会议中提到:“现在关于k12培训的规定越来越多,而且目前家长和学生更愿意选择线上培训。对于未来容量的扩张计划,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的战略是什么,是选择线下越来越多的渗透和扩张还是选择做大线上教育业务?毫无疑问我们选择了线上模型以及双师模式。”

然而,好未来似乎并不能通过线上战略减轻政策带来的压力。今年3月12日全国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答记者问时说,在整改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培训机构“转移阵地”的情况,把战场开到了线上,原来叫“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在叫“线下减负、线上增负”,这是一个新问题,战场转移了、阵地变化了、方式变异了。我们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已经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综合治理文件,不久就会发布。文件出台前,将比照线下治理的措施对线上机构进行治理。

当然,在培训业务之外,好未来已然从2018年开始就悄然进行了一场面向B端的业务改革。正如好未来董事长张邦鑫在上个月的述职报告中提的那样:“未来7年,好未来要从一个培训机构变成一个教育机构;从一个线下公司,变成一个科技服务公司;从一个中国公司,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从一个运营型公司,成为一个数据驱动型公司。”

战略:“三化”与科技赋能

作为中国教育行业仅有的两家市值过百亿的公司,新东方与好未来2019年的战略将围绕“三化”和“科技赋能”展开,这也体现了两家公司对自身以及未来的判断。

1、新东方的“三化”战略

成立25年的新东方此前一直稳坐中国教育企业*的交椅,直到2017年7月28日,好未来以127.4亿美元的总市值超越新东方的126.2亿美元,新东方的问题出在何处?或许从俞敏洪的5封公开信可见一斑。

“面向未来,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如果新东方再不推进三化的尽快落地,我们将失去发展的几乎全部优势。过去我们发挥各自创造力的自由,现在已经变成了我们系统化高效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三化工作的推进,成了我们所有其他工作得以推进和增效的基础。”

其实,早在六七年前,新东方就曾提出过“三化”,但效果一直不明显。新东方一直以来“自由”、“独立”和突出教师个人的特点左右着新东方的发展,而从新东方离职创业的员工更是成为了教育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亿欧曾盘点23位由从新东方离职的创业者,可以说,高管名师惯性地出走已经成为了新东方挥之不去的魔咒。这也让以“三化”战略和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内功修炼”成为了新东方接下来的战略重点。

2、好未来的科技赋能

而对于好未来而言,“科技”一直是其主打的标签。在好未来的官网首页,赫然写着“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用科技促进教育公平”两句话。

然而科技对教育的改变程度依然很低,有行业人士曾向亿欧表示:“目前仍然没有一家教育企业是通过技术驱动,包括好未来,依然是通过运营驱动。”面对教育行业天然“慢”的特点,好未来向外开拓了一条“赋能B端”的道路。

2018年,好未来先是推出了面向全行业输出“双师课堂”解决方案的“未来魔法校”;7月又发布了“WISROOM”智慧课堂解决方案;12月初,好未来再次推出教育行业*To B线上线下全场景、系统级的开放平台,并在数月内,与一千多家教育机构达成合作,覆盖了几百个城市及地区。此外,好未来还投资了一系列教育行业的To B企业。

通过投资与赋能,好未来似乎正在构建自己的教育“帝国”;然而,科技赋能能否撑起好未来的未来,似乎还需要时间证明。

总结

向内优化公司结构,向外赋能教育行业——新东方和好未来看似正走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但其核心目标依然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和服务。

今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名单。中关村石景山园获批设立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在好未来教育集团旗下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设立分站。这成为落户教育培训行业的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月,新东方在京举办留学考试教学与教研研讨会。在会上,新东方也迈出了国内语培机构做学术化研究的*步,其主办的《国外英语考试教学与研究》学术期刊正式亮相。

前后相差不到一月,新东方与好未来先后在学术领域迈出尝试的步伐,或许意味着中国教育企业的“双子星”正在教育研究与探索的方向上“殊途同归”。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