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什么造就了《陈情令》的空前成功?

临时播出、低调宣传、题材敏感,这些都未能阻挡《陈情令》成为这个暑期档的大赢家。
2019-09-03 07:20 · 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  毛丽娜   
   

《陈情令》的*成功,让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耽美题材。一边,是数十部耽美剧赶上车的新情况;另一边,是腐女到底挑不挑的老问题。

临时播出、低调宣传、题材敏感,这些都未能阻挡《陈情令》成为这个暑期档的大赢家。据传,剧组庆功宴透露,该剧试行的点播模式收入达1.56亿。截至目前,其网络播放量已突破56亿,豆瓣得分8.0,共有超过57万人评价。

57亿的播放量,看似与过去几年动辄百亿的热剧无法相提并论。但由于视频网站算法的迭代,这个数字仍算相当亮眼。

更关键是垂直市场用户们的真情实感:不管是30元6集的大结局打包价,还是两位主演一跃成为一线流量,或是腾讯视频后续的花絮、演唱会等一系列衍生操作……真情实感的用户,不管是带来的收益还是声量,1个顶100个。

可以说,《陈情令》突破了长期以来暗夜潜行的耽美剧的天花板,也就刺激更多人前仆后继。2020年,耽美剧供应量明显加大,待播或待拍项目达几十部。这其中既包括腐女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P大的《六爻》、《杀破狼》、墨香铜臭的《天宫赐福》等,也有相对小众的《成化十四年》、《死亡万花筒》等。

在饭圈,耽美剧常被戏称耽丑,意指由于供应紧缺,所以腐女不挑,演耽美是男演员的捷径。

但果真如此吗?2016年的《上瘾》、2018年的《镇魂》再到2019年的《陈情令》,细数起来,经历了五年发展的耽美剧,逐步出圈也就这三部。而随着供应量激增,腐女,肯定是越来越“挑”的。

五年耽美三年出圈,谁说耽美一定红?

资本市场的嗅觉,远比普通观众敏锐得多。早在2014年,内地公司ZANK、光墨文化和严肃娱乐便试水了首部国产同性爱情喜剧《一屋赞客》。

这部剧虽然有“*个吃螃蟹”的勇气,可由于制作实在粗陋,反响并不大。甚至不少人压根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部“开山鼻祖”的存在。

孔垂楠和黄礼格饰演的《类似爱情》,同样是在2014年播出。这部剧倒在腐女群体引发过一阵讨论,但很快也销声匿迹。

自此后,业内尝试拍摄的耽美剧根据硬糖君不完全统计,大约有20余部左右。但除了有先发优势的《类似爱情》,和被强制下架引发讨论的《上瘾》以外,都水花甚小。

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各大文学网站榜单上,签约金及身价越来越高的耽美作者们。晋江霸王总榜上,排名靠前的作品多以耽美居多。即使在政策步步限制之下,耽美纯爱仍旧能压过BG言情一头。

是腐女们只倾心于文字,对于真人作品毫不感冒?非也,耽美剧从试水到走红,确实走了不少弯路。《陈情令》的成功,也是靠着前面那几十部耽美的探索与铺垫得来的。

早期的耽美剧为什么出圈难?硬糖君猜测,或许因为制作团队多以直人为主,或者没有人有过大量阅读耽美作品的经历。

为什么这么说?去看早期耽美影视便知,这类作品都有一个共性:在“色”字上做文章。片面地将耽美理解为“两个男人之间腻腻歪歪卿卿我我”。但这其实并不是耽美作品最重要的内核。

早期的耽美剧,监管尺度不可谓不宽松,主角之间的表演不可谓不突破,裸上身拥抱、接吻等限制级场面应有尽有。但腐女不买账的原因,正是在于这类作品将“情”等于“性”,突出所谓亲密互动。耽美剧拍得好像同志剧,腐女们当然难以共情。

另一方面,则是早期耽美剧选择的原著本身知名度的问题。耽美网文本身就是小众题材,非头部作品的知名度不高,仅仅靠着“耽美”二字的噱头就想让腐女们进行自主传播,这种可能性实在不高。

《陈情令》之所以未播先火,与其作品在耽美界的地位也有着极大关系。原作者墨香铜臭的死忠读者甚多,自家大大的作品将影视化怎能不卖力宣传。但是不太知名的耽美作品,读者本身体量就小,造成传播声量的难度相当高。

耽美爆红三部曲,同类题材他们高明在哪?

刚才硬糖君说到,《上瘾》、《镇魂》、《陈情令》算得上是耽美圈的出圈三部曲。这三部作品,比起消失在茫茫市场中的其他作品,高明在了哪里?

选角到位。这三部作品选角有一个相同点,角色符合书中人物的描写: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普通人。

许多耽美剧刻意强调所谓攻受双方在外形上的特点,肌肉猛男配柔弱花美男的组合或许在制作方看来相当符合腐女心中男男恋的形象。但在阅尽耽美文的腐女看来,这种组合相当流于表面。

其次是造型上的简单不刻意,无需通过服道化来强调男男恋的特殊性,把他们当做两个普通人去塑造,才能使腐女观众信服并且入戏。

最后则是许多耽美剧都避免不了的,通过对角色一些手势、动作上的设计来展现其特殊性取向。或许现实中的LGBT人群会有这样那样的小动作,但是作为影视作品重现这类细节,不仅不会让腐女们感觉真实,反而会被抨击“刻板偏见”。

而具体到这三部作品的“红”,又分别有些不同。《上瘾》的走红,一方面由于两位主角颜值过硬,另一方面也与其因政策问题被强制下架有一定关系,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该剧。就其本身剧情而言,其实仍旧未能跳出以“男男之间亲密接触”作为噱头的窠臼。

《镇魂》则在此基础上有了飞跃般的提升。虽然其剧情仍被不少“镇魂女孩”痛批,但好歹这部剧大家已有些正事可做,不是一味腻腻歪歪。“镇魂CP”也靠这部耽美剧出圈,朱一龙更是一跃成为新晋流量。

“欲言又止”是这对CP让人上头的重要原因。比起早期耽美剧,出于监管压力和原著取向,《镇魂》已是完全清水。可正因为两人之间没有亲密接触,言语之间又总有暧昧涌动,才激发腐女们自发创作,以UGC作品来进行网络二次传播,最终让这对CP突围而出,两位演员也在沉寂多年后,终于在娱乐圈拥有了姓名。

与《镇魂》类型及播出时间都差不多的《SCI谜案集》也是一部不错的耽美剧,选角、剧情以及对于腐向尺度的拿捏都恰到好处。可惜《镇魂》的同期效应太强,这部剧最终没能获得更多关注。

《陈情令》则是集大成者。原著在耽美圈的地位毋庸赘言,作者墨香铜臭本人也是耽美圈的*流量。《魔道祖师》原著的独特优势是,以一种类似男性向的故事架构,打怪副本,惊心动魄;却又传达了女性向的细腻情感,主角的少年心性、纵横四海,配角们千人千面、有情皆孽。

与其说是一本男男向恋爱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江湖群像故事,耽美不过是其中的一条故事线。去掉忘羡感情线,故事同样精彩,不同圈层用户可各取所需。从某种意义上说,《陈情令》也是大男主剧的一次罕见成功。

监管,永远是悬在耽美剧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纵观耽美剧发展,其实监管压力也让制作方被迫放弃大尺度镜头的噱头,将更多重心放在内容本身,更加尊重创作规律:它首先是一部“剧”,然后才是“耽美剧”。

而这种变化,无疑也增加了耽美剧出圈的砝码。像《陈情令》中,除了忘羡CP互动外,魏无羡本身的人格魅力和成长轨迹就极富吸引力;蓝忘机作为一个世家楷模到“我有悔”的心路历程也相当丰满;师姐的温柔、舅舅的火爆、金大小姐的傲娇、聂导的腹黑,每个角色单独拿出来都有亮点,也为非腐女群体提供了追剧动力。

数十部耽美剧排队上车,找准一个暧昧距离

有了《陈情令》的爆红,2020年耽美剧或将扎堆上线。下一个爆火的会是谁?耽美剧会成为以后每年夏天的“夏日限定”吗?

由于耽美剧展现出的流量价值以及造星能力,耽美作品的版权价格也水涨船高,墨香铜臭在《魔道祖师》后推出的《天官赐福》,卖出了4000万的单本版权。

从目前广电已备案的耽美剧名单来看,这一批IP中不乏大神或圈内现象级作品。耽美剧阵容也水涨船高,从过去的小透明练手之作,开始成为主流团队的选择。

就连于正和黄晓明都投身到耽美小说改编剧的拍摄中。虽然于正强调《鬓边不是海棠红》不是耽美剧,“戏中没有所谓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不管靠不靠“社会主义兄弟情”,耽美剧想要初步获得成功,形成观众的自主转播,首先要靠腐女是肯定的。

腐女看耽美关注的是什么?不是所谓的基情,更不是让人脸红心跳的,而是暧昧《镇魂》及《陈情令》的成功足以说明,与其把男男之间的感情挑明,倒不如始终保持着暧昧距离更令人欲罢不能。

其次是对原著改编尺度的拿捏。腐女群体对原著的忠诚度极高,如何一边机智过审,一边又满足书粉,对于改编者是个不小的挑战。在这方面,群像型原著IP无疑更具优势。格局越小,对男男主角感情描绘越细腻的作品,改编的难度就越大。

最后则是尽量避免对同一题材的反复消耗。仙侠剧就在经历过这样的反复消耗后,沉寂了数年才恢复元气。若看到耽美+修仙爆红,就一窝蜂去拍耽美修仙,观众定然对此类题材迅速失去兴趣。本身就是小众题材的耽美圈,一旦被过度消耗后,恢复活力的时间将会更长。

好的耽美作品应该是什么样?

硬糖君想借用最喜欢的一位作者,对耽美作品的定义来做个总结:“耽美的本质内核是悲剧,是在夹缝中努力生长的植物,它还活着,但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