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科技股泡沫缠身?投资颠覆式创新时,需要一双慧眼

那么投资人如何才能在各种投资组合中挖到真正的颠覆式创新?我们觉得关键还是要为创新撒一张更大的网,并且积极探索未知边界。如今,技术指标和IPO渠道都表明创新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领域。但这也不尽然。
2015-05-21 14:46 · 猎云网     
   

  科技股泡沫缠身吗?对此,大家意见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该行业初创企业数量暴涨,并且羽翼未丰的它们接连获得高估值,而这些境况确实加大了投资难度。为此,当投资颠覆式创新时,一双慧眼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现在科技投资的境况是完全把新生科技企业当成摇钱树。相关数据表明,成立不及4年的上市科技公司经历了近9次的正式估值(创40年新高),而其对应的老股份价格已经大涨(如下图)。

  为了深入研究这种新生代势头,我们搜集了一系列(价值不低于10亿美元但上市不高于4年或者仍然是私人控股的)年轻科技企业的信息。(估价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占了纳斯达克市值的90%以上。)首先看看纳斯达克新生代,真正的明日之星就在其中,下一个苹果、亚马逊和谷歌的冉冉升起只是时间问题。

  保守估计,目前年轻的公司所占比例(在估值超过10亿美元企业中)为1/3,仅仅超过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水平。不过有一个醒目的区别,相比于2000年第四季度的峰值:8%(或者6%),私人控股的初创公司数目飞涨至67,或者说是一半孵化机构下的企业均为私人控股。而很多投资者可能没有察觉到这一重要的趋势,即科技市场部分不透明情况。

  科技泡沫,抑或资本泡沫

  多亏了风投资本的慷慨注入(到2014年终其年流入量达到260亿),这些科技新生儿才能当作掌上明珠,资本也相对富余。准确来说,这是14年里年流入量*的一笔,超过了1999年220亿美元的水平(尽管它只有2000年划时代的520亿美元的一半)。与此同时,上述新星充分利用了如此良好的融资环境。粗略地讲,在过去12个月里82%的私人初创企业进行了融资,从去年同期这个比例是62%。

  同时,融资渠道也日趋完善,资深风投家、孵化器和天使投资人组成的多元化生态系统成为其坚实后盾,当然私募股权基金的来源方(也就是那些追求高回报率的)个人投资者也囊括在内。可以说,该融资主要吸引力在于接触到基于网络快速发展的下一代企业。尽管公共舞台上的网络公司数量只占所有科技企业的13%,然而它们却在新生代上市公司中独领风骚,78%的份额让其他类型的企业望尘莫及。

  网络股溢价合情合理吗?

  在这个真正推崇变革性创新的时代,我们能够理解网络衍生物的吸引力。历史上,网络股一直保持高额溢价(对比于其他科技部门),尤其是那些能在有限资本的基础上快速扩张(以强势的网络影响为后盾)的年轻企业。但是我们也很关心那些新生代企业的估值,特别是在私人市场。因为历史表明,这种投资的长期获益几率极度小。

  在我们的分析当中,一般的上市科技股至少经历了8次估值(已经超出了几年前互联网泡沫时的最高记录)。然而,私人控股的初创公司的估值次数还要多,平均接近25次。两者结合起来,次数高达15次,这也成了未来投资成功的一大拦路虎。

  要知道,风投界的风吹草动直接影响了公开权益市场。那些新生代企业有的可能是明日之星(在首次公开募股时一炮走红),有的会成为现在已上市的科技公司的并购对象。但如果大型上市公司仍旧恣意妄为,花钱如流水,那么私募市场的科技泡沫决不是危言耸听。更何况,在2014年新成立的科技公司中仅有17%的能在首次公开募股时保持盈利,也就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14%高了一点点。而对很多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为创新撒一张更大的网

  那么投资人如何才能在各种投资组合中挖到真正的颠覆式创新?我们觉得关键还是要为创新撒一张更大的网,并且积极探索未知边界。如今,技术指标和IPO渠道都表明创新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领域。但这也不尽然。尽管有些成功的网络公司确实比较容易脱颖而出,但创新应该说是无处不在,研发飞机新材料的Hexcel(复合材料界巨头)、致力于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Mobileye、研究人类基因组序列的Illumina以及钻研电子设备电池的松下无疑是其缩影。

  当然,综合的研究方法才能有实效。如果仅从自上而下的角度看问题,走入过于关注年轻且发展快速的网络企业,忽视其如泡沫般的估值的误区无可避免。反之,自下而上的观念引导我们谨慎选择,并限制(或帮助)大家避免对接触创新系统的过度看好。这就是是识别公司是否具有真正的变革力和潜在丰厚回报的*方法。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猎云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