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曹德旺又提了个大问题

曹德旺认为,中国的教育目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这不光体现在教育体制和学校上,更包括家庭教育。只有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儿女,而家长要通过科学的培训来培养,使其提高子女家庭教育的质量。
2017-03-07 08:18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陈光   
   

  “两会”期间,曹德旺依然是媒体围追堵截的重点,他的一份提案更是出乎众人意料。

  1

  出生于1946年的曹德旺9岁才上学、14岁被迫辍学,经历过食不果腹与被人歧视的他,从承包乡镇小厂起步,创立了中国*、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集团,终结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2009年,他还获得有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是首位华人获奖者。

  2005年,已经获得绿卡的曹德旺于美国大使馆退还绿卡,他说:“我不能住在那个国家,我只能还给你——这是假话。真话是,那时候我发现福耀将成为中国未来汽车玻璃的代名词,因此移民不是大人物做的,是小人物做的,大人物真正有抱负,不能移民。”

  有抱负的曹德旺因直言敢谏、坚持慈善而备受关注。他从不行贿,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他有话直说,包括批评各种不良现象;他也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至今捐款超过80亿人民币并且开创了中国问责捐款的先河。

  2010年,曹德旺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西南五省区贫困家庭捐款2亿,他要求基金会在半年内将2亿善款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且差错率不超过1%、管理费用不超过善款3%,这远低于“行规”的10%。他甚至在协议中强调,如发现不合格率超过1%,中国扶贫基金会将对超过1%的部分予以30倍的赔偿。

  曹德旺此举被称为“史上最苛责捐款”,他称这并非是出于对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不信任,而是“信任正是在监督的机制下面形成的”。

  在“佛教徒”曹德旺看来,施财不过是“小善”:“慈善不一定是有钱人做的,不一定是捐钱。如果你有同情心,当别人在你身旁哭的时候,你帮他擦眼泪,理解他的难处,把他劝回心平气和的状态,这也是慈善。”

  2

  2016年年末,曹德旺因在美国大规模投资建厂,以及对国内实体经济各种生产要素和税费成本的言论,被一些自媒体热炒为“曹德旺跑了”,进而引发全国对振兴实体经济、减费降税的大讨论。

  今年“两会”期间,被问及此事时,曹德旺说:“我不是傻瓜,我知道那个话出去对我的伤害有多大,但是我讲了。为什么?我认为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会对我国有很大伤害,政协委员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政协委员,应该作为参谋、智库的身份,做一些有分量的调查。”

  对于所谓的“曹德旺跑了”,他则直言:“这么说我,我很不喜欢,觉得他们很无聊。我们每年都在国内加大投资。20多年来,美国一共才投资10亿美金,就有声音说我‘跑了’,你说有意思吗?”“因为我对祖国的感情真挚,无论是作为中国人还是作为中国企业家,我都有资格讲这些话。同时,我很感谢他们,他们能这么热烈广泛地讨论这个事情,这是我没想到的。”

  这并非曹德旺*次谈及税费与企业生产成本,2015年“两会”上,他的提案就涉及小微企业融资与国家税改等多项问题,2016年,曹德旺又提交了《适当增加制造业增值税的进行可抵扣项目有利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提案,并指出中国中小企业税负过高。

  今年“两会”期间,曹德旺没再谈及减税建议,因为“该说了都已经说了”。“哪个企业都不想缴税,但缴税是企业的义务。对我来说,钱拿去缴税和捐出去都是一样的。不能用我来衡量(别的企业)。”同时,曹德旺也强调“相信这些问题肯定能够解决,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避谈税收的同时,曹德旺就坚持主业、产品质量,以及GDP增速发表了看法。

  3月4日的全国政协经济组讨论中,原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忧虑实体经济的发展,提醒要谨防中国经济走上产业空心化的道路。他称现在70%左右的上市公司利润主要不是来自主业,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好像所有的钱都跑到金融业,没有哪家大企业不涉足金融。期间,傅成玉还问曹德旺:“老曹,你们做了么?”

  坐在对面的曹德旺立马举手回答:“我没有”。

  虽然实体经济遭遇困境,受到诸多制约,但曹德旺称“做企业要有信心,对中国经济更有信心。”因此,福耀今年还将投资近30亿在国内扩建生产线和工业园,同时也会继续在美国、德国、俄罗斯三国投资超过10亿人民币,以巩固海外事业。

“有信心”的同时,曹德旺也呼吁国家加大基础工业和研究的力度,他认为目前实体经济中,产能过剩是问题,质量欠缺也是大问题。

  质量欠缺导致效益上不去,尤其是基础工业的技术和品质欠缺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很大掣肘。以福耀为例,由于国内缺乏质量过关的原片,集团不得不从美国买回原材料进行生产,仅2017年前两月,福耀就从美国进口了一万吨玻璃原片。

  “跟国外相比,我们的一些产品输在了源头上。”曹德旺说,比如同样工艺的一把剪刀,竞争力若不敌国外,那是钢的问题,不是刀的问题。不从源头上解决,质量将难以提升。“一定不能让实体经济死在质量上。”

  对于经济增速,曹德旺说,建议媒体和国人不要担心中国6.7%、6.8%的增速,“增长太快,要求很高的增速,破坏了国家管理的基础要素,我们不需要那么高的投资。人问我对这件事怎么看,我认为目标定得太高,美国从来没有超过3%,为什么中国要7%、8%?高增长引发人工短缺、资金短缺、材料短缺,价格就上来了”。

  3

  虽然在讨论组和采访中谈及了某些看法,但企业议题并不是今年“两会”中曹德旺的重点,他的提案是《关于制定<家长教育法>》。

曹德旺认为,中国的教育目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这不光体现在教育体制和学校上,更包括家庭教育。只有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儿女,而家长要通过科学的培训来培养,使其提高子女家庭教育的质量。

  如今很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有心无力,导致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孩子越来越难管。因此,对“准家长”及“现家长”进行旨在提高其家教素养的教育活动很有必要。“如果用树的形象打比喻,那么家长教育是根,家庭教育是干,学校教育是枝,社会教育是叶,学生的成长是果。根深才能干壮,干壮才能枝繁,枝繁才能叶茂,叶茂才有果实。”曹德旺说。

  因此,他建议为家长教育立法,具体提议包括:

  构建培训教育家长的社会体系,由教育部主管,政府拨付经费;

  大学设立家长教育学科,并且让家长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在保障家长教育权的前提下,突出家长的受教育权,使家长接受系统而有效的教育,进而成长为称职乃至*的家长,能更好、更科学地教育孩子;

  对社会中家长教育机构的创办资质、培训者资格认证标准、培训课程与教材,以及家长教育的资金来源、拨款办法、经费管理等事项,包括接受“家长教育”者可享受多少天的带薪假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依法在国内大专院校开设家长教育专业,培养家长如何科学地教育人才,确保家长教育的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与实效化;

  明确家长教育从婚前到婚后分为几个阶段,家长(或准家长)需在哪个阶段要在哪个机构花费多少学时接受怎样的教育,并且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

  “当导游要有导游证,当司机要有驾驶证,当家长也要持证上岗,要让家长提前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并达标,如同婚前检查一样自然而必须。”曹德旺说。

  4

  新的提案看似标新立异,但曹德旺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早有调研并且行动在先。

  “这个提案我已经关注好几年了,教育很重要大家都知道,所以建立了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但是家庭教育比起学校教育更重要,却没有人想起来从家庭方面加强教育。”曹德旺说。提出该提案前,他便联合福建省师范大学成立了基础教育研究院,专门就此进行研究,“已经讨论几个月了,前一段时间已经签约了,目前正在筹备当中。”

  “对于下一代来说,要培养合格的老师,更要培养合格的父母。”曹德旺说,其言外之意显然是:目前一些父母是不合格的。

  在谈到教育与接班问题时,曹德旺说:“就算曹晖(曹德旺之子)担任总裁,我也会看着他。”而在他看来,福耀玻璃则是比曹晖还要重要的儿子,因为“这是国家的,属于全体股东的。”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退休),我觉得我也没剩下几天了。”曹德旺说,“王永庆就死在工作岗位上,李嘉诚目前还在位子上。这些企业家仍然在岗位上,并不是为了钱为了名利,他们就是心放不下。”

  曹德旺初中没毕业,学历不高,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曹德旺学识远超常人,不论是语言文学还是经营管理、哲学思想,他的专业修养都超过很多专业人士。不过在家庭教育方面,即便是曹德旺,也直言自己一度力有未逮。

  5

  如曹德旺所言,家庭教育是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间,不断有“熊孩子”成为热点人物,他们中有人偷数十万给主播送礼物,有人在饭店泼油锅致人毁容……小则引发家庭矛盾,大则致伤致残。

  有观点认为:虽然孩子不应追究法律责任,但其家长及监护人却不能逃脱干系,应该出台制度措施对管教不利的家长施以监管与惩处。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类“熊孩子”事件事不关己,但当下普遍的教育制度,也对家长的“再教育”与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华商君长期关注教育事业,也在其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今教材的难度越来越大,孩子们的成绩却稳步提升,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比以前聪明吗?答案并非如此单一。

  打个比方:以前教材不难,平均分70分,部分人不满足,参加补习班等课外教育活动,将平均分逐渐提升至80分。有关部门据此不断调整教材难度,有家长甚至感慨“我上学时候五年级的内容,怎么现在一年级就出现了”。

  教材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处于平均线以下、不参加补习的群体,成绩变得愈发落后。而推行多年的“减负”政策,也在拉大这样的差距。

  只看学校的内容,减负完全符合标准,但是课堂作业不多,家长要配合完成的任务却越来越多。因为增加了很多“课外内容”,家中正成为学业教育中愈发重要的一环,很多作业必须由家长配合才能完成,这对家长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一定要求。

  “课外内容名义上可做可不做,但别人都做了,你的孩子不完成,岂不是落后了?”一位家长如是说。

  为了配合完成学业、进一步提升儿女成绩,家长们一方面绞尽脑汁,另一方面花钱在课外购买教学资源。相关补习班因此层出不穷、覆盖方方面面,成为学生们课堂之外的又一大角逐之地。

  这种竞争性教育在整体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生代学子的课业水平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拉大了教学资源的差距。那些无力负担或者不愿意负担额外教育支出家庭中的孩子,其成绩无疑受损严重。

  教学资源的差距正愈发体现于城乡教育的两端,“城里孩子”参加的补习班与课外指导越来越多,另一端则反之,这也成了“有钱人家的孩子比你还努力”这一流行语的真实写照。

  中国的教育与考试制度一直以相对公平闻名于世,支持者们常以美国的教育制度为参照,称在美国,有钱家庭才负担得起知名学府的学费,进而毕业后找到优越的工作,阶级因此固化。

  在国内同样出现如是端倪的当下,如何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以及学业教育中合格的一份子,如何令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已然成了重大话题与问题。这一点,或许正是曹德旺提出制定《家长教育法》的初衷。

  文章转载自:华商韬略(微信号:hstl8888),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华商韬略授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