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从0到N万亿,我所亲历的创投圈二十年【连载】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届时,中国创业投资的影响力将会无远弗届。创投行业内在的发展规律在哪里寻觅?答案就藏在这本短短的《中国创投简史》里。
2017-03-13 12:13 · 投资界     
   

  《中国创投简史》是当前投资行业时间跨度最大、史料最全的中国创投史书,再现了IDG资本、红杉中国等一系列投资机构从0到1的资本博弈,新浪、搜狐、网易、BATJ等科技巨头的融资细节。倪正东熊晓鸽靳海涛作序,阎焱徐新徐小平等投资行业大佬力荐。

  本书自2016年12月出版以来,不到2个月一版售罄,当前为再版发行。为飨读者,接下来,投资界将在投资界官网以及投资界官方微信(ID:pedaily2012)连载本书。在连载之前,我们先发布3篇推荐序。如前所述,本书获得了倪正东、熊晓鸽、靳海涛三位投资界大佬的倾情做序,作为中国创投发展数十年的亲历者,他们经历了中国创投从0开始步履维艰的时刻,也带领着中国创投事业完成了质的飞越,回望历史感慨良多,万千感悟都凝缩在短短千言的文字之中。在此,我们奉上这三篇推荐序原文作为《中国创投简史》连载的开启:

从0到N万亿,我所亲历的创投圈二十年【连载】


推荐序一: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倪正东,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20年前,我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还不太懂创业的含义,更没有听说过“风险投资”或者“创业投资”这些名词。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1997年,田范江、慕岩、杨锦方和我等一帮清华研究生创办了清华科技创业者协会,并于1998年创办了亚洲第一个创业计划竞赛——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那是我进入创投这个行业的起点。没想到,后来自己的命运就彻底因此而改变了。

  1999年,我和清华的几个同学创办了清科,开始为新兴的创投行业提供各种服务。我把自己定义为行业的店小二,后来又自称为杂货店店长,努力为这个行业提供最好的基础服务。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15年之后,中国的创投行业会像现在这样大、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会诞生如此多的巨头和独角兽。当初我的理想并不丰满,但这个时代却创造了如此巨大的机会和潜力。这个市场实在太肥,就连我自己也由一个年轻的清华瘦条学生,变成了一个历经磨练的中年小胖子,清科也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和发展。

  近20年来,我和清科见证、参与并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读《中国创投简史》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断地在过去的时空中穿梭。1998年,我24岁,熊晓鸽、阎焱40刚出头,丁磊大约27岁,沈南鹏也就30岁,张颖25岁、还在美国、大约还没有进入这个行业,“张震”们还在读本科。那个时候创投界的四大天王是陈立武、徐大麟、刘宇环、王伯元。我以为他们会统治这个市场很久很久。但中国就是一个后浪颠覆前浪的大市场。2005年后,中国的投资界开始被熊晓鸽、周全、吴尚志、阎焱、沈南鹏、徐新等引领;2009年前后,靳海涛、刘昼、张磊、赵令欢等又加入领导者的大军;再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张颖、刘芹、林欣禾、符绩勋等又脱颖而出;2014年之后,又是一波新锐开始自立门户,开启投资界的二次创业大潮;与此同时,以徐小平、雷军、蔡文胜等为代表的天使投资人们,也掀起了一轮“全民天使”的高潮。而此时此刻,我们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而且是所谓的“资本寒冬”期。今年(2016年)又有一万亿新的资金进入股权投资行业,子弹这么充足,寒冬何在?

  《中国创投简史》像电影缩影一样,快速地回顾了中国创投和互联网交织发展的近20年时间,解封了很多当年的故事,确实值得一读。但我们回忆往事,不是在盖棺定论,也不是为了一个行业的自嗨。我们回忆历史,是为了怀念那段传奇的岁月,更是为了憧憬更美好的未来。我个人深信,到2020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管理资本的总量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我们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将迎来一波一波新的投资机会。

  作为典型的70后,我们连接着50后、60后,也连接着80后、90后。在这个市场上,有五个年代的人共同奋斗在投资的第一线。能够承前启后,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责任。我在这个行业干了接近20年,我还可以再干30年。我一辈子的青春年华都会献给创投这项伟大的事业。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的人生目标就是继续像滚雪球一样,将清科建成中国最大的创业和投资服务平台。

  向创业者们致敬、向投资家们致敬!向我的老伙伴、小伙伴们致敬!向这个伟大的时代致敬!

推荐序二:中国的创投资本和下一代互联网巨头

熊晓鸽,IDG资本创始合伙人

       我记得1992年初,我回国来发展的时候,发现国内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风投,那时也有很多人要创业,尤其是理工科的同学,但是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钱。而今天,中国是全世界风投基金最多的国家,也是创业者最多、最活跃的国家。

  回顾历史,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经历了几个高峰,在1998年—2000年,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第一次浪潮。搜狐、新浪、网易、腾讯、阿里巴巴……中国第一批最重要的互联网公司几乎全部诞生在这几年之间。

  之后的2005 年可以说是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快的一年, 搜索网站百度在纳斯达克顺利上市;雅虎中国与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成功实现业务合并;天涯社区首次获得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些无不昭示着互联网产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峰。

  中国的市场容量非常大,只要做得好,仅仅开拓国内市场就可以将企业做成巨无霸,这是我们国内创业者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0年的时候,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基数还非常小,IDG资本投资百度、搜狐的时候,全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还不到2000万;但是到2004年腾讯上市时,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了9000多万;2005年百度上市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一亿。当用户达到这个规模时,互联网公司才知道怎么赢利。而现在,我们的互联网用户超过7亿,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创业公司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大的。

  现在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了,投资人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一次全中国的专业创投管理人在广州的花园酒店一起聚餐,一张桌子都坐不满。而现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是全世界最多的,可以说风投市场已是一片红海。

  下一代互联网企业努力的方向

  BAT当然很了不起,但BAT最大的弱点在于“过分中国化而不是国际化”。美国最牛的苹果、谷歌、Facebook等公司都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比如,Facebook的全世界用户数量快18亿了,而且还在继续增长。谷歌也是同样的,谷歌海外销售收入的占比达到70%以上。当然BAT也都是世界级的公司。但毕竟其最大的红利仍来自于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国家开放的政策和支持力度。

  我们曾经有幸在资本寒冬中投资了一批非常好的互联网公司,包括百度、腾讯、搜狐、搜房。我们也在思考,未来5~10年,哪类公司能够超越BAT呢? 我认为下一代的能够超越他们的公司,主要的出资者应该是国内的机构,并且其公司是在国内上市的。而其产品市场除了中国以外,还应该是全世界的,国内国外市场兼顾,这也是IDG资本眼中的下一代巨头的核心特征。这样的公司更有可能超越BAT,当然,BAT自己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上一代互联网公司的特点是,初始投资人来自海外,而其市场在国内,并在海外上市。未来的巨头将一改这种局面。

  资本要投中国独有的创新

  十多年前,中国互联网公司主要是靠模仿国外的商业模式。但现在中国很多商业模式已经跟国外几乎同步出现,甚至有了中国独有的创新。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者已经没有那么多可模仿的对象,其需要做出真正的创新。对投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过去看项目、投项目可以参考国外的公司,估值也可以参考国外同行所投的同类公司或那些在纳斯达克上市了的企业。但现在没有可参照的公司了,你要赌这个商业模式到底能否做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对创业者来说,市场好的时候大家不要觉得找到“容易的钱”很重要,“容易的钱”来投资并不是好事情。创业者需要拥有好的创业方案、好的创业团队,如果能找到“聪明的钱”来投资,则取得成功的机会更大。

  企业上市是创业者的一个重大目标。上市的目的是获得资金、发展业务。当企业发展到需要上市的阶段,需要的资本量已经非常大,不能再靠风投来支持,企业要考虑在哪些国际股市可以获得融资。

  现在,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改变,比如新三板,但是按照现行资本市场的规定,仍然有一些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还是在国内上不了市,比如京东即便是放在今天,它也无法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而只能在海外上市。因此,我们希望国家在政策上做些调整,使国内股市更有竞争力,欢迎更多的优质公司留在国内上市。我认为,更多优秀的消费类互联网公司回来在国内上市,这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总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鼓励年轻人创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也有助于国家经济转型。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市场,移动技术带来很多机会,甚至是超出世界其他国家的海量机会。无论对于创业者还是投资人,这都是让人非常振奋的。

推荐序三:中国创投的影响力将会无远弗届

靳海涛,前海母基金首席执行合伙人

  一部波澜壮阔的创投简史,就是中华民族近三十年来的复兴史;一部精彩纷呈的创投简史,就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新兴产业发展史;一部生动活泼的创投简史,也是各路英雄生命之花争奇斗艳的传奇故事……国家命运、企业命运、个人命运,就是这样,通过创业投资串联在了一起。

  我很荣幸。不仅仅因为我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更因为,我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建设者。当我回首往事,享受当下,我不禁为当初的选择、坚持和奋斗感到无比自豪。

  一路走来,我经历过创业投资洪荒时代的茫然和艰辛;我经历过创投项目无法在资本市场退出时的焦灼和无奈;我经历过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迎来创业投资春天时的欣喜若狂;我经历过政府引导基金遍布中华大地时的无比荣光;当然,我也经历过众人面对未来不确定性时的质疑、守望和一路相伴……

  我感谢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与鼓励创新政策;我感谢这个伟大时代,给我个人带来的丰富馈赠;我还要感谢同僚和各路友人对我的一路鼎力支持。

  于我而言,这部中国创投简史,绝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它早已内化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些奇葩的人,那些不朽的经典案例,那些光怪陆离的现象,那些奇闻轶事,就像一个个音符,就像一段段旋律,或远、或近、或显、或隐,不时地摇曳在我记忆的每一个波浪之上。是的,它们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永远也不会离我远去。

  就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创投产业的成长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必然是光明的。

  从短期变量上来看,创业投资面临着企业成长周期、技术周期、行业周期、资本市场周期、政策周期等诸多不确定性。所以,在过去的20年里,创投行业历经了多次起起伏伏,投资机构历经了多次的大浪淘沙,不同案例的投资回报,更是云泥之别,这使得社会投资人始终对创业投资保持着又爱又颤的心理。

  但是,从长期变量上来看,工商业文明的种子,一旦在拥有全球最大人口数量而又具备统一性的中国市场播下,随之而来的技术进步、商业模式的更迭、产业和产品的多样化、企业组织的演进等洪流,必然会催生一个无比庞大的创业投资市场。正如《道德经》所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放到20年以前,我相信,谁也不会想到,中国创业投资行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

  展望未来,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届时,中国创业投资的影响力将会无远弗届。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发现并把握创投行业内在的发展规律,拆除当下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藩篱,去迎接中国创投行业问鼎全球的时代。

  创投行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在哪里寻觅?答案就隐藏在这本短短的《中国创投简史》里。

  我坚信,未来的中国创投行业,故事会比这本书里面的更精彩,涌现的英雄人物会比这本书里面提到的还要多得多!而未来的时代,将比今天更伟大!

  让我们一起翘首以盼,一起来倒计时吧!

  是为序。


 点击图片进入连载专题

从0到N万亿,我所亲历的创投圈二十年【连载】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703/2017031340996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