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时,他的座驾是劳斯莱斯,房子是香港太平山最高处的豪宅,办公室是维多利亚湾的高级写字楼,会议桌是一张50平米的整块玻璃,因为电梯无法装载,当初是用直升机吊装进去,然后重新封闭屋顶……
公司破产后,他租借在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自己买票坐公交车,靠养老金度日,曾经往来的富豪朋友,都消逝无踪影……历经伤心、痛苦、绝望之后,他从书籍中寻找精神的慰藉。一本《邓小平传》,他翻了无数次,经常读到热泪盈眶。
他说:“我和邓小平一样,失败过三次。邓小平最后一次从失败中站起来时是74岁,之后,他提倡改革开放,留下丰功伟业。而我的公司倒闭时,我才68岁,我深信还有机会东山再起。”他就是曾经在全球16个国家,拥有450多家门店、280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超过5000亿日元的零售业巨头,日本八佰伴的领导人,和田一夫。
“阿信”的儿子
1985年,日本电视剧《阿信的故事》在中国播放,一时间万人空巷,收视率高达80%。故事讲述了日本明治年间,山形县一户佃户的女儿——7岁的阿信,因家境贫困,被迫放弃读书,接受父亲的安排去木材行做童工……直到84岁生命过程中的生存、挣扎与奋斗。
剧中阿信的朴实、真情、勇敢以及不肯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感染和激励了一代中国人。“阿信”成了跨越国界与时空的“奋斗代名词”,而阿信的真实原型就是和田一夫的母亲——和田加津。
1929年3月2日,日本静冈县热海市郊野的一个贫寒家庭,和田一夫出生了。像电视剧中演绎的一样,和田一夫的父母开办了一间名叫“八佰伴”的蔬果杂货店。在日语中,“八佰屋”即是菜店的意思,“八佰伴”就是以八佰(菜店)为伴,用以纪念和田加津靠一杆称沿街卖菜,白手起家的日子。和田一夫从小边上学,边在家中的蔬菜杂货店帮忙。
在当时的日本,杂货店大多是穷苦人的营生,属于下等人的行当,和田一夫因此在学校被称为“杂货仔”,这让他很是自卑。内心里,他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做一个让人羡慕和尊敬的外交官!
为了自己的理想,18岁时,和田一夫准备报考日本东京外事专门学校英语科(现:东京外语大学)。他学习非常努力,在家中墙上、写字桌上、榻榻米旁,凡是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挂上英语单词。从睁眼到熄灯,进屋出门,他口中都念念有词,废寝忘食,这为他日后驰骋国际舞台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当他的爷爷得知其计划时,却语重心长地劝阻了和田一夫。因为对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家庭来说,做外交官的梦想实在是虚无缥缈,远不如为家庭出份实实在在的力重要,何况和田一夫是家中长孙,有继承家业的责任,而且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在爷爷看来,做外交官是没有前途的。
和田一夫的内心充满了挣扎:家中的杂货店从来不是他理想中的人生舞台,但爷爷的话也不无道理,更重要的是弟弟们尚小,父母非常辛苦,是该为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了。最终,和田一夫按照爷爷的意愿,转读日本大学的预科,后进入经济系攻读,为经商做知识储备。
上世纪40年代末,伊豆半岛的小城热海市,创造了一个日本之最,那就是物价超越东京、大阪,全国最高。在热海,几乎人人赊账,赊账带来的坏账以及现金流紧张,让商家进一步标高物价。
生活在热海的居民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学了点商业知识的和田一夫却洞察到:正是赊账束缚了热海商业的发展,而自己家的菜档要发展,就必须革新除弊,打破传统,即使这样造成邻里的不认可,甚至老顾客的翻脸,都应该在所不惜。
但就在和田一夫努力说服父母时,全家人的生计来源却化为乌有。
“既然家被烧了,那我们就去泡温泉吧”
1950年4月13日,伴随着一声巨响,热海市一间存有化学用品的仓库发生爆炸。因为日本民居以木质结构为主,爆炸引发的大火烧毁了1000多间民房和商铺,全城四分之一的人露宿街头。
父母苦心经营20多年的杂货店化为灰烬,家没有了,商店也没有了。经受不住如此惨痛的打击,和田一夫的母亲当场晕厥。
但和田的父亲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既然家被烧了,那我们就去泡温泉吧,如果没有这场大火,平时我们哪有机会一家人一起泡温泉啊!”
父亲乐观的心态,深深感染了全家人,也让和田一夫懂得了,失败并不可怕,只有精神上的认输,才是真的失败。他下定决心:“我要尽全力协助父母,把新的家再建起来。不仅要把八佰伴的招牌重新挂起,还要让它变成热海市*的商店!”
当邻里街坊还处在悲痛之中时,火灾后第二天,和田一夫全家人就重新挂起八佰伴的牌子,一杆秤,一个摊位,开始最小的生意经营。凭借全家人的辛苦努力,以及长期以来积累的好信誉和人缘,八佰伴的经营重新恢复。但因为顾客以及商家之间相互的赊账,其现金流依旧屡屡出现危机。
这时,日本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恰好到热海市举办一场研讨会,和田一夫的母亲被举荐参加。研讨会上,她得知郡山市有一家叫红丸的商店,因为不赊账,现款交易,所有货品都以*的价格出售,而且生意兴隆。
和田的父母对红丸的商店考察之后,最终下定决心:打破陈规,实行现款买卖。而这也是和田一夫长久以来的建议。
1955年11月1日,热海市*家实行现款买卖和低价销售的商店出现了,经过重新装修的八佰伴,面积比以前大了5倍,商店也更名为八佰伴食品百货店股份有限公司。因为事先的宣传,商店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有的人甚至从几十里外乘车赶来八佰伴购货。
一开门,顾客蜂拥而至。和田一夫家中所有的人都忙得满头大汗,两部收银机从早到晚没有一刻停歇。此后,八佰伴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价廉物美商店。
新店开业不久,日本遭遇强台风袭击,热海市又是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在其他人都忙着关店、抗台风时,和田一夫却在恶劣天气临近前,冒着生命危险,租车外出高价收购蔬菜。台风过后,同行们纷纷将原先的存货涨价,平常10日元的萝卜涨到了150日元。但出乎人们的意料,八佰伴公司仍以平时的价格出售,非但没有借机发财,还贴出了一些钱,同行们纷纷耻笑和田一夫是个傻瓜。
十多天后,交通恢复,物价也恢复到原先的水平,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状态。但商家们发现:以前自己的老顾客、老关系中,有很多人舍近求远,跑到八佰伴买东西。八佰伴的市场占有率一下增加了许多。
和田一夫后来说:“每一个灾难开始时,都可能是下一个奇迹出现的时候”。
“70年代在巴西的投资,全部损失”
1961年,和田一夫参加了一个名为“美国西部百货业视察团”的商业组织,在洛杉矶,他见到了“超级市场”。
和田一夫发现,超级市场的顾客可以自由选择商品,一次性付款,购物体验极好;对商家来说,则可以节约大笔人员开支。他在心中简单计算了下,百货商店与超级市场店员数之比,大约是5:1,仅在人员开支上面,超市就能降低4/5的成本,这让他很是兴奋。
两个星期的考察行将结束,和田一夫觉得只是简单观摩还远远不够。他独自留在美国,应聘到一家超市做杂工。产品如何分类、包装、上架、打价签等等,他都用心学习,仔细研究,在美国超市干了3个月,和田一夫的笔记就记录了四个大本。
回家之后,和田一夫向父母表露了建超市连锁集团的志向,57岁的父亲听了他的想法后,彻夜难眠,第二天出人意料地把八佰伴社长之职让给他。这一年,和田一夫33岁,他成了八佰伴真正的掌舵人。
和田一夫将超市作为八佰伴的主营方向,在银行的支持下,八佰伴超级市场顺利发展,1965年,不仅偿还了银行的本息,还积累了不少利润。和田一夫趁热打铁,又在乡镇新开两间分店,同时还开设了面包、糖果、调味品厂,进一步降低了进货成本。是年,八佰伴销售突破10亿日元。
从1966年到1969年,八佰伴平均每年新开一家超市,稳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百货业开始出现大规模重组、兼并,八佰伴这种地方零售商,大多难逃实力雄厚集团的兼并。
和田一夫不甘心被重组和兼并。经过考量,他决定布局海外市场,他的目光落在了日本的第二大侨民国巴西,彼时的巴西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在1968~1973年的巴西经济奇迹阶段,巴西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1.2%)。
在巴西圣保罗考察时,和田一夫发现当地的商业服务十分落后,穷人在商场连基本的尊重往往都得不到,和日本相比,似乎还处在上个世纪。这让他感觉市场潜力巨大。
1971年9月24日,巴西八佰伴首家百货公司开张,和田一夫带领员工站在门口,一边鞠躬,一边不停地说:欢迎光临,请多关照。一个小时候内,就涌进了1万多名顾客,收银机前,大排长龙,店内更是水泄不通,当天不得不提前关门待客。
和田一夫开业预期的年营业额是10亿日元,但由于生意异常兴隆,销售额最终达到了20亿日元。他趁机马上投入扩建,1972年,新店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三倍,一举成为圣保罗市*的百货商场。
自此,八佰伴掀起的日式“殷勤微笑”服务横扫巴西百货零售业。
一个日本地方小零售商竟然在巴西大获成功,八佰伴震惊了日本各界。1972年,应静冈县县长请求,和田一夫出于道义,斥资20亿日元买下本县亏损严重的花菱购物中心及周边空地。在其接手经营后,花菱营业额翻了一倍。
但随后几年爆发的石油危机,造成银行紧缩贷款,关联银行不肯兑现诺言再支持八佰伴在地皮上兴建物业。这时,八佰伴因为相继投建10家连锁店,资金消耗过重,负债80多亿日元,险些被兼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未摆脱“花菱事件”带来的影响,和田一夫又迎来了第二次危机:1973年石油危机后,石油进口国巴西陷入了沉重的债务危机,通货膨胀严重,最终在1977年形成严重的经济危机,此时八佰伴已经在巴西投入巨资,兴建了四家超大型的商场,其中巴西国际中心的商场是南美*的购物商城。已经负债80多亿的八佰伴进退两难。
因为日系银行普遍不看好巴西短时间内经济前景,无人愿意施以援手,八佰伴最终在无奈中全线撤出巴西。
和田一夫说:“我的第二次失败是遇到经济危机,在海外的*笔投资——70年代在巴西的投资,全部损失。”
从日本人变成香港公民
虽然在巴西的投资以失败告终,但70年代中后期,八佰伴在东南亚的投资,表现亮眼,特别是新加坡市场,*年销售额就达到了40亿日元,第二年实现盈利。这让和田一夫坚定地将重心放在了海外市场。
受著名投资家、号称“赚钱之神”的邱永汉启发,和田一夫决定重点进军香港市场。在他看来,香港既可以及时响应东南亚市场,又能作为进军大陆市场的跳板。
1984年,八佰伴在香港建立*家分店,1985年就实现盈利。此后集团迅速在台湾、澳门、马来西亚、文莱、印尼开设卖场,并在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芝加哥频频购买土地,兴建购物中心,进军不动产业。
1986年3月,八佰伴在日本上市,成为日本百货行业的典范。其总资产超过82亿日元,全球职员超过6000人,集团彻底走出巴西投资失败的阴影。
1989年,和田一夫将总部从日本迁移到香港,为表示进军海外市场的决心,和田一夫携带11.5亿港元(大约230亿日元),全家定居香港,成了香港公民。
当时,香港正面临8年后的回归,很多外资企业准备撤离,资本流失严重。日本*的零售企业携巨资迁入,受到了港英政府、中国政府的极大欢迎,彼时的香港总督卫奕信亲自会见和田一夫,如此规格堪称前所未有。
1990年,和田一夫访问了北京和上海,在了解到中国政府开发浦东的宏大计划后,他毅然决定在当时商业氛围并不浓厚的浦东,兴建世界上*的百货商店。1991年4月,八佰伴与上海*百货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在上海浦东新区合作建造世界上*的购物中心(规划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中方原计划的3倍)。
1995年12月20日,“上海*八佰伴”在浦东开业,当天,一共接待了107万人次顾客,不仅创造了八佰伴集团的新纪录,而且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1996年,八佰伴在上海已拥有三大公司:*八佰伴、八佰伴联农超市、八佰伴南方商城。是年,八佰伴国际集团宣布将其总部从香港迁往上海。和田一夫声称,2000年前,要在中国内地建立1000家超级市场、3000家汉堡包快餐店。
在全球,八佰伴已在16个国家布局450多家门店,年营业额超过5000亿日元,员工数超过28000名。和田一夫的目标是:“八佰伴环太平洋连锁”。
从亿万富豪到一贫如洗
正当八佰伴在海外迅猛扩张之时,由和田一夫弟弟掌管的日本业务却出现了亏损,这引起了和田一夫的警觉,但因为注意力主要在中国,他未进一步深查。第二年,日本的业务扭亏为盈,这让他放下了心,但令和田一夫想不到的是:报表的数字是伪造的。
1996年,日本八佰伴资金周转出现恶化,股价下挫,此前发行的直接融资债券也到了偿还的时期,此时和田一夫才发现公司的漏洞,如梦初醒。
“他们做假账整整有三年,而我放松了警惕,只喜欢听好消息,所以始终没有看出问题,一直相信公司盈利状况很好。等危机完全爆发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办法挽救。”和田一夫说。
和田一夫不得不变卖一些资产以应对危局,他以3.75亿港元将香港太平山顶的普乐道10号“天比高”豪宅,出售给明珠兴业集团(此豪宅后由著名影星周星驰购入,并改造成四套豪宅,售价高达每平米100万港币);在日本,他将旗下16家店铺卖给“死对头”大荣公司,筹得320亿日元现金。
和田一夫天真地认为,只要将这笔钱还给银行,银行还会继续贷款给八佰伴,但因年报造假,此时他们已经失去银行的信任。银行收到320亿日元回款后,拒绝履行对和田一夫的口头承诺,不再发放贷款。和田一夫在香港的富豪朋友们承诺的200亿日元支持,也迟迟未兑现。八佰伴的周转资金彻底枯竭。
八佰伴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消息很快流出,其股价从200日元直接腰斩,供应商的欠款,员工的工资与奖金,难题一个接一个……辉煌瞬间消失,集团步入山穷水尽。
这时,有人向和田一夫建议,将八佰伴日本公司和八佰伴集团中经营恶化的一些公司宣告破产,保留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的一些经营较好的海外公司,让八佰伴在海外生存下去。
和田一夫回忆说:“但是我想,这样做,也许可以保留八佰伴这块牌子,我自己也可以在海外继续经营下去,但日本公司的大批员工由于公司破产而失业,我自己躲在海外悠然自得,作为一个经营者,这是很不道德的。我想我自己在最后的时刻,只有一种选择:要么与八佰伴和八佰伴人一起生存下去,要么一起牺牲,我不能一个人做逃兵,把灾难留给别人。”
1997年9月18日,一大早,68岁的和田一夫来到静冈县地方法院,提交了公司申请重建手续(破产手续)的报告,办理手续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左右。而法院外已经被记者包围。
摆脱记者的和田一夫回到家,打开电视,电视台都在滚动播放“八佰伴破产”的大新闻。
因为公司众多贷款都是以和田一夫个人资产做担保,八佰伴破产后,和田一夫承担了2000亿日元的债务,银行存款,私人住宅,热海市的老房子都被法院扣押,只剩下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换洗衣服。
“贵美子(和田一夫的夫人)还没有感觉到申请公司重建手续的实际含义,当我告诉她公司破产了,我们已经变得一无所有了,她愣了好久,然后对我说‘我本来嫁的就是蔬菜店的老板,不是八佰伴总裁,我们重新开始吧,大不了再开一家蔬菜店。’”和田一夫说。
1997年11月,香港八佰伴国际集团也宣告破产清盘;12月,吉之岛集团正式宣布收购日本八佰伴。此后,世界各地的八佰伴,不是被对竞争对手兼并,就是被合作伙伴收购,即使还保留了八佰伴的品牌,但与和田一夫再没有任何关联。
八佰伴的辉煌,从此走入历史。和田一夫也变得一无所有,租借在一处小房子中。
“不死鸟”
从一个小城市的蔬菜杂货店,发展成400多家门店的国际集团;又从亿万富翁一夜之间穷困潦倒,这样的打击,对一个68岁的老人实在过于残酷。
在人生的*谷,和田一夫梦到自己又回到了热海当年那场大火后的一片废墟中,他的父亲对他说:“一夫,别再愁眉不展了,过去的已经过去,立刻站起来!”
和田一夫用一年的时间反思自己,每天早上凌晨四点起床写日记,读书。他说:“邓小平先生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邓先生也经历过三次重大失败,但是他在74岁的时候依然坚持学习,并且重新站了起来,而我当年才68岁,所以要更加努力。”
从公众视野消失后的和田一夫,1998年设立一家只有4个人的经营顾问公司,目的在于把自己经商多年的心得、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传授给年轻的企业家。他视这家公司为自己重新创业的*步。
两年的时间内,和田一夫举办学习班300多期,近万人聆听他的讲座。八佰伴从成功到倒闭的教训给企业经营者们以极大的警示。在听讲的观众中,和田一夫结识了27岁的正田英树。
一老一少非常投缘,俩人后将双方的小公司合并为“HAW国际公司”,他们推出的超市统计软件大受欢迎,公司成立不到两年,HAW国际公司的股票就在日本的创业板成功上市。
2001年,和田一夫根据自己经历与反思,出版了《不死鸟——和田一夫自叙过去和现在》一书。和田一夫把自己比喻为一只“不死鸟”,要在失败的废墟中重获新生,他说:“火凤凰必将重生,在燃烧自己后,会再创新天地,大不了从零开始。”
如今的和田一夫,已经是近90岁高龄的老人。据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梳理的资料显示,老先生最后一次来中国,是受上海百联集团的盛情邀请,在2015年12月,参加他一手在浦东打造的购物中心——*八佰伴开业20周年庆典。
和田一夫的反思
1.成功是*的危机
“当一个公司到达最顶峰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时,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会有种自豪感,从而缺乏危机感,大家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努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必然危机四伏。所以,粉饰太平的做法万万要不得,成功其实就是*的危机;领导人应该建立一个能够获得*手信息的有效渠道,不能只听身边一些人的一面之词,更不能只听好话。”
2.家族经营的问题
“企业刚启动的时候,家族式管理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彼此充分信任,朝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对企业的起步阶段来说非常有帮助。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式管理已经远远不够,由于彼此都是家庭成员,因此很难过“人情”这道关,从而阻碍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对于一家成熟企业来说,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架构取代传统的家族治理结构。”
3.精神最可贵
“申请破产时,我有太多的资产,只需要隐瞒一点点,就不至于一无所有,但我不想这么做,我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八佰伴破产后,大批人面临失业,许多人遭受损失,我要把自己所有的财产拿出来,尽到一位*的责任。人只要有精神在,失败就不可怕,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就有可能东山再起。”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