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对标微软,腾讯的下一站身份难道是企业服务巨头?

从产品结构上看,微软和腾讯企点的布局状况也值得一看。不仅企业级服务增速、竞争状态与微软相近,腾讯的企服业务也因为自身过强的主业被忽视了。根据业内人士的透露,腾讯企点目前的付费企业用户已达到不小的规模,处在国内SaaS厂商的第一梯队。
2017-07-10 11:39 · 亿欧网  托比网申飞   
   

  微软——美国企服业服务市场被忽视的巨人

  长期以来,大家习惯于接受Amazon AWS在IaaS领域里的统治力,Salesforce在投资人的推广下和良好的财务报表支持下霸占了SaaS市场头把交椅。实际上,美国市场已经出现了变化,微软——那家大家因Windows和Office出名的公司——这个企服市场上此前被忽视的巨人正越来越被行业所正视。根据微软的财报,2016年第四季度微软的公有云产品Azure和生产力云产品Office365分别实现同比增长93%,45%。撇去Office365,第三方报告则进一步强调了微软在其他SaaS细分市场的影响力。

第四季度市场报告

  上图是Synergy Research Group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市场报告,可以看到微软在协作、CRM、企业企服应用类均占有一席之地,最终推动微软连续第三个季度成为整个企业SaaS领域的头名。目前在微软、亚马逊、谷歌的企业级业务发展方向上,都在同时强调IaaS和SaaS双线发展。同样的双线结构在国内出现了类似的趋势,其中腾讯的位置则如同微软一样,在企服领域被重新认知。

  腾讯企点——微软SaaS矩阵的中国对标

  Azure的增速是AWS的两倍,这在美国相对成熟的市场显得十分难得。在国内,腾讯云和阿里云共享着一个相对处于启蒙期的市场,腾讯云的增速同样压过阿里云一头。

阿里云腾讯云市场

  从产品结构上看,微软和腾讯企点的布局状况也值得一看。不仅企业级服务增速、竞争状态与微软相近,腾讯的企服业务也因为自身过强的主业被忽视了。根据业内人士的透露,腾讯企点目前的付费企业用户已达到不小的规模,处在国内SaaS厂商的*梯队。

微软企业涉足业务

  上图将微软和企点主要涉足的业务进行了对照。有几点需要特别说明,

  1)微软的企业SaaS服务产品更多是由不同的产品组成,如大家耳熟能详的Office365,CRM领域有Dynamics,EIM领域有Skype for Business,分析领域有Power BI,而腾讯则通过企点完成UCM的整体布局,覆盖企业外部流程的诸多方面场景。

  2)微软去年通过收购成为了企业社交市场的重要玩家——li nkedIn,而在中国,腾讯则通过QQ、Qzone和朋友圈完成覆盖。中国用户的即时通讯习惯,造成了QQ和微信端流淌着大量企业商机。从这个维度看,腾讯的社交网络上同样沉淀了大量企业商机信息,位于转化漏斗顶部,交易环节之前的海量数据,对于企点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金矿。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微软的Dynamics产品线和腾讯企点产品线都在通用解决方案之外,试图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进行更深入的服务。目前微软的Dynamics产品线还在进行更细化的探讨,腾讯企点则锁定服务性场景较强的行业,比如Fintech下的保险、互金、证券等,再比如教育场景下的出国培训和职业教育场景。

  SaaS的未来——云+移动的未来云的权重将越来越高微软和腾讯将因此获益

  微软和腾讯两家厂商在SaaS领域迎头赶上的背后有着一个重要趋势——云+移动是为企业服务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基础设施。

微软和腾讯saas领域

  更进一步地,云和移动使解决方案的关键要素出现了场景上的分离,比如性能更多交给计算能力强大的云端交付,而功耗和传感器则在应用端——现在的主要场景是手机端——发挥作用,功耗限制了场景的可用性,传感器为场景提供解决方案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撑。

功能介绍

  与初创公司相比,微软和腾讯在云端的能力上无疑更胜一筹。初创公司往往无法在云端部分提供足够价值,无论是大数据能力上,还是AI、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等技术上,这些技术进一步造成了应用层服务能力的欠缺。甚至我们可以用这种现象重新描述SaaS——一种云+移动组合的软件交付/服务能力。微软和腾讯在云端的能力,将有望在SaaS领域超越竞争者,成为*者。

  微软CEO纳德拉在Build2017上提出边缘计算,进一步弱化了智能手机的独特性,将其外延到具有网络,提供数据的智能设备。而后台的云将源源不断利用数据生产出各种能力。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在一次峰会上表示,“营销、云、数据及A.I.的结合将是营销的未来”。

  未来在云端能力上有竞争力的厂商究竟能否主导SaaS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