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马云、刘强东等带着几十亿来了,金沙江创投却说不投,这是一盘好生意?

实际上该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技术仍有缺陷、消费者需要市场教育的情况下,体验感不佳、偷盗风险、违建风险、规模化难题等依然无法解决。
2017-08-25 13:39 · 投资界  李弗洛   
   

  在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白天妆容精致的女白领程又青,遇到烦心事儿时,夜里就和李大仁相约在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她素面朝天,随性的拿起手边的圆珠笔就盘起发。在便利店里,他们似乎可以聊所有的一切。

  这是不少日剧、台剧中,在便利店内发生的典型场景。而在大陆电视剧中,便利店的场景则很少见,原因无他: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仍是便利店荒漠,且没有一座城市的所有便利店是24小时营业的。

  不过,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情形有可能被改变了:在空无一人、极具现代感的店面内,两个陌生人面对虚拟货架点单、扫码付款后领取商品。其中有很多故事可以发生……

  2017年,在马云提出新零售尤其在推出无人便利店淘咖啡后,各类新型便利店都冒出来了,每一家都说看到了线上流量饱和、想要争夺这一尚未被互联网冲击的线下流量入口,试图成为下一个摩拜、ofo,再不济也要做小电、街电。

  要不要投便利店?

  谈新风口避不开往里投钱的VC/PE。

  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超过20亿的资金投进了便利店,其中包括斑马投资3亿美元投资便利蜂,其他金额都较小,整体轮次偏前期。

  梅花天使创始合伙人吴世春投资了无人便利店怪兽家,日前,他在某次会议中表示,在新零售领域,无人值守的自动设备、创新销售模式、用互联网为传统零售赋能这三种业态更受投资人青睐。“我们更中意既能快速突破,也无需注册,比传统便利店成本更低的无人便利店。”

  创新工场华南区投资总监熊昊很看好这一领域,他认为当前我国处于便利店的快速成长期,无人值守便利店可以差异化切入,市场相对空白。最终,创新工场投了F5未来商店。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热衷于新模式的金沙江创投并没有投资新型便利店。据悉,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江澜曾关注了人便利店的“缩小版”——无人便利货架,考察了两个月后,最终她没有投这个项目。

  她随后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对消费者来说,首要条件是方便,即在无人便利店里面买会不会比去有人便利店购买更加麻烦。正如同不要被光鲜亮丽的概念迷花眼——有人无人没那么核心,是否便利才是关键。”

  春晓资本何文也表示不看好无人便利店,他最大的担忧是算不好帐。“理论上自动售货机也可以做得更大,放很多东西进去,但过去大家没这么做肯定有原因——可能账算不过来。RFID往上一贴,几毛钱的毛利基本没有了。”

  谈风口言时过早?

  不管怎样,便利店无疑是2017年的几个小风口之一。

  最早出来刷了一波节奏的是便利蜂。

  它面世就自带光环:创始团队来自7-11和邻家,一成立就有去哪儿网创始人、斑马资本创始合伙人庄辰超3亿美元融资。据说庄辰超已经准备好30亿元的资金,要让便利蜂开出一万家店。

  

  (便利蜂某门店对面就是一家传统便利店)

  线上互联网元素与线下门店相支撑,团队既有头部便利店前高管又有成功的互联网创业者,便利蜂的背景和想法似乎很符合马云谈的新零售。据其APP显示,目前便利蜂已经在北京开出了20家店,主要集中于海淀、朝阳。

  它的模式是这样子的:在APP内可以线上选购、预定早餐、查找门店、线上支付及使用便利蜂自己推出的共享单车;店内与7-11的货架、商品种类类似,不过每个货架和显眼位置都有APP二维码推广,不少商品有APP折扣。

  在选购完后,打开APP扫描商品的条形码付款,再到收银台二次扫码确认及让店员核对。如自提则是在线上下单后直接到店内取货。

  除了便利蜂,获得洪泰基金、晨山基金1.25亿人民币融资的小麦便利店也是“有人”模式。其完整的购物流程是注册会员-人脸识别或扫码进门(身份识别)-微信扫码自购-结算支付离开。日常经营中,小麦便利店每日会派店主看管6到8小时,保证店面维护、正常运营,并降低盗损率。

  在此之外,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更多的则是各种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和便利盒子。目前最受关注的是F5未来商店和缤果盒子。

  F5 未来商店依托于自主研发的机械臂和后台管理系统来构建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商品种类与传统便利店类似,有鲜食、冲饮和百货等,所有烹饪、冲调饮品、取货、结算、库存盘点、清洁工作均由机器自动完成。店内没有实体货架,只有虚拟商品展示屏,但设有桌椅供顾客使用热食,桌上有自动清洁按钮,可以清洗后自动还原。

  缤果盒子则是开放式盒子。在扫码进店后,自行挑选货物再自动扫描结账。与芝麻信用分绑定、与娃哈哈签订10万台订单的快猫Take Go则扫手支付、拿了就走。

  其他大部分无人便利店品牌目前都被称为升级版的自动售货机,不同在于结合了RFID支付、线下提货等功能。

  那么无人便利店真的是一盘好生意吗?

  目前国内传统便利店痛点在于净利润低、规模化慢、全国性扩张难、未来升级改造空间巨大。各新型便利店们大多主打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租房成本、实现迅速的规模化扩张,及依托慢慢形成的大数据开拓其他业务。

  实际上该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技术仍有缺陷、消费者需要市场教育的情况下,体验感不佳、偷盗风险、违建风险、规模化难题等依然无法解决。

  此外,俞军曾提出“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的公式,按专栏作家朱时雨所言,靠用户增长这一个单一指标似乎可以在一级市场里唤风唤雨,让VC/PE来跪舔,但是在二级市场,必须有好几个可供差遣腾挪的增长因素,否则分分钟打脸。

  商超、传统便利店、巨头都来了

  事实上,在O2O、新零售等概念铺天盖地泛滥时,传统零售业并没有坐以待毙,早就在倒闭潮中开始革新。

  从2015年开始,京客隆陆续推出了新的便利店品牌JOY&JOY京捷便利店,尝试全自营超市送货上门服务,如今还增加了自提服务的京客隆App,主营蔬菜、水果、肉类等生鲜食品的京捷生鲜门店。

  而在8月初,美国沃尔玛十几个门店开始推广其自助结账系统“Scan & Go”。这种模式与便利蜂类似,在国内沃尔玛则在6月初推出了自助杂货售卖亭。

  此外,娃哈哈与深蓝科技签订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协议,北京居然之家7月推出无人便利店EAT BOX,天虹8月8日推出第一家无人便利店Well GO,大润发推出飞牛便利……

  便利店品牌也纷纷在原有形态中加入互联网元素。7月,罗森开始在上海香港广场和万象城两家门店试点开始试用类似于“Scan & Go”的App火星兔子。

  711则与韩国乐天合作,正在内测一个7-ElevenSignature智能便利店,无需信用卡、无需手机、无需掏钱,顾客事先在系统中以自己的手完成注册,下次结账时就可以自助“扫手”结账。

  互联网巨头们也没忘挖坑占位。在马云的淘咖啡之外,刘强东于4月宣布,未来5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地区。

  8月22日,蚂蚁金服宣布开放无人值守技术,将为商家提供身份核验、风险防控、支付结算等多种服务。以优客工场为例,在接入支付宝之后,优客工场内的门禁、柜子、会议室、打印机、无人超市、娃娃机、KTV等都可以通过支付扫码支付或来进行预订和使用。

  缺失的骨灰级玩家

  当我们在谈论无人便利店时,谈的更多的是无人售货盒子,或者说是升级版的自动售货机。那么,作为自动售货机骨灰级玩家的友宝具有天然优势,于情于理都应该抓住这个风口,在自己处于领先地位的市场抢占先机。

  成立于2010年的友宝,高举“重新定义互联网时代零售格局”大旗,先后获得了超6亿元的融资。在全国铺设的售货机超过57000台,学校、工厂、交通枢纽、医院、商场等场所随处可见,覆盖30个省、近60个城市,友宝智能售货机占国内智能售货机市场份额60%以上。

  但实际上它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好。

  据友宝在2015年底递交的新三板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15年前7个月,友宝净亏损5567万元;2014年净亏损1.16亿元;2013年净亏损1.18亿元。2016年在收入增长29%的情况下,终于净利润增长至7750万元。

  这个净利润仍然满足不了资本方的要求:2015年7月,友宝接受了凯雷5.3亿元投资,当时这笔交易签署了对赌协议,协议中规定:2015 年度友宝在线扣除利息和税收前的利润须不低于1亿元,2016年不低于2亿元。

  明显,友宝没有达到对赌的预期。迫于资本压力,它开始寻找变通方式,先是挂牌新三板,后又谋求卖身新华都

  在这中间,新零售呼啸而来,大小创业公司蜂拥而出,被缠住的友宝想分身也乏力,不知道卖身成功后会不会来搭便利店风口的便车?

  结语

  最后以一个段子结尾:

  记者问大妈:如何看待马云推出的无人便利店?

  大妈反问:超市不需要养员工了,那东西是不是更便宜啦?

  记者答:我们暂时还没了解到。

  大妈:瞧瞧你们这些记者怎么当的?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你们不去了解,整天只会关心马云又弄啥玩意了。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有没有假货,是不是更便宜啦!超市里有没有员工,关我啥事?

  记者:您不觉得无人超市的推出将会改变我们传统的购物方式吗?

  大妈:改变啥哟?买东西不花钱啦?刷刷支付宝那也是花钱呐!

  等到新型便利店也能让大妈们交口称赞时,那一定是风口了吧。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李弗洛,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708/2017082541908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