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一个投行PPT美工年薪最高60万?全国20万VC/PE默默低下了头.....

今年2月份,清科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中国VC/PE机构薪酬与运营机制调研报告》,起底了VC/PE行业最新的薪酬状况,其中全国20万PE/VC从业者的平均薪酬水平已达30万至90万!
2017-09-11 08:00 · 投资界  刘全   
   

  万万没想到,宁静的周末被一则招聘信息打破了。

  事情是这样的:上周五,一张看起来“年代久远”的招聘截图在各种金融微信群里疯传,上面的信息尤为扎眼——某券商招聘PPT岗,2年以上工作经历,年薪可达30W-60W!一个投行PPT美工年薪可以高达60万,无疑深深刺痛了其他金融同行的心灵。

一个投行PPT美工年薪最高60万?全国20万VC/PE默默低下了头.....

  事实上,这是2016年在某招聘网站上一则信息,当时三大老牌券商之一的投行团队招聘投行ppt岗,实际上也就是投行团队中的ppt美工人员,年薪开到了30-60万,而且门槛似乎不高:要求2年以上工作经验,统招本科,让人羡慕嫉妒恨。试想,一个投行团队的美工人员就能开到这么高价,那具体操作投行业务的人员的要有多高啊?

  去年的招聘为何这时又火了起来呢?原因是,9月8日证监会就《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尤其对当前投行人员薪酬的过度激励问题进行点名,并在意见稿中针对该问题划出三条“规范线”,投行人员过度激励或许成为历史。

  换句话说,投行人员的过度高薪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要出手管一管啦!谁让你们那么高调呢,耳边仿佛听见了银行、信托、VC/PE等金融同行清脆的笑声。

  2017年最新“金融鄙视链”

  所谓“同行相轻”,说的是同行的人互相瞧不起对方。在金融圈,一直流传着一条广为人知的“鄙视链”:银行金融市场部/投行部 >券商资管 > VC& PE> 基金公司行研分析师 > 私募证券投资 > 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岗 > 银行风控 > 金融民工。颇为心塞的是,常常在创业者面前谈笑风生的投资人(VC/PE)竟然排在了金融圈中间,不上不下,相当尴尬。

  所幸的是,随着股权投资爆发,2017年VC/PE开始逆袭了。

  今年2月份,清科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中国VC/PE机构薪酬与运营机制调研报告》,起底了VC/PE行业最新的薪酬状况,其中全国20万PE/VC从业者的平均薪酬水平已达30万至90万!

一个投行PPT美工年薪最高60万?全国20万VC/PE默默低下了头.....

  相较之下,银行业各级员工平均年薪在27万至83万元之间;保险行业在30万至78万元之间;证券业从业者平均年薪在37万元至75万元之间。换言之,熬了这么多年的VC/PE终于高出同行其他诸如券商系、银行系与保险系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扬眉吐气。

  据统计,四大券商上半年真实人均薪酬:海通38万、广发32万、中信和国泰君安30万,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广发证券2017年上半年母公司人均薪资最低为29.98万元,最高为38.11万元。据《中国基金报》报道,2016年基金的平均薪酬水平则在22.39万元至64.3万元之间,一下子掉到了鄙视链的末端。

  同样是做投资,二级市场狗的风光已不如股权投资自带光环了。

  揭秘真实的VC/PE圈

  那么,VC/PE的薪酬是怎么构成的呢?

  一般来说,在VC/PE机构中,人员的薪酬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固定薪酬、来源于项目的奖金及分成,以及合伙人所有的超额收益分配和一般投资经理享有的跟投收益。

  不过,不同的职位薪酬差异很大,最低有年薪不到8万,最高的年薪可以达到400万。在VC/PE机构中,通常有分析师(投资助理)、投资经理、投资总监(高级投资经理)、合伙人四个层级。随着资历上升,薪酬水平也在不断增长。

  更具体地看,投资经理级别的从业者年薪约12-48万元人民币;投资总监、副总裁或同级别从业者年薪约36-105万元人民币;MD级别的年薪则约53-200万元人民币,年薪最高的是合伙人,可达90-400万元人民币。

一个投行PPT美工年薪最高60万?全国20万VC/PE默默低下了头.....

  而在创投圈,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是投资经理。在光鲜的VC/PE圈里,投资经理是一个备受磨炼的职业阶段——不断出差、像蚂蚁一样奔波在全国各地,与各路人马谈判聊项目....他们自嘲为“民工”。

  过去几年,“双创”大潮兴起,涌入这个行业最多的也是这个群体。若为这个群体白描一个典型形象,则或许是男性、名校理工科毕业,在实业或金融界工作四至六年,年龄二十八九至三十岁上下。

  曾有分析称,过去十年时间,投资经理大致经历过三个状态:

  在2007年以前,VC/PE这个领域还被掌握在外资和本土老牌机构手里,投资经理是一个精英化的职位;2007年至2011年,则是投资经理总人数大量增加,投资经理与拟投企业数量和态势发生逆转的数年,投资经理的职能也从选项目变化为“抢项目”;而2011年底以来,募资不畅则让投资经理的职能进一步边缘化,他们对薪酬的满意度开始下降。

  有段子调侃,投资经理的一天一般是从赶8点前的早班机开始的,不是在看项目,就是在看项目的路上。全年平均分析150次,出差超过30万千米,横跨7个国家和33个城市,每一天都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的存在,或也叫做:投资人的自我涵养。

  Carry?一个诱人的“神话”

  坦白说,VC/PE员工单靠工资略为“寒酸”,所以不少投资人把财务自由的希望寄托在了Carry(退出收益)上。

  所谓Carry,指的是当基金投资的公司退出清算时,如果有收益,这个收益的20-25%会分给基金管理公司,这部分钱叫Carry,剩余的归LP所有。

  市场上主要的退出收益分配模式包括项目退出后分配、整只基金到期后分配和周期性分配(如按照会计年度)等,目前国内市场的主流分配模式依然是按照项目退出后分配。

  一般情况下,机构的投前团队会有资格享受退出收益的分成,级别越高享受的收益分成比例越大,还有一些机构仅有总监及以上级别可以享受收益分成。若员工离职,大部分机构则不对其进行投资收益的分配,但也有部分机构会将业绩奖励发放给离职员工,如九鼎投资今年年初一次的年终奖发放,不少获得奖励的投资其实已经从九鼎离职了。

  清科研究报告曾披露,对于合伙人来说,项目分成收益普遍达到其收入结构60%左右,而对于大部分投资经理来说,项目退出收益不到其收入结构的10%。一位深圳的投资经理透露,他全年现金收入约为30万,其中近20万来自固定薪酬和日常福利,来自于收益分红的并不多。

  另外,由于大部分内资基金投资的项目还未实现完全退出,有VC投资人吐槽,这个机制更像画饼。曾有一位因投资明星项目而获得晋升的本土PE机构合伙人略为无奈地表示,“理论上我已经身价几千万了,那家公司都已经上市了。但实际要说真的拿到,还得等我们基金完全退出,我不能先走。”

  一句话总结,Carry看似“诱人”,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神话”。所以,广大的VC/PE要想加薪挣钱,走上人生巅峰,还是得先埋头默默“搬砖”。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全,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709/2017091041973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