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李嘉诚2500万美金求“长生不老”

精准医学将带来的产业变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百万量级的商务样本库和数据库产业;第二,以基因组为代表的组学数据测序产业;第三,分子诊断和药物设计靶点的相关产业;第四,相关新型医疗设施的产业。这每一个都是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的产业。
2017-11-02 08:21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彭梁洁   
   

  
企业家热衷“长生不老” 

  最近,香港悄悄刮起了一阵“长生不老”风,风的源头是89岁的李嘉诚。

  9月中旬开始,一款名为TRU NIAGEN的抗衰老产品出现在香港100多家屈臣氏的货架上。这款产品来自美国一家名为ChromaDex的天然产品公司,今年4月获得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25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

  据说,李嘉诚亲自服用,“感觉超好”,最后决定投资这家公司。

  这款产品中作用于抗衰老的有效成分NR,是维生素B3族群中的一份子,也是给人体细胞提供能量的NAD+的驱动物质。

  “我们做的不是让人永葆青春,而是想延长健康的年限,提升整个生命过程的健康程度,及帮助人们抵抗压力。” ChromaDex公司科学顾问说。

  除了李嘉诚,前中国首富、盛大集团创始人陈天桥在努力解读生命密码。

  去年,陈天桥和雒芊芊夫妇向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捐赠1.15亿美元,成立了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院,致力于探索大脑感知对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前些年,患了恐慌症的陈天桥总觉得自己“第二天再也醒不过来”。他选择隐退时,盛大正如日中天。

  与疾病缠斗多年后,陈天桥决定将脑研究作为下半生最重要的事业。

  脑科学对于益寿延年的作用在于,通过更好地理解人脑的宏观结构与功能,将新技术用于增强大脑抵抗病变的能力,恢复及改善脑健康,例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远在大洋彼岸的硅谷,那些追求科技至上的精英,也陆续成为“永生学”的信徒。

  早在1994年,被称为硅谷“花花公子”、世界上*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就创建了埃里森医学基金会(Ellison Medical Foundation),向致力于寿命研究的团队提供资助。

  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则希望,有朝一日人类能“治愈死亡”。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Calico公司,其*目标就是延长人的寿命,并且分为不同的团队对长寿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长生不老”是人的本能追求,人类对此的向往自古就有。当*企业家们盯上这门生意,只说明一件事——风要来了。

  想长寿?节食吧! 

  1981年到2016年间,国人平均预期寿命从67.9岁提高到了76.5岁。世界范围内其他主要国家也是上升趋势。

  过去几十年,生存环境的稳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经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寿命。在这些的基础上,如何继续延长人的自然寿命,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有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120岁。

  这些年来,已经通过动物实验被证明有效的关于延长寿命、抵抗衰老的科学实验包括:注入年轻血液、端粒酶、NAD+、干细胞修复、二甲双胍等——

  1956年,美国康奈尔大学专家克莱夫·麦凯把幼鼠和老鼠的侧腹缝合在一起,两只活鼠的循环系统渐渐融合,年龄较长的老鼠开始呈现“逆生长”的态势,幼鼠则开始未老先衰;

  2010年,美国哈佛大学肿瘤医生罗纳德·德宾霍给动物们服用端粒酶,仅2个月后,这些动物长出大量新细胞,几乎返老还童,公鼠甚至能令母鼠再度怀孕;

  2013年,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辛克莱给两岁大的实验小鼠服用一种能增加细胞NAD+浓度的化合物,仅一周后,他们的细胞变得跟六个月大的小鼠一样年轻,相当于60岁的人拥有20岁的细胞;

  2015年,比利时研究人员将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在线虫身上进行测试,发现它们不仅衰老速度变慢,而且保持更健康状态的时间也变长了——它们的活动速度没有减慢,也没有长出皱纹;对老鼠使用二甲双胍后,它们的寿命延长了近40%,骨骼也变得更结实;

  ……

  只是,这些结论在临床上是否安全有效,仍然没有定论。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目前被证明延长寿命最有效的也是最简单的方式是——节食,更准确地说,是合理、均衡饮食。

  “人的一生大约能吃9吨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死。”网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

  这当然只是玩笑,但是,节食与寿命之间的关系确实有据可考。

  在线虫、酵母、果蝇、一些小鼠以及大鼠身上,科学家发现了限制热量摄入对延长寿命的效应。虽然在其他一些动物模型中,以及与人类更加接近的灵长类动物中实验,有一些不一致的结果。

  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节食”对于保持健康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我们经常挂在嘴边“晚饭要吃少”的俗语,这也是很多长寿老人的秘诀。

  诞生首富的行业 

  除了自然衰老,重大疾病也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另一要素。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缺血性心脏病(俗称冠心病)是2015年全球*位的死亡原因,而上了年纪的人是这一疾病的高发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

  除了冠心病,全球排前十的死亡原因中,中风、气管癌、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也都被称为“老年病”,大多数跟老年人有关。

  由于脏器功能衰退、抵抗力差等原因,老年人更容易患病。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达12亿,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则将突破3亿。

  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医药消费和医疗保健需求势必将呈现几何级上升趋势。

  以制药行业为例。数据显示,目前抗癌药已经成为制药行业*的市场,全球年销售额接近800亿美元,且仍在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2017胡润全球大健康行业富豪榜》上,孙飘扬、钟慧娟夫妇位列全球第九(250亿—500亿),为中国大健康行业首富。

  孙飘扬的江苏恒瑞制药(扩展阅读:从8万到1400亿,从技术员到行业首富,他是外国同行眼中最硬气的中国人)即致力于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内分泌治疗药、心血管药及抗感染药等领域,其中抗肿瘤药销售已连续7年在国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榜单上排名第八、海普瑞的李锂李坦夫妇(财富150-250亿),曾经在《理财周报》发布的2010年“中国3000家族财富榜”位列*,成为当年中国首富。

  海普瑞的主要产品为肝素钠原料药,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等重大疾病,2010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时,海普瑞创下了当时A股市场首次发行最高价。

  大健康,也正是马云认为会诞生下一个首富的产业,比尔·盖茨过去,也曾说过这样的话。

  李锂李坦之后,相信下一个来自医疗大健康行业的首富也不会遥远。

  对基因下药 

  医生对你说,“这个药你先吃3个月看看,没效再换”,这种情况未来将会发生变化。

  “个性化医疗是医学的未来。”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不久前指出,个性化医疗所带来的“第三次药物革命”已经来临,这将帮助人们延长寿命。

  针对癌症等恶性疾病,除了药物研发,从精准治疗角度进行技术突破被认为是另一个重要方向。

  个性化医疗也就是精准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治疗方案的定制医疗模式。

  简而言之,就是将过去的对症下药变成“对基因下药”。

  世界上每个肿瘤都是独特的,同一种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效果和毒副作用的差异可以达到300倍,因此每一个肿瘤都需要一个独特的用药方案——这需要*步精准诊断来实现;

  通过对诊断结果——基因检测数据的解读,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有助于提示患者疾病风险,进而整体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这是第二步。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产生了通过精准治疗治愈癌症的案例。

  然而,除了技术上攻克更多的“靶点”,过高的成本依然是未来精准医疗在治疗癌症推广过程中的*阻碍——目前治疗价格超过在百万人民币。

  继美国去年提出抗癌的“登月计划”后,我国的科学家也提出抗癌“白泽计划”——10年内实现60%肿瘤消失,60%病人用得起。

  值得关注的是,精准医学的发展不仅将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影响,还会引起整个产业的变革。

  “精准医学会使医疗健康的概念发生本质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说,医疗健康体系将从以诊断治疗为主,转变到以健康保健为主。

  理由是,“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在一个人没病的时候,了解他的健康状况,预测他未来健康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医疗健康所面对的就不再是病人,而是全民,全体人。

  也就是说,这将是一个面向所有人的市场!

  陈润生认为,精准医学将带来的产业变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百万量级的商务样本库和数据库产业;第二,以基因组为代表的组学数据测序产业;第三,分子诊断和药物设计靶点的相关产业;第四,相关新型医疗设施的产业。

  这每一个都是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的产业,尤其是最后一项,想象空间和商业空间都是巨大的。

  例如,Google X实验室正在研发微小的可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的纳米磁性粒子,借此提供一种用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预警系统。这些纳米粒子的直径不到千分之一的红血细胞宽度,可以通过口服药丸进入人体,并寻求、附着在细胞、蛋白质或体内其他分子上。

  同时,谷歌还在开发一种可穿戴的设备作为监测工具,利用上面的磁铁,吸引和计算这些纳米颗粒,然后通过数据分析把医疗从疾病爆发后的被动治疗,变为主动寻找并消灭潜在的病源。

  数字化的永生 

  “虽然人类尚未实现永生,但科技的快速发展使这一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Google工程总监库兹韦尔曾在“2045未来世界大会”上预言。

  医学领域的进步只能在有限程度上延长人的寿命,一些科技狂人追求的“数字化的永生”则能真正实现“长生不老”。

  什么是“数字化的永生”?通过人机交互或者脑机接口等技术,把人类的意识上传至计算机端,短期内可以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长期来看,则可以实现一种“数字化的永生”——至于人类的肢体,最终可能将和机械、云端相融合,甚至被后者完全取代。

  一向走在科技最前沿的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就是其中一员。

  马斯克创办了开发“神经织网技术”的医疗研究公司Neuralink,通过把电极植入人类的大脑,让人类与机器直接通信。

  Neuralink目前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帮助人类治疗慢性疾病等方面,比如在人脑中植入电极之后,可能会对癫痫、帕金森症等疾病的治疗有所帮助。

  俄罗斯亿万富豪伊茨科夫则跳过疾病治疗这一环节,目标直指打造人类的“不死之身”。

  早在2011年,伊茨科夫就开展了一个名为“俄罗斯2045”的计划,计划分四个步骤进行:

  *阶段,到2020年,实现人脑对机器人“化身”的遥控;

  第二阶段,到2025年,把人脑移植到机器人身上;

  第三阶段,到2035年,破解人类大脑之谜,打造出“人造大脑”;

  第四阶段,到2045年,创造出真实版的全息“虚拟人”。

  这完全是美国科幻大片里的画面啊!

  知乎上有人问,长生不老的生命值不值得追求?

  有人说,凡事有开始就有结束,生命的意义恰恰在于它是有限的。

  有人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还有人说,如果寿命将被技术和财富所改变,死亡这件本来是这个世界上*平等的事,也将变得不平等,有钱人就能活得更长。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