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2年投了200亿的共享经济死不了!投资方竟然是这群神秘人!

我国的共享经济之势已初显气候,但要论企业规模和投资果实,或许尚还有段路要走。此时,各路兵马拼的到底该是什么?
2017-11-23 14:13 · 投资界  喜乐   
   

  2017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岘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了题为《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的主旨演讲。会上,习表示,我们正迎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浪潮,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亚太不能等待和观望。

  是的,说了这么多,说的就是共享经济。如今再谈论共享经济究竟是不是伪命题已无丁点意义,毫无疑问这已是大势所趋。

  我国的共享经济之势已初显气候,但要论企业规模和投资果实,或许尚还有段路要走。此时,各路兵马拼的到底该是什么?

  先说资本: 2年,40家机构,投入200亿元

  曾在多次采访和公开演讲中,多位投资人对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分析,共享经济最大的特色即嫁接了需求端和供给资源端,整合了社会上的闲置资源,构建以信任为基础的模式。

  2016年被称为共享经济元年,此前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中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较上年增长103%;2016年该市场融资规模约有1710亿元,较上年增长130%;未来几年预计仍保持年均40%速度增长,到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占GDP总比重将达到10%以上。

  根据此前媒体“好奇心日报”的不完全统计数据,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共享单车的融资总额超过了184亿元,累计获得39笔融资。再加上共享电单车、充电宝、雨伞等其他细分领域的融资额,截止目前,共享经济领域的资本投入或许达到200亿元,入局的机构也已超过了40家。

  纵观共享经济从潮起到潮盛,资本的助推作用毋庸置疑。愉悦资本同样在共享经济方面也颇有布局,其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在接受投资界(微信: pedaily2012)采访时也表示“共享经济是愉悦很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投了不少项目。”

  而投过移动出行“滴滴”、共享单车“ofo”、共享充电宝“小电”、共享衣物“衣二三”的天使投资人王刚在某次公开演讲时也曾发表过他对共享经济的看法,“共享经济靠C2C起家,只有连接到大众,以最廉价的资金成本和不错的服务效率,才能颠覆原有的渠道。”这段话,或许能够解释他投资滴滴、ofo、小电等共享经济项目的逻辑。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同样作为“风口浪尖”上的人物,投资了滴滴、ofo、小电、衣二三,也一手掀起了共享经济热的浪潮,他的观点与王刚类似,其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到底是共享经济还是租赁生意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满足三点需求:普通用户的高频刚需、盈利模式清晰、能快速大规模的落地和复制。

  亿欧也曾统计过近一两年来深度参与共享经济投资的巨头企业和投资机构(见下图),可以发现,腾讯、经纬中国、IDG资本、红杉资本中国、真格基金等在共享经济行业内投资力度最强,投资次数相较不多但参与投资领域比较广的有阿里巴巴、愉悦资本、险峰长青高榕资本九合创投等投资机构。

2年投了200亿的共享经济死不了!投资方竟然是这群神秘人!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卫哲曾说,我们肯定看好对闲置资源的释放再用。基本上全世界都进入了过剩经济,如果你要再重新投入资源,就是一个额外的成本。资本的收益永远是看增长和效率的,我们看到的商业计划书,谈“我做得有多快、我能做多大”的特别多,但“我能做多高效”却很少被提及。谈车子的一定谈使用率,谈房子一定谈入住率。当我们忘记了效率就是忘记了商业的本质,互联网是让我们所有行业效率变得更高的,绝对不能披上互联网的外衣反而有了一个亏钱和不做效率的理由。

  卫哲所说的确不假。然而,中国的共享经济市场真如投资人所说那么有序吗?却恰恰相反罢。

  再谈共享经济真相:抱团取暖,死亡潮或在逼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市场上已有超过3000个共享经济项目。

  这也已是老话了:每一个创新行业从无秩阶段到饱和期,到政府政策监管阶段,再到市场成熟规范期间,洗牌无疑是不可避免的一环。纵观业内各大“倒闭潮”,资本的身影一直位于“倒闭原因”列表的前列。成也资本,败也资本,身处业内的创业者和资本都应该保有理性创业、理性投资的心态。

  话虽如此,我们作为市场参与者中的一员,见惯了死亡,往往正是资本热情最高涨、创业人群最饱满之时,死亡之手就在一旁等待它的上场。

  1)共享单车之死

  比如今年最火的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前者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根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0家共享单车品牌加入激战,这30多家累计城市单车投放量已超30万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其中仅广州就有10多万辆。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据公开信息整理,已披露融资消息的创业公司超过10家。其中,仅2016下半年融资额超30亿元人民币,入局资本多达30家。

  结果呢?近期接连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狠狠地刷了大家的屏幕,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死亡原因是什么?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整理资料发现,这些企业倒闭的原因无外乎于:无序扩张、烧钱导致资金链断裂、找不到接盘侠、无法占据更大市场(此前朱啸虎也曾表示,共享单车市场95%的份额已被ofo和摩拜占据,其余品牌只能拿到5%)、市场恶性竞争等。

  相比之下,在10月份宣布合并的永安行低碳科技和哈罗单车,显得更为明智了一些。此次合并被称为“共享单车首例合并案”,也被业内人士理解为是共享单车第二梯队抱团取暖的信号。

  如果说共享单车注定要大规模灭亡,回顾往昔移动出行大战,最终剩下的也只是滴滴和Uber中国。有目共睹,滴滴合并了Uber中国称为本土霸主。或许如今占据了95%的ofo和摩拜也逃不了合并结局。此前,朱啸虎也曾公开表示,目前共享单车局势,唯有两家合并方可实现盈利目标。

  2)共享充电宝之死

  这一局面并不仅仅发生在共享单车内,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也在近日频频传出倒闭的消息。首先是共享充电宝企业“乐电”公开宣布停止运营,而它也不过上线仅有7个月;它也成为业内第一家公开表示倒闭的共享充电宝企业。

  第二个则是PP充电,不少媒体均报道PP充电已经悄然退出该行。据猎云网的报道,根据某知情人士透露,PP充电退出行业最直接的原因是资金链的断裂:原有股东——深圳市帝艾帝电子有限公司撤资,即将入股股东——保千里(600074.SH)也未按约定投入资金。而PP充电的成立时间也不足1年。

  此外,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也了解到,在2017年11月下旬,曾于今年8月入局共享充电宝业务的美团点评也在近期关闭了该业务。有媒体报道称,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面向餐饮平台发布内部信,宣布将结束餐饮平台“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电宝”两个试点项目的运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转岗。自此,这一业务宣告夭折,美团点评正式退出共享充电行业。

  还记得今年5月,聚美优品以数亿资本高调入股街电,网传王思聪呛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有多位业内人士对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笑谈,共享充电宝时至今日,王思聪吃翔的可能性很小了。

  近日,共享汽车ezzy也疑似面临倒闭困境。据亿欧报道,该公司内部人员透露公司已于10月23日宣布解散,另外一位工作人员也曾经以黄鹤暗示老板跑路的情况。

  2017下半年:大多在天使轮,个人投资者出现较多,下一步是并购潮?

  还有共享雨伞、共享时间、共享停车、共享洗车等“奇葩”名头的项目同样应运而生。投资界发现,大多这些项目均还停留在早期投资阶段,能融到B轮的少之又少。

  当然有一点值得一提,根据已对外披露的融资报道,今年下半年来仍然有超过40家共享经济项目获得融资,其中共享雨伞、共享出行和共享充电宝的企业依旧相对较容易获得资本青睐。

  另外,有趣的是,在这些获得融资的企业中,大多停留在数百元的天使轮阶段,并且个人投资者出现的次数也很多。

2年投了200亿的共享经济死不了!投资方竟然是这群神秘人!

  要说今年的第二个主角,当属“新零售”。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曾在某次大型新零售展览会中低调采访了数家新零售企业,发现大多数都是打着“新零售”的旗号,想淌一波热潮里的水。问其为何创业?问其创业多久?得到的回答大多都是:“新零售太火了,不搞不行”、“我们公司几年前就成立了,老板一直在转型,现在转型做新零售”……问其盈利否?皆回:“还早还早”。

  实际在某种程度上,新零售与共享经济这两个风口性质并无太大差别,打着这两个旗号做事的现象早已在业内见怪不怪,“倒闭潮、兼并收购潮难以避免”也不过是众人皆知的结果。目前,无论是共享经济还是新零售,或许都已经到了该完成行业整合的阶段。

  今年下半年来,投资界就曾报道过多家共享经济领域内的并购事件。

2年投了200亿的共享经济死不了!投资方竟然是这群神秘人!

  朱啸虎更是在10月的某场活动上直白表示,“目前来看,今年的风口已经转向新零售,没人讲共享了。”

  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也于近期对投资界表示,不管是共享经济还是新零售,都是近两年涌现出来的新名词。明势资本在判断大的领域或者方向的时候,不管是新模式还是新项目,我们认为都要抛开高大上的名词和定义去穿透本质。要去看一个新的模式和技术,是不是大大提升了原来行业的效率,同时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能做到这一点的话,这个模式就有他自己的价值,能长久的持续下去。否则的话,就是一阵风,来的快去得也快。

  黄明明的态度算是很委婉了,在投资界接触的数家机构中,不少投资人难掩不满,认为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现在估值堪称天价,令人咋舌。“一块小小的充电宝,才干了一年估值轻松超10亿,这简直是在抢钱,这让勤勤勉勉干了一辈子的实业企业家情何以堪!”

  做投资有异于做公益,本质上还是要讲究退出通道。照目前共享经济形式,移动出行巨头滴滴都遑论盈利,又何谈它的后继者“摩拜”和“ofo”呢?其它类别的项目更是遥遥无期了吧。

  如今听到共享经济、新零售这等词,小编也已看到有媒体形容:幌子的背后,不过是成本高、回报低、骗钱来了。

  结语:路要一步一步走

  媒体总是贬高过于褒,一旦出现问题,负面新闻更容易上头条。

  用户总是被动接受新鲜事物,继而扩散至习以为常,这被称作“市场教育”。

  创业者总是挤得头破血流,但又何妨?许多人想着,这条船再不上,世界末日必死无疑。

  投资人总是欣喜的,创新的事物或模式,往往意味着下一个阿里巴巴或京东,拼的是谁先拿到号的运气。

  尽管说了这么多负面事实,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还是认为,共享经济早已渗透到了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中,如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都在随着消费升级而随时变化,市场已经逐渐培育起来。

  而经历过资本大热、创业喧嚣之后,加上政府政策的监管力度加大,相信市场会变得越来越有序,而创业者也会回归商业本质。模式之拼不会再是核心,下一步或许拼的就是核心高科技的更新和迭代了。

  毕竟,冬天来了,春天自然就不远了。市场无序之后,就是重建。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喜乐,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711/42331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