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每年近200家企业,项目估值高、增长速度快……投资人揭秘精准医疗投资与布局

我们把医疗分成三个领域,测序及精准医疗应用。第二个是移动医疗,移动是作为技术整个为医疗提供服务,怎么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17-12-10 11:10 · 投资界综合     
   

  2017年12月8日-10,“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在海南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美国、欧洲及亚洲的政界、商界、学界*影响力的*,旨在通过民间智库撬动政经能量,以思想的共鸣引领变革方向,在推动探讨当前全球治理方案、促进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推动世界经济良性发展发挥更为积极的现实效应。论坛上,科华银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岳蓉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歌斐资产私募股权合伙人曾纯光大控股执行董事兼首席投资官殷连臣老鹰基金管理合伙人唐传龙平安创投管理合伙人张江就“精准医疗与健康个性化”话题做了相关讨论。

每年近200家企业,项目估值高、增长速度快……投资人揭秘精准医疗投资与布局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岳蓉:各位来宾,下面好,在北方天寒地冻的天气里面,我们在南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这场的主题是精准医疗和健康个性化,这个精准医疗是称之为第三次医学革命,人类基因测序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个复杂分析成可能的话,我们迎来了个性化的时代。我们今天的讨论分成两个部分,首先介绍在座的各位理事,就是各位嘉宾。*位就是罗飞总,他是松禾资本的创始合作人,他的资本管理是100亿,请罗飞总介绍一下松禾资本的投资方向和管理业绩?

  罗飞:我们主要是投资消费早期的科技创新、技术性的创新,我们的领域有大健康,有新材料,最近我们在智能智造、大数据方面也有一些布局。第二个方面,松禾近几年,尤其是华人科学家在中国的创业作为一个群体的重点,在投资的项目我们也是很有幸和华大一起有接触,有交流,有合作,也是很荣幸投资了华大这样一批优秀的企业。

  岳蓉:罗飞总有几个标签,第三个是暖男,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人。下面有请远毅资本的杨瑞荣。

  杨瑞荣:之前我在政府部门做过,远毅的资本去年开始两个方向,一个是金融技术,一个是健康医疗。在医疗方面我们细分成三个框架,我自己是学文科出身的,对医不懂,对药也不懂。但是像汪老师一样,怎么样对人有用,所以我们把医疗分成三个领域,测序及精准医疗应用。第二个是移动医疗,移动是作为技术整个为医疗提供服务,怎么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三点我们还是在医疗技术上,更多是国产化和技术替代的大的方向。我们主要是看这三个大的方向。

  岳蓉:我们的杨总也是马拉松的*大神。第三个是殷连臣殷总。

  殷连臣:光大控股大家不太清楚了,因为光大的体系比较复杂,我们自己都会搞混。我们是香港的公司,是光大公司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光大集团是我们的母公司,我们在香港。第二个我们是在香港上市公司,我们自有资金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我们做基金体量还是不小的,一千多亿,这是因为我们的自由资金比较充裕。第三个我们是跨境地处香港,有这样的一个优势,最初我们管理是美元的基金,我们懂中国,大家一起合作。现在我们又有国际投资人,这样的话,又有对外投资,对外收购的需求。所以我们有两方向资产管理的模式。

  总体来说,一千多亿的资产房地产是我们*的板块,陈鹏辉是我们医疗基金的*个ITC,他在的时候我们投资了*批的华大基金。所以今天我是后来接管,我今年年初才分管了医疗,对医疗我是最不熟悉的,今天来是和大家学习。另外,听说汪老师来,听听汪老师讲,明年的股票结构,我是该卖还是不该卖。

  岳蓉:下面一位是平安创投的张江总。

  张江:张江是做生物医药的,大家都知道。我这边主要负责平安的医疗投资,业务里面我们组建了平安的*支医疗。之前有很多平安的机构做医疗的一些项目,资金金额在16、17两年大概在40个亿左右,我们投资的方向主要包括生物医药、医药器械、医药信息化都有一些投资,从地域上讲,大部分在国内,海外也有,在美国、以色列。所以大概的投资领域有基因测序,和君联有合作的设备企业。我们这边也有精英编辑,还有胶囊。

  我想顺便回答一下上一个论坛保险和医药之间结合的问题。理论上三医应该是联动的,医疗、医药和医保都是联动的,另外一方面从医疗管理市场看,他的规模没有那么大,影响力也没有美国那么大。但是从投资上看,医保、商保和自费,未来商保会提升。说最近,我们医保公司也引进一位真正懂医药的,原来是费城药学的博士。这里面也是增强我们对于保险和医药的结合,我们刚才有理投公司,这里面有深入的合作。我上午和凯文讲,现在我们有对接的专业人士和团队,既懂药又懂保险一起来摸索,这一定是共同成长的。所以我们希望这里面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探索。

  岳蓉:下面有请歌斐资产的曾纯。

  曾纯:我们除了PE的业务还有房地产,现在我们整体管理的规模是600多亿,其中在PE这个方向是最多的,300多亿。我们以基金来切入这个市场,我们大概投了90多个管理人,我们未来希望能够走上全球,回到我们业务本身,我们是典型的母基金的模式,除了投基金,我们这两年开始也是会做市场的份额。我们也是寻着专业的路线来摸索的,当然真实的原因是很多医疗的关系特别好,我们在这个行业大概投了20个GP,很多好的GP我们还有发现。我们现在有300个医疗项目左右,包括今年汪老师也在我们大的组合里面,刚才殷总的情况不一样。我们有两家基金参加了华大基金,有一家退出了,有一家继续跟投。在跟投的方面我们刚刚开始,就先说这么多。

  岳蓉:最后一位是唐传龙先生,介绍一下你的规模和业绩。

  唐传龙:老鹰基金是做早期项目的,我们属于投创新类的项目,我们的方向是医疗大健康,还有消费升级,还有TMT,还有人工智能方向。还有北京做基因测序项目,也投过人工智能做新药的研发,我们还做健康类的项目。我们投过一些机车的项目,像共享单车。我们经常投我们的被投企业,我们会和我们的创业团队一起去交流,共同去探讨创业,当然我们还投过滑雪,*次和汪总见面是在滑雪。所以小林刚才说错了,保险行业不关注医疗行业,华泰的王总很关注医疗行业。今天我们一帮做实业的企业家做天使,帮助完成他们的梦想。

  岳蓉:第二部分开始今天的热点讨论,我准备几个问题来准备对H50资深的理事进行讨论,*个精准医疗有什么特点,它和传统医疗有什么差异?对健康的帮助有甚么具体的帮助?

  曾纯:我觉得有点班门弄斧,实际上精准医疗本身他就涵盖了它传统的差别,就精和准。精解决精细化,实际上他会深入到分子的层面,准是针对个体,能够有个体的差异化。在此之外我觉得和传统医疗相比它的覆盖面会广,精准医疗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它是一个全流程的。另外一个大的差别就是数据,最终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数据的方式来指导我们诊疗的过程。我们治疗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它是有融合的。但是都很看好人工智能,它归根到底是需要数据。我觉得这个也是在医疗行业的运用的。所以某种层面这个也是精准的一个定义。讲这些,每个国家的诉求不一样,在中国实在的问题还是说让患者的效益*化,让整个医疗资源的分配*化。*化在中国做精准医疗的出发点,某种层面找那种让效益*化的点突破,实际上很多的创新很多的公司从这个点开始。

  岳蓉:曾总说的四个观点词,下面请罗总说一下他的观点?

  罗飞:刚才曾讲的非常对,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讲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疗,首先是因为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基于数据和具体方式在行业里面有很多应用。松禾在投资医疗健康领域就是从这个领域进去,我们先投基于数据,医疗服务,提供有效的医药服务的这个领域。这个已经讨论很多的。

  下面讲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基准医疗的一个很大行业。我们是按照上下游整个行业来投的。在医疗数据这一块价值的发现,我们投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将医院诊疗的信息和用药信息做数据处理,告诉医院两个事,*个是有没有开错药房,第二个是有没有少收费。有没有少收费,这个团队这三年为美国*的医疗机构服务了三年,每年帮他拿下来少收的费是3—5千万。所以人工智能在治疗数据这方面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所以我们投了这个领域,投了这个企业。在国内我们也在走,计算和医疗服务包括医疗集团都会有越来越多的可供发觉的有效的应用的场景。这个是我对精准医疗的小小看法。

  岳蓉:精准医疗最有可能在哪些领域得到应用?

  张江:我之前在飞利浦医疗主要是器械方面,主要讲从治疗领域方面,主要是基因、遗传方面发生变异。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并不是说精准医疗应用多所有领域,它的就是比一般治疗更加广阔的领域。他不光是治疗,还有前面的筛查、针对、这一整套的都有。所以总的来说,精准医疗跟遗传相关的一些疾病,本身有些疾病用这些方法治疗,还有个性化的用药指导。

  岳蓉:就是跟遗传相关的,跟基因相关的。

  张江:比如说肿瘤,就是和一些精准医疗相关的。

  杨瑞荣:我的意见就是说,整个解码DNA的技术,包括美国的登月,就是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和完成。在应用这个层面,最早我们在华大这个层面,二代基因测序可以提供很多科技的服务,科技的服务在临床上的服务一些爆炸性的增长。比如说NIP,都是通过筛查,随着基因和疾病的一一对应关系,我觉得这是精准医疗的最早开始,因为基因的突变还有基因的产生有非常强烈的一对一的关系。我们沿着这条路走就是个性化的应用,就是这些基因的变化和某种疾病和用药的关系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精准下去,就早衰这个地方,就是在血液里面少量的关系,和DNA的关系,血液活检结合起来,我们投的一家精准医疗就做的全世界最顶先的东西。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能慢慢有了这些基础之后,也会发现这些方向。第三个东西就是说我们在强调微生物的DNA,比人体的基因高出100倍的级别,微生物群的变化和肥胖病也在一一兑现。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的技术,比如说质朴的技术,这些质朴的技术在临床的发展和也会得到发展。

  岳蓉:看殷总和曾总有没有补充?

  殷连臣:当时投的一个是做检测,一个做治疗,现在核心还是在美国手里,刚才汪老师在这还不敢说,他买的东西还有多大竞争力,这个需要好好探讨。另外一个是液体活检,这个是新的领域,这个领域刚才也介绍了,用少量的细胞筛检癌症。就在治疗上通过检查报告来看,用药量怎么样,这个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虽然我们光大控股管理的资产比较多,更多的是要投的PE阶段。对于前端影响到未来的高科技发展的领域,精准医疗也是要关注。

  唐传龙:我补充一下,我看了一下癌症,大家对他抱了很大的期待。还有一个方向,就是传统的一些病,一些罕见病,目前的一些方法还不太完善。我觉得精准医学是多学科的,他整合了整个基金的技术,包括分子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包括技术临床,再结合影象学。华大做精测序里面的测序服务,还有一个*的问题是罕见病。我觉得精准医疗解决的问题就是罕见病的问题。罕见病*的问题就是成本的问题,现在精准化医疗以后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他通过医疗可以对慢性病、罕见病有效果的,包括现在的人工智能分析,做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用了人工智能的方式找蛋白,缩短人工智能的流程。但是他通过化合物的结合,通过计算机的思维学习,他可能找到某些记忆。通过智能的学习以后,他知道某些很老的药可以用到罕见病上面,我觉得精准医学可以做在这些方面,补充一下。

  张江:大概统计了一下每年做精准医疗的企业大概都在150—200家的范围,从投资数量上讲是PCR技术,我是没机会看每一个,我觉得对这个结论还是有点以外,其二就是细胞治疗,第三就是基因测序。我们还是看了从14年开始精准医疗相关的公司就变多了,我们现在有60多不到70个精准医疗的公司。我们的数据里面看到,最多的就是基因测序服务的,大概能占到60%,其次就是一些小分子,包括PD1的,包括KD的都有。这些数字并不具有代表性,只是看到行业里的一些变化。我自己有一些形象化的东西,精准就是大的一个拼图,一个是拼图是完整的,这个是很多人都在做。

  第二个是怎么样找到每一个小的拼图,不管你是在早期还在后期,你怎么找到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诉求。最后我觉得可能最重要的是搞定这个东西,你不管怎么找这个拼图,我觉得还是国外走的更远,这些其实更多的是国外的研究,中国在研究的特别特别少。在这一点上,前面的论坛也说了一些,我相信小林董也原意投。我自己想,我觉得有点像杀毒软件和病毒,我想这些肿瘤都被用各种方式解决了,会不会很多厂商会很难受。我觉得这个东西实现的过程会很漫长,理论上它是利益的收益方,他不一定会推动这个的发展。

  岳蓉:你们投的精准医疗的项目,投资规模大概是多大,精准医疗和健康个性化的项目有没有盈利?

  唐传龙:我们是做早期投资的,是可以允许失败率。因为我们早期项目看团队,看他的背景。他是多伦多大学毕业的,投入了10亿,现在已经有收入了。

  张江:我们大概看了一下有60%几在早期,平均估值没有看过,但是大多数都还没有在盈利。子资金投了70多个。

  岳蓉:平均每个项目规模有多大?

  曾纯:我们没有统计过,我估计投的规模平均在2000万左右。

  张江:加在一起大概8个项目,其中有一个是有明显盈利,有2—3个是平衡,其他的几个是比较早期的,产品还没有上市。

  岳蓉:8个项目平均投资?

  张江:有两个在3亿人民币以上,其他的大部分在5000万在1亿人民币之间。

  殷连臣:我刚才说了粮价,一个投了两个亿,一个投了一个亿,还有两家应该算医疗的行业,每个都在一个亿以上,因为我们还在PE的思维,看准了就多投一点。这两家没有华大好。

  杨瑞荣:远毅是早期基金,投了1—3个项,就是说我在医疗行业里面,所有的各个领域里面精准医疗是可以最快实现的行业。我们翻的倍数可以看的出来这些东西都是在短期内找到突破口,爆发性最快的行业。

  罗飞:我们差不多投了将近10个项目,主要是分两类,一个是围绕基因测序的技术,围绕不同行业的应用。我们在肿瘤投了两个,包括微生物这一块,还有投了第三代的测序仪,我们投了数据,就是用于测序和其他数据的公司,来做疾病人群和健康管理,所以这是一块。第二块用医疗数据的挖掘和变现我们大概投了3个项目,一个来美国,另外两个在中国。

  第二个问题,从盈利基因测序的技术,目前实现盈利的项目在华大,我觉得下一个能够看到实现盈利应该是在肿瘤。后面可能会在测序仪,最后才会是数据。从整个行业的成长来看,包括投资的估值的增速来看都还不错。另外一个是更多是用大数据的技术这个领域,在这个行业里面来发觉,这个是离现金流比较近,我觉得来讲也应该是比较快,平均每个项目在两千万的收入。

  岳蓉:从刚才各位嘉宾的发言来看,刚才有几个热点,一个是项目的估值比较高,增长速度比较快。大部分都是从企业盈利和现金流的状况还不太好,但是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唐传龙:我觉得医改只要是双方改变,一个是医药分家,第二个是分级诊疗,第三个是保险估费,这是对医疗利好的。精准医疗搞了以后,商业保险会大家发展起来,推动我们医药行业发展。

  曾纯:刚才说的效益*化是国际精准医疗的目标,我觉得政策能够勇敢一点,能够先走出去支持精准医疗的发展,因为在很多没有实践的情况下,很难说这个是不是效益*化。我们肯定谨慎的看好精准医疗。

  张江:我刚才说三医,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我想说这里面像医保互费,其实有脱节的。希望精准医疗和创新药能够有医疗尽快进入到临床,商保扩大之后自然会有支持,首先你要证明临床支持。但是总的来说国家支持,如果现在不做这个事就你没有未来。所以国家是支持这个事,所以医保控费国家还没有做到这个,所以未来这个还是可以做的。

  殷连臣:我觉得需求是巨大的,随着富裕阶层的崛起,中国和国际医疗水平的差异,就导致去国外去治疗。在这个背景下,就像中国搞新能源汽车,作为我们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的手段一样,基因测序或者精准医疗这个领域,因为我们有重大的人群需求,尤其是现在大家观察到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是比美国高的多,所以这个需求在,未来的机会还是有的,潜力巨大。

  杨瑞荣:我觉得精准医疗是技术研发的创造期,*个速度会快,第二个是在防预并治。

  罗飞:我觉得医改有一个很重要的,所谓分级就是基层医疗,这块是对于整个医疗服务的业态和医疗服务的技术,包括新药的开发来讲,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我们关注的领域。

  岳蓉:好,今天我们的主题时间比较短,但是讨论的比较充分。未来我们的健康可以预知,也可以被干预的,所以未来人民的健康得到保障,各种技术为我们护航,所以活到两三百岁应该是可以的。所以我们如果有下一个对话的话,应该讨论我们如果能活到两三百岁我们干什么。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