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网红”孙正义正在酝酿一场可能成为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事件。
2月7日,路透社报道称,日本软银集团宣布旗下移动通信部门2018年将上市,目前已展开上市的准备工作。早前,日本经济新闻就透露,软银计划融资约2万亿日元(折合约180亿美元),将在东京、伦敦和其他海外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
IPO融资后,30%的资金将交给移动通讯部门,剩余70%由软银公司持有。即便在IPO成功后,软银依然控股移动通讯部门,而将会有大笔流动资金可用于向国外其他IT公司投资。
从资金的分配比例,可以预料软银此举目的——剥离盈利最高的核心业务上市,实际是为了继续扩大投资版图。明确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业务责任,这或许是软银彻底蜕变成为“国际科技投资者”角色走得最后一步。
资本开路,剥离“心脏”,成就日本史上最大IPO
没有人比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更熟悉资本的功用了。先固定、后移动再逐步扩张,软银都自带节奏。
1981年由孙正义一手创立的日本软银,最开始是一家风险投资商,先后在全球投资了超过600 家企业,并在主要的300 多家IT 企业中占据多数股权。之后,软银主要集中投资IT产业,其中对雅虎公司的投资最为著名。
软银最初投资雅虎200万美元,一年后追投1亿美元,此后雅虎上市,孙正义仅抛售了5%股份,就获利4.5亿美元。
2000 年,软银开始打入日本电信市场,与雅虎共同出资成立了雅虎BB,开展ADSL 宽带业务。之后,软银斥资31亿美元收购日本电信,进军固网市场,给前垄断企业NTT 造成了巨大冲击。
2005 年8 月,软银与中国阿里巴巴集团、美国雅虎达成在中国构筑战略伙伴关系的基本协议。次年4月,以15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陷入困境的跨国移动电话营办商沃达丰Vodafone 日本分支97.68%的股份,成为日本第三大移动运营商之一,进入移动通信领域。
12年鏖战,如今的软银已经成为能够提供几乎所有主流信息服务的全业务综合公司,覆盖了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宽带接入等基础通信服务,以及电子商务、广播媒体、图书杂志、电子图书馆、数字内容服务等业务。
但是电信业务,仍然是软银的“心脏”,曾为软银开拓日本市场立下过汗马功劳。
软银集团发布的2017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示,软银第三财季营收为2.4001万亿日元(约合 219.85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营业利润为 2739.90 亿日元 (约合 25.10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其中,国内电信部门营收为8779.10 亿日元 (约合 80.42 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6.6%;营业利润为 1787.30 亿日元(约合 16.37 亿美元),占总营业利润的65.2%。
可以看到,电信部门虽占总营收的三分之一,但贡献三分之二的利润,可以说是现金流的超稳定来源了。
而这部分将被剥离的“重资产”,占整个软银集团资产规模的30%,预计市值将达到2万亿日元(约合180亿美元)。资料显示,这一数字直逼1987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2.2万亿市值的历史纪录,有望成为日本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IPO)项目之一。
全球“挥舞支票簿”,近千亿愿景基金砸向了哪儿?
今非昔比。长期以来,软银都很依赖国内通信事业。但对未来的软银和孙正义而言,科技投资才是重点。
2017年软银世界大会上,孙正义把软银在21世纪信息革命中扮演的角色,类比为那些为18~19世纪产业革命积累资本的欧洲贵族。在新时代,风险投资与新技术的重叠处就会迎来变革。他笃信“买买买”的巨大潜力。
他还公开披露了一组数字:在过去18年里,软银的投资额累计达到110亿美元,回报金额累计在1750亿美元以上。也就是说,整体投资回报率高达16倍。如果看一个投资人单一标的的投资回报率,16倍不算什么,但一想到软银在全世界近300家IT、互联网公司中都持有股份,这个数字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然而,要复制软银过往的成功并非易事。2017年,孙正义亲自掌舵发起成立1000亿美元愿景基金(Vision Fund),这是软银“持续增长300年”计划的一部分,能够驱动下一代创新的公司和平台都是它的“猎物”。
根据软银最新披露的财报,正式成立还不到一年的Vision Fund,目前的投资已超过了350亿美元,其参与投资的公司已超过20家,大量资金投向网约车领域。
投资界统计发现,从投资领域来看,孙正义最看好的领域包括网约车、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电商、无人驾驶等,都是当下热门行业。
目前已进行的投资中,近期最大的一笔是近90亿美元投资Uber获得17.5%的股权。对软银而言,这笔大额交易代表其彻底All in全球大出行领域。软银目前已持有Uber几个全球竞争对手的大量股份。2017年4月、12月,软银连续两轮投资滴滴出行,最新一轮领投40亿美元。
此外,软银还连续投资了Uber在印度的竞争对手Ola。在东南亚市场上,软银先后于2016年9月和2017年4月对Grab进行了两笔投资,前者是由其领投的7.5亿美元融资,后者是联合滴滴投资的20亿美元融资。
从投资金额来看,也是相当大手笔。投资界统计发现,目前为止,愿景基金单笔投资额全部在1亿美元以上,约50%的案例单笔投资额在10亿美元以上。
软银愿景基金不差钱。据此前硅谷密探的一篇报道,愿景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总经理 Jeffrey Housenbold曾在2017年底一场跨境投资峰会上毫不避讳地说,愿景基金的投资策略就是“制造王者”,对于他们看准的公司和领域,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且每次出手就是1亿美元以上的投资额。
且正如孙正义所说,“软银出手项目的规模都远超一般VC投资的数额”。
毫无疑问,这位愿景基金的核心人物,正在试图通过远景基金,创造自其投资阿里巴巴、雅虎日本和Sprint以来的下一个辉煌。
“冒险家”孙正义:造势与借势的博弈
孙正义很会造势,当然,也擅长借势。他早已经走过了单枪匹马、独打独斗的时代了,同盟“召之即来”。
比方说,软银愿景基金10万亿日元,其中软银出资2.5万亿日元,沙特出4.7万亿日元,余下的部分大致会有鸿海、夏普等企业出,至于想出资的IT企业更是不胜枚举,对于孙正义来说,呼吁出资、找投资人并非难事。
比方说,愿景基金持有的雄厚资金正在改变资本世界的游戏规则,自从软银在美国崛起,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几乎所有美国老牌风投机构都卷入了与软银的“战斗”,开始争相募集比以往更大的基金,鏖战全球。
2017年,在孙正义参与的投资案例中,软银集团包括愿景基金凭借庞大的资金实力,通常扮演领投方或是独家投资人角色,有众多投资机构跟随软银与愿景基金共同投资。跟着孙正义一起投资的玩家中,中国面孔包括腾讯、滴滴、IDG资本、弘毅投资等等。
更甚的是,软银近日被曝挖走了竞争对手的公关总监。Recode报道称,Andrew Kovacs “沟通”履历丰富,曾在谷歌担任相关工作 5 年之多,后于2012 年1月加入红杉, 是红杉历史上第一个首席沟通官,帮助红杉创始人和CEO策划了一系列营销服务。
彭博社分析师Anthea Lai表示,投资人希望掌握愿景基金的更多信息,比如基金管理费结构,软银对投资项目的估值以及如何核算盈利或亏损。这次“挖角”,就是为了帮助软银向美国公众解释愿景基金每笔超大交易背后的思路,从而增强愿景基金的透明度。
巧的是,近期红杉资本也在计划成立一支体量80亿美元的全球化基金,主要瞄准中国投资者。
增加资金后,这家硅谷风险投资巨头可以对投资组合进行多样化,把重点从早期和增长期投资转向Pre-IPO投资。此时正值创业公司估值飙升之际,红杉资本全球化基金的募集,不排除将与软银愿景基金展开“厮杀”的可能。
此外,去年12月有媒体消息称,多家硅谷基金也在考虑筹集大规模的基金,目的正是为应对软银愿景基金的挑战。
19岁定目标,40岁成就事业,60岁交棒
《孙正义与软银帝国》一书中,提到孙正义19 岁时便立下的豪言壮语:“20岁时打出旗号,在领域内宣告我的存在;30岁时,储备至少1000 亿日元资金;40岁决一胜负;50岁,实现营业规模1 兆亿日元。”今天,软银旗下的公司已近1300 家。
尽管如此,孙正义仍不满足——在软银“新三十年展望”时他再抛豪言:到2040 年将旗下企业扩大到5000 家左右的规模。
这个朝鲜小个子男人,似乎任何事情都要做到“第一”,他想称霸。
孙正义读大学期间,比尔·盖茨说服了保罗·艾伦将Basic 语言应用到微型计算机中。几乎同时,史蒂夫·乔布斯和朋友们也开始在车库中创业,1976 年,乔布斯和他的小伙伴创立了苹果电脑公司。
孙正义和他们,站在了全球互联网起步的同一起跑线上。但不同的是,孙正义手上拿着1 亿日元资金。上学期间,孙正义大大小小发明专利申请了250多项,其中的一项以1 亿日元卖给了夏普。而这人生第一桶金成就了软银集团的前身。
到了他创业时期,正赶上全球互联网开始高速发展。他坚持认为,日本要想摆脱“失去的十年”困扰,互联网、新经济是最强大的引擎。他的名言是,“对于一个项目,只要有70%的成功概率,我就会出手,如果等到成功概率达到90%时,那可能就来不及了。”
比尔·盖茨在谈到对孙正义最深印象时曾说:“当我们谈论一件互相都感到很有趣的事情的时候,他会用鹰一样发亮的眼睛盯住你问:这事情,你能做到第一吗?”为了拿到第一,他会将那些大目标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在与业内其他运营商的竞争中,“不做到第一就绝不罢休”。
孙正义一手造就了软银帝国,尽管目前软银仍旧在沿着他的目标高歌猛进,但软银能否像洛克菲勒那样实现“百年长青”,是公众眼下最关注的话题。洛克菲勒在57岁时选择退休,今年已60岁的孙正义在后继者问题上依然看不到曙光,这或许软银未来最大的隐忧。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任倩,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802/4273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