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互联网巨头“驰援”黑土地:马化腾给东北打气,刘强东带来200亿

多年的唱衰更是让一些金融投资机构对东北项目选择性屏蔽;而有些感兴趣的PE/VC们,虽不敢接这块烫手的山芋,但却也忍不住痴痴地等待。
2018-04-22 13:31 · 投资界  Sunny   
   


  近期,腾讯这位大户把资本的视线拉到了东三省的身上。

  这一次,吉林受到了腾讯的宠爱。据悉,腾讯与吉林省政府、一汽集团与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马化腾直接表示,腾讯公司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积极为一汽发展和“数字吉林”建设、吉林振兴发展作出贡献。

  去年一整年,东北经济问题一天被刷800遍,各个省份都在向东三省观望,眼神里无疑透露着“怜惜”“叹惋”之意。而2018年,随着腾讯、京东等大户人家的入驻,东三省似要站在巨人的肩膀开始绝地反击。

  被人嘲笑为“轻工业是直播,重工业是烧烤”的东三省,正在改变。

  巨头公司深入东北:是星星余温还是干柴烈火?

  腾讯看上了吉林不是没有道理的。东北的主要优势,就是传统重型制造业。沈阳有输变电、机床,黑龙江有粮食深加工、畜牧业,而吉林在拥有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之外,汽车产业一直在扎实推进,再结合医药健康、装备制造、旅游等产业,如果转型顺利,那么未来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间。

  这次落户吉林腾讯有三个准确的发展方针:数字政府、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方面要开始发力。其中腾讯将推动“腾讯为村开放平台”在吉林省落地应用,以及微信支付、电子证件、实名核身、位置大数据、信息和网络安全等产品和技术将在吉林省工商、社保、金融、公积金、出入境等政务民生服务方面的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上线的“腾讯为村开放平台” 作为乡村价值的开放平台,之前已经在贵州、山东、陕西等省份落地实施,而腾讯似乎也看到了东北乡镇的机遇,不断将应用下沉。

  相比腾讯,京东的投资更加掷地有声。

  就在今年1月,刘强东对投资东北发声称:未来三年,京东分别在三个省投资从数十亿到百亿人民币不等。在2018年开年他密访黑土地,200亿投资一次拿下黑吉辽,不过三省之间各有侧重。

  京东与黑龙江的北大荒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流、金融、旅游等领域展开合作;与吉林省的战略合作则涵盖了现代物流、数据服务、创业创新、医药、金融等诸多领域,其中的亮点则是“吉林省制造上京东”,将“吉货”品牌入驻京东商城;至于辽宁,在2015年京东就已在沈阳浑南投资建设智能运营中心项目,未来将继续投资建设电子商务营业与结算中心,在辽宁省境内实现配送全覆盖。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可能为东北振兴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毕竟,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中添加互联网基因,电商是最快速最简单的入口。

  外界人对当下东北投资其实仍有一定的误解。据长春新区商务局向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透露:在2017年实际到账并且市里已经认定的国内投资242亿元,国外投资实现22.47亿美元。而单单2017年据统计引进落位了136个项目,总投资达974亿元。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72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产值实现787.6亿元,同比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0亿元,同比增长24.5%。

  其实,就在京东、腾讯之前,两年前华为云计算中心就已经向长春新区投资了10亿。像上海绿地、上海均瑶、北京恒天财富、杉杉控股等一些综合型公司也早已探访了东三省,表面平静实则有一翻狼争虎斗之势。

  政策频开药方,2018年的“天时、地利、人和 ”

  有人说,与其说刘强东是要拿200亿振兴东北,不如讲是掐好时间、提前布局等待天时地利人和。生意上刘强东是在赌国运。

  这样的说法虽然过于牵强,但是在当今,东北的确是频频被点名上黑板的地区,国家层面一直在为振兴东北开药方。

  天时

  《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2017年3月,《人民日报》转载《辽宁日报》评论员文章,提出“要想振兴东北,不能少了民营经济”。2017年东北三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优化“发展环境”成为高频词汇。创造出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让资本能增值,才能实现投资创业与地区发展的双赢成为共识。

  国家政策强推,东三省省内政策也不断引进,东北三省和相关省市的对口合作在近期已经开始奏效。吉林省实施的“吉商回巢”行动、辽宁省沈阳市实施的“三引三回”等一系列的举措已经陆续产生效果,部分项目已经落地。

  地利

  东北民营经济长期处于极度弱势地位,这是东北地区的政策资源人才过分向国有体系集中的结果。但东北地区私营经济领域的空白市场其实非常多,这是互联网优势能大展拳脚的地方。而类似一汽、北大荒等传统企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像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这样的中心大城市,即便遇到短暂的困难,处于波谷,因为资源集中,优势明显,人口的聚集,还是会崛起,只是快慢而已。加上互联网基因,“山海关”怎么也会迈过去的。

  人和

  就在今年全国两会,吉林省省长景俊海在针对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相关问题作出回应时表示,“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崩溃论”的说法是不客观的。在吉林的形象是吉祥如林,客商如云,词语之中一直在为东北打气。

  东北像一辆泄了气的卡车,政府引导在前方使力,后方又有内部政策频频推出,前拉后推,终归还是可以跑起来。

  投资机构仍不敢开路:过去帮一把?何时能赚回?

  然而目前大多数投资方仍然觉得时机不够成熟。多年的唱衰更是让一些金融投资机构对东北项目选择性屏蔽;而有些感兴趣的PE/VC们,也不敢接这块烫手的山芋,但却还忍不住痴痴地等待。

  有投资人向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透露,目前大多数投资人仍然非常关心东北未来的发展机遇,但东北存在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没有人才、没有互联网基因。持观望态度的投资机构居多,落地意向并不是很大。不过如果投资,还是看好产业结合升级,比如煤炭、钢铁、焦油、农业(土地流转)、旅游业等等。而东北的出路就是在传统行业里注入互联网基因,2018这波转型热潮赶不上就糟了。

  不过用数据说话,东北确实“有毒”。2017年A股市场迎来了史上IPO最高潮,据统计新股上市数量高达438家,募集资金金额2304亿元。其中,广东、浙江、江苏三省上市数量位居前三,各有98家、87家、65家企业完成上市,而东三省新股上市辽宁2家、吉林、黑龙江各1家。甚至出现了1家退市、2家暂停上市、1家迁出。

  实事求是来看,东三省的毛病真的可以写成一本书。无论是传统产业效能低下、产业升级滞后还是营商环境欠佳、守旧思想存在、官僚作风明显,这些都是阻碍发展的原罪。销售收入1000万的新兴行业企业,在深圳可以估值到3、4亿元,而在东北估值甚至不到2亿。如果你是投资机构,肯定也不会把钱撒给这些因为地域而被贬值的项目上吧。

  不过,可选择的投资标的虽然较少,但并不代表没有机会。据了解,东北目前经济环境已经在不断改善,当地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表现出非常大的诚意。在东北也有很多的高校,优秀的人才仍然选择留在东北,为家乡出一份力。

  物极必反,痛定思痛之后必将刮骨疗毒。等一切安好之时,那些犹豫的投资人再想入局,可能就为时已晚了。所以辽阔的黑土地真的很令人纠结。

  结语

  客观来讲,东北并不是资本的“弃子”,只是不能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活跃区那些 “宠儿们”进行比较。

  随着腾讯、京东等巨头前期铺路转型,东北的未来还是值得令人期待。只不过互联网转型需要巨头的前期铺垫,具体要经历多长时间只能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Sunny,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804/430360.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