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解密区块链9年发展史

基于区块链来做代币融资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新模式。传统的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些好的VC机构控制着大部分好的项目来源,导致其他一些VC机构很难生存。区块链世界可以让这种投资模式变成透明化、公平化、常态化。
2018-06-06 11:03 · 铅笔道  黄步添   
   

  “从2009年中本聪发布比特币以来,这个由区块链驱动的系统已经自运行了9年。9年间,区块链技术已经从1.0货币、2.0金融发展到了3.0应用,如何利用区块链的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去实现场景化应用?如何去判断一个区块链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未来的区块链发展趋势是什么? 

  阅读本文前请先思考上述三个问题。带着问题阅读区块链技术大咖黄步添老师对于比特币历史、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案例分析、区块链项目的可行性与未来发展趋势的阐述。 

  黄步添是云象区块链创始人,浙江大学计算机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发起人。作为国内早期区块链技术实践者之一,已申请近40项发明专利,截止2017年全球区块链专利总量排名第九位,主编《区块链解密:构建基于信用的下一代互联网》。 

  以下为黄步添在铅笔道区块链实验班2期的部分分享内容,由铅笔道记者整理而成。

从比特币到区块链

  在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客户端。他之所以发布比特币,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崩溃,他希望未来的金融系统或货币能用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来构建,而不是由一个国家控制。

  比特币运行到现在,已经运行了将近9年时间,这个体系中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去主导,所有的网络构建都是自发性的。这也是区块链的经济模型,它能构建一种激励机制,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在这个体系里面,去获得价值。

  在2010年,我也是比特币的矿工之一,那时候只要一台服务器一天就可以挖到数量不少的比特币。我圈内有很多人都跟我是一样的状态,早期挖比特币觉得不值钱,不经意把私钥丢掉了。最后我们认为它值钱的时候,是在2011年底的时候了。那时候开始有人在淘宝卖比特币,大概卖十几块钱一个,后来我们想起来回去找的时候发现找不回来了。

  现在一台电脑根本挖不了比特币,必须得用计算能力很强的机器才能挖。所以在比特币世界里面有一句话是:算力即权利。控制了算力,你就控制了整个比特币世界的话语权。

  但是大家也一直在质疑花了很多电能去挖比特币,这到底有没有价值?从我的理解来说,在这个数字世界里,通过消耗一定的电能来构建一个具有信任基础的网络,这是很有价值的。

  因为在这个体系里面的每一个比特币,它的产生或流通的过程都有信任的载体做背书。现实世界里面,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者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交流常常存在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建立一个信任机制?这个信任建立的成本是巨大的 所以现实世界从信息互联网走向价值互联网,信任机制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再看看我们现在目前的一些传统网络,比如说机构A跟机构B之间要进行一笔交易,他们之间要建立一个连接。通过传统的技术是很难建立一个信任的体系,数据的交换之间都必须要有事后的清结算过程。

  那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它可以把所有的参与方作为一个共识节点,用来构建一个具有信任的价值网络,每一个交易都广播到各个参与方节点来进行共识,从而形成一个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网络。

  区块链的三个要素是交易、区块和链。无论是比特币也好,以太坊也好,我每笔转帐的交易,都要广播全网络后,一定的时间内相关的交易会打包成一个区块,最后形成一条链。

  我再简单介绍一个分叉的概念。去年底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市面上有很多分叉币,有的分叉比特币,也有分叉以太坊的,特别是分叉比特币的很多,像BTG、UBTC,还有SBTC。BCH主要做了什么事情呢?它把区块的大小变大了,也是每一个区块能承载的数据量变大了。以前一个区块只有2M,这个大小是什么概念呢?我举例讲下,1K的话只能存两千笔数据,现在把区块链的大小变成8M,存储量就会加大,整个网络处理能力自然而然地会提升。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想要去从原始的比特币分叉出新的币种呢?原先的比特币存在一个大的问题,这也是现在比特币没办法去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比特币每秒只能支持7笔交易,整个比特币网络不足以承载商业应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一个特点,现在比特币越来越像一个资产,而不像一个带有交易功能的货币。因为比特币这样的属性,可见它未来能拓展的应用是极少的。

  比特币有一个特点,它的总量是2100万个,再加上部分丢了私钥的,流通总量可能也就是一千五六百万。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比特币具有通缩性。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接着我讲一下目前区块链存在的几种主要形态: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现在公有链和联盟链之间已经互相融合了。早期的时候,像比特币和以太坊都是基于POW,这种共识算法方式还算是比较传统的公有链。  

  但现在,EOS这种共识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联盟链。为什么这样说呢?

  EOS的模式不像传统公有链,传统公有链里面所有的共识计算都基于矿工。每一个参与的矿工都有权利获得记账权。但EOS更多的还是基于小群体,原来比特币基于民主制度,到了EOS就选取了一部分代议,也就是代理制。EOS选取了21个超级节点一起参与共识。

  私有链相对于公有链和联盟链来说,更多的还是从权限范围来区别的,比如说只是控制在一个组织手里的区块链都可以叫做私有链。  

  现在一直讨论的区块链发展阶段。回到早期区块链1.0,我们更多还是从货币的角度去理解,比特币、莱特币。莱特币的做法比较粗暴,它fork了比特币的代码,但把整个发行量从2100万变成了8400万。莱特币目前市值也是排名全球前五位,因为做得比较早。

  早期还有一些数字资产的项目,像未来币、PTS。PTS项目的创始人是BM。早期BM创始团队预挖了一部分币,币价波动后价格跌得很低,导致BM团队持有的PTS数量不足以支撑项目的运作,所以BM后来把PTS改成叫BTS,BTS采用的共识算法是POS。

  接下来,我再讲一下区块链2.0可编程金融,这其中的变化主要是把智能合约引入到区块链里面。以前的比特币脚本写起来很复杂,现在基于以太坊可以通过合约的方式,来规定我跟你之间的交易行为。基于ERC20和ERC751发行数字资产,可以说智能合约打开了区块链世界应用的新领域。

  再看区块链3.0。目前大家都讲3.0是区块链的未来,应该是能应用到垂直领域,而不单单是应用在简单的智能合约上面,构建一个可编程的信用社会。 

  另外我再讲一下共识机制,区块链世界里面共识机制决定了经济模型。比特币基于POW,它的经济模型相对比较简单。EOS基于DPOS,在它的经济模型设计中参与者就变得相对比较复杂了。比如说网络的建设者,像超级节点建设者凭什么要参与这个网络建设,他们一定要获得一定的收益。另外加上他们持有的EOS保证金,他们参与这个网络的运行或者共识出块,是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早期EOS基金会提出用5%的代币来给21个超级节点作为每年的收益。后来有一些人在质疑5%比例太高,目前已经调到了1%。

  那么像传统的联盟链里面,比如说PBFT模式,这个网络里面也需要激励机制去建设网络。

  再接着我再讲一下智能合约的概念,这里面大家对智能合约不要有误解,智能合约并不智能。智能合约无非是一段逻辑代码,现在对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也有人提出一些质疑。 

  基于区块链来做代币融资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新模式。传统的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些好的VC机构控制着大部分好的项目来源,导致其他一些VC机构很难生存。区块链世界可以让这种投资模式变成透明化、公平化、常态化。

  我们希望区块链的世界可以达成一个开放、公平、共享的区块链社会。

区块链项目可行性

  评估一个区块链项目的可行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共识方式。当然有一些项目纯粹用POW或基于行为数据挖矿模式,比如区块链手机、区块链音响、区块链路由器等等。通过设备载体,就很容易获得一部分用户基础。比如说音响的成本可能是一百块钱,我卖给你大概两百块钱,也是有很多人愿意去买的。因为我买过来每天会获得一部分的收益,这部分人就变成了他的用户,因为用户要安装App,可能就会带来几十万的App下载量。

  传统的模式无非也就是装App送用户一百块钱或五十块钱,但是这种用户的黏度是不够的。很多人可能是装了APP,把一百块钱拿到之后就把APP卸载了。

  另外还有一些项目的共识方式类似于POS模式,主要解决网络性能这块非常大的一个痛点,所以它可以去满足一些应用的需求。 

  第二,治理模式。如果采用传统公司的治理模式,这种项目的成功率会很低。必须用基金会社区化的治理模式,这个项目才会有价值。像所有的token里面,自己的团队只能占10%~15%,其他的token都是要共享给社区的所有参与人。  

  第三,应用场景的匹配度。用不用区块链技术,是否存在弱相关性。  

区块链应用案例分析 

  *,利用以太坊ERC20写一个智能合约后发行融资代币,另外利用ERC751可以把虚拟世界的数字资产在网络中发布。 

  第二,数据存证,像合同、票据、电子签章等,参与方包括银行、公证处、律师事务所。这个网络可以解决关键业务信息的存证,防止内部人员的恶意篡改。  

  第三,信用证,这是国内*个金融领域跨机构的区块链落地的商业应用产品。

  我们之前在新闻上可以听到,招商银行在做跨境支付,无非还是基于自己分支机构之间做一个跨境支付的网络,也听到邮储银行做一些资产托管,这个无非也是在他自己体系内做。  

  传统的信用证存在什么问题呢?传统的网络基于MT799去传输一些报文信息。*个是依赖第三方,因为这个网络电开必信开必须依赖于SWIFT电押,且不支持中文,无法做到单证一致,必须为代理行关系。另外还必须基于SWIFT电文,不支持中文,目前也很少使用了。第二个是速度慢,SWIFT报文需要落地验证,有一定延迟,大概是几个小时。时间长了的话,交易环境透明度也比较差,客户无法查询到交易进展的情况。第三个是缺乏信任关系,因为银行背景,真实性审查比较困难,发票、凭权凭证存在重复使用造假可能性。职能部门监管依赖银行报送数据及现场检查,效率低、数据不准确。 

  基于区块链构建的信用证传输系统有什么好处呢?开证行作为共识节点去接入网络,每个参与方都作为一个共识节点去监管,另外一些大型的客户,比如像物流,未来也可以在这个网络中做一个接入方。

  从整个效率分析这个项目,它满足了金融数据安全的要求,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密算法,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应用的全网分布式存储可以保证数据的万无一失。

  现在大家也在质疑区块链的安全性,像联盟链的共识模式,或者像EOS的共识模式,采用的弱中心化共识模式,是不是也会带来风险。大家原先可能追求一种完全去中心化,从我的观点来说,所谓的共识模式,无论采用非中心化、完全去中心化、多中心化或者弱中心化这种模式,要看应用场景的适合度。 

  所以在现实世界里面商业应用的场景下,我们没有必要去追求一个完全的去中心化,而应该追求在某些场景下解决信用问题的共识适合度。

  现在区块链应用领域,如果没有拓展开来会形成非常大的困境。现在大家都在用这种技术,但是真正落地的应用是极少的。所以现在区块链技术发展到这个阶段,如果这个应用格局还不突破的话,到2019年处于这种状况会带来非常大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解决的信任问题,到底是不是所谓的强需求,是需要打个问号的。各个应用场景的关键要素数据,需要区块链技术作为存储的必要基础设施,只有这个共识达成之后,应用才会大面积推广。 

未来区块链趋势:应用的挑战

  最后我做个总结,技术本身不是应用的驱动力,只有技术带来的价值才是应用的驱动力。像云计算,至少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整个市场是接受的。早期马云在做阿里云的时候,李彦宏还在嘲笑说:这个云计算怎么可能做起来,只是一个概念。人工智能也是一样的,早期在60年代70年代人工智能为什么应用不起来呢?主要因为当时数据的基础还不够。现在有了大数据的积累后,人工智能的价值就可以体现了,通过数据的积累并做一些深度学习,就可以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另外区块链应用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场景和技术标准。现在大家都希望自己做一个区块链,但区块链和区块链之间怎么样打通去支持跨链通信体系呢?

  共识算法方面,从低频低效转向高效高频、服务分片从全局知晓到局部知晓;原来一个交易必须全网络都要知晓,现在只需要部分人知晓就可以了;另外治理方式从链上处理到链上链下协同;组织形式从单链到多链组合。 

  我希望未来的区块链,联盟链加跨链加公有链的技术架构,通过这种架构,使得整个的应用场景具有可扩展性并且高效。现在很多的区块链项目,真正要落地一个商业应用场景的难度是极大的。当应用足够多的话就会阻塞整个网络,像以太猫就是一个例子。EOS也会有这个问题。

  未来,各个联盟链之间怎么去跟公有链之间进行价值交换,通过一些跨链的技术,比如说体系内的资产证券化后,在主链也就是公有链上可以通过一些权益的发行或权益的对应关系进行资产的转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铅笔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