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被戴森卷发棒刷屏了?你可能不知道,戴森还造智能汽车

卷发棒开售第一天,美国戴森网上的7件套已经卖断货了。天猫戴森旗舰店也开始预售,每天限量200台,连续几天都在1秒内被抢购一空。
2018-10-13 12:36 · 投资界  charlotte   
   

  2990元的戴森吹风机热度还未消退,这两日,3800块的卷发棒席卷了朋友圈。女生看到纷纷转发给男友,男生看到也心动,而Tony老师们看到为之颤抖。

被戴森卷发棒刷屏了?你可能不知道,戴森还造智能汽车

  这次火爆全网的是戴森最新黑科技——全自动卷发。洗完头完全不用动手,短短两分钟,头发干了,也卷了。依靠高速气流定型,还能自动控制温度,烫卷、拉直都不伤发。如果卷的不满意亦或是头发毛躁,还有2款电流梳,分分钟被抚平拉直。

被戴森卷发棒刷屏了?你可能不知道,戴森还造智能汽车

  这款卷发棒延续了风筒的设计理念,由230名工程师用时6年研发,共有7个配件,售价599美元。还有5个配件的亲民套餐,售价500美元。不管是功能还是价格,戴森都重新定义了卷发棒。

  此新品一发布,戴森在微信上的日均搜索次数暴涨30倍,简直比上个月的苹果发布会还令人激动。开售第一天,美国戴森网上的7件套已经卖断货了。天猫戴森旗舰店也开始预售,每天限量200台,连续几天都在1秒内被抢购一空。

  网友纷纷表示,“再见了Tony老师、Kevin老师、David老师”、“今天突然夸你直发好看的男人,是因为不想给你买戴森卷发棒!!!”、“贵不是它的缺点,是我的缺点”、“手残星人的福利,躲过吹风机没躲过卷发棒”、“我缺是头发吗?是卷发棒吗?我缺的是钱!”......还有更多人在期待戴森出生发棒。

被戴森卷发棒刷屏了?你可能不知道,戴森还造智能汽车

  从吸尘器到吹风机再到卷发棒等等,不可否认,戴森出的产品,除了价格都很让人喜欢。

  5127次失败造就英国“设计之王”

  戴森的成功,离不开其创始人詹姆斯·戴森。

  詹姆斯·戴森被英国媒体誉为“英国设计之王”。1979年,戴森买了一个当时市场上最好的Hoover牌吸尘器,但是吸尘效果却令他大失所望,没过太久便不能正常工作。戴森在自己动手修理时发现,集尘袋塞满脏东西后会堵住进气孔,导致吸尘器无法工作。他思考,如果在机器内设计一个特别空间,把这股气流导入,就不再需要垃圾袋了。

  于是,戴森卖掉了球轮小推车专利,并抵押房产向银行借了钱,开始潜心研究吸尘器。这一干就是5年,直到1983年,欠下200万英镑的债务并经历了5127个原型机失败后,戴森终于在自家的车库里研发出了双气旋真空吸尘器。

  1983年,戴森制造出自己的第一台吸尘器样机,被命名为“G-Force”。戴森开始在英国和欧洲寻找合作伙伴,但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了。由于集尘袋生产和销售在当时的欧洲是个不小的产业,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业内人士纷纷选择维持现状,对戴森的新发明敬而远之。找不到合作者的戴森,曾一度濒临破产。

  1985年,戴森带着吸尘器去了日本寻找合作对象,双气旋吸尘器在日本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1986年,日本开始销售G-Force。很快,在日本,拥有一台G-Force成为有钱人身份的象征。

  戴森所发明的双气旋系统,被看作是自1908年第一台真空吸尘器发明以来的首次重大科技突破,彻底解决了旧式真空吸尘器气孔容易堵塞的问题。同时戴森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誉,但他将利润的近三分之一投入到研发中,对完美的追求从未间断过。

  戴森对于研发和创新的态度很简单:“我对赚钱不感兴趣,这听起来异于常人;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开发高性能的新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正因如此,我们大量投资研发,不断实现自我革新,为所创技术以及技术产品的创造方式开辟新路。这要求我们严谨细致,不断追求完美的细节与品质。”

  也是因为这种创新研发的态度,创始人戴森掌握着公司股份。“我不想让其他股东扼住我的脖子,我不希望拼命赶路。”据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戴森一直全面控制着全产业链,从未将生产进行外包。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戴森有一个颇为神秘的部门叫新产品创新部。该部门有超过130人,分成44个小团队,包括马达、电气、分离系统、原型设计、测试等都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构思。“只要工程师们认为他们的想法有望成功,就可以不屈不挠地反复测试,一旦詹姆斯·戴森被工程师们的成果打动,该项目就会转到NPD(新产品开发)部门,逐渐转化为实体产品。”戴森公司高级设计工程师 Fred Howe对记者说。

  Fred Howe毫不担心竞争对手抄袭戴森的产品。“外形可以模仿,但是很难被百分百抄袭。戴森的所有产品涉及到的核心技术都是戴森自己研发,由几百个各种配件完美地运作在一起,你或许可以复制外表,但不可能达到我们的完美。” 

  如今70岁的戴森依旧对技术保持着极大的热忱,工作比之前任何时候都努力。

  技术投入超25亿英镑,加码中国市场

  很多人都认为戴森吹风机是以产品设计赢得市场,但背后其实是5000万英镑投入、4年研发、103名工程师、600个原型、1010英里长头发被用于研究如何不伤发。

  此前被媒体问及戴森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时,戴森给出了答案——“一家科技公司”。没有适用的马达,就花了8年时间研发数码马达,并将其应用在无绳真空吸尘器上。在制造Supersonic电吹风之前,戴森也不具备吹风机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别说是照明、电动汽车。戴森生产出了很多极具革命性的产品,关键技术也一直在进步。

  在发展过程中,戴森集团研发投入占利润40%,在全球拥有上千名研发工程师。目前,戴森公司在新技术中投入已超25亿英镑。据公开数据显示,戴森2017年营业额增长40%至35亿英镑,利润增长27%至8.01亿英镑,核心产品吸尘器是戴森最大收入来源。

  2012年,戴森正式进入中国。当时产品只有吸尘器,但价格让人望而却步。不过,正好踏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新中产崛起的契机,3年后中国成为戴森增长最快的市场,营收增幅达到了222%,2016年增幅达244%。如此爆发式的增长,就连戴森中国总经理Michaela Tod此前也表示,未来五年中国有望成为戴森最大的全球市场。

  2016年的双十一,戴森旗舰店在活动开始的第一小时创下了5000万元的销售额,超过了2015年双十一的总销售额。2017年的双十一,戴森成为小家电类产品的Top 4品牌。受卷发棒的影响,预计今年双十一的销售额又会破新高。

  跨界造车

  2017年9月,詹姆斯·戴森给所有员工发了一封邮件,宣布戴森已经开始研发电动汽车,团队成员已超过400人,产品将于2020年上市,未来将在这一项目上投资20亿英镑。

  此消息一出就引起外界普遍关注,《金融时报》评价:“投入20亿英磅,豪赌一场,这是家电制造商戴森目前为止最奢侈的一场豪赌,如果成功,就可以重新定义戴森品牌,用其它产品来定义;如果失败,就会消耗大量资源,甚至有可能让品牌陨落。”

  宣布之前,戴森就在不断引进车企高管。2017年8月17日,阿斯顿马丁采购总监David Wyer宣布从阿斯顿马丁离职,加盟戴森出任采购负责人,更早之前,2016年3月,前特斯拉全球通信副总裁Ricardo Reyes也加盟了戴森,负责领导戴森的全球通信业务。

  今年8月底,戴森注册了新商标“Digial Motor”,并投资1.16亿英镑在英国南部建设电动汽车专用测试设施,有望在2021年之前将自产电动汽车推向市场。

  戴森首席执行官Jim Rowan 表示:“新测试基地将很快成为世界级的电动汽车测试基地,并且为当地创造更多高技术类的职位,戴森正式地迈入电动汽车项目的下一步。”

  戴森想造车之心其实由来已久。2014 年,戴森1500万美元收购了位于美国密歇根的锂电池公司Sakti3,这是戴森第一笔外部投资。一年后,戴森9000万美元收购了Sakti3。当时在接受Wired采访时,戴森表示:“投资新的基础技术意味着我们正在转变成一个真正的科技公司。”之后戴森宣布投资14亿美元建造电池厂,发展固态锂电池技术。

  在戴森看来,“新技术完全不同,汽车也应该不同。”和所有戴森产品一样,只有当公司觉得自己能造出完全不同的产品,带来巨大变化,才会真正动手去做。

  结语

  

  戴森为何如此成功?为什么人们愿意花2990买一台吹风机?花3800买一根卷发棒?

  詹姆斯·戴森曾坦言:“马达是戴森的制胜法宝,助其轻松进入任何类别的产品领域,而竞争对手无法完全掌控供应链,更不能时刻做到与时俱进。”

  国泰君安此前认为:戴森品牌塑造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自上而下,从精英阶层到普通大众的口碑传播让戴森的产品拥有轻奢属性,并且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

  数百亿元的研发投入和千万次失败后成功的创新黑科技,又何止是重新定义。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charlotte,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810/43655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