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行业投资方法论:机会留给专注的人,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

我们通过消费品投资,发现投资就是做好人与做好事。对我们来说,投资就是一个学习、互动甚至是一个“朝圣”的过程。
2018-12-07 15:24 · 投资界     
   

2018年12月5-7日,清科集团、投资界在北京举办第十八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论坛携手行业知名学者与重磅嘉宾,秉承传统,革故鼎新,解析政策趋势、聚焦投资策略、探索价值发现、前瞻市场未来。

会议上,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华兴新经济基金管理合伙人杜永波盈科资本高级合伙人、执行总裁胡伟,天狼星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沈海伦,加华伟业资本合伙人苏文俊策源创投合伙人孙翀创东方投资合伙人肖珂六位资深大咖共聚一堂,漫话“行业投资方法论”。本场对话由执一资本创始合伙人陈文江主持。

行业投资方法论:机会留给专注的人,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

以下为演讲实录,由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主持人陈文江:2018年可能是宏观形势最动荡,政策波动也最剧烈的一年。另外股权投资行业在中国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过去十年的飞速发展,无论是投资机构的数量,还有资金量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在这样的一个宏观环境和竞争的环境下,我们今天也很荣幸请到了诸位大咖,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各自投资机构的投资策略,行业的定位、聚焦有特色的打法。

杜永波:华兴资本新经济基金是华兴资本下面专注投资中国新经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基金,我们旗下管理了三支人民币主基金和三支美元主基金。现在我们管理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41亿美金。

一个好项目,很多基金在追,对于企业来讲,他到底该选择谁来参与到投资里面?每家基金也都有自己的独门秘诀来打动企业。华兴新经济基金的秘诀是利用利用集团平台的优势,华兴资本集团的业务包括早期私募融资、中后期私募融资,再到并购、IPO承销、证券研究、再到资产管理等等,我们的服务覆盖了整个金融产业链。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陪伴企业一起成长,在他不同的生长阶段为它提供相应的资本服务,为公司保驾护航。我们对市场上各种投资的机会,以及对最前沿信息的把握,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参与到企业的投资之后,也是希望充分运用到平台上的FA的资源,投行的资源,能够给被投企业保驾护航,比如说要做后续的融资,做并购,做上市,给他们提供一些一系列的服务。另外我们提供一些资源优势创造一系列业务上合作的机会,争取在里面有一些差异化服务。

我们基金给自己的要求,是要看得见,市场上在我们关注的阶段和赛道上有什么样的投资,我们希望争取能够看得到,在看得到的基础之上,我们希望能够看得准,最后整个的投资还是你的判断力。

今年对很多基金来讲是一个退出的大年,我们大概有十多家企业去年在美国和香港市场挂牌上市。我们一期美元基金的退出,IPO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绝大部分在一级市场退出。我们投的一些超级的独角兽,虽然还没有上市,但是一些股份在一级市场也有一些流动性的需求。

从行业的阶段角度来讲,我们非常专注关注在新经济的中后期,或者是成长期的阶段。我们不是追求赛道式的打法,一下子在赛道上投非常多的企业,很难针对性给被投企业提供服务。

胡伟:盈科资本是一家非常专注做中后期项目的,以PE为主的机构,目前管理了将近300亿的资金,我们的GP是大型的银行。

2018年对于盈科资本来讲也是具有挑战的,非常艰辛的一年。从成绩的角度来讲,还不错。最近一两个礼拜,盈科资本投了两次,有一家上海做水的企业获得了过会,还有万国声学跟共达电声借壳,已经通过了,估值34个亿。

我们也在反思为什么盈科资本在今年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还是做得不错,我觉得说几个关键词,第一是专注,市场的变化是千变万化的,做投资你要能专注,总是能抓住每个行业冒出的机会。我们非常专注在医药行业去进行精准的投资,我们也不会泛泛去投,基于泰克所服务的一些新医药的公司,国内新批的药是100个,我们投了60个,50%的市场占有率。今年A股放缓了以后,香港交易所开了行业独角兽的窗口,我们投资优秀的企业,非常顺利可以在香港打开一个通道。

第二个是继续头部化,头部化是所有投资人应该追求的一个目标。我们坚持头部化,盈科资本有几个字的战略,把企业投成万亿市值,我们只做头部项目的投资,我们可以集中更多的资金,盈科资本一旦发现好的企业,不会说单纯的投资,我们会有控股型,也有30、40%的投资比例的投资,所以在优质企业投资过程中,盈科资本是重拳出击,这是我们非常坚持的一个战略,所以今年的回报也是不错的。

第三个是流动性,我们继续坚持IPO和并购的思路,继续市场有占有率,有几家企业通过并购和上市的方式来退出。今年我们加大了并购的力度,给流动性刻意做了一些安排。同时也考虑到LP的诉求,有个别企业明年有IPO的机会,但是寻找一些融资的机会,LP对流动性都是有需求的,我们宁愿牺牲一部分的利润率,寻找到一些也有同样高额的回报。

沈海伦:我是天狼星资本的创始管理合伙人,整个天狼星资本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我们是专注早期投资,有30亿的管理规模,有将近30%的项目得到了退出,也有一些去上市。

2015年天狼星资本开始从移动互联网转到人工智能的领域投资,我们认为很多工业上的问题,包括服务的问题,效率的提高,很多都是需要人工智能去解决的。在预判的基础上,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个关于硬件方面的投资,因为我们始终认为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涉及到NLP自然语义的理解,这类应用可以是服务业,也可以是企业的,但直接的应用是智能终端,比如说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还有服务机型器人。我们跟启明一起投资了优必选,我们开始进行人工智能的布局。我们抓住了自然语义理解的内容生成的应用,比如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当时我们觉得有点红海的感觉了,所以我们往内容生成的方向去走,还有视觉方面。在人工智能领域里面,我们关注到了蓝海的领域就是3D视觉,我们找到了一个(奥比中光),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可以把3D结构光技术进行量产的公司,这也是我们预判上的一个经验。

在预判性和前瞻性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早期投资不管是不是在人工智能,还是在其他的行业,都要回归到价值投资的本质。在价值投资方面我们如何去建立我们的壁垒,跟项目相关的方面,我们投资的项目要求团队在相关的智能领域有十多年的经验。我们在18年的时候我们投资了很多这样的芯片半导体公司,这样的公司没有十多年的经验做基础,你将会有很多的坑来走。项目技术绝对具备创新性的世界领先的基础上,我们最看重60~70%是这个团队对技术的转化能力,这个团队对技术的转化能力可以体现在它的产品是不是一个好的产品,我们做医药也好,做消费升级也好,最多说明的都是市场的购买力,如果你的产品够好,我们的市场消费才会体现出来。

对于人工智能也是这样的,我们要求的团队一定要具备良好的,从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能力,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我们看重它的商业化的能力,也就是说变现的能力,这对企业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你既要是科学家,还要具备产品的能力,还要具备商业的能力,这样的企业是不多的。

最后分享一下我们的特色,虽然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探索的时间不是很长,我们始终坚信,人工智能赋能的特点。目前为止我们投资人工智能的企业,涉及到的行业非常多,包括医药、安防、零售、教育。人工智能不是一个行业,而是要赋能各个行业,我们始终坚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第一是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做投前尽调和投后管理,这些企业的创始人们,无论是投资的还是没投资的,这些人才是最了解人工智能关键点在哪里的人,过去他们给了我们很多方向和意见。第二,这些founder们冲在商业化最前线,是最有发言权人工智能应该如何应用的,这一点可以让我们规避很多风选,少走弯路。所以我有90%的时间是在跟创始人们沟通的。

主持人陈文江天狼星资本是一个非常聚焦和专注的,就是专注于人工智能这个方向,然后在这个细分领域里也挖掘出很多很优秀科技含量很高的投资项目。下面有请苏文俊。

苏文俊:加华伟业资本是一家成立11年来只投消费品的公司,而且我们只投行业前三名。比如,过去的一年,内衣方面,我们投了爱慕,中国第一大品牌就是爱慕,第二名是都市丽人;功能性饮料方面,我们投了东鹏特饮,第一名红牛占了市场80%,第三名是乐虎。我们还投了居然之家,而家居卖场另一巨头红星美凯龙已经上市了。爱慕我们跟了七年,居然之家我们跟了十年,我们愿意花十年的时间去跟踪一个企业,最后成功投资它。

所有的投资方法都是根据不同的基金自己的资源禀赋,我们投不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我们看不懂。我们11年只坚持投大消费与现代服务业两个方面。对我们来讲,投资方法很简单,每个行业我们都会去细分,分析出来行业前十名是谁,然后一个一个去拜访沟通,看看我们最有可能投进去谁,了解哪个老板靠谱、哪个品牌未来有最有发展潜力。这个方法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坚持在大消费行业只投头部企业,这需要全心全意的付出,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我们来讲,这些企业接受我们的投资,是选我们来做他们的合作伙伴,我们更是他们在资本市场里最合适的同行伴侣,如此,我们的投资自然就成功了。

主持人陈文江:前面四位嘉宾讲的都各有各自的特色,下面有请孙翀。

孙翀:策源创投是2005年成立的,最早以美元基金的投资为开始,从视频社区到电商、再到后来的移动端方向的投资,现在我们也有了人民币基金,目前是一家拥有双币种基金的投资机构。

我们主要专注于消费互联网和前沿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我们的投资主题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但是更多的创新是需要跟创业者不断碰撞出来的,也不是我们单方面可以预测出来的,我们从机构天使到A轮的投资中,很多创新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我们投资的很多公司都是从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他们能够发现用户的痛点,他们对产品也很有感觉,我们之前投的很多团队是从搜狐、网易或者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出来的,其实这种团队整体在做平台产品的能力上还是比较强的,所以这也是我们一直比较喜欢的一个打法。

同时我们也会在前沿科技领域做一些投资的布局,我们看到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些机会,因为我本人也是清华工科背景的出身,周围有很多是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业者,我们会发现一些新的赛道和更多的机会,除了AI,在工业机器人和一些做软硬件服务的领域也有比较好的机会,包括光技术,我们都在看。

AI领域我们也看了很多,从云端到芯片的解决方案,他们既有良好的高校技术背景支撑,也有在产业中获得的丰富的具体工作经验。其实做芯片仍然会遇到很多的门槛,这些问题在工业领域中会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在硬科技领域里,我们会去看创业者整体的科技背景,比如从比较好的院校出来,在比较好的公司的相关工作经验,我们关注是不是可以从弯道超车的机会,或者是在手机之外的产品跟这个公司产生的一些交互,这也是我们投资的一些方法。

这十几年我们投资了大概一百多家公司,多数是早期的轮次,后面我们会追加,C轮我们也会投一些项目。我们更加专注消费互联网、前沿科技领域。2018年我们都在精耕细作,看项目的时间也会更长一点,对创业者的工作会做得更细一点。我今年投的基本上都是从大公司出来的,像搜狐、网易这种平台出来的,这是一个能够在这个冬天可以找到更好的一些产品或方向的方式,能够不断去延伸,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抗风险的方法。如果他的产品足够好,我们也会去跟踪,这是我们这几年一直采用的投资方法。

主持人陈文江:您是创投,也是从行业研究加上盯人两方面的打法来结合做你们行业的布局。下面有请肖珂。

肖珂:创东方也有十一年的历史,管理资金总规模大概200亿。如果说投资是一个江湖,江湖上一定有很多的门派,在江湖上行走要练好自己的功夫,不管你是什么派,你把自己的功夫要练好,同时要根据市场上的一些技术变化做创新。今年整个IPO非常少,从创东方来说表现还不错,我们今年有三家公司在主板上市,我们的收益还是不错的,我们是比较早期的投资人。

我们再看一下偏互联网的投资,人民币基金是比较难成为主要机构的主要投资人的。前几年我们在人民币基金里面选了偏细分行业的项目,我们主要是从转让的方式来做的。

今年情况有一些变化,整个资本市场估值的下调,对这个市场有很大的冲击,大家感觉到资本寒冬了。这也意味着科技创投的春天来了,这个春天还比较早,比较冷。所以我们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我们的策略,把创东方的投资总结成1、2、3、4、5

1是一个定位,我们专注于一个科技投资的机构。

2是两个手段,一个是研究驱动,一个是服务驱动。

3是业务,我们是以创业投资为主,同时围绕创业投资做一些业务相关的并购产业投资,是为了更好服务于我们的创投业务。

4是四个方向,一个是大IP专注于AI、大数据、大健康生命技术,还有新材料。

5是五个协同,包括技术的协同,供销的协同,用户的协同,诉求的协同,还有并购的协同。

过去我们一直比较坚持的就是创新、创业和创投,我们把创投作为如何更好服务于创新和创业的过程,如果说未来我们自己是要专注于科技型的创投,我们就要研究科技创新的一些特点。既然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专注于科技创新的机构,我们就要去有相应的能力,这个能力一定要是一个体系化的能力,而不是一个单点的能力,单点的能力是不够的。

我们也重点考虑在AI领域的布局,综合一些术语我们发现AI领域非常重要的人才识别和技术识别。通过校友的关系,选到了一些比较好的项目,我们在AI领域找了非常好的公司,是做一个3D人脸识别公司,创始人的老师是高院士,给他们上的AI课。粤港澳大桥通车的技术,也是他们3D人脸识别的技术。

在这样一个市场中,我们觉得未来的挑战越来越大,所以我觉得要做好更深的研究和更深的体系化资源建设,这样才能在面对未来市场中找到位置,这个市场有很多不同的机构,都能够有自己的空间,自己同时能不能根据这个市场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打法。

主持人陈文江:大的投资方法论有两大流派,一个是深度的研究,专业化,另外一类是盯着优秀的人,他干什么我都投,甚至连续投资。请各位嘉宾简单分享一点干货,你们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你是专业化行业研究,你能不能分享一点怎么做行业研究,能够精准,怎么在都看得见的前提下,挑出里面的狙击手打法,打出最优秀的独角兽来?

杜永波:就像木桶理论一样,作为一个机构也不能说一方面特别差,可能最后都做得不是很好。不特别差的基础上,你要有自己的长板,一定要两个方向中做一个选择,我可能会更加选择行业研究,这是更加重要的。最终你做一个好的投资,一方面要顺势而为,要看到最大的爆发性的机会可能在哪里。如果你的行业研究够深,你看得够准,其他人还没有看到的时候,盯人的打法还没有起效,你去主动找到这样的人。

胡伟:做得最优秀的是行业的企业家,我们和头部化的企业家经常在一起交流,和他们进行请教,从盈科资本的实际效果来讲,我们有一些配套的跟随行业研究,跟头部化的企业家的交流,一定能分享到更多的知识。

沈海伦:其实我们属于比较特殊的,因为我们刚开始投人工智能这个行业,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关于人。对于我们而言,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你去投资这些最头部的企业,世界最优质的人工智能的公司,并不缺乏懂他的人,懂他们的人一早就认识了,他需要投资人相信他能实现的。我们天狼星资本的愿景就是要陪着伟大的科技型企业共同成长。我们要结合行业的调研,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通过一年的时间,我们去找到了在这个行业里面最顶级,最优秀的,不管是不是在做这个创业的人,我们去了解,去学习,靠我们的学习能力,去搞定项目。综合这几点,我们是做早期价值投资的,最重要的还是对事情,对产品,对人的认可,包括对未来的相信。

苏文俊:因为行业和行业真的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新经济领域。我们看到行业一种现象,在新经济领域,每年都可以听到不同的热词,最开始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O2O,互联网金融,还有人工智能,在这些TOC领域或TOB领域创业,某个人做什么机构就投什么,这是新经济领域投资的一种流行做法。

但是在传统行业,尤其在消费行业的投资完全不一样。我们通过消费品投资,发现投资就是做好人与做好事。我们投资的这些行业头部企业,基本上都是创始人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他们至少用了15年以上才有可能成功,把创立的产品卖到全国。对我们来说,投资就是一个学习、互动甚至是一个“朝圣”的过程。行业的高峰就在那里,你得不断往上面爬,一起跟他们进行交流和学习。加华伟业资本做投资的最大一个动力,在于每次投资的时候,我们都碰到一群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人,向他们学习才是我们最大的投资乐趣。

孙翀:大的行业和赛道,是要做比较深入的行业研究的,细分到具体的赛道和投资方向,我们要向创业者来学习的,无论他是从大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从科技公司出来的,这种细分行业的一些技术,肯定是要我们跟他们来学习,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通过我们自己的脉络来选择最好的。

肖珂:创东方有两句话,一句话叫投资就是投人,另外一句话投资就是做人,实际上我觉得研究、学习很重要,我觉得企业家是非常优秀的一个社会团体,我觉得我们非常有幸能够跟我们一些我们比较看好的小伙伴,能够成为同窗,共同去学习。我愿意上这个班,我认为他是我非常好的同窗,就可以在一起携手合作,一起往前走。

陈文江:各位嘉宾分享的投资方法论,听起来都很朴素,很简单,但是关键是知易行难,包括苏总说的怎么能够身体力行,怎么结合各自机构的特点,把它驾驭好和执行好,这才是根本。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一场就到这里。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812/438572.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