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黑洞图片,“吞噬”了视觉中国近20亿元市值。
4月11日15:05,共青团中央发布微博称,“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并@视觉中国影像。一时间,视觉中国惹了众怒,包括苏宁、百度、凤凰网科技、新浪游戏等数十家企业纷纷跟帖,贴出了与自家企业相关的照片,被收入视觉中国版权库,供用户付费下载。
人民日报发布微博点评视觉中国,当版权保护成共识,没有人否认摄影作品有著作权,但避免版权保护陷入“黑洞”,与提倡版权付费一样重要。新华社官方微信也点名批评视觉中国,称其“打着版权保护幌子做起生意,怕是不太合理。”
毫无疑问,视觉中国算是图片版权行业的“成功者”。2018年前三季度,仅靠核心业务“视觉内容与服务”就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净利润达2.23亿元。
然而,在“维权—诉讼—签约—和解”的商业套路中,很多像视觉中国一样的公司和个人显然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起因源于那个“黑洞”
4月10日,黑洞照片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地天文学家们公之于众。一时间,一个中心灰暗,外围被一圈橙黄色的光晕包裹的,看起来很像甜甜圈的黑洞照片,成为媒体和科学家们广泛采用的素材。
但就在第二天,有用户发现视觉中国已经对于这张黑洞照片作了说明:此图由欧洲南方天文台提供,仅限于编辑类用途,使用请署名欧洲南方天文台,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换句话说,如果这张黑洞照片被用作商业用途,那就涉及到侵权。
黑洞照片的版权是视觉中国的?对此,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就黑洞照片版权归属做出回应: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是由20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照片一旦发布了,就是全世界可以使用的,媒体上也可以看见,只要标注是哪儿来的就可以。
视觉中国则表示,“黑洞”照片属于Event Horizon Telescope组织,视觉中国通过合作伙伴获得编辑类使用授权。该图片授权并非*,其他媒体和图片机构也获得了授权。但是该图片根据版权人要求只能用于新闻编辑传播使用,未经许可,不能作为商业类使用。商业使用一般包括广告、促销等使用场景,视觉中国并未获得该图片商业用途的权利。如未经版权人授权,用于商业用途,将可能存在风险。
视觉中国到底有没有黑洞照片的版权?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对铅笔道表示,根据视觉中国的公开声明,其获得的是编辑类的使用授权,只能用于新闻编辑传播使用,且为非*授权。但是视觉中国在其网站上进行售卖,这意味着它可能获得了转授权,其他媒体使用这张照片可以从视觉中国处获取授权,也可以从其他有转授权的主体获得授权。
“如果其他媒体未获得授权而使用这张照片,视觉中国并不能直接进行起诉,除非它从权利人处获得了维权的权利。”赵占领认为。
不管视觉中国有没有黑洞照片的版权,共青团中央先不干了。其发布官方微博称,“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并@视觉中国影像。一时间,视觉中国惹了众怒,包括苏宁、百度、凤凰网科技、新浪游戏等数十家企业纷纷跟帖,贴出了与自家企业相关的照片,被收入视觉中国版权库,用户要付费才能下载使用。
网友们也炸开了锅,因为他们发现,视觉中国还明码标价售卖中国共青团的团徽、八一军徽、故宫、烈士等图片,并声称版权归属它们。
迫于压力,4月11日傍晚,视觉中国影像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并对相关图片做下线处理。声明@共青团中央称,“经网友举报的视觉中国网站关于国旗、国徽等不合规图片,经查该图片由视觉中国签约供稿人提供,视觉中国作为平台方负有审核不严的责任,为此深表歉意!我们已对不合规图片做了下线处理,并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持续性的加强审核,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视觉中国影像微博发布致歉声明
伴随着争议和视觉中国的道歉,这次“版权”事件的热度一直没有下降。视觉中国甚至在昨晚被《人民日报》点评,“避免版权保护陷入‘黑洞’,与提倡版权付费一样重要。”其问题在于“著作权是否真成立?平台有没有净化版权池?商业模式是否经得起推敲?”
人民日报微博配图为“不敢配图”
此外,新华社也点名批评视觉中国,称其“打着版权保护幌子做起生意,怕是不太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4月11日晚间8点左右,铅笔道登录视觉中国官网发现,其主页已经无法访问。有消息称,无法访问的原因是其域名被相关主管部门“停止解析”。
随后,今天凌晨2点,媒体曝出了天津网信办连夜约谈视觉中国,责令其全面彻底整改的消息。
临晨3:43,视觉中国通过其官方微博再次发布致歉信,称公司已采取措施对不合规图片全部下线处理,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自愿关闭网站开展整改,进一步强化企业自律,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内容审核的质量,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视觉中国通过其官方微博再次发布致歉信
今日上午,又有媒体曝出东方IC网站(dfic.cn)也无法访问,疑似关闭。
“苦主”众多
昨日下午,一篇题为《天下自媒体苦视觉中国久矣》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称“如果你是一个自媒体,还未收到「视觉中国」的律师函,说明还做得不够大。”收获一众行业人士的认同。
一家大连互联网创业者李欣(化名)就是“苦主”中的一位。李欣对铅笔道表示,2017年,他的公司曾因在微博上发布的几张图片,招来视觉中国的法务,并最后赔偿了对方15000元,达成“和解”。
李欣回忆,当时视觉中国地方分公司的一位销售找到他,说他的公司在微博上发布的图片涉及到侵犯对方权益,要会起诉公司。接着,对方还发来一堆视觉中国在大连打过的类似知识产权的案例,并表示,“我们在大连打过这么多官司,没输过。”
随后,李欣找了几位律师咨询上述情况法院会如何判决,但律师给出的结果都很悲观。接着,视觉中国的这位销售人员又给他提供了解决方案,“就是买他们的版权,如果多买还可以给套餐。”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李欣同意和解,对此前的侵权图片支付了15000元的使用费用。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一家娱乐类新媒体身上。该公司员工李明亮(化名)向铅笔道透露,他们公司在此前一直与视觉中国有合作,每年需要支付不少费用。而2018年之后,就没有再用过视觉中国的图片。因为对方当时报的合作方案,价格过高,公司认为非常不合理。
“我们日常做新闻和内容配图比较多,是完全的非宣传和商用。”李明亮表示,有时编辑会在网上去找一些免费的素材做配图,但视觉中国还是找到了公司,称其侵犯了对方版权。
“我们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涉及视觉中国图片的需要单独付费,每张图片费用3000-5000元。并以此来找我们谈之后的合作,但合作的费用完全不是我们这种创业的内容公司能承担得起的。”李明亮表示,在这之后,视觉中国没有进一步找公司谈合作和“和解”的事情。
对此,李明亮认为:“我们是应该支持正版,维护版权,价格合理我们也愿意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合理、平等、符合正常市场价值。不应该是漫天要价、欺骗等恶意行为。”
众多苦主中,最“冤”的还是这家新媒体创业公司。该平台的法律顾问王小艳律师向铅笔道透露,去年年初,客户被视觉中国告知,公司公众号发布的文章里有一些插图,视觉中国享有版权。“但是我们要求对方提供版权证明的时候,他们也一直没有给我们提供。只是称既然找到我们,肯定是有授权的,只是因为授权很多,查找比较麻烦。”
王小艳介绍,“当时想的是,视觉中国是一个大公司,不会胆大包天,应该是有版权的。”后来,通过与客户沟通,客户同意与视觉中国达成和解。“就是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买了一定量的图片使用权,之后再用图片时,也可以保险一些。”
但令人诧异的是,在4月10日,视觉中国又向王小艳的客户发来一个图片使用报告,说其客户原来买的图片使用量已经够了,需要续费。“客户发现,图片使用报告里面的很多图片都是公司创始人自己的剧照和活动照片。”
据该公司工作人员王力(化名)表示,公司也在准备起诉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网友在视觉中国的新闻下方留言,称他们公司此前也在和视觉中国打官司,其声称用了他们图片,造成侵权。但最后,公司通过网站联系到图片的上传者,图片上传者称,他根本没有将图片版权授权给视觉中国。
其实,视觉中国遭遇版权非议早已有之。去年7月,知名投资人、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直接开炮,“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视觉中国的。”
当时,经纬中国曾因图片版权问题,与视觉中国激烈交锋。张颖指出,视觉中国漫天开价索要几十万人民币巨额赔偿,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从该公司收入角度来看,据说’战果颇丰’。侵权确实不应该,但这种漫天要价的商业模式更不应该,现在还变成了这家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也是好笑了”。
视觉中国:我们是商业公司
维权—诉讼—签约—和解,视觉中国的“维权式商业模式”出名已久。
有媒体曾曝光,其商业套路是,在网络中广为传播其有版权权利的作品,不标注版权,或者一些网上图片被数次使用、裁剪后已经无法辨认水印的图片,开放式供媒体、公司们下载使用,再利用技术手段发现、追踪其未经授权的公司,发律师函或催告函件等进行索赔请求,如催告无效即进行诉讼。在此期间,大多数公司以和解方式结案或签约交费使用其图片库。
据悉,视觉中国早在2017年就研发了图像互联网版权保护平台“鹰眼”系统,自动处理约200万张/天以上的数据,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提供授权管理分析、在线侵权证据保全等一站式的版权保护服务。
对于该系统,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日前曾对媒体确认:“我们是商业公司,图片也都是受权利人委托,尽可能替权利人获得收入,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责任。现在图片使用场景大多数都是在线上,光靠人工发现侵权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开发了这套搜索系统,希望能够精准找到侵权主体。可以说在技术上我们投入非常大,希望能够树立图片内容行业的标准。”
对于起诉侵权漫天要价的指责,柴继军称,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发现被侵权后,主动去找自媒体,他们一般都比较紧张,采取回避,或者我们直接就联系不上他们。最后只能走上诉讼的道路,而一起诉就要很高的费用,包括开庭、证据保全、律师等等费用。”
“实际上,到我们这里来获得授权并不是特别高的价格,自媒体也需要逐渐培养起图片版权意识。”柴继军表示。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从1970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4日这段时间,视觉中国目前在册的所有诉讼数据多达9149起,其中,涉及侵犯著作权罪、侵害其他著作财产权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等案件高达8237起。
至于人们认为视觉中国的“维权式商业模式”不可持续,柴继军则对媒体称,“为什么不可持续?很多大客户都是我们的签约客户,比如央视、腾讯等。” 柴继军认为,从长远来看,“我们不可能去“敲诈勒索”。我们是一个商业公司,你跟我合作签署合同,我给你提供优质服务,就此而已。“
截至4月11日15:00收盘,视觉中国A股每股价值28元,市值达196.16亿元。而今天,截至发稿,视觉中国股价达25.2元,市值仅为176.55亿元。市值蒸发近20亿元。
日前,视觉中国市值高达196.16亿元。
截至今日9:38,视觉中国市值为176.55亿元。
当然,现在视觉中国的财报还是比较亮眼的。其最新一次发布的为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2.20亿元,同比增长11.49%,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24.00%。2018年初至三季度公司合并层面营业收入7.01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20.97%,实现净利润2.20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35.31%。
其中,“视觉内容与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34.48%,净利润2.23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43.74%,占上市公司总收入81.81%,成为公司的核心主业。
视觉中国的门徒们
视觉中国高利润的背后,是图片需求的日益增加。有数据显示,国内每年网页上的图片使用量超过6000亿,各大自媒体平台消费图片430亿张,如果按照5%的正版率计算,市场规模已经高达1500亿元。
正因为图片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视觉中国这类版权公司诱人的营收,国内又涌现出一堆视觉中国的门徒——有创业公司,也有个人摄影师们。
科技行业新媒体创业公司的王卫(化名)对铅笔道透露,公司在今年3月,收到东方IC的邮件。对方在邮件中表示,王卫公司网站上有一张图片涉对东方IC侵权。王卫发现,这张图片是一张京东公司的图标。三个月前,图片被用在了公司的信息配图中。
一方面为了避免惹上官非,一方面出于对版权保护的尊重,王卫*时间就要求工作人员删除了所有相关的图片。随后,一位自称东方IC商务合作的工作人员加到王卫微信,对方表示,“看到您公司的网站还挺多用图需求,请问那一张图是否有经过其他图库购买呢?”
之所以会用到这张图片,王卫解释称,“图片是公司编辑从百度搜索的到的,编辑因为看到这张图片在其他新闻网站的新闻中已经被多次使用,且都未标明是版权图,所以编辑就认为是免费图片了。”对此,东方IC则称,百度上面的图片是没有涉及商业版权,仅供交流学习。
接下来,东方IC这位商务人员就开始向其“推销”起了自家图库,希望王卫公司能与其合作。对方甚至对王卫明示,“现在图片库去维权,单张金额可以到5000元一张图。”
“对方给了一个仅限5个工作日有效期的报价。最高优惠价格为2年合作60万元,*报价为1年7.2万。”王卫介绍,觉得当时东方IC报价太夸张,就放弃了。但之后对方商务总是来不间断“问候”一下,还总是提到“公司法务来催促商务合作是否谈妥了”。
东方ic三次找来的对话截图(图片由王卫提供)
“就在刚刚(4月11日晚间),对方可能觉得我并没有购买的意思,所以又发来了《东方IC诉前通知函》,说是希望能跟对方确认是否和解。”话语中,对方完全是一副不合作就走法律诉讼的语气,王卫也只能以各种理由拖延。
王卫表示,不仅有像视觉中国和东方ic这样的大公司找过来,也有个人摄影师在利用这种“维权式营销”牟利。
王卫介绍,其公司网站在前年12月,发布了一篇稿件。在稿件中,被访问者提供了一张自己的照片,背景是一个空旷的体育场。
突然有一天,稿件发布近一年后,王卫公司收到一封发自海淀法院的起诉书。其中表示,公司此前使用的上述照片的人物背景图,出自一位叫做周丕海个人摄影师。对方已经对这种照片申请了版权保护。
王卫向法律人士了解得知,这类案件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即使法院开庭,公司也肯定要赔偿侵权费用,还要外搭上律师费和来回折腾的时间,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得不偿失。
考虑了一番利弊之后,王卫公司决定与对方的律师和解,提出赔偿其3000元的,对方就立即撤诉了,第二天就寄来了和解书。
虽然已经决定“破财免灾”,但王卫还是觉得有些疑惑。于是,他通过网络搜索关键词“周丕海”,发现这位独立摄影师似乎“专靠这个赚钱”。
通过网络搜索关键词“周丕海”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周丕海在全国掀起了大规模的诉讼行为,至今已起诉上千家公司且鲜少败诉。
早在2014年10月,就有媒体报道,从厦门市中级法院得知,从2013年至2014年,厦门已有超过50多家旅行社,因网站上的线路宣传图片,而造成侵权行为,并受到了来自山东的同一个人周丕海的起诉。
此外,有多家知名媒体和大公司都曾经成为周丕海的起诉对象,包括央视国际、凤凰网、腾讯、阿里巴巴等。
周丕海本人也曾被媒体曝光,由专门的团队和法务在帮其处理诉讼维权,保守估计其通过维权行为获得的赔偿数额大约为425万元左右。
一位媒体编辑表示,“周丕海”的图片已经成为其网站的转载黑名单,“但还是防不胜防,这些摄影师会把自己的版权图故意散播在一些免费图片库中,完全是‘钓鱼诉讼’。”
对此,王卫表示,“作为媒体,我们对版权都很尊重,合作可以谈,但不是以这种方式,我们也是做内容的,也不希望自己的东西被抄袭滥用。”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铅笔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