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更新的一万元日元纸币上,一个人代替从1984年起印的日本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成为钱币上新的“经典人物”。
他,就是被誉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工商业之父”、“日本近代经济领路人”的涩泽荣一。
开眼看世界
舆论认为,日本把涩泽荣一这位毕生致力于制度创新、实业报国的企业家印到万元纸币上,是在告诉本国民众这样的企业家值得全社会的尊敬和怀念。而涩泽荣一于现当代日本之伟大,还需从152年前说起。
1867年,27岁的涩泽荣一还只是巴黎万国博览会日本代表团中的一名普通成员。
彼时美国黑船早已敲开日本国门14年,日本上下亲见西方工业革命的种种成果,倍感追赶之急迫,于是1867年日本派出代表团亲赴工业革命的欧洲一线巴黎。
在万国博览会上,从蒸汽机车、工业用车床,到纺织机、医疗设备,西方的工业化程度让涩泽荣一大为震惊。博览会后,他决定留在欧洲,仔细考察各国的产业和经济制度。
彼时法国正值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执政。皇帝本人信奉圣西门主义(Saint-simonisme),主张通过铁路、银行、股份制公司等方面的发展,让钱、人、物等要素顺畅地流通起来,以此将经济利益蛋糕越做越大,最终满足全社会的需求。
圣西门主义尤其认为,股份公司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关键,是实现社会变革最有力的手段,股份公司可以将个人所持有的微小资本集合为共同的大规模的资本,*限度调动穷人积极性,而银行是社会最重要的因素。
受此思潮影响,从1851年起法国社会出现了奇迹般的经济发展,不到十五年就成功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大大拉近了与英美等国的差距。
涩泽荣一亲眼目睹了圣西门主义为法国带来的商业繁荣,详细了解了有关股份公司、银行、铁路、股票交易等知识,受到极大启示,也产生了要用法国这套制度改造日本、推动日本产业振兴的想法。
离开法国后,涩泽荣一又去了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参观了大量工厂、报社、博物馆等,深深感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力量。
拜见比利时国王时的情形,给他留下的记忆尤为深刻。
比利时国王说:“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工业,特别是钢铁的使用非常重要,欢迎日本购买和使用比利时的钢铁。”这让涩泽荣一大为感慨,一国之君都身先士卒地推销本国产品,可见工商业对西方国家是多么重要。
历时两年的欧洲学习,让涩泽容一深刻地认识到,要使日本兴盛,必须进行社会变革,打破士农工商等级制度和官尊民卑的旧体制,将工商作为富民强国的大业,而股份公司制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武器。
担负改造日本的重任
1868年涩泽荣一回到日本时,统治日本两个半世纪的德川幕府已经落下帷幕,明治政府刚刚成立,并确定了“文明开化、国富兵强、殖产兴业”三大治国方针。
回国之初,涩泽凭借在法国习得的现代商业技能,设立了日本历史上*家公开募资并且资本与经营明确分离的商业组织“商法会所”。凭借合法集资的三十万两银子,通过肥料和稻米的买卖,短短几个月就获利丰厚。
就在他刚刚感受到经营股份公司的乐趣时,明治政府突然要求他出仕,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大藏大臣(财政部长)大隈重信对涩泽荣一说:“现在国家根基不稳,不管是财政、法律还是教育、工商业,都必须先订立制度。你想以实业立身,确立这些根本制度对你所主张的发展实业的理念来说,不正是头等大事吗?”
虽然涩泽对做官并无太大兴趣,这番话还是让他有些心动,因为他比别人更深切地知道,完善财政、金融、流通等法律法规比什么都重要。考虑了一整晚,他接受了任命。
进入大藏省后,涩泽荣一先后在税务、货币、改革等多个部门担任负责人,直接参与领导了财政金融制度改革,完成了一系列基础项目的立案,极大完善了日本的资本主义制度基础。
具体包括:1、将租税从缴纳稻米转变为缴纳货币,调整税率,设定国家预算大纲;2、实施邮政和铁道建设;3、建立起近代化的货币制度、公债制度和银行制度,制定国立银行条例;4、设立了指导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工部省,组建多个国有大企业,夯实近代化国家基础。
一个细节是,涩泽创造性地将“bank”译为“银行”,这一译语后来传到中国,并使用至今。
除了财政改革,涩泽还参与了明治初期最重要的行政改革——废藩设县,亲自领导订立具体方案,保障了这场改革迅速平稳地进行,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明治新政府的财政安全。
作为经济官员,涩泽荣一深感政府和民间工商业者对西方的股份制度缺乏了解,于是撰写了《立会略则》一书,专门介绍和说明股份公司的核心概念和建立方法,明确股份制公司必须贯彻民营自主和政府尊重私权的原则,后成为引领日本创办股份制企业的行动指南。
他在书中强调,要从根本上改变日本这个国家,必须先增强每一个“民”的力量,培养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经营者和组织,再将“民”的力量综合起来“富国”,而股份公司便是培养这种强大的“民”的*方法。
日本产业的规划者
涩泽最终官至大藏省次官(副部长)。1873年,他做出了一个让人都想不到的决定——辞去官职,投身实业。
在大藏省筹组*家国立银行时,涩泽荣一发现,实业家们以往卑躬屈膝的习惯并未扫除,面对政府官员只会低头敬礼,根本想不到要开创新事业。同时,无论他怎样向民间商人阐释有限公司的意义,也没能找到一个能够理解这种思想的商人。
国家兴旺系于实业,涩泽荣一决定自己辞官投身实业界,自下而上地推动变革。他希望政商最终可以平等相待。
很快,涩泽荣一就创办了日本*家股份公司银行——*国立银行(瑞穗银行前身)。
名为“国立”,实际资本全部来自民间,既有三井、小野等财阀做大股东,也有公开招募的小股东,同时聘请英国金融精英担任顾问,以欧洲的复式簿记训练银行职员——这些在今天看来是金融常识,在当时却是创举。
除了银行,涩泽荣一将设立造纸公司放在了*位。在他看来,维新大业已成,接下来首先应推进文化进步,为此要大力发展造纸工业,使出版得以兴盛。
就在*国立银行成立的同一年,涩泽荣一组建了日本*家造纸公司“抄纸会社”(今王子制纸),这也是他亲自创立经营的*家实业公司。
但很快他就体会到了经营企业的艰辛。
首先是资本金募集不顺利。当涩泽还在大藏省时,企业商家遇到出资之事,虽不情愿还是会答应下来。他辞官后,不愿意出资的股东就多了起来。他不得不从自己担任行长的*国立银行贷款,或者自己购买股份后再卖给第三方,才确保了启动资金到位。
更大的问题出在经营。由于涩泽聘请的英国机械技师和美国造纸技师水平太差,从机器里出来的纸张纸质恶劣,只能用来包装碎烟叶。与此同时,在投产前,官方已经设立了“抄纸局”来生产纸币用纸,涩泽原来想好的另一个主要生意也没了。
得益于地租改正运动的兴起(确立土地私有制),地契用纸订单增加,制纸公司才勉强生存下来。但涩泽明白,如果产品本身不做改良,企业依然没有前途。
于是,他索性解雇了外国技师,派遣有能力的员工去国外学习,用国外先进技术改良产品,并采用以稻草为原料造纸的方法,终于使公司走上了正轨。
为了实践圣西门主义“通过钱、人、物的循环流动促进发展”的理念,涩泽荣一还参与创立了多个公司,创造了多项“*”——
1876年,协助成立了中外物价报社(日本经济新闻前身);
1878年,发起成立了日本*家股票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
1879年,参与成立了日本*家保险公司——东京海上保险会社;
1881年,参与创立了*家铁路公司日本铁道会社;
1882年,创建日本*家纺织企业——大阪纺织会社;
1883年,发起设立了日本*家电力公司“东京电灯会社”
……
十几年后,*国立银行成为国立银行中的龙头老大。为了整个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涩泽荣一还创立了近代日本银行的*个行业组织——择善会,主动向其他银行传授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培养人才,介绍西方经济学家的译著,极大推动了日本近代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涩泽荣一深知自己绝非*的企业经营者,但从“日本产业”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却没有比他更优秀的综合规划者了。他不在意如何组建股份公司,或者自己能从中盈利多少,而是在心中规划日本产业的整体构想,在各个领域确立资本主义模式。
激战三菱
对岛国日本而言,海上运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明治初年,日本的造船基础十分薄弱。
1870年,岩崎弥太郎创立了三菱商会——一个只拥有三艘小汽船的无名小公司。凭借过人的经营手腕、周到的海运服务、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植,它很快就垄断了整个日本的海运业,甚至将美国和英国的邮船公司逐出日本到上海的航线,获取巨额利润。
但这也导致运输费用和商品成本不断上升,自然引起企业界的不满。
为打破三菱对海运业的独霸,1880年,涩泽荣一与三井物产社长益田孝以及多名地方富豪创立了“共同运输公司”,联手对抗三菱。
双方卯足了劲要压倒对方,日本工业史上一场**的海运大战就此打响。
在神户-横滨的航路上,客船运费从原来的每人75钱居然降至免费还送一块手帕。如果两家公司的船同时从神户出发,都憋着一口气较量谁先到横滨,根本不管会不会亏损。
据记载,当时的船员像扔粪土一样往炉子里扔煤块,蒸汽机的火力把烟囱烧得通红,从陆地上看仿佛两条火龙……
就在大战打得如火如荼之际,1885年弥太郎因患胃癌突然去世,恶战也得以终止。在日本政府的介入下,涩泽荣一和岩崎弥太郎的弟弟(三菱第二代社长)停止了战斗,最终双方打了个平手,两家海运公司合并,日本邮船会社诞生。
这场龙争虎斗,不仅是两家财阀对海运市场的争夺,背后更是公司经营理念之争。
作为当时日本经济界*代表性的人物,涩泽荣一和岩崎弥太郎的经营理念大相径庭。对涩泽荣一来说,股份制是公司的组织形态,也是改变日本封建制度的革命性理念。岩崎弥太郎则独断专行,认为做事业就该由一个有才能的人垄断经营和资本。
因此“交战”时,双方都担心一旦自己输了,日本实业界从此就会被对方的理念占领。平手的结局也让涩泽认识到,在这场海运大战中,自己的股份制思想并没有胜过岩崎弥太郎的垄断制思想。
之后,他更加积极参与创办股份公司,利用一切机会宣传自己的实业思想和经营哲学,还参与创办了培养对外贸易人才的“商法讲习所”(今一桥大学的前身)、日本女子大学、大仓高等商业学校、东京高等蚕丝学校等,鼓励青年人不要受轻商意识的影响,要投身到实业中去。
到1916年淡出实业界时,涩泽荣一参与创立的股份制公司超过五百家,遍及金融、铁道、海运、矿山、纺织、钢铁、造船、机电、保险、化学、水泥、制糖、服装、啤酒、贸易、百货、酒店等各个领域,每个产业的设立和扩大,每个行业的标准设计和规则制定,其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几乎是凭借自己的一人之力,帮助日本学会了先进的企业制度,并建立起完备的产业体系,从经济上成就了近代日本的迅速崛起。
在涩泽荣一的示范带动下,股份制公司从无到有,再到普及,仅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对日本实现国家现代化转型和经济腾飞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他参与创立的公司,很多到今天仍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鲜为人知的是,孙中山先生对涩泽荣一也十分尊重和信任,1913年他到访日本时,拜访了涩泽荣一,希望对方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
面对这位推翻清朝、建立革命政权的*,涩泽荣一表示:中国人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商人,但不要指望工商业自然会繁荣兴盛,需要清正廉洁、富有商业道德感的人物。
他还劝告孙中山专心做一个企业家,在他看来,中国需要政治家,更需要献身产业、推动工业化的企业家。
士魂商才
涩泽荣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甚是了解。他幼年熟读四书五经,在大半生的经营活动中也始终坚信:商人必须以道德为根基,这个根基就是《论语》。
在他最有名的著作《论语与算盘》中,涩泽荣一提及,“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即讲道德、信用可以带来物质利益,而在牟利时要讲究道德、信用。对企业家而言,道德(义)与经济(利)并不矛盾,相反,双方的平衡才是孔子《论语》中儒教思想的核心。
他呼吁整个社会都积极投入工商业活动,创造盈利光荣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诫勉工商界人士信守商业道德,勿忘社会责任,勿忘国家利益。
在《伦语与算盘》中,涩泽荣一还强调“士魂商才”,既要有“士”的操守、道德和理想,又要有“商”的才干与务实,经商之道即儒家的“内圣外王”。
涩泽荣一以后的日本企业家,无一例外地赞同。稻盛和夫曾说自己“没有读过美国人写的管理学著作,只读过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心得,而松下的管理心得不过就是研究《论语》的心得”。
现代企业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曾高度评价涩泽荣一:“坦率地说,论及商业的‘社会责任’,我认为没有人能超过涩泽。他是明治时代伟大的奠基者之一。他比任何人更早地看到,经营的本质是‘责任’。”
1931年11月,涩泽荣一以91岁高龄辞世,4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他一生经历了幕府、明治、大正、昭和四个时期,推动日本在巨变中走完崛起之路。93年后的2024年,他的头像将正式登上新版万元日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