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创投圈惊奇一幕:为了募资,GP主动帮助母基金找钱

有些GP为了获得母基金的投资,竟然主动帮母基金来募资。有人笑称,“不帮母基金募资的GP不是好GP”
2019-07-01 14:04 · 投资界  王菲   
   

“你们现在有钱吗?”

在不久前举行的某会议现场,当一位母基金人士在介绍自己的投资计划时,坐在他对面的同行直接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投射的正是母基金略显尴尬的现实:同GP一样,自2018年以来,母基金同样存在募资难的问题。当下中国的母基金市场,政府引导基金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而市场化母基金则在专业度、募资等方面呈现严重的两级分化。

没钱了怎么办?北京某市场化母基金投资人士对投资界(ID:pedaily2012)直言:“我们目前基本上已经不做母基金业务了,完全转向直投。”这位投资人透露,这一巨大转变背后,主要原因是以上市公司为主的LP资金来源出现断裂,而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募资。

母基金也没钱?

“不帮母基金募资的GP不是好GP”

“现在还有哪家母基金有钱呢?”

今年以来,不止一位机构的IR在谈到募资时感慨,很多母基金也没钱。“现在可能只有政府引导基金有‘余粮’。”沪上一位VC的IR感慨道。但事实上,最近有机构人士对媒体透露,原本认购额130亿,最后落地的只有一半,政府引导基金的钱没有那么好募。”

2018年以来,GP募资难得哀叹声一直不断。而一些母基金受到《资管新规》波及,自身LP出资困难,同样面临“弹尽粮绝”的窘境。

一般而言,市场化母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养老金、银行、保险和信托为代表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和以高净值个人、富有家族为代表的小型机构投资者。

但2018年以来,这几大资金来源都受到不小的冲击。首当其冲是银行,这意味着传统的五大LP机构里,银行出不了钱了。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的比例本来就不高,如今也日趋谨慎,对于中小型GP而言,要拿到险资的钱更是难上加难。

多重重压下,母基金的募资步伐明显放缓。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8年前三季度新增市场化母基金数量达到42支,仅占2017年度新增市场化母基金数量的15.1%。

“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后,越来越多GP希望市场化母基金成为他们的出资人,但是母基金一方面人才储备不足,同时资金太多,所以母基金压力很大。” 某大型母基金合伙人表示。

于是,出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有些GP为了获得母基金的投资,竟然主动帮母基金来募资。有人笑称,“不帮母基金募资的GP不是好GP”。投资界向一位深圳的IR求证,对方称有听过这现象,“毕竟有些GP也有自己的特殊资源和人脉,比如政府引导基金,给母基金牵桥搭线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算是共度时艰了。

母基金直投化

想募资,你先拿项目出来看看

当然,市场永远是两级分化的。“我们有钱啊。”深圳一位有政府背景的大型母基金合伙人很淡定,“不过从去年开始,我们的投资有一些变化,有新的子基金来找我们,不好意思,你得先拿几个项目来给我们看看。”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母基金管理团队不仅需要专业的基金管理人考察能力还需要具备直投项目的考察能力。从去年到今年,母基金越来越多在考虑做母基金的同时做一部分的股权直投。如今,这一趋势不断加剧。“我们已经基本不做母基金业务了,以后只做直投。”一位正奔波于募资的母基金机构人士说道。

缺钱只是LP 出现“GP化”的原因之一。除了募资之外,部分LP本身具备较强的直投能力、国内优质GP的缺失也是一些母基金倾向于布局直投的原因。

事实上,有些LP团队本来就是直投出身,参与投资项目已成为实质尽调子基金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判断项目,来达到既投基金也投项目的目的。”上述母基金合伙人表示。“母基金在投资后期做直投的效率会更高,目前我们在大多数子基金都设有投委会席位,方便进行充分的项目沟通。”

但显然并不是所有的母基金都具备直投的能力。“有些GP给你看的TOP10的项目可能每年都不一样,原因是他自己的判断也在不断变化调整。所以母基金做直投压力也很大,投的项目出问题很可能就死掉了。”业内一位资深的家族办公室合伙人表示。

做直投被认为将是母基金的重要投资能力之一。前海母基金首席执行合伙人靳海涛撰文指出:“在国内做母基金,需要管理人对GP的投资决策质量和基金运作能力进行微观判断,母基金管理人的一线直投经验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大部分母基金的管理人都不具备在一线运作直投基金的成功经验,因此其对子基金的判断力难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这是导致母基金募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来自LP的建议:

投得慢一点,先把业绩做出来

市场源头控流,下游GP募资难上加难。“从去年6月开始,我们自己的投资节奏就放缓了。”一位新兴的母基金机构合伙人说道。

“以前基金规模大的时候,单个基金投资规模也很大,过会也比较容易,现在规模缩水,投资规模也随之变小,过会也难了。”该母基金合伙人表示。

这导致LP和GP有可能谈不拢。“有母基金找到我们说要投我们,但是要做双GP,投资金额却最高只能占10%。”北京某聚焦环保领域投资的机构IR无奈地表示,如果要做双GP,我们希望对方最少要出40%。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母基金出手更加谨慎,这一点IR们深有体会。“今年比去年募资更难。”一位产业投资机构的IR感慨道,“我们今年没有募人民币基金的计划,主要精力放在美元基金这块。”虽然这家机构的上一期人民币基金已经投出了一多半。

“我们拿了20%左右的政府引导基金的钱,剩下的正在市场上募集,压力很大。之前有个老朋友在一个母基金里面做投资,联系他说给投点钱吧,他苦笑说,他们也没钱了,之前投出去的钱没收回来,现在正集中精力做直投。”上述环保领域投资机构的IR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2018年,母基金行业有限的资金毫无疑问流向了头部机构,而进入2019年,有些头部机构也存在募资紧张的难题。

最常见的一个现象是,有机构募了好几年了还没有完成基金募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GP必须要取势。很多机构已经将精力投向了美元基金的募集,但如果没有“余粮”,那就只能迎难而上。一旦把子弹都投完,面临的就是募资这座大山。

上述母基金合伙人给GP的建议是,“如果手上有钱,投得慢一点,把业绩做出来。”毕竟,业绩始终是检验GP的唯一真理。

有机构曾统计过,以2017年中国VC/PE市场为例,有23%的VC/PE亏损,90%是不挣钱的。如果母基金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就很难持续出资。

正如很多投资人预料,虽然2018年募资是非常困难的一年,但更残酷的是,这可能会是未来几年中最好的一年了。

2019年7月10-11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将在现场特别策划FOFs专场对接会。本次对接会皆以精准、高效、零距离的方式对接头部LP与GP同时辅以快节奏、多对多、更开放的的形式撬动更多募资新机遇。此外,怎样破局“募资难”?2019人民币母基金将向何处而生?峰会现场都将对行业困境一一破解。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907/444400.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