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papi酱公司被告,短视频MCN音乐侵权首案

在市场的规范和新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音乐商用版权市场必然也成为各家必争之地。
2019-07-24 09:11 · 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  李春晖   
   

从旗下网红无数的MCN机构,到今天刚用《狐狸精》又剪了一条cp视频的B站up主,今天开庭的“papitube音乐侵权案”,恐怕比三伏天儿更让短视频老铁们上火。

7月23日,音乐版权商业发行平台VFine Music起诉短视频MCN机构papitube侵犯日本知名独立音乐厂牌Lullatone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开庭。这也是国内首例短视频MCN机构商用音乐侵权案。据悉,VFine受Lullatone委托,要求papitube赔偿音乐版权方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

显然,这只是个开头。比起案件本身的赔偿金额、道歉形式等等,这一音乐版权案件对整个短视频行业的示警意义要更大些——papitube绝非孤例,只是*枪打中的出头鸟。

去年,某音乐人针对侵权歌手、音乐综艺、视频网站的维权案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几场惊天动地的网络互撕直至对簿公堂之后,业内外都开始对台网内容使用的音乐版权提起足够注意,侵权问题有极大改善。现在,这把火烧到了短视频MCN机构的商用音乐。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并攫取了巨大商业利益,其音乐版权问题也愈加凸显。既然综艺节目、影视动漫、广告、游戏等商用内容都在支付音乐版权费,那短视频自然也不能例外。

但短视频相对复杂的PGC+UGC生产模式、更加高频的音乐消耗、更难监管的分散性,究竟应该由谁来买版权、怎么买版权?现在看来,这一版权体系正在监管部门和商业机构的共同推动下迅速构建,短视频从业者都要高度注意,别一不小心踩了坑、侵了权。

papi酱摊上的什么事儿?

papitube侵权的案子并不复杂,其实基本也没什么争议性,硬糖君简单复盘下。

在一条名为“维密后台,奥斯卡红毯必备,美白牙齿小技巧!”的广告短视频中,papitube旗下视频博主@Bigger研究所未经授权使用了Lullatone2011年发布的原创歌曲《Walking On the Sidewalk》。相关视频全平台总播放量超过2039万,转赞评数据超过25万。

Lullatone是日本知名独立音乐厂牌,《Walking On the Sidewalk》在Spotify上累计播放量超过8万次,具有明确的商业版权价值。

papitube则是国内短视频*红人papi酱在2016年4月成立的短视频MCN机构,也是具有明确的商业属性。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Q2@Bigger研究所的一则广告视频刊例价高达29.5万元。这样明确的商业用途,papitube却未对使用音乐支付版权费,原创音乐人果然吃饭难,也足见目前国内短视频商用音乐的版权意识还较为薄弱。

但估计是考虑到跨国维权难度大,出面维权的并不是Lullatone本身,而是国内音乐版权商业发行平台VFine Music。经Lullatone授权取得《Walking On the Sidewalk》版权*专有使用权以及维权权利,VFine Music出面对papitube提起诉讼。

这也是该案最值得注意的地方。相较于去年毛不易唱《关于郑州的记忆》音乐侵权案,Papitube侵权案“推而广之”、改变业界生态的可能性显然更大。因为这不再是音乐人单打独斗的维权,而是由VFine Music这样的音乐版权平台代为出面。

一个统一的版权维权平台,意味着音乐人维权成本的大大降低。特别是对于短视频这样的“小内容”,又不是大热综艺,即便维权了获得的赔偿也有限,可能还得不偿失。而真要一家家维权过去,还要不要干别的了?但不维权吧,眼看着一堆人白用你的音乐,积少成多其实损失也相当大。

而有版权平台代为出面,情况就大不同了。对于平台来说,批量处理版权问题可以降低维权成本和工作量,操作肯定也更专业。且成功案例的不断积累,也是一个市场教育的过程,版权平台获得的不止是单个侵权案的赔偿金,而是在市场树立自己的版权地位,推动商用音乐版权生意,绝不会是亏本买卖。

硬糖君说得实在一点:反正不用音乐人自己投入精力财力,VFine Music诉papitube音乐侵权案极有可能引发原创音乐圈的广为效仿,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建立正向的短视频商用音乐的版权体系。

谁该为版权音乐付费?

事实上,短视频作为目前新兴且*的业态,其版权问题早已引发监管层的密切关注。2018年,短视频领域就是国家版权局集中整治的领域之一。

去年,针对重点短视频平台企业在专项整治中的自查自纠情况和存在的突出版权问题,国家版权局在京约谈了抖音短视频快手等15家重点短视频平台企业。其中,抖音平台积极响应国家版权局与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关于“剑网2018"专项行动号召,坚决打击侵犯版权行为,通过自查、用户举报等方式,共下架版权相关音频751个、视频5284个、重置用户资料81个,*封禁严重侵权用户11203个,封禁轻微侵权用户(6个月)4140个。

而在今年早些时候,抖音音乐版权协议到期,也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

通常,短视频平台都允许用户在自己拍摄的视频中添加音乐,而这些音乐使用的合法性来自短视频平台和音乐公司的授权合作。从去年开始,抖音就先后与环球、华纳以及国内的摩登天空等唱片公司达成版权合作。

短视频平台是音乐版权B端市场的新大户。对于需要添加音乐片段的短视频产品来说,能否拿到音乐版权至关重要。事实上,即便是用户个人的侵权行为,让这种侵权短视频在网络上得到传播的平台仍负有责任。因此,短视频平台在推动音乐版权问题上的行动也比较迅速和坚决。

相对而言,迅速崛起的MCN机构则还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像papitube这样的公司,既是行业头部,papi酱本人也以“三观正”著称,按说对“侵权”问题应该是非常敏感的,但仍保不住旗下有博主“犯事儿”。不管是有心或无意,此案之后,相信MCN机构也会对音乐版权问题提起更多重视。

艾瑞报告显示,2017年短视频市场规模达57.3亿元,同比增长达183.9%,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300亿元。MCN机构也大量出现,2017年数量达到1700家,预计2019年短视频MCN市场规模将达到4700家。这么庞大的商用音乐市场,被发掘、被规范只是迟早问题。

但还有一个硬糖君比较在意的短视频创作群体,就是庞大的B站UP主群体。这种介于PGC和UGC之间,还模糊在商业用途和个人兴趣之间的短视频地带,应该如何界定其音乐版权问题呢?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在没有取得著作权人的允许并支付报酬的情况下,擅自将其作品进行传播。

而据硬糖君从VFine Music处得到的回复,不管商用还是非商用,对音乐进行翻唱、恶搞、改编原作歌曲都要得到版权拥有者的授权

正版无门?比维权更重要是解决方案

在一个缺乏版权意识的大环境里重建版权体系,需要“版权卫士”的一次次屠龙行动。但刚经历过“视觉中国”的版权洗礼,业内外对版权问题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硬糖君看来,通过维权培养版权意识,重点在提供正版解决方案,才算是正向的、良性的版权商业模式。还好,这也是VFine Music正在做的事儿。目前看来,起码短视频圈不用像我们图文自媒体圈这么天天担心一不小心就“侵权”了。

VFine Music(原V.Fine Music)成立于2015年,主营音乐授权、监测、确权等版权管理业务。因为做的是2B业务,这个名字在大众视野中还较为陌生。事实上,这家公司已在全球范围获得超18万首原生商业音乐版权,2018年平台成交额比前年增长近10倍,并与京东、华为、海底捞今日头条新片场等知名平台达成合作,是国内*的商业音乐版权交易平台。

2018年并购豆瓣音乐业务,包括豆瓣FM、豆瓣音乐人等,让VFine Music开始更多曝光在大众视野。而帮音乐人建立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商业行为中的音乐正版化,仍是其核心业务。

在技术层面,VFine Music利用独立研发、行业*的音频加密和识别技术VFine Tech,实现对版权音乐的检索、监控与保护,帮助音乐人管理和保护原创音乐版权。

作为每天也在为图片版权战战兢兢的自媒体机构,硬糖君其实也很能理解短视频MCN,有时不止是版权意识问题,而是即便你有版权付费意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对接渠道。

而在VFine Music上,商用音乐服务已经像版权音乐淘宝一样方便。音乐的风格、情绪、速度都做了细致分类,购买定价上也比较多元化和人性化,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途径、区域、年限进行选择。如果有大量的购买需求,还有套餐消费包。

时至今日,C端音乐版权市场已经相对健全,普通用户的付费听音乐意识也已经很强。而音乐版权的B端市场则在迅速成长、成熟中。以短视频为例,“短”并不能为“侵权”免责。但海量的零散使用,单位使用价值普遍较低,且所涉及的著作权种类多属于著作权人难于行使的小权利,如何保护音乐人权益,如何提供广泛且高效的音乐版权解决方案,正需要商用音乐版权平台充当解决纽带。

而在市场的规范和新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音乐商用版权市场必然也成为各家必争之地。和最近两年在很多产业里发生的故事一样,B端市场,也正在成为数字音乐新的主战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