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代上坟,代相亲,代喝奶茶......“代经济”是风口还是泡沫?

如果说代驾、代购、代配送还能算作刚需,那么代发胖、代相亲、代上坟.....这些五花八门的服务,又何以虏获都市男女的心?
2019-10-24 08:27 · 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  金克丝   
   

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似乎都离不开一个“代”字。

早上出门背着的是从海外代购买回来的包,到了公司,又在某app上找代跑腿的小哥送了一份加急文件;下午,快递来了,家中无人,只能放在楼下的代收点;晚上和朋友聚餐,喝点小酒也没问题,找个代驾把车开回家即可。

无声无息之中,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各种“代经济”包围。

某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代经济正如火如荼,仅即时配送一项,2018年中国用户规模达到3.58亿人。如果说代驾、代购、代配送还能算作刚需,那么代发胖、代相亲、代上坟.....这些五花八门的服务,又何以虏获都市男女的心?

当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来临,人们总会热火朝天的讨论它,却很难辨析其本质。而如今被炒起来的“代经济”,究竟是下一个风口?还是像之前的无数个伪概念一样,只是资本浪潮下的又一个泡沫?

01

“你负责掏钱,我负责长肉!”

想喝奶茶,但是又怕长胖怎么办?

“没关系,找我代喝,让脂肪长在我身上吧!”不知从何起,一大批“代吃代喝”族在各种社交网络上涌现。

代喝人接到订单后,购买买家指定的奶茶,然后打开摄像头,当着买家的面享受地喝完。

“这个奶盖奶味儿太足了,特浓郁,上面还洒了巧克力粉,哇......咬开爆珠,有水果的清香味儿,特清爽,瞬间解腻了......”代喝人一边喝,一边形象地描述奶茶的口感,再给买家写好文案拍好照,方便买家发朋友圈。而完成这样一单,代喝者能得到10-20元左右的报酬。

“美好的感觉留给你,肉肉就留给我吧!”

图说:网上的代喝奶茶服务

对于一些资深不怕胖的吃货来说,除了代喝奶茶,代吃火锅,代吃炸鸡、烤串等一切增加卡路里的活儿都不在话下。

这群以代吃代喝为乐的人,大多数都是学生,做代吃,她们的主要目的倒不是赚钱,而是因为好玩儿有趣。

“有时候和买家聊得投缘就不收钱了,就当请我喝了杯奶茶,交个朋友呗。”吃货们一边蹭吃蹭喝,一边通过这种方式打开社交圈,倒是乐在其中。

而买家看到一个活力四射的女大学生在那儿大快朵颐,似乎自己也吃饱了,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

如果说“代吃代喝”只是用来娱乐生活的小打小闹,那么还真的有人通过“代经济”认认真真创起业来。

在《天下网商》的一篇报道中,韩某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代订房信息,她开出具有吸引力的条件:通过她订如家快捷酒店,房费可以比其他途径要便宜很多。

韩某的方法是办酒店的会员卡和大量订房,这样卡里的积分越来越多,所以能够一直持续地订便宜的房间。

在最近的一天中,她订出去了7间房,客人住到了6-8折的酒店,而她收入1500多元,可谓双赢。

而韩某的同学,因为PPT技能出众,通过业余时间在网上给人代写PPT,也实现了不错的收入。

然而,“代经济”可不仅仅是代吃代喝,或提供技能服务。各种“脑洞大开”的“代职业”,也涌现出一批生力军。

02

代上坟、代相亲.....感情的事也能代?

还记得电影《私人订制》里,白百何代人扫墓哭丧的情节吗?

“爸爸,儿子不孝,不能亲自来看您了,儿子很想您,所以请人来为您上三柱香......”

想象一下,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坟前烧纸,悲伤痛哭的,不是什么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而是一个花了500元雇来的毫无血缘关系的专业代上坟人士。

在网上随意搜索可发现,一个500元的代扫墓套餐,包括了一对香烛、两沓纸钱、三柱清香、四碟祭品,五朵鲜花,代扫墓人拿着这些祭品到逝者的坟墓上,小心地擦拭墓碑,庄重严肃地完成扫墓的仪式,并感情真挚地传达不能到场的亲人们想要说的话,最后再三鞠躬作别,整个过程大概半个小时。

图说:某平台上的代扫墓服务

代扫墓的全程需要录像或拍照,买家下单时先支付50%的费用,看到视频后验货,对服务满意再支付尾款。

当然,如果在扫墓过程中还需要额外服务,例如下跪磕头、痛哭、奉烟奉酒,或者是跨市甚至跨省的单子,那价格就要另议了。而有些在外地发迹、不能回乡祭祖的商人,并不吝惜这些钱,他们要求所有祭品都是*的,一单的价格上万都能接受。

大多数有需求的买家,都是些漂泊在北上广甚至海外的游子,他们的老家在三五线城市,一年到头能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也有腿脚不便的老人,他们不想亲人的坟头长满荒草、无人照管,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聊表哀思。

而专业的代扫墓人也具有“职业操守”,他们会在前一天沐浴、上坟当天穿黑衣,最重要的是,过程中要保持真诚,表达悼念。

“为逝者吟诗,为行者咏琴,这也是人生的另一种修行。”虽然常被质疑“吃死人饭”,一位职业代扫墓人依然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的工作。

代经济,除了面对往生者的代上坟,也有专门应付活人的代相亲。

“国庆7天相8个,春节每天都得相俩!”那些被父母逼迫相亲、又实在不能拒绝的年轻人,直接催生了代相亲行业。

“想要以什么形象出现?是直接拒绝还是保持联系?要不要打听收入财务情况?”一个量身定制的相亲服务,几乎能满足买家的所有需求。

这些代相亲的卖家,会按照客户的需求打扮自己,清纯、性感、邋遢......什么style都可以。她们声称自己有一套体面拒*方的方式,正常穿着正常沟通,明明处处礼貌但又会让相亲对象感觉双方性格脾气一点都不合适。这样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不会失了双方父母的面子。

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一看似奇葩的业务,在近几年的国庆期间十分火爆。某平台上推出的代相亲服务,甚至还要排队预约下单。

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不能代的。代写情书、代道歉、代说晚安......在互联网上都找到相应的职业从业者。

03

是风口还是泡沫?

代经济,本质上就是花钱买别人的时间和专业技能。在社会高度分工的时代,花钱找更专业的人做事,将自己从繁琐的生活中解放出来。

当“共享经济”的浪潮过去,资本市场已经在“代经济”领域屡屡出手。

发力最明显的是代驾市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仅代驾司机用户规模已超1.5亿,目前滴滴代驾、e代驾等代驾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一个活跃在一二线城市的全职代驾司机,一个月跑下来能有过万的收入。

不过,相比于代驾、代送这类刚需,市场上其他形态的“代经济”,似乎不如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中国每年有33亿人次就诊,单是北京每年就有2.3亿人次外地来京者就诊,每天有70万外地来京就医的病人,67.5%的人看病有人陪诊。对于e陪诊来说,只要解放1%的人就是60亿元的市场,代人陪诊“钱景”不可限量。”某陪诊业务创始人岳建雄曾信心满满,但公司不过成立一年多,岳建雄就离任了,据传是因为项目创立之后进展并不顺利,已内部破产清算。

而主打“让人人吃上家里饭”的“代做饭”平台“妈妈味道”,一开始红红火火、风头很劲,但在距离其宣布获得千万天使融资不到一年,也宣布停止业务。

在去年7月获得6000 万元人民币 B 轮融资的专做宠物市场的公司“pidan彼诞”,今年春节期间也推出了代喂猫服务,为过年期间大城市里的“留守猫”们上门喂食。不过却被屡屡投诉喂猫不专业、断水断粮超过24个小时饿得猫啃塑料袋、把猫砂当猫粮喂等等丑闻,目前,该公司不得不终止了代喂猫服务。

而在社会伦理上,“代经济”也颇受争议,有人认为这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而有人认为,这会让懒人更懒,毫无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更何况“代经济”背后,还衍生了一系列代刷流量、代骂人等挑战公序良俗的灰色产业。

何一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而只有那些真正能解决需求,而非出于一时兴起的产品才能存留下来。

正如“代经济”,当潮流褪去,人们或许会突然发现,很多事情还是自己亲自去做才会有趣、有意义。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