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小米,十岁而已

除了情怀、故事,大家也很期待雷军对潜在危机、小米的短板的更多思考。
2020-08-13 08:43 · 36氪  邱晓芬   
   

雷军说他的愿望是不当劳模,从他偶然被拍到“能不管的尽量别管”的手机屏保可以证明所言非虚。在这次迟到四个月的小米十周年活动上,雷军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劳模本质。

还是大家熟悉的搭配,标志性牛仔裤+短袖的雷军站在小米科技园舞台上,在接近四个小时的时间里,雷军用20个故事系统回忆了小米十年的创业故事。

让媒体和粉丝兴奋的是,雷军在这次的演讲中首次回应了很多辛辣的问题:比如,*次在公开场合回应和董明珠的十亿赌约,说自己“很后悔”;主动玩梗,当场播放了“are you ok”鬼畜音乐, 还频频调侃说要“唱歌”;在竞对问题上,向来喜欢呛声碰瓷的小米,难得坦承“不如苹果,三星,华为”。

情怀输送完毕后,没有传召其他的产品经理上台,雷军本人又一次性发布了史上最多的产品:一款透明电视、两款“超大杯”手机、一本传记、一台卡丁车在内的数款IoT产品。

随着原来创始团队的老人离开,“复仇者联盟”空降,如今的手机市场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手机市场。十岁的小米,虽然已经长成世界500强,51岁的雷军还是放不下。

海思的“传奇”,小米很难复刻

发布会之前有人问雷军,最打击你的外界评价是什么?答曰,小米营销不错但研发不行。

“2020年研发成本预算超过100亿”,雷军在今年不止一次提到了这个设想。肉眼可见的变化是,小米正在转向一个“研发型”的品牌。

小米的财报显示,2015-2018年,小米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是15亿元、21亿元、32亿元和58亿元。到了2019年,这项研发费陡增到了70亿元,不到小米营收的1/10,值得对比的是,当年小米对应调整后净利润是115亿。

今年100亿元+的研发,相比去年的涨额不算多,也还只是预算层面,这也足以证明小米转向技术研发的迫切,特别是在当下海外疫情冲击国内外手机销售基本盘的情况下。

过去的十年,小米踩上了人口红利和智能手机爆发的风口,用便宜的定价一次次抄底行业的价格底线。从中华酷联到华米OV的时代,手机大盘的下跌颓势在2017年已经凸显,如今华为能吃下国内一半的手机份额,不仅是因为国际情绪导向所致,关键还是有海思光环的加持。

这也证明,在一个成熟的手机市场,赛点回归到产品本身,小米的价格战策略难以为继,在小米公布的“三大铁律”里,“技术为本”被雷军摆在了首位。

大船调头,没那么容易。小米是一个非常关注效率和成本的公司,所以技术研发的时间和投入都要基于可量产可落地的前提。这在小米过往的研发经验中都有迹可循。

2019小米发布了备受期待的环绕屏Mix Alpha概念机,不到一年就因为难度太大沦为PPT产品;在核心芯片上,小米也算是第二梯队中最早宣布下场的公司,松果芯片2017年有了*代产品,在第二代产品至今断档的情况下,小米在芯片上又从自主研发转成了由旗下基金投资主导。

不可否认,技术研发本来就存在一定的流产概率。在这其中,对技术路线的预判、长远眼光还有长期持续的投入都是不可或缺的。

小米转向技术研发,是目前市场对手机厂商的必然要求——除了小米,OV去年研发投入也都到达了100亿关卡。海思能走到现在不是空穴来风,除了以上的因素,背后当然还有华为除了手机以外的巨额运营商收入支撑。

而小米兼顾成本/效率同样是必然。作为一个硬件毛利不到5%的公司,小米从手机到路由器/电脑/智能音箱,再到电视/冰箱/空调等大家电,硬件的盘子越铺越大,这也对硬件以外的创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两架新马车,互联网收入和IoT收入完全跑起来之前,小米或许很难全心全意转向一家技术主导型的公司。

当然,小米在技术研发上不是没有亮点。最值得一说的是,小米相机部门成立仅仅一年,就把行业评分DXO Mark做到全球*;还有在小米10纪念版上,首次量产了石墨烯基电池,此次还量产了全球*台透明OLED电视等等。

不过,这些目前在用户心智上似乎还没有形成太大的沉淀,至少在谈到手机拍摄功能/快充技术/电视屏幕技术的时候,用户未必会立马反射到小米。从投入研发到量产再到心智,十岁的小米接下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性价比这把双刃剑,小米没有放下

“性价比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雷军在十周年演讲上说道,在中国老百姓好货不便宜的固有认知下,“也是我们最脆弱的软肋”

性价比这把双刃剑,小米如今也不想放下,“性价比为纲”还被雷军放在了小米“三大铁律”的第二位。

这也是由小米的品牌形象决定的。“小米”本来就是一个很常见的食材,接地气的品牌形象决定了小米无法把以前性价比的路子推倒重来。

现在小米强调的性价比,又和以前又有点不一样。

在手机和电视这类相对成熟的产品中,小米明显已经往高端转型,不是一味衡量成本和价格,而是不吝堆料造出了更高价格的硬件,今年的小米10及纪念版、小米电视的“大师系列”都是如此。

现在的性价比,更多强调的是在更高价位产品中的性价比。不管是石墨烯基、OLED屏幕,有了这些技术的加持,小米有了打入高端产品的入场券,在此基础上再强调性价比,这一策略在目前已经被验证过——正如一加在海外市场就是靠精品机型和比苹果更低的价格,从被苹果和三星把持的高端手机中撕出了一个小口子。

“性价比为纲”的问题在于,小米曾经追求的*性价比,如今也成为小米往高端突破的“原罪”。从小米最近几款机型摇摆的定价也可以看出,用户或许并不买单,今年小米10、Redmi K30这两款定价更高的产品,在发售后短期内也价格跳水,性价比是有了,但高端差了点意思。

那么, 小米如何在未来漫长的征程中立于不败?雷军在演讲中自问自答了这个问题。是质量,“我们必须要拿出世界品质的好产品”,他也承认,“提升质量,是很繁琐的过程”。

十年前,雷军在小米的商业模式上,选择了一条难的道路。十年后,“三大铁律”的“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指向了小米接下来还要在原来性价比的基础上,继续叠加技术含量/设计感。这也同样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在十周年活动上,小米致敬乔布斯增加了“one more thing”的压轴环节。

在此之前,大家期待的要么是小米披露*进的技术研发进展,或者对此前留下的技术方向(双折叠屏/环绕屏/造芯)有所交待。最后才发现是原来是一款卡丁车产品——设计炫酷、噱头满满,但其实车的研发、设计、制造,无不来自小米的生态链公司九号机器人。

不能不说是看客们小小的遗憾。

当雷军回顾过往10年,令人热泪盈眶。接下来的市场从未如此诡谲,政治也从未这么深入商业,除了情怀、故事,大家也很期待雷军对潜在危机、小米的短板的更多思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