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经济带的崛起,让西安以国家西部经济大开发核心战略城市的地位昂首步入发展新阶段。近年来,西安加快建设“硬科技之都”、“创投之都”、“丝绸之路金融中心”。新时代之下,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桥头堡”城市,西安正牢牢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发挥金融辐射和服务能力,肩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使命,发力新时代高质量经济发展。
自2018年“创投十条”发布以来,西安的投资“西引力”逐渐提升,逐渐构建起创新产业与创投资本深度融合的“创投之都”。多元化的资本结构的逐渐形成,不仅为西安创新企业创建了更活跃的创投环境,更为西安这座产业基础雄厚、科研实力强大、人才储备丰富的“硬科技”产业发源地注入更多资本活水。
基础优势护航西安产业发展
以产业为导向的城市具备更坚实的发展根基与创新能力。西安拥有齐全的工业门类、良好的装备制造基础,军工科教资源富集,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兴起,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着天然优势。
战略高度叠加区位优势。西安自汉唐时期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经贸重镇,如今西安承古迎新,依然发挥其连接全国乃至世界的桥梁窗口作用。同时站在国家西部大开发重要节点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贸区等各项战略的制高点上,西安也承担着引领西部城市群高速发展的重任。
科创板利好给足产业发展动力。2019年7月,科创板鸣锣开市,不仅为西安本地科创企业冲刺资本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资本市场的资金进入西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西安迅速从人才引进、研发支持、产业扶持、营商环境等方面布局,梯度培育各类科创企业,加快推进本地产业成功连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蝉联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在8月30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上,西安市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奖项。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凭借打造“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营商环境工作目标,西安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吸引了三星、比亚迪、迈科、延长、美光、艾尔希庆华等一大批外资企业相继落户,聚力打造全国一流经营市场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研发实力雄厚。西安将培育科研主体作为激活产业创新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市科研类重大项目、科研机构总数超过160个,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00万,各类科研创新要素已整装待发。据了解,今年陕西共有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20个获奖通用成果中,西安独占19项,稳居全国前列,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先进材料、医学诊疗、能源化工、现代农业、重大工程、考古保护、轨道交通等领域,西安的科创及研发能力有目共睹。
高端人才“西”引力。作为中国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西安科研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拥有75所高校、43所研究机构。引才政策方面,西安市先后出台《西安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管理办法》、《支持知名企业、高校院所设立研发基地若干政策》等。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西安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位位居全国第四,今年以来西安也已累计引进高端人才1.17万,其中博士生1296人、硕士生3159人。
科技创新筑牢产业硬实力
2020年,西安明确以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做强先进制造业6大支柱产业,做大5G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大数据与云计算5大新兴产业,做优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会议会展、软件和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6大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形成6+5+6+1现代产业体系,迈向万亿级产业强市。
人工智能产业。西安人工智能优势明显、科研实力雄厚,产业已初具规模,伴随产业规划的逐渐清晰、政策的不断完善,西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据了解,西安有人工智能企业150余家,年产值约120亿元,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大数据、机器人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产业、无人机系统产业等环节。
航空航天产业。西安拥有全国*的飞机制造企业、*的大中型飞机设计研究院和飞行试验研究鉴定中心,也是国内*拥有航天系统完整产业链的城市,具备完善的航天测控能力与充裕的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2021年,西安航空航天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
光电芯片产业。近年来,美光、三星、华为、中兴、信泰电子、力成半导体、紫光国芯半导体、威世半导体、隆基绿能、华天科技、华晶电子、立明电子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半导体和通讯企业落户西安,西安光电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成熟度均得到显著提升。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当前,西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形成了以有色金属材料、超导材料、太阳能光伏、风能装备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在西部超导、西部材料、隆基股份等一批高质量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西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实现293亿元,同比增长11.5%。
智能制造产业。区域产业聚集方面,西安高新区积极推进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医疗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示范;经开区正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和汽车制造领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同时建设百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同时,西电集团、陕鼓动力、法士特、中兴通讯、618所等企业承担了多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域,形成以高研院、618所、中研汇科等为代表的优势企业;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已涌现出航天16所、微电机研究所、铂力特、恒通等一批知名企业。西安作为我国传统工业基地,正积极搭乘时代发展的快车,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蝶变,朝着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信息技术产业。西安市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创新环境较强的区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门类较齐全、技术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和信息技术服务体系。2019年底,《西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方案》将推动西安高新区建成全球知名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高地。目前已形成以三星电子、华为、中兴通讯、GE等一批国内外行业*企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预计到2020年底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将实现产值23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西安重点发展的“硬科技”产业之一,拥有良好的创新发展基础,行业潜能巨大。西安市有生物医药生产研发型企业2758家,其中包括14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医药工业*企业、2家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产业层面已形成以化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为基础,以3D打印、光学设备、再生医学、基因测序、多肽与蛋白等高精尖技术为引领的产业集群。西安生物医药产业已熔铸为最坚实的路基,为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贡献巨大力量。
金融资本助力西安产业超越
印发“丝绸之路金融中心”计划。3月27日,《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印发,计划明确了金融机构壮大、资本市场筑基、科技金融催化、文旅金融融合等15项重大行动。西安将加大金融对全市十项重点工作的支持,开启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发展的新局面。
GDP逆势翻红。2.8%正增长!西安上半年度经济增长逆势翻红。据二季度数据统计,西安GDP达成2.8%的增长,增速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其中,先进制造业增长成为经济*亮点,西安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工业投资增长42.1%,在副省级城市中均*。西安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对产业体系的细致规划与布局,才是西安宏观经济有今日表现的*原因。
金融业持续增长。据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西安金融业增加值998.94亿元,比上年增长7.9%。作为西安金融业态最为活跃的高新区,善于推动金融与科技的互乘放大作用,2020年一季度,在受到疫情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逆势实现增加值83.44亿元,占比全市近30%。
创投资本集聚突显。据私募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19年西安市内共有104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可披露融资总额为83.0437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约188.9%,红杉资本中国基金、IDG资本、深创投、达晨财智、君联资本、金沙江创投、北极光创投等一批国内*投资机构也相继落地西安,为西安注入强大资本动能。
招商引资大动作频现。日前,西安印发《关于加强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未来3年招商引资的方向及路径。据统计,西安上半年度已先后举办20场网络(现场)签约活动,签约项目261个,总投资3839.99亿元。今年7月,西安进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500.69亿元的35个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项目45个,涉及先进制造、城建及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六大领域,为经济发展再添新动能。
金融资本是经济和产业的血脉。未来,西安将充分发挥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发挥“硬科技”的产业优势和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力,持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瞄准头部赛道、独角兽、隐形冠军等硬科技企业实施精准招商,争取更多总部经济、高水平研发机构和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西安,以助力西安产业真正实现跨越式高速发展。千亿级现代金融产业有望成为西安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丝绸之路金融中心”的地位有了硬核产业的加持也将不可撼动。
接轨全球创投展产业实力
创投是推动城市创新、增强经济生命力的重要动能之一。2020年9月8-10日,2020全球创投峰会将于西安举行。本届峰会立足全球视野,以“重构与新生”为主题,以资本+产业为脉络,携手百位全球丝路创投联盟的成员单位及五大交易所负责人走进西安,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一同探索新经济时代股权投资升级新方式。峰会采用线上+线下、对接+论坛相结合的全新会议模式,届时将形成百人同场、万人同屏的交流盛况。依托创投力量,优化激活西安本土创投氛围、强力展示西安产业硬实力、持续助力本土企业高成长,进一步建设丝绸之路金融中心与创投之都城市名片,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资本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