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网文漫改,国漫产业提速之路?

IP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方向是对的,终有一日,相信创作者和平台今天的努力会开花结果。
2020-12-23 10:51 · 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  雅莉   
   

12月20日,冬至前的一天,周庄古镇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他们中有早已成名的网文作家,也有脑洞很大的漫画作者,还有各大漫画工作室的负责人。这里将举行一年一度的腾讯动漫创作者交流会。和往年不同的是,这次腾讯动漫和阅文动漫首次一起亮相。

早在今年5月,腾讯内部就成立了“阅文集团-腾讯动漫联合项目组”,经过半年多的磨合,如今应该基本整合完毕。

“其实早在八年前腾讯动漫成立时,我们就规划好了这样一个路径,以漫画IP为起点,通过动画的放大来做影视、游戏和衍生授权等。”交流会上,腾讯动漫总经理、阅文动漫业务负责人、腾讯影业副总裁邹正宇表示。如今腾讯动漫和阅文动漫均由他负责,内部协同效率更高,大家可以朝着这个方向更坚定地前进。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这次创作者交流会的主题。“国漫”是个承载了太多情怀的词汇,但如今漫画行业仍面临许多现实困难。邹正宇也在会上坦诚地表达了:漫画受到短视频冲击怎么办?除了头部作者们,大部分创作者如何生存下去?

“300部网文漫改计划”应运而生。这是腾讯动漫和阅文动漫整合后的*个大动作。推动网文漫改,不仅是为了打造以IP为核心的产业新生态,也希望为提高动漫行业整体产能和抗风险能力探路。

需要指出的是,推动网文漫改和支持原创漫画并不冲突。“作为国内*的原创漫画平台之一,原创作品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腾讯动漫会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邹正宇在交流会上强调。一手抓原创,一手抓IP开发,这是他们的2大方向。

在支持原创的基础之上,今后腾讯动漫和阅文动漫要如何推动网文的漫改?漫画行业如何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娱乐资本论采访了腾讯动漫IP开发中心总监李筱婷和腾讯动漫运营总监王佑翔,和他们聊了聊动漫行业的未来。

300部网文漫改背后,

腾讯动漫和阅文动漫协同加速

“文化产业要想取得突破,也需要现代化的产业集群,不然再大的‘产能’,可能也很难实现真正质的飞跃。”在创作者交流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腾讯影业CEO、腾讯动漫董事长程武表示。

从2012年的腾讯动漫,到后续启动的文学、影视、电竞等业务,围绕IP本身,跨业务线“组团推塔”,这是腾讯新文创一直以来坚持的道路。单一业务抗风险能力差、成长天花板低,漫画作为IP源头,也很难孤立地发展。

作为国内少有的*国际的行业,网文领域已经诞生了许多拥有大批粉丝的超级IP,但错过发展的黄金期、先天不足的漫画行业,真正能破圈的超级IP却寥寥。以往各大平台培育IP都是头部逻辑,这在漫画行业很容易遇到困境——IP沉淀时间太短,开发难,出圈难。

借力网文IP或许是一个方向。程武在交流会上提到,这几年,不仅国内陆续涌现出《全职高手》《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等广受欢迎的漫改作品,风靡日本的韩漫平台PICCOMA,人气榜单前16部作品里,有13部都来自小说改编。

腾讯动漫和阅文动漫的整合,加速了网文漫改的进程。腾讯动漫IP开发中心总监李筱婷告诉娱乐资本论,早在2018年,腾讯动漫就已经开始和阅文合作漫改项目,“从那会儿开始,每年前TOP100的收入作品里有30到40部来自网文小说漫改的作品。”网文大多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故事基础,由此改编的漫画后续产生IP价值的成功率也较大。

邹正宇也在交流会上表示,早在双方整合前,就已经合作了不少优质的网文漫改作品,如《从前有座灵剑山》。今年5月,双方成立联合团队,不久前,邹正宇又同时兼任阅文动漫业务负责人,目前阅文动漫和腾讯动漫的编辑团队共有50多人,整合后双方的资源、数据会打通。

以这次的“300部网文漫改计划”为例,开发前期主要是阅文动漫负责,工作包括基于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结合大数据,筛选适合漫改的网文IP,以及沟通网文作者参与漫画共创。漫画端主要是腾讯动漫负责,腾讯动漫会结合过去IP开发和商业化赋能的经验,和阅文动漫一起开发这300部网文。

如同此前腾讯影业、阅文影视和新丽“三驾马车”的整合,此次腾讯动漫和阅文动漫的整合,也是提高上下游协同效率、加强一体化开发的体现。在腾讯新文创打造IP的大逻辑之下,漫画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维度的因素,在付费的商业模式之外,也有了更多想象空间,比如IP授权、商品化等。

在腾讯新文创体系里,漫画是产业链上特殊且关键的一环。从IP打造的角度来看,网文漫改比影视化改编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能为后续影视、游戏的开发奠定视觉基础。比如对IP形象的固化作用,《从前有座灵剑山》的真人剧,就借鉴了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和部分场景。

从漫画产业上来看,如今漫画破圈依然不容易。真正画工和故事兼具的作品较少,而网文可以为漫画提供故事原材料,这些内容本身已经过市场验证,在从文字到图像的二次创作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不断调整,不断“深加工”,助力国漫破圈。

网文漫改三大挑战:

改什么、找谁改、怎么改

一个现实问题是,此前国内虽有成功的网文漫改作品,但大多是头部大IP如《斗罗大陆》《全职高手》等,且产能有限。头部逻辑之下,许多故事不错的腰部网文很难进入改编环节,腰部作者在订阅付费之外,也很难有其他收益。

李筱婷告诉娱乐资本论,这次筛选的300部小说,都是2010年后开始在阅文连载的小说。根据网文的作者等级、字数和连载状态,团队先初筛了8000多部作品。刨去已经卖出版权的作品,最终团队根据分类、标签建立了一个7000多部小说的漫画IP池。

从类型上来看,这300部中,有一部分是在腾讯动漫上发展比较成熟的品类,如男频玄幻;有一部分是在画面等某一方面有突破的女频题材,如《贵妃每天只想当咸鱼》,漫画里的贵妃每次出场都是表情包;还有一部分较新的、有望做成新品类标杆的作品,如科幻题材《赛博英雄传》,历史题材《绍宋》。

从改编形式上来看,腾讯动漫和阅文动漫划分了五个赛道:漫画、真人剧、衍生品、动画、游戏。其中预计有10%的作品将会是全产业链的重度开发,其余的会根据各自特点匹配不同的改编形式,和适合的工作室深度合作。

“适合全产业链开发的IP是相对有限的,比如《大王饶命》,付费数据很好,后续的真人剧、游戏开发我们也比较看好。但漫画数据并不是我们考量IP的*维度,一些小品类作品如历史类,可能在漫画数据上没那么亮眼,但后续的开发如真人剧可能会不错。”李筱婷说。

圈定了300部IP后,腾讯动漫开始寻找改编团队。对于擅长画工和分镜表演,但故事上比较薄弱的工作室,腾讯动漫会鼓励他们做改编。目前漫画行业的高端人才依然缺乏,比如分镜师、上色师等。平台要结合对IP的理解和大量工作室沟通,选择合适的团队,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具体到IP改编上,李筱婷认为,目前网文漫改的主要难点有二:一是网文大多篇幅较长,很难提炼核心章节;二是要让内容符合网络漫画读者的阅读习惯。邹正宇也在交流会上提到,网文漫改并不是简单的文字配图工作,漫画作者与网文作者,进行的是共创,“每一次漫画创作,都是在帮助网文作品填充素,以共同构建一个IP世界。”

在打造IP的大逻辑下,腾讯动漫对创作者的期待也比以前更高了。漫画作为将故事从文字变成画面的*步,承担着构建视觉形象的作用,要求IP形象有更强的记忆点。“我们希望漫画环节能给后续所有环节提供初始视觉化的参考。除了人物造型、特殊符号和记忆点,还有世界观的记忆点、差异化,都要比以前更注重。”李筱婷说。

培育IP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做大量前置规划的过程。因此,腾讯动漫内部有一个叫“IP制作人”的机制。每个IP制作人在项目正式开发之前,就要做好IP的前期定位、全产业规划和商业化回收计划,同时和漫画编辑、动画监制不断去沟通,调整定位。

得益于IP的前置规划,许多动漫项目在开发之初就考虑到了后续的宣发和运营。比如《盗墓笔记·秦岭神树》还在开发时,就已经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谈了合作,把博物馆里的青铜双蛇和动漫内容做了结合。

改什么、谁来改、怎么改,这是网文漫改中三个主要环节。在从文字到画面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存在着无数不确定性。这或许也正是艺术行业的魅力所在,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改编方法论,但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IP改编的成功率。

在线漫画市场增速放缓,

漫画行业如何自我造血?

抛开构建IP全产业链的逻辑,漫画行业本身有“钱途”吗?

在这次创作者交流会上,程武就提到了动漫产业如今的商业模式,“自我造血能力还不够强,整个行业的整体收入依然比较有限,顶多算脱了贫,但还未能真正致富。”更何况如今长内容还面临短视频的冲击,增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据艾瑞咨询,从2014年至今,国内泛二次元用户和在线漫画市场规模的增速都在下滑。在线漫画的用户增长已经进入平稳期。增量越来越少,深耕存量、精细化运营的重要性正在凸显。

图源: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研究报告

“今后腾讯动漫会加大作品在短视频、漫动画、真人短剧、小游戏等较为轻度内容上的开发力度,拥抱变化。”邹正宇在交流会上表示。此前,平台上可能只有10%的头部作品才有机会进行衍生开发,今后,腾讯动漫希望把这个数字扩充到30%,让更多的作品被人看见。

至于如何把更多的用户留在漫画平台上,在创作者端,平台的服务要更细化、更有针对性,比如在作品数据的提供上。自己的漫画在平台上的数据到底怎么样?许多创作者想知道,但又怕知道。该开放哪些数据、该怎么开放数据,如何让数据真正帮助到创作者,这都是下一阶段漫画平台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腾讯动漫运营总监王佑翔看来,如今创作者关心的数据维度越来越细。只知道总点击量还不够,得知道每一章的点击量才有对比;单纯的总收藏量意义不大,其中哪些是有效收藏(即收藏后一个月内有阅读行为)才是更重要的。还有创作者想知道其他同类作品的数据,平台会对其他作品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给创作者提供一个同品类作品的数据均值,“比如把平台50部穿越作品的数据取个中位数。”

在平台端,静态漫画的市场增速确实在放缓。据王佑翔介绍,过去一年,腾讯动漫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增加同一IP流量互通,比如去年腾讯动漫就上线了《通灵妃》短剧,还有和真人剧联动的动漫《王爷不要啊》。对于静态内容本身,平台会把底层数据打通,利用短视频等形态进行传播。

二是尝试更多富媒体的形式,比如做漫动画、做二次元直播等。“我们虽然是漫画平台,但也会尝试动态漫画和互动漫画,扩充内容品类。” 王佑翔说。目前国内动态漫画和互动漫画的市场还不成熟,主要是平台主导,是有待开发的一块天地。

三是和腾讯体系内的QQ体系互联互通,在年轻人群体加速IP的培育和放大。现在的年轻人还看静态漫画吗?答案是肯定的。

具体到商业模式上,用户付费依然是现阶段漫画创作者的主要收入。不过,不同于付费模式已深入人心的网文行业,网漫的付费机制还不稳定。会员订阅、单章付费、超前看、看广告后免费等模式并存。

“‘看广告后免费’的形式,确实让很多作品的用户留存率有了大幅提升。”王佑翔说。因为漫画的受众相对低龄,消费能力有限,平台会采取多样化柔性付费模式,让他们能解锁更多付费章节。

漫改计划开始实施后,腾讯动漫的运营团队提出了漫画“点映”的设想。平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前和用户进行情感沟通,“你觉得心目中的某某是什么样子,你有什么样的想法,都可以提前沟通。”王佑翔说。

据邹正宇介绍,今年腾讯动漫给创作者分了1.3亿元收入,创作者整体生存现状在好转。目前平台上有多少创作者能保证收支平衡?王佑翔告诉娱乐资本论,由于每个漫画工作室和作者的成本不一样,很难估算具体数据,但平台会保证收支平衡的池子不断扩大,“不然再怎么忽悠大家也不会愿意画漫画”。

一个粗略的指标是腰斩率。2018年动漫寒冬,许多漫画作品入不敷出被腰斩,但这两年行业发展又有所好转,工作室也越来越谨慎,会在开发前期就和平台不断沟通,腰斩的作品数量显著少了,“所以,如果腰斩作品的数量没有激增,基本上可以认为,平台上的作品整体收入规模是比较稳定的。”

要想富,先修路。从2012年至今,腾讯动漫已经修了八年的路。无论是在线漫画的C端付费,还是打造以IP为核心的产业链,对行业来说都不是新概念。这条路走下去将通往何处?IP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方向是对的,终有一日,相信创作者和平台今天的努力会开花结果。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