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详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内涵及其实施路径。
和合资管认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必须顺势而为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在努力打通国际循环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内外部环境变化必须顺势调整经济发展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刘鹤解释,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为何提出新发展格局,刘鹤表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们遇到的诸多问题是中长期的,不少问题以前未曾经历,需要从战略角度深化认识和有效应对。从某种意义上说,化解挑战就是机遇。
和合资管认为,从供给能力看,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众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我们具备实现内部大循环、促进内外双循环的诸多条件,必须利用好大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充分发挥。
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新发展格局有着丰富的内涵,刘鹤在文中详细解释了何为新发展格局。他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而做到这一点,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科学指导实践,需要把握好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看,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满足能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二是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看,国内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打造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
三是从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的关系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高标准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
对金融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
就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刘鹤分别从科技创新、供需互动、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提高收入水平、高水平对外开放六个方面详解实施路径。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对金融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央行行长易纲近日撰文指出,最近十多年来,我国银行贷款在各项融资之中的占比明显提高。风险向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集中,容易扭曲激励约束机制,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还会扭曲风险定价,导致金融资产总量过快膨胀和部分资产质量下降,放大金融风险。
只有发展好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才能够减少对银行债权融资的过度依赖,从而实现在稳住杠杆率的同时,保持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的目标。未来十年我国金融发展的*路径是市场的双向开放。
和合资管认为,要加快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提升出口质量,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