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克明面业 | 一碗“面”背后的发展密码

2020-12-15 17:47 · 互联网     

1984年的一个夏天,在一个从不产小麦的湖南小县城里,出现了一家不起眼的挂面小作坊。36年来,这家挂面小作坊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奋力向前,如今,竟发展成为了中国首家上市的挂面企业。

从小木匠到挂面大王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陈克明是湖南南县的一个木匠,在当地颇有名气,陈克明和妻子原本以为家庭条件会随之慢慢变好,但1983年发生的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左手的三根指头,生活再次陷入困顿之中。

为了生存,陈克明尝试过收破烂、摆地摊、做胆红素等等,然而,困境依旧没有被打破。

1984年1月,妻子让他去粮油店里买米,粮油店来了几位顾客,都问有没有上海的面,店老板说没有,顾客们扭头就走了。

为什么都不吃本地的面?陈克明在这一刻,看到了“面”的商机。

然而,发现商机并不代表事情会变得顺利。陈克明从来没有接触过做面,完全不懂和面比例、拌料配方、煮面时间、面条口感等工艺要点,他只能一点一点自己琢磨,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改进。

为了区别其他人用报纸包的面条,陈克明特意雕了一个“陈克明面条”字样的章,盖在纸上,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陈克明制作的面条。因为这一超前的品牌意识,“陈克明面条”逐渐在南县扎下根来。

靠着勤奋的双手和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陈克明做出来的面条品质和口感越来越好,也得到了更多顾客的认可。1984年5月,陈克明面条厂成立,“陈克明”牌面条正式问世。

从面条小作坊到中国挂面行业首家上市企业

从1984-1990年,陈克明的面条小作坊发展迅速,不断壮大,一直到1997年,陈克明开始走上工业化、规模化生产道路,逐渐打造自主品牌。

企业工业化、规模化发展,代表着有更多机械的加入。烘烤温度、机械故障、切面刀具的功耗对于当时新接触工业革命的陈克明来说,每一个问题都是致命的大问题,陈克明一边自学查阅相关书籍,一边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自行制造挂面烘干房,并坚持采用50℃-60℃的中高温烘干工艺(这一工艺理念现已被国际同行所普遍采用);改装机械、改进刀片,降低损耗,这些都让面条的品质和制面的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2001年到2011年,陈克明面条陆续通过了多项国际质量认证,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等众多殊荣,取得43项专利技术突破。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陈克明面条开始走出湖南,迈向全国市场。

2012年3月,克明面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2661),成为中国主营挂面*家上市企业。

打造百亿企业、传承百年美食

2019年,克明面业年产销量达5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先后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等众多殊荣,持续引领中国挂面市场的高速发展。

如今的克明面业,已发展成了一家以中高端挂面业务为核心,方便面、鲜湿面、面粉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民营食品高科技企业,旗下拥有 “陈克明”、“五谷道场”、“五味良仓”、“来碗面”、“金麦厨”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在全国,克明面业已拥有湖南长沙、南县,湖北武汉,河南延津、遂平,新疆乌鲁木齐等多个大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连锁商超渠道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前茅。

与此同时,为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趋势,克明面业加强品牌营销力度,签约著名演员刘涛,成为“陈克明”品牌形象代言人,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并进一步深耕渠道,通过多产品布局、全品类发展,利用移动互联网媒体和数字化手段,聚焦优势区域、提高渠道渗透率,借助产业链一体化,推动毛利率上行,朝着“打造百亿企业、传承百年美食”的“双百”愿景奋力前进!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