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激光切管机丨宏山激光对话电梯行业专家,探索行业新出路!

2021-01-19 10:30 · 互联网     

前言:

中国电梯市场就是世界电梯竞争场,八大世界电梯品牌中国都有制造基地。看起来电梯市场一片欣荣,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国外品牌占据市场的*领导地位及话语权。

近年来,中国电梯行业在不断学习及潜心研发中向前迈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率先开发出了中高速交流客梯﹑变频调速无机房电梯、公交型自动扶梯等五种整机技术,并将技术提供给国内30余家生产企业,为国内电梯工业发展莫定了基础。

在新模式、新思路、新技术的变革下,国产电梯品牌在短短十年间迅速崛起,国内的电梯产业格局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尽管国产电梯品牌已经打破国外品牌对电梯行业的*垄断。但是面对异常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仍然只是狭缝求生。近日,联合富士电梯总经理何永胜接受宏山锐视角采访,分享了联合富士怎么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以差异化的经营思路取得细化行业的**地位

行业洞悉

把握趋势,聚焦目标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产电梯企业的崛起,打破了国外垄断,国内电梯市场份额、产业格局得以重塑。国产电梯制造企业持续发力,在存量和增量双重驱动下,中国电梯保有量连年持续上升。

对话:基于什么原因,中国电梯市场需求有比较大的提升?

何:这几年,中国电梯数量每年都保持增长。当然不可能无限增长,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会有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但是即使饱和了,每年70万-80万的需求量还是有的。因为电梯它有一个使用年限,一个电梯用了10多年以后可能就要更新了。

何:另外就是政策原因,例如旧楼加装电梯,这个市场也是非常大的;国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电梯的需求量也会有增加。比如说一个高铁站,可能就有二三十台电梯,地铁站也是,这整一条线电梯用量也非常大。

【宏山锐观点】:近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速,房地产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铁路、轨道交通、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是电梯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除此之外,旧梯更新、改造,旧楼加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受政策影响,中国每年的电梯需求总量都以5%-10%增长,达到了60-80万台。

意见*

技术差距缩小,服务处于劣势

电梯行业竞争已达白热化,尽管国内电梯品牌在近年迎来大爆发,抢回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事实上,外资品牌依然占据中国电梯市场近60%-70%的份额。

对话:国际品牌相比,您觉得国产品牌电梯的差距在哪?

何:从技术方面,国产品牌也做得非常优秀了,现在反过来是一些外资品牌,他们还向我们国产品牌学习,像德国蒂森,他们反过来用我们国产控制系统,这就是我们的进步。

何:目前来说还是品牌效应方面的差距,进口品牌在国际知名度和服务方面相对有优势。因为他们的价格比国产品牌高出50%左右,所以他们有足够的利润支撑他们的服务,这点是他们的优势。但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双方的差异已经很小了。

【宏山锐观点】:尽管双方的技术差距在缩小,但中国电梯市场近60%-70%的份额依然被外资品牌占据。仅剩的30%-40%市场份额,由多达700多家的中小型电梯企业瓜分,对于国产电梯企业来说,想要脱颖而出,找准产品定位,走出一条差异化的产品路线是关键。


未来趋势

重型载货电梯,成为新的香饽饽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飞速,厂房越建越高,未来大型载货电梯的市场份额会持续提升。

大型重载电梯属于非标产品,国外品牌优势在于做标准、流水线的产品。国产品牌在非标产品上的设计能力、以及时间把控上要比外国品牌优胜。抢占非标产品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国产中小电梯品牌在虎口夺食、缝隙求存的方法之一。

对话:你觉得整个电梯行业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来发展呢?

何:我们是把重型载货电梯作为发展的重点,特别是超过10吨的电梯,现在市场上能够做这个产品的厂家很少,我们是市场里面最有力的竞争者。我们现在设计的15吨的20吨的40吨的产品都有。虽然说市场的需求没有常规货梯那么大,但是这是我们技术能力的体现,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购买先进加工设备的原因。

何:整个电梯行业会作为一个细分来发展。电梯虽说是一个有很大的市场,但是在某个细分市场里面会有行业龙头或者*者,我们就想在细分市场大型货梯里面做一个*者。

【宏山锐观点】:联合富士通过购买先进加工设备,走差异化路线率先抢占大型货梯市场。并立志成为细分市场大型货梯里的*者。

想知道是什么样的设备能实现联合富士对于重型货梯的市场雄心吗?成为一个*者,路又在何方?宏山激光与联合富士电梯的故事未完待续。

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前行,

但那些站得比我们高,

比我们远的巨人,

会举起明灯。

中国版的工业4.0正在全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HSG关注智造前沿,【宏山锐视角】倾力打造行业专栏对话业内专家,深度剖析现状,寻求制造企业生存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与智者同行,共谋智造未来,我们将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在更多行业落地。

2021  首刊  锐视角小组整理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