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历史扑面而来,每个人都是被推入其中的主角。
从2020开年延续至今的新冠疫情,让涉及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线下实体行业受到冲击,甚至面临着生存危机。阴霾之下,线上消费却出现逆势增长,线上应用需求量激增。
疫情加速了中国企业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而数字化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细胞,对稳定和推动经济社会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历了2020年疫情的逆势开局到2021年的*收官,2020年国内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的利好正印证了这一点。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100万亿元,还有133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居世界首位。
“100万亿”和“世界首位”的背后,数字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疫情逐渐可控,消费回暖,数字经济引擎重新启动,在技术创新的加速驱动下,中国社会的全面数字化正在成为常态,来自各个领域的企业比任何时刻都清晰地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疫情倒逼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一份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约有50%的企业表示会优先开展数字化转型。然而,疫情以来由于实施居家隔离和社交隔离的政策,日常的团队协作和商业活动被迫转移到线上,有超过80%的企业表示加速数字化转型具有战略必要性。
另据微软与IDC的合作研究显示,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63%的中国企业加快了数字化进程,67%的企业决策者认为创新力是“必备条件”,而非“可有可无”,创新力对于企业业绩和韧性至关重要。
毫无疑问,疫情将数字经济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大机构试图通过数字科技,帮助传统垂直企业进行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打通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任督二脉,服务智慧社会是当下潮流。
在政策层面,2020年4月7日,网信办《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数字化转型成为新主题,数字化生态时期到来。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数字被列为核心生产要素之一。新基建的投入只是前奏,新基建上面流动的都将成为数据资产,最终探索出价值变现途径。
2020年5月22日,“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新基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相较于传统基建,新基建更侧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披露,其中6次提及“数字化”,对服务业、金融、公共文化、政府、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等不同方面提出要求。
站在企业的角度,企业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完全被唤醒,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布局: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再投2,000亿元,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腾讯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百度未来十年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的投入。预计到 2030 年,百度智能云服务器台数超过500万台。
此外,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早就进行数字科技实践,不断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在数字化浪潮中占得了先机,让疫情成为以启动数据化、在线化、智能化、融合化为特点的“新服务”加速器。
以恒昌为例,疫情期间,恒昌部署了包括文本问答机器人、语音呼入机器人、语音外呼机器人、语音质检机器人等AI机器人, 并应用于客服、贷后、信审等环节, 保证了疫情期间各类服务正常运行。其中,在文本问答机器人和语音呼入机器人客服场景的应用中,武汉作为恒昌四大客服中心之一,疫情发生后, 文本问答机器人实现7*24小时可触达、可响应、无等待的客户服务体验, 处理了80%以上客户咨询量,大幅减少密集接触场景。在保证客服人员安全的同时, 一方面降低客服工作成本支出,另一方面更能确保客户需求可及时得到响应,保证客服工作的服务质量。
AI推动财富管理创新升级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AI技术的应用日益成熟。尤其在疫情催化的数字化浪潮中,“智能化”愈来愈成为财富管理行业升级发展的引擎。国际数据公司Statista也预测,2022年智能投顾管理资产总额将超过6,600亿美元。
这一势头在疫情期间更加明显,“零接触服务”背后,一些高净值用户多样而灵活的财富管理需求,需要企业通过量化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凭借标准化、模块化、定制化的金融科技全流程服务能力,来提供整合性资产配置方案。
以恒昌为例,目前通过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提供数字化支持,将声纹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机器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辅助提升平台的投研、科技、风控、产品筛选,提升全球化资产配置的管理和服务实力,从而为高净值人群提供多元化、抗风险周期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此外,沿着金融科技和财富管理两个方向进行战略转型升级,恒昌打造了建立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基础上的风控体系,并构筑起以投研驱动的专业护城河,同时,着眼全球拓展海外市场,将海外市场成熟先进的经验带到中国服务中、高净值客户,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一站式财富管理定制化解决方案。
依托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恒昌已利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金融科技关键技术,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数字化资产配置、智能客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应用。
而这些只是开始,数字科技的护城河必将加深数字化向企业生产核心环节和企业外部的多端延伸,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提升全链条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科技裂变夯实产业数字化
过去一年的跋涉似乎无比漫长,数字化加速渗透到社会的每个毛细血管。居家隔离加速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的转化,迫使传统线下产业线上化,“零接触经济”推动了全民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据凯度市场调研显示,疫情期间,84%的受访者至少尝试了一种新的在线服务。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产业互联网平台优化上下游资源匹配的优势得以凸显。疫情期间,中央也提出通过消费、科技和资本重塑内循环经济格局。加快国内大循环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为了帮助解决“无接触经济”最后一公里的安全难题,一方面,在线上,恒昌发布了电商平台——恒生活商城,构建起从电商购物到本地生活的多元化消费场景,让供应端和需求端实现更为高效的连接,打通数字化生活服务产业链。
另一方面,恒昌在线下铺设了恒生活AT智能货柜,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核心技术为基础,帮助商户实现“千柜千面”的个性化选品和差异化运营,构建起了“智能终端+供应链+物联网+融资租赁”的创新运营模式。
这种新的运营模式不仅为消费者打造了24小时营业、离身边最近的无人“微缩超市”,满足了用户即时性、便利性、碎片化需求,还基于SaaS管理系统,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帮助商户在足不出门的情况下实时监控每一台零售终端设备的运营情况,同时,控制商品损耗问题,还能将更多售卖数据同步到后台,助力商户不断调整商品品类。
值得关注的是,恒昌用数字化的方式,将扶贫产品通过恒生活AT智能货柜直接搬进学校、医院、商务写字楼以及商场、旅游景区、车站大厅等更多元的消费场景,不仅迎接“无接触”经济风口,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还拓宽了贫困农民增收的渠道,在2020年帮助重庆酉阳县顺利脱贫摘帽,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
未来,恒昌计划通过恒生活AT智能货柜,连接覆盖更多用户和多元化、多场景的高质量服务,助力产业数字化,让数字科技带来的裂变效应辐射到更广阔的领域。
寒冬已过,“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在新的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下,主动向数字化转型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的这份答卷,恒昌通过其实践案例,已经给出了可借鉴的圆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