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编程这么难,孩子怎么可能学得会?

2021-06-11 16:49 · 互联网     

最近在和几位家长聊起少儿编程时,他们抛出了这样的观点:编程多难啊,我都学不会,我家孩子才6岁,怎么可能来学编程,这要是学得不好,直接就厌学了怎么办?

其实这种观点十分普遍,并且这也是一个非常尖锐的提问,因为这个观点涉及到三个问题。

*, 少儿编程到底在学什么;

第二, 学少儿编程有什么用;

第三, 学得不好厌学了怎么办。

接下来,我们来逐个分析这几个问题。

*, 少儿编程到底在学什么。

先说结论,少儿编程教育≠学习写代码。

家长说,编程多难啊,我都学不会,我家孩子才6岁,怎么可能来学编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位家长对少儿编程的理解存在一个误区,他将少儿编程教育混淆为成人的IT编程职业培训。

坦率来说,面向成人的编程教育确实就是写代码,这些课程对于成年人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让低年龄段的儿童去学习自然不可能。

但少儿编程教育并不是写代码,目前受到公认的事实是,全球范围内的少儿编程教育大规模普及推广,是源于2013年在美国启动的“编程一小时”活动。

奥巴马站台“编程一小时活动”,屏幕上显示的是Scratch图形化编程工具

在这场活动中,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出面站台,并号召美国孩子“不要只想着玩手机,而是要开发手机应用”。在当时的活动上,美国孩子们所学习的也不是成年人的编程语言,而是Scratch图形化编程工具。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一款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它打破了传统编程框架,将代码图像化、具象化、实物化,把枯燥、乏味的字母、数字,变成了有趣的游戏。

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低年龄段少儿编程的主要学习工具,但在中国,童程童美在向低年龄段儿童提供图形化编程教育的同时,也特别针对学龄前儿童,设计了无需屏幕的创意编程启蒙课程。

童程童美无需屏幕的创意编程启蒙课程

该课程通过积木与无屏幕实物编程模块相结合,保护孩子的视力,通过触摸、图像刺激感官的学习方式,既锻炼编程思维,也符合其发展阶段。此外,学龄前儿童需要进行的认知启蒙、专注力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精细运动能力,都可以通过积木搭建和实物编程获得提升。

第二, 学少儿编程有什么用?

Scratch编程语言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瑞斯尼克认为,在学编程的过程中教会孩子们如何将复杂的想法分解成几个部分,不管孩子以后做什么,都可以用的到,这才是学编程的意义所在。

纽约大学教授戴安·拉维奇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少儿编程正改变着孩子思考的方式,它让孩子学习到了如何思考,如何用编程的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

到底什么是编程思维?有一个经典的问题:把大象装进冰箱分几个步骤?中国人都知道:*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关上冰箱门。

编程思维:如何把大象装进冰箱

这就是十分典型的编程思维,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小问题,聚焦几个重要节点,形成解决思路,设计步骤,最终解决问题。

第三, 学得不好厌学了怎么办?

首先,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无论是编程还是任何其他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一直遇到挫折,长此以往确实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

但是,学习本就是一个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击败挫折的过程,适当程度的困难和挑战反而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孩子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心理学家比约克夫妇把这种困难叫做“合意困难”。

因此,一方面,童程童美会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给孩子们“制造困难”。在日常教学中采取PBL项目式教学的同时,阶段性地将科技赛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就是CBL挑战式学习。

另一方面,童程童美在“制造困难”的同时,也认为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想要建立长期的兴趣,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所产生的问题就必须要得到及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解决,而这离不开真人老师的实时指导。

童程童美始终坚持真人老师授课教学,一方面实时把控孩子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也及时、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在产生问题、探究学习、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所以,编程确实很难,但少儿编程不难,还能收获一生受用的编程思维,只要有真人老师在身边,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让孩子通过赛事获得成就感,就可以让孩子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