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明星带蒙牛走出增长困境。
今年2月,亚洲杯和冬奥会接续而至。
要说最忙的人,除了赛场上的运动健儿和新闻媒体,估计就数蒙牛了。一边是提醒女足训练前后记得喝奶,另一边是给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应援”打call,它的“行程”安排十分紧凑。
不过,看着每天上亿的话题阅读量,身为乳制品界营销鼻祖的蒙牛显然乐在其中。
资深“广告人”
“要强女足勇夺冠!蒙牛率先千万现金奖励!铿锵玫瑰,天生要强,为国争光,与有荣焉!”
短短29个字的微博,让网民们本就沸腾的情绪再次掀起一个小高潮。
2月6日晚,中国女足以3:2战胜韩国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一个小时后,蒙牛*个现身为女足送上千万现金的奖励,相关词条很快冲上热搜榜首。
这才是开始,媒体的二次转发让这个话题再次发酵。伯虎财经看了下,发布#蒙牛*奖励中国女足夺冠#相关内容的媒体有68家,阅读次数高达3.7亿。
当然,比起冬奥会开幕后谷爱凌相关话题的热度,这个数据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2月8日,谷爱凌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蒙牛顺势发布了#谷爱凌中国牛#的话题,“与世界冠军一起喝蒙牛、中国牛”这样振奋人心的句子,在微博上获得了20多亿的阅读次数。
不仅如此,蒙牛还发动了郎朗夫妇、宋茜等旗下各产品线代言人一起比“中国牛”动作,与腾讯体育联合打造纪录片《谷爱凌:我,18》,推出“请牛人干牛事”活动用100万元请网友共同策划超燃文案。
一连串动作下来,蒙牛为谷爱凌助阵变成了一场跨圈层、强裂变的大型营销场景。
蒙牛的营销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它成立之初,创始人牛根生花大价钱在呼和浩特市路边承包了四十多块广告牌,上面写着“向伊利学习,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靠着“蹭”热度,蒙牛成功出圈,还在广告牌被砸之后登报发文痛斥破坏者,实现了二次营销。
之后的二十年,从冠名《超级女声》到赞助《青春有你3》《向往的生活》,影视综艺带动了蒙牛的营收,营收又反向成了广告投放的后盾。
成功案例不少,在这次的谷爱凌、中国女足之前,有2020年高考期间推出的押题包装奶,也有2021年初跨界《姜子牙》推出国漫贺岁大片《国漫联盟之嗨皮牛夜》,让品牌IP牛蒙蒙顺利出道。
翻车也不可避免,最近的一次是去年的倒奶事件。粉丝为了给《青春有你3》的选手投票,购买大量乳饮扫码投票后将其分批倒入沟渠。
这个事件幕后还有粉丝买不到库存商品、黄牛倒卖奶卡的身影,以至于蒙牛被质疑与经销商、黄牛串通炒作奶卡。
再往前追溯,还有罗志祥事件曝光后引发的网友拒喝纯甄酸奶、肖战粉丝“撕圈”大战后蒙牛被迫下架肖战代言产品等等。
娱乐营销有风险,2017年开始,蒙牛转而加码体育营销。成为2018年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签约梅西、姆巴佩等体育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成为中国足协中国之队的主要合作伙伴……
体育营销对于经历过数次踩雷的蒙牛可能是个更加安全的选择,并且随着国人爱国意识的逐渐强化,借势体育营销能让蒙牛的品牌形象有所改善。
“中年不得志”
蒙牛的营销战略布局,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词——财大气粗。
在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数十个项目的赛场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蒙牛的身影。
游走在各大赛事上,它的花费也确实不斐。2019年和2020年,蒙牛的产品和品牌宣传及营销费用分别为84.999亿元和68.031亿元;这个数据在2021年上半年则为52.646亿元,同比上升15%。
作为乳业妥妥的TOP2,蒙牛为何对营销如此痴迷?
以伯虎财经的视角,蒙牛二十年的商海浮沉,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是2012年伊利营收超过蒙牛,两家企业多年胶着的格局终于打破。
蒙牛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活在变化中。2009年中粮集团收购蒙牛20%股权,成为后者*大股东。
中粮的进入让蒙牛暂时从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的困局中脱身,避免了被外资控制的结局,但蒙牛也开始了为期数年的管理权更迭。
先是牛根生告别*决策人的身份,伊利时期的老将杨文俊继续担任总裁,到2012年中粮正式接管蒙牛的管理,钦点孙伊萍接任,直至2016年9月,孙伊萍辞职,在中粮、蒙牛均无根基的卢敏放出任总裁。
期间数年,蒙牛的经营策略、各产品线负责人随着人事变动几度变化。
这段时间内,蒙牛与伊利的营收差距逐渐拉开。即使卢敏放接手后蒙牛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也没有改变这种态势。
2019年,蒙牛的营收创下790.30亿元的新高,但伊利比它多了111.93亿元;2020年,蒙牛的营收不升反降,两家差距高达208.51亿元。
与蒙牛比起来,伊利的管理层相对稳定,2002年至今,潘刚坐镇总裁位置已经20年。它的打法也一直很明确,以液态奶为主业,专注产品和技术创新,同时也衍生出奶粉、奶酪、冷饮等多元化业务。
当然,伊利的赢面不止于此,营销方面它出手比蒙牛还要“狠”。
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伊利已经多次成为北京奥组委官方合作伙伴;综艺方面也多有涉足,赞助了《奔跑吧兄弟》《高能少年团》等多档节目。2020年,其广告营销费用高达110亿元,比蒙牛还要高出42亿元。
从蒙牛的角度来看,两家的产品布局十分相似,收入的主要来源也都是液态奶。蒙牛有特仑苏,伊利有金典;蒙牛有酸酸乳,伊利有优酸乳;蒙牛有优益C,伊利有每益添……
要说蒙牛缺了点啥,大概是它的爆品相对伊利较少。伊利拥有十余款销售额过10亿的单品,其中安慕希、金典、优酸乳等均为百亿级单品。但蒙牛主要靠特仑苏、纯甄等少数几款产品来带动营收。
对于蒙牛而言,要想重回*状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能是学伊利增加曝光度。
这一点,在2020年卢敏放的“双千亿”目标(实现销售额达到千亿,市值达到千亿)未能实现后,似乎更为紧迫了。
2021年,卢敏放再一次放话,要在5年内“再创一个新蒙牛”。营收压力越来越艰巨,当蒙牛急于“再创一个蒙牛”,几十亿的营销费用也就不算多昂贵了。
谜题难解
无论是奖励给中国女足的一千万还是谷爱凌中国牛相关话题的传播,蒙牛在营销方面确实做到了有格局、有魄力、有创意。
影响力有了,实际的回报呢?
以谷爱凌为例,据《21世纪商业评论》的报道,2021年之前,谷爱凌代言费大概为100万美元,2021年2月她拿下金牌后,代言费上升到了250万美元。
蒙牛从2019年底开始签约谷爱凌,此前2年时间,谷爱凌的热度没有这么高。今年2月正处于她得奖期间,应该是商业价值爆发的小*。
但实际情况恐怕没有那么理想。蒙牛在微博上与京东进行了联动,按理说导流效应是比较强的。而京东蒙牛旗舰店谷爱凌包装产品中,销量较高的真果粒牛奶饮品,近15天销量为2万+件。按照每箱60元单价来算,总额远远无法比拟代言费。
此外,在天猫平台上,注明【谷爱凌限定版包装】的蒙牛纯牛奶在天猫超市、蒙牛旗舰店等渠道售卖,但月销量均未超过5000。
从这一点来看,蒙牛押注体育明星,博得了观众的注意力和掌声,但似乎无法让大家爽快下单。
当然,蒙牛的现状,只用营销来解题不太精准。它在渠道把控上尚有很大的改进之处。
去年9月,与蒙牛合作了18年的经销商董振堂对媒体控诉蒙牛拖欠千万货款,由此曝光蒙牛对经销商一贯使用压货、欠费用等套路。
在此之前,2019年蒙牛还曾因旗下产品慢燃纤维奶昔的招商政策被卷入传销疑云。慢燃产品虽在11个月内创下4000多万瓶的销量,但蒙牛这顶“传销”的帽子也摘不去了。
蒙牛的焦虑不止于此。2021年上半年,飞鹤成了乳制品业的“黑马”,创下37.65亿元的净利润,而蒙牛只有29.67亿元,行业“老二”的地位不保。
卢敏放说出“再创一个新蒙牛”,应该不是多巴胺分泌下的冲动之举。但是,在提高营销效率、改进销售渠道等方面,蒙牛需要革新之处确实还有很多。
如果不先“保住一个旧蒙牛”,蒙牛恐怕也很难“再创一个新蒙牛”。
参考来源:
1、新浪科技:蒙牛经销商“崩盘”始末:合作18年后被遗弃?
2、功夫财经:蒙牛业绩背后的猫腻:营销费用逐年攀升 业绩存水分
3、中国商报:树立品牌形象蒙牛多元布局体育营销
4、中科财经:蒙牛被质疑与经销商、黄牛串通获利 “畸形营销”凸显业绩增长压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伯虎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