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疫情还在发酵。据国家卫健委数据,3月2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38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432例,这也是全国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连续第十天破千。
疫情快速蔓延,身处“疫区”的上海迪士尼宣布暂时闭园。3月20日晚,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包括上海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小镇和星愿公园)发布公告称,将于2022年3月21日起暂时关闭。
作为中国主题娱乐市场的“巨无霸”,上海迪士尼闭园,是当下国内主题公园市场的一个缩影。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时期,局部疫情此起彼伏,为重资产运营的主题公园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近期,有报道称长隆旗下位于广州及珠海的企鹅酒店、马戏酒店、科学酒店和熊猫酒店都将暂停营业。长隆尚且如此,缺乏客流、运维成本高昂,国内主题公园还扛得住吗?
01
上海迪士尼卸去“光环”
疫情爆发以来,上海迪士尼曾多次因疫情防控或极端天气闭园,但除了疫情初期长达一百余天的闭园外,通常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运营。进入三月,疫情的快速蔓延,让上海收紧了防控措施。2022年3月21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865例,本土病例再创新高。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绍,截至3月21日12:00,上海256座公园采取临时闭园措施,室内场所均关闭。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同样于21日起暂停对外营业。
根据公告,上海迪士尼此次并未明确恢复运营时间,结合近期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仍旧严峻,上海迪士尼此次闭园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其发布的退改细则显示,持有2022年3月21日和/或之后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的游客,可以在未来六个月内、且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运营后任选一天到访上海迪士尼乐园,例如,2022年3月21日的门票有效期将顺延至2022年9月21日之前。
有知情人士表示,上海迪士尼闭园是当地政府开了一天会之后,经过全方位的利弊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认为,上海迪士尼闭园背后是多方的协调、协商之后才决定的。一方面,上海迪士尼每天要有一定的游客量基数(比如2万人次以上)才能维持运营成本,如果游客太少,只有几百人或上千人,迪士尼可能会主动申请关闭,因为正常开园运营的成本是很大。另一方面,上海迪士尼是一张城市名片,也是行业的标杆,做出关闭的决定也要十分谨慎。他强调说,迪士尼员工那么多,员工住的小区那么多,万一确认一个病例,连在一起的多个小区,甚至整个乐园都会受到影响或隔离。
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上迪曾是迪士尼的“一枝独秀”,复苏能力领跑全球市场。作为全球*家疫情过后重新开放的迪士尼乐园,根据全球主题娱乐协会(TEA)发布的报告,上海迪士尼乐园以550万客流量成为全球2020年游客人次第二多的主题乐园。
但这一*优势正在被迎头赶上。随着巴黎迪士尼在2021年6月重新开放,全球六大迪士尼乐园再次全部向游客开放。在2月初发布的2022年度*季度财报中,迪士尼主题乐园相关收入同比实现了翻倍,由2021 年*季度的 36 亿美元上涨至72亿美元,其中 美国国内收入同比跳涨222.36%,也显示疫情对其线下娱乐体验的影响在缩小。
在财报中,迪士尼将主题公园收入反弹归因于更多游客重返主题公园、入住度假村、乘坐迪士尼游轮,以及游客消费增加等因素。其中,迪士尼全球的乐园和度假区全部保持开放营业,去年同期只有佛罗里达州乐园和上海乐园全季度开放,香港乐园和巴黎乐园只部分时段开放,加州乐园则全季度关闭。
可以看到,疫情仍然是影响上海迪士尼经营的*不确定性。数据显示,上海迪士尼2020年迎客550万,同比下降48%,年收入同比下降46%。而2021年,得益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国内游复苏等多重积极因素,上海迪士尼快速复苏。据上海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透露,2021年以迪士尼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无论旅游人次和收入均超疫前水平。
02
主题公园集体遭遇“倒春寒”
上海迪士尼只是一个缩影。
疫情以来,国内主题公园可谓损失惨重。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华强方特净利润同比下降38.84%。2021年上半年,若扣除1.6亿元的政府补助,华强方特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604.1万元。
另一家海昌海洋公园2020年亏损14.79亿元,归母净利亏损14.52亿元。巨亏之下,海昌选择断臂求生,去年10月宣布向MBK Partners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Aquaman Hong Kong Limited出售由青岛公司、天津公司、成都公司及武汉公司运营的四个主题公园公司100%股权及郑州项目公司66%股权,合计代价约65.3亿元。随着出售项目最终落地及轻资产扩张,海昌海洋公园近期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期2021财年录得净利润不少于8.3亿元,正式扭亏为盈。
主题乐园的重投入决定了其运维成本极高,需要高客流量和消费水平支撑,一旦停摆就会导致亏损。以海昌海洋公园为例,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总经理李绍君此前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对海洋类的主题公园而言,固定成本支出还是运维的*关键,包括动物养护、能源系统运维等等。海昌海洋公园拥有300余种、超30000只极地海洋动物,每月动物饲养成本及维生系统成本超过百万。
林焕杰曾表示,主题公园投资大、回收慢、风险大,前期投入外,未来还需要长期的经营、维护、维修、保养和升级的投入,光是维修这一项就耗资惊人。游乐设备设施的零配件一般都是会有两套备用,所以会积压资金,一般主题公园的回本周期在7-9年左右。
停摆压力下,国内主题公园还面临着自身的结构性困境。随着楼市步入寒冬,房地产+文旅模式宣告破产,不少和楼盘关联的主题公园纷纷停工,甚至成为烂尾项目。重投入的主题公园需要更多客流和更大市场体量,对区位选址要求极高,乐园运营也需要从“资产/资本导向”转向“服务导向”,但由于传统房地产开发商有意无意的忽视,在已开业的乐园中,由于缺乏客源迅速陷入亏损的项目大有所在。
03
主题公园往何处去?
防疫压力下,中国主题公园的局势并不乐观。
林焕杰告诉执惠,目前国内疫情多点爆发的奥密克戎病毒对主题公园行业的影响比2020初可能要大30%以上。主要是因为病毒传播速度快,疫情断断续续,这会严重影响游客出行的心态,对游客的心理创伤更大,甚至会有恐慌心理,去主题公园这种人员密集的地方会更加小心。
“特别是跨省游,上海的游客到广州待几个小时就得做很多次核酸检测,这给主题公园行业恢复的预测和预判带来很大的困难。相比之下,2020初的新冠病毒,虽然没有疫苗,也不完全了解这一病毒,但传播速度慢,在政府、医疗部门及医护人员及全国抗疫人员共同努力下,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主题公园重体验、室内娱乐等属性,与防疫要求、消费者的防疫安全心理之间的冲突;国内游尤其是周边游本地游的市场机会、客群变化,以及较为漫长的恢复复苏期等,对主题公园领域,都将带来潜移默化或明眼可见的影响和变化。
执惠创始人兼董事长刘照慧认为,疫情对主题公园的建设形态、产业布局和业态分布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室内和室外主题乐园项目的配比,以及亲子类垂直赛道的深耕、选址布局。在后疫情时代,微度假、周边游、城市目的地以及“双减”之后的亲子赛道都会有极大爆发的空间。所以,疫情在很多层面上深刻地影响了未来主题公园的产品品类、业态布局、项目选址以及产业创新。
另外,随着地产+文旅模式受限,未来的文旅真正要回归到优质项目,真正解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美好体验这样的产品系统、服务系统和生态系统。因此,未来的文旅在投资建设上会抛掉房地产过大的投资、过重的投资,可能会让步于合理的投资、理性的投资以及可持续、能闭环的商业模式的投资。
林焕杰也表示,最近几个月的行业交流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主题公园企业对投资会非常谨慎,要不减少投资,要么推迟项目投资,因为受疫情影响,要考虑到老百姓的收入减少、游客心理恢复程度等因素。另一方面,与之前投资人拿资金到处找土地建主题公园不同,未来政府会把更好位置的土地拿出来吸引投资人,甚至可以把投资要求放低,政府希望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将土地盘活。
谈及主题公园行业未来的恢复,林焕杰认为,全国经济形势要完全达到疫情前的状态,至少要等到2024年上半年,届时主题公园行业也会得到大范围的恢复。
刘照慧则认为,迪士尼的暂时关闭,包括长隆度假酒店的歇业,其实是在疫情常态化,以及动态清零的总体政策指导下的一种应急之策。“我相信下半年主题公园行业会有良好的反弹和恢复,但是,恢复的具体情况还要随着疫情的影响而动态调整,这对整个主题公园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灵活机动的反应能力以及运营的思路调整上都会有深远的影响,也会考验整个的运营团队的数字化管理能力和灵活应对疫情的迅速响应能力。”
作为企业方代表,海昌海洋公园相关人士告诉执惠,公司依然对下半年文旅行业恢复保持乐观的期望,尤其是对周末、节假日的中短途游、周边游,以及户外、郊野游等出行方式的恢复充满信心。同时,海昌也呼吁,在特殊时期,政府主管部门能够推出税务减免、福利政策补贴等扶持政策,同时共同引导人们对文旅行业复苏及出行的信心,助力文旅行业共克时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执惠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