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起底知网的「贪心」生意

低成本,高收入的背后,让知网收获了学术界“一本万利”的生意。
2022-04-19 17:19 · 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  作者 | 韩滢 编辑 | 李信   
   

正在读研一的羽洁怎么也没想到,知网是陪伴她学生生涯最久,且最费钱的网站。 

“我一直在用校园内网登录知网,看论文不花钱,但论文查重必须要花钱,本科毕业论文就花了七百块,听说研究生毕业论文查重更贵。”羽洁告诉连线Insight。

如今,不断为知网掏钱的不仅有学生,很多知名学校、机构也被知网的“高价”劝退。

近日,一则落款为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在网上流传。该邮件对知网近“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和“苛刻”的续订条件进行了指责,并表示因谈判无法达成一致,中国知网已暂停中国科学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4月17日中科院负责人已经回应消息属实,其表示自2022年4月20日起,中科院将停用CNKI数据库。随后不久,财经网报道中科院将用万方和维普替代知网。

4月19日下午,知网通过CNKI知网公众号表示,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

知网声明,图源CNKI知网微信公众号 

目前,关于此事双方回应并不一致,但知网太“贵”了是不争的事实。

更早之前,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曾一度停用知网,原因都是因为知网的高价费用。

除了价格太高外,近几年知网的负面消息不断。强制消费、版权问题、过度商业化等都让知网的形象受到影响。

经过一次次质疑后,知网的高价生意还能继续做下去吗?

01、知网有多贵? 

天下苦知网久矣。

和羽洁一样,多位学生向连线Insight表示,自己只需要用学校的内网登陆便可以在知网免费看论文、期刊等,以此满足学术需求。

事实上,知网是各大高校为学生的学术需求提供养料的地方。但这背后,高校与知网合作却有着不小的财务压力。

因为学生们每在校园里打开一次知网,都是高校在为知网的“天价”买单。

此次流传的中科院邮件中便表明,仅2021年中科院集团CNKI数据库订购费用达到千万级别,“该数据库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

回看过去十年,“用不起”“忍不了”知网的高校、集团并不只有中科院一个。

2016年3月,北京大学曾贴出即将停用知网的通知。北京大学表示,“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此外,北京大学还直言“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

更早之前,武汉理工大学的遭遇更是将知网的“霸道行径”展露无遗。

彼时,武汉理工大学的师生接到了知网停用的通知。武汉理工大学表示,“这些年来CNKI公司涨价幅度过大的行为已经受到全国很多高校的抵制,包含许多知名的985高校。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我校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10%,特别是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更致命的是,学校没有还价的余地。换句话说,不按规定付费就“断网”,也就是无法使用知网的服务。

到了2018年,因知网涨价而导致高校暂停续订的事情时有发生。太原理工大学表示,在“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暂停访问期间,该校师生可通过图书馆主页上的“万方数据知识服务系统”、“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超星期刊”替代。

显然,多年来高校与知网暂停合作的例子都在证明,知网对高校财务上的压力是持续增加且长期存在的。

除了高价的订阅费用外,知网近年来关于论文版权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去年年底,“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赔偿70多万”等相关消息在微博上引发热议。更让外界无法理解的是,因为知网的付费下载规定,连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也要收费。

按照知网的规定,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在中国知网出版,作者本人最高仅可获得100元现金,以及400元面值的检索阅读卡作为稿酬。

彼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因知网擅自转载自己的文章,将知网告上了法庭。最终赵德馨胜诉并获赔70万元,知网也公开发表了道歉声明。

但令外界没想到的是,赵德馨教授在胜诉之后,其文章作品却被知网悉数下架。这意味着,虽然赵德馨获得了法律上的胜诉,但其作品却失去了在知网的传播渠道。

面对看似荒唐的做法,知网表示会和赵德馨商定作品重新上架的事宜。但连线Insight查阅知网时发现,至今赵德馨以作者身份发表的文章在知网上无法搜索。

多项事实都在证明,知网与高校、学者存在着诸多不对等的关系。而这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行为,已经让知识分享变了味。

02、知网为什么卖这么贵?

讨论知网“天价”问题之前,必须要承认的是知网的权威性。

成立于1996年的知网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共同发起。从正式建立起,知网就获得了全力扶持,始终被列为科技领域创新的重点项目。

一直以来,知网是万千学子获取学术资源的网站。

知网官方介绍,其目前在全球50多国家和地区拥有2.7万家机构用户,年下载文献总量达到20亿篇次,用户涵盖高校科研、党政企及其智库、公检法军、医药卫生、中小学与农村,其中高校用户覆盖76%的世界前500强大学。

连线Insight在知网上看到,知网现收录中国大陆出版的期刊10320种,全文文献总量6000万余篇,其中学术期刊8439种,核心期刊1978种,收录率达到99%。

事实证明,当学术数据出版商在市场内取得一定地位时,价格竞争机制便很难发挥作用。这也是知网越来越贵的原因。

国内的学术网站,除了知网,还有维普、万方数据较为知名。维普官网显示,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累计收录期刊15000余种,现刊9000余种,文献总量7000余万篇。而万方数据的官网上,并没有明确指出官方期刊数量。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此前表示称,2010到2016年间,知网对该校的报价涨幅高达132.86%。而和知网相比,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的价格都只是知网的零头。

要明白的是,学术数据库提供的产品和一般商品不同,学术文献是作者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具有*且不可替代性。正是因为这样,知网论文“低买高卖”“一本万利”的生意做得越来越火爆。

举例来说,当高校停用知网一段时间后,迫于学术资源的压力,很可能又不得不继续与知网合作。

令人失望的是,版权的一家独大却让知网在背离初衷的路上越走越远。说到底,高校接受知网无休止地涨价是基于对数据库的依赖,而这背后也指向了知网的“垄断”生意。

今年两会期间,有委员针对知网是否涉及垄断一事提问,随后,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司回应,称正在核实研究。

“技术让知识越来越便宜,而垄断让价格越来越昂贵。”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关于“知网”提案的一句话就已经引起外界深思。

这种提案并非空穴来风。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孙晋曾向光明日报坦言,“如果学术数据库不再将版权保护作为激励创新的催化剂,而是将其当作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恣意滥用版权实施垄断高价,破坏、妨碍并制约相关市场竞争,其滥用行为便不能逃脱《反垄断法》的审查和惩治。”

中国青年报也曾发表评论称,“中国知网还带有极强的垄断性——它不仅是国内知名度与论文载量均排在前列的中文数据库,还被有关部门批准为我国*的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

究其根本,知网越卖越贵跟其强大的资源紧密相关,有资源就意味着有话语权。要明白,知网有学术资源自然是好事,但并不是其“坐地起价”“店大欺客”的理由。

03、知网究竟有多赚钱?

说起知网,学术界并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知网背后是一家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

爱企查显示,中国知网所属公司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100%持股。

正如上文所说,知网的知识付费模式下,让其吸金不少。对于知网究竟有多赚钱,其母公司财报展示得更加直观。

同方股份年报显示,2020年全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归母净利润1.93亿元,毛利率达53.93%。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毛利率达51.30%。

首先要明白的是,同方知网即同方股份旗下从事互联网出版与服务的业务,也就是“中国知网”(CNKI)门户网站。

从同方股份2020年年报中可以看到,同方知网是在该集团六个公司中毛利率最高的,这意味着,知网的确很赚钱。 

再将时间线拉长,连线Insight翻阅同方股份近几年财报发现,同方知网的毛利率都在50%以上。2013年,其毛利率更是达到了70.99%。对比来看,即便是盈利能力很强的苹果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也仅为43.8%。

同方知网2013-2015年财务情况,图源同方股份2015年年报 

伴随毛利率持续居高的还有主营业务营收。财报显示,2013年-2020年近十年中,同方知网的营收从5.7亿增长到了11.68亿,翻了不止一倍。

低成本,高收入的背后,让知网收获了学术界“一本万利”的生意。

按照知网的规定,知网的论文每被下载一次,平台就会收取硕士论文15元/本,博士论文25元/本的费用。但对比之下,即便是价值最高的博士学位论文,原作者也只会得到100元稿费和400元检索卡。

如此悬殊的“低买”和“高卖”的价格,自然让知网能够一年坐享十几亿的收入。

更关键的是,除了对学术期刊的低买高卖外,知网论文查重费也成为知网收入的新途径。 

2019年后,受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影响,国内高校毕业生论文查重工作愈发严格。

彼时,翟天临的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将学术界和演艺界的舆论推到高潮,这也让知网论文的查重生意越来越好赚。

以论文查重价格为例,一篇近3000字的论文,知网查重价格为68元,而在维普和万方两平台查重,价格仅需9元。

屡次提高的论文查重费让众多在校生叫苦不迭。某高校研究生向连线Insight坦言,“现在我们毕业论文查重一次就要几百块,学生真的用不起了,我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很多学生还表示,“学校不承认知网以外的查重认证,我们也没办法。”学校和知网合作后会给两次免费查重的机会,但仅两次的查重机会并不够用。 

可以看到,学术机构、论文作者与知网之间的矛盾依然会持续下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但总归要明白的是,知识是无价的,其本身的意义在于信息的传播。知网作为学术信息平台,想要以知识牟取商业暴利,不符合学术和市场要求。知网的“贪心”行为,是时候停下来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羽洁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