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浙江又一县级母基金落地,30亿

如今,投资碳中和就是投资未来,碳中和,正在席卷VC/PE圈。
2022-05-24 15:21 · 投资界  杨文静   
   

又一个碳中和母基金来了。

投资界-解码LP获悉,浙江金华市下辖县级市——永康市披露,在永康市财政局与市产投集团、市产业基金有限公司等部门共同努力下,永康国核星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成立,这标志着永康市首只碳中和新能源产业基金正式落地。

据了解,该基金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是浙江省首支以“碳中和、新能源”为主题的县级母基金,将协助永康市打造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群。目前,浙江省各市区已经设立多个县级母基金。

至此,我们看到今年最火爆的募资方向——碳中和。

30亿县级母基金来了,投碳中和

天眼查显示,永康国核星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3月25日在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注册成立,该基金由市国投集团、市产业基金有限公司、国核投资有限公司和永康星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基金管理人为国核投资有限公司。

这是永康市新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出台以来设立的第一只子基金,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其中,永康市产业基金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参股比例10%。

据悉,该基金将作为永康市“基金+招商”和重大资本运作平台,密切配合永康市新能源产业布局规划,利用基金管理人的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以碳中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协助永康市打造包括锂电池、储能电池、光伏、氢能等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群。

作为浙江金华的县级市,今年以来,永康市在浙江浓厚的创投氛围下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2022年3月,《永康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出台,提出落实主管部门职责;完善决策流程,建立项目分类立项决策机制;新设效益类投资项目,发挥基金管理公司能动性;科学制度返投比例、出资比例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市产业基金运作管理机制。

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子基金管理人的工作效率与运作水平,政策新增了对子基金管理人的特别激励规定:对于投资效益较好的效益类项目,经绩效考评,市产业基金可将部分收益让渡给子基金管理人。

据了解,2021年以来,永康市首创了“零供地+奖补”的招商引资新模式,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首个电子信息产业园。引进京东方、联创、伟创源等22个“芯屏器核”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此外,永康市组建了产业基金,积极对接普华资本、软银中国、国科、京东方等投资机构,运用资本手段加大创新型企业招引力度。目前,普华资本现已落地并开展实质性运作,其他2只基金正在组建中,三只基金将持续推送优质项目并助力永康市项目招引和落地。

百亿县级母基金遍地开花,浙江省也不遑多让。今年3月,浙江台州县级市临海设立了一只100亿规模母基金,用于支持信息经济、环保、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以及农业农村经济,以此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母基金首批出资金额为15亿元。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还有温州县级市瑞安——2021年5月,瑞安发布《瑞安市产业基金发展引导政策》,推出奖补政策“加强版”,给予被投资的本地项目最高超额收益的100%奖励,私募投资基金团队总额最高100万或50万元奖励。两个月后,瑞安市召开政府产业基金高质量发展论坛,会上宣布瑞安新增合作基金5家、合作规模超50亿元。

2021年7月,浙江省财政厅印发了《浙江省产业基金管理办法》,提出产业基金的管理费与基金整体运作考核绩效挂钩,对于投资效益较好的效益类项目,可从项目投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对基金管理公司的业绩奖励,这一市场化改革举措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基金管理团队的积极高效运作,永康出台的政策中也对此进行了多方参考借鉴。

可以看到,浙江有望成为中国县级母基金的高产出地区。

碳中和,今年最火募资赛道

碳中和有多火?一个个新基金正在诞生。

今年3月底, 宝武绿碳私募投资基金(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该基金由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这是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首支钢铁领域子基金,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碳中和主题基金。

短短几天后,中金资本联合协鑫能科打造的全国第一支以“碳中和”为主题的百亿级规模产业基金——中金协鑫碳中和基金项目正式落户浙江诸暨。该基金总规模不超过100亿,首期规模为40亿,以双碳产业链为主要投资方向,基金重点投向移动能源产业链及上下游技术。

今年1月,IDG资本联合基金战略投资方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共同宣布,成立国内首支零碳科技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为100亿元,首期募资规模为50亿。将重点投资太阳能、风能、动力电池、储能、智能电网、氢能、碳交易及管理等零碳科技相关创新领域。这是迄今国内第一支以“技术投资+场景赋能”为主题的零碳科技基金。

我们把时间轴拉长——2021年3月,远景科技集团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该基金是国内首支绿色科技企业携手创投机构成立的百亿规模碳中和技术基金,首期募集50亿元,将投向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9月,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正式落户无锡高新区。

此外,高瓴也在2021年6月份宣布设立“碳中和”专项投资基金;7月,青松资本和城阳区也共同发起了“100亿碳中和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是目前国内同类城市中政企共同参与设立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专项基金。

在全球“碳中和”大趋势下,头部机构纷纷入局。除了红杉、高瓴、IDG资本、中金资本外,深创投、经纬中国、达晨财智、同创伟业、东方富海、德同资本、博正资本等各大机构也开始布局碳中和基金。

清科研究中心显示,截至2021年9月,投向绿色环保、清洁技术和新能源方向的绿色产业基金逾1000支,2021年多支百亿级基金完成设立。据不完全统计,此前“绿色”“碳中和”基金已超过2000亿,其中母基金规模近1000亿。而规模885亿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已正式进入投资期。

投资碳中和就是投资未来。碳中和,正在席卷VC/PE圈。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杨文静,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276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