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昔日空调大王,还能卷土重来吗?

能否卷土重来,还是成为时代的眼泪,留给志高“自证”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2022-07-18 10:02 · 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  作者 | 朱末   
   

持续的高温轰炸下,空调又卖爆了。

据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月中旬以来,门店空调销售同比增加122%,卖场每天门庭若市,畅销机型供不应求。格力、美的、海尔等领军品牌,都在加紧备货,抢占市场。

然而,热闹景象中,却有个近乎“边缘化”的品牌,因为质量问题投诉,重新走入了大众视野,引发一波唏嘘之声。它就是曾经被称为“空调四大天王”之一的志高空调。

在逆境中强势崛起,敢叫板铁娘子董明珠,一度销量超越海尔,志高空调曾创下无数奇迹,创始人李兴浩还声称要“造世界上*的空调”。

昔日豪言壮志犹在耳,现实却是异常残酷。如今的志高空调不仅口碑下滑、销量萎靡、债务缠身,更是多次“卖地续命”。

2019年3月,志高控股发布公告,拟以2.04亿元的价格出售旗下子公司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40%的股权;同年5月,又以4.5亿元的价格出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物业。

资产一再变卖,却难挽颓势。2020年7月,志高控股以12.15亿元的价格将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工业用地卖出;2021年9月,李兴浩被佛山、重庆两地法院做出限制高消费裁决,由于未能履行义务,董事长竟沦为了“老赖”。

从最高点一路坠入深渊,大起大落中,志高空调被外界解读为将是“*家倒下的空调巨头”。唱衰声中,志高并未放弃自救,就在今年1月,志高空调对外宣布四会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这个大动作,预示着志高在空调领域的制造能力会得到质的飞越。

只是时移世易,光环尽褪的志高空调,还有下一个明天吗?

01

屡次“起死回生”,终于迎来*时刻

在中国家电业中,流传着“张瑞敏的脑、何享健的胸、董明珠的嘴、李兴浩的手”一说。

毫无疑问,作为志高控股创始人的李兴浩,是个颇为传奇的商业人物,有着翻云覆雨的手腕。从卖冰棍、卖碎布,到开酒楼、修空调,再到生产空调,李兴浩凭着过人的商业嗅觉,在各个行业间快速切换,成功抓住了每一次的机遇。

1993年10月,李兴浩找到一位台商合资在家乡建厂,双方各投资600万元;1994年,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初入茅庐的李兴浩还未来得及施展拳脚,就遭遇了空调价格战的打击,志高空调在当年仅卖出了数千台空调,业绩惨淡。

1995年,好不容易喘口气的志高空调,又迎来了当头一棒。有经销商拿了1000万的空调,在准备打款的时候,却上演了“人间蒸发”。

这对起步阶段的志高空调,无异于雪上加霜。祸不单行,失去耐心的台商合作伙伴连夜撤资,不仅单方面宣布志高空调破产,还带走了关键岗位的大批骨干,公司瞬间陷入绝境。

生死存亡之际,李兴浩豁出所有,用一张800万的“白条”在供应商之间苦苦周转,这才得以力挽狂澜,经历了创业早期的阵痛,志高空调终于走上了正轨。

2005年,李兴浩挖到了科龙技术老大郑祖义。郑祖义的到来,不但为志高控股带来了科龙风格的先进产品技术,还将志高控股打造成了一个*于行业的技术开发平台。

这一时期,随着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多项政策相继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实施,空调等家电产品得到全面普及,让主打“性价比”的志高空调实现了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

乘胜追击,志高一面与日本三菱、韩国现代等世界500强企业展开合作,一面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合作办厂,将空调销往世界各地。到2004年时,志高空调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280万台。

2009年,志高一跃成为仅次于格力、美的、海尔的国内第四大空调巨头。也正是在这一年,志高空调登陆港股上市,炙手可热。

2010年,鼎盛时期的志高年收入达到92.77亿,盈利4.55亿,在全国家电市场同类产品销量排行榜中,志高空调首次打败了海尔。信心十足的李兴浩随即夸下海口,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千亿销售额的宏伟目标。

站在事业顶峰的李兴浩,还不忘“敲打”对手:“当初志高初创时,格力比志高大了不止10倍,如今它哪有我的10倍大?”

然而,登上抛物线顶点的那刻,也是陨落的开端。志高空调的好日子,很快就到了头。

02

内忧外患江河日下,深陷恶性循环泥沼

从2011年开始,国家对空调的节能补贴减少,志高空调的不适感尤为强烈。

据志高财报数据显示,2010年还盈利4.5亿元的志高,在2011年却净亏损1.44亿元,是当年空调行业里*亏损的企业。

但这种小幅亏损,非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李兴浩还准备退居二线,将肩上的担子交给郑祖义。

就在志高日益“膨胀”之时,其他空调品牌早已积极“求变”。在看到节能补贴红利消退、电商市场悄然兴起后,从2012年起,奥克斯砍掉了大部分线下渠道,全力转向线上市场,而志高空调却毫无作为,仍采取原来的代理制,生生错过了风口期。

格力和美的则更多将精力放在了技术研发上。格力空调拥有一支包括外国专家在内共五千余人的研发团队,此外,它还成立了制冷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和家电技术研究院三个基础性研究机构,拥有300多个国家实验室。

美的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成本同样不可小觑,不仅是中国首家研发投入超过百亿的家电企业,还将“产品*”作为公司的主要战略目标。

对比之下,志高空调显得格外“不务正业”。有数据显示,2013年志高研发投入为8500万元,占销售额比例尚且不到1%。而到此时,志高空调已经形成了六大产业板块,除了以空调为核心的制造业,还涉及装修、金融、传媒和地产业,精力太过分散。

面对市场起伏,郑祖义也顺势推出了“志高云空调”,即通过芯片和软件,将空调与手机、电视连接起来,可以实现智能远程控制、智能自动报修、智能个性定制等。

但因为这个想法在当时太过超前,何况本身质量制造问题还未得到充分解决,步子迈得太大,导致“云空调”叫好不叫座,消费者丝毫不买账。

紧接着,病急乱投医的志高空调,又在2014年下了步“臭棋”——把格力空调的代言人成龙抢了过来,还屡屡“碰瓷”。

当格力喊出“好空调,格力造”的口号时,志高便打出“高端空调引领者,做世界上做好的空调”的标语;当格力宣传“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时,志高就宣传自己“掌握智能云核心科技”,惹出不少口水仗。

即便如此,销量却依旧没有起色,竞争优势不够强的志高只能“被动挨打”。当年年底,志高空调的零售市场份额仅有4.3%,排名跌落至行业第七。

为重振旗鼓,2015年,退居二线的李兴浩高调复出。2017年,志高的业绩迎来突破,实现了破百亿的营收。

但短暂的昙花一现后,志高空调再次陷入困境。2018年志高控股全年总收入92.35亿元,同比下降14.4%;年度亏损近5亿元。

除了外患,志高空调内部还出现了严重的腐败。志高空调总裁张平曾痛心疾首地指出,组织风气已经污浊不堪,管理团队滥用职权牟取私利屡禁不止,人才断档青黄不接。

据2019年未经审计的财报数据显示,志高股份全年营收33.97亿元,同比下降62.96%,实现期内亏损14.08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亏损记录。在这一年的国产家用空调中销售占比中,志高空调仅剩下1.5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像被推倒的多诺米骨牌,志高空调在恶性循环的泥淖里越陷越深,却无力自拔。

03

危在旦夕卖地求生,东山再起尚未可知

大厦将倾,志高空调不得不变卖各种资产,靠外部输血存活。

先是2019年3月,出售旗下子公司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40%股权,价格为2.04亿元;5月,志高又抛售在佛山市的物业,这笔“救命钱”被安排用于购买原材料和开展推广营销活动上。

厄运并没有因此解除。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志高空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处境更加举步维艰,连续发布10多条拍卖公告,还以12.15亿元的价格将位于佛山的一处工业用地卖出,以减少总负债。由此可见,志高空调的资金链,已经到了极度紧缺的程度。

由于经营困难,研发动力不足,志高空调持续走向崩坏,产品品质江河日下。2020年6月,据《佛山本地资讯》报道,佛山某药店使用的志高空调在关闭状态意外自燃,机身大半被烧毁,导致店内药物被烟尘污染,一时间,志高被推上风口浪尖。

事实上,这已不是志高空调*次出事,仅在2019年,就已经连续发生2起自燃事件,给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志高空调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不及时的吐槽可谓触目惊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走到今日田地,志高空调成了反面教材。满满的求生欲下,当地政府对志高空调施以了援手,决定再拉其一把。

2022年1月份,志高空调对外宣布位于广东省肇庆四会市的“四会制造基地”正式投产,二期项目也同时启动。四会制造基地一期总面积为150亩,主要用于家用空调及中央空调设备的智能研发制造等,年产能为200万套,预计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

痛定思痛,志高上下也对过去发展中的问题重新审视,顺应如健康、环保、智能、物联网等行业趋势来做产品功能的提升,最终确定“空调主业+健康新产业”的双轮驱动战略,以全新面貌再出发,重新获得市场认可。

只是,已然错失*转型期的志高空调,想要打好翻身仗,谈何容易。如今的空调市场上,格力、美的和海尔已经瓜分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二八”效应日益凸显。

持续的对垒过程中,未来将考验空调企业在价格、技术、品牌、渠道、服务、生态、场景等多维竞争要素方面的综合实力,志高空调显然不具备优势。

而切入健康产业通道的举动,也充满争议。虽然健康产业在近几年的确是风头强劲,若能转型成功,或许志高真能扭亏为盈,但这个产业同样也是强敌环伺,志高空调的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志高还是没能学会收心,空调都没做好,又急着跨界,到头来只会加速衰败。

曾经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落寞,命运的注脚,并非无迹可循。靠着敢打敢拼的精神,让志高空调一路势如破竹,却又在巨大的成功面前固步自封,迷失了自己,最终一手好牌打烂。

能否卷土重来,还是成为时代的眼泪,留给志高“自证”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