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2022H1全球前十大CRO:药明系赶超Lonza入局TOP5

生物制药行业的变化,做药如一堵高墙,墙外的人想进来,墙里的人想出去。
2022-08-22 14:56 · 微信公众号:E药经理人  之秋   
   

2022年H1全球CRO TOP10公司基本没有变化,但全球排名和对应地市场份额都发生了变化。赛默飞收购PDD进入前三甲后,又将与IQVIA争*的位置;LabCorp业绩下滑,逆势分拆生变故;IQVIA增长乏力,登顶留悬念;新ICON向下扩张,恐坐不稳第4;药明系狼性扩张,赶超Lonza等进入前五;Lonza增速尚可,无奈掉出前五……前十的CRO公司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做药如一堵高墙,墙外的人想进来,墙里的人想出去。

近期两项创新药企与MNC的合作动态,都让业内生出一种感觉:创新药企活成了CRO。甚至有声音调侃,中国创新药企发展的尽头是CDMO,因为有部分biopharma正考虑将过剩产能改为CDMO。

从外部视角来看,CXO业绩已经领涨生物医药赛道多年,令人艳羡不已。而在CXO们看来,生物制药公司倾向于选择大型的CXO公司,而头部CXO的格局基本成形,非并购很难改变,小型CXO竞争比Biotech之间有过之而无不及。

E药经理人统计了2022上半年全球TOP10 CRO公司的数据,通过分析最强的CRO们的业绩以及扩张动向,来反应生物制药行业的变化。

相较2021年的榜单,TOP10公司基本没有变化,但全球排名和对应地市场份额都发生了变化。赛默飞收购PDD后进入前三甲,并购后增长迅速,有望与IQVIA争夺*的位置。而LabCorp(徕博科)接连收购科文斯、PAML与Chiltern成为CRO“霸主”后,似乎并未达到理想的协同作用。近日徕博科宣布了分拆计划。

排名变化较大的还有药明系(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从2021年的第7名冲进了第5名,超过了竞争对手Lonza(龙沙)和Syneos。最新的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药明系实现了37.36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67.04%,超过了除因并购并表的所有公司。

根据macroaxis数据模型,Parexel(精鼎医药)的收入或有所下滑,该公司自从被财团收购之后,退市、剥离信息系统和医学影像业务,去年被原机构以85亿美元转手给了EQT私募股权基金和Goldman Sachs旗下私募股权业务部门。

01、徕博科逆势分拆

LabCorp(徕博科)是今年上半年为数不多业绩下滑的TOP10公司。上半年徕博科实现营收75.97亿元,同比下滑5.06%。

比赛默飞早一些,2015年徕博科斥资61亿美元收购了科文斯,由此进军CRO领域,并开启对CRO的并购和整合。

徕博科的步伐更急促。2014年~2017年,三年间徕博科连续并购了科文斯、PAML和Chiltern,三者都是CRO行业的佼佼者,徕博科的CXO业务规模一下子成为了全球CXO公司之首,其也成为产业布局最全面的CXO公司。

不过并购这把双刃剑,徕博科体会到的“利”也只是暂时的,后续的整合才是关键。整合的效果综合反应在业绩的增长上。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徕博科营收增长率分别为8.5%、10.1%、9.3%,之后的2019年几乎没有增长。从2019年Q2至2022年Q2,临床开发业务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8%。利润率上该板块的营业利润率仅为诊断业务的一半。

或许是没有达到理想的协同效应,徕博科决定分拆出一家临床开发业务公司(原科文斯/Covance)。今年7月底徕博科宣布了这一计划,这项分拆预计在明年下半年完成,完成分拆后,新CRO公司也将公开上市。

双方合并前,科文斯业务以临床前研究业务为主,是美国在此领域最出名的CRO公司之一,而徕博科则以为制药企业的研发提供中心实验室服务为核心,并且有一部分体外诊断业务。

两家公司联姻后,徕博科曾预计,合并后的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削减1亿美元的成本,并且完善服务链。这些现在从财务数据上复盘很难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分拆之后徕博科的霸主之位,将由IQVIA和赛默飞角逐。

02、赛默飞争*

赛默飞于2021年4月收购PDD,并表后跻身全球TOP3,2021年CXO板块收入为79.2亿美元。今年持续发力,仅上半年就实现约为71.68亿美元的收入,接近2021年全年,同比增长超过50%,与IQVIA不相上下。

早在2017年,赛默飞就花费了72亿美元并购CDMO公司Patheon进军CXO。从入局CXO开始,赛默飞就已经布好了一步大棋,她的目标是从提供生命科学仪器、耗材拓展到生命科学服务,打通整个产业链的布局。

之后便有了对PDD的收购。赛默飞在并购整合上有自己的步伐和章法,并不会一次性做几笔收购,而是倾向于吸收融合了再进行下一步。根据财报,自2017年收购Patheon至今赛默飞保持了17%的年收入复合增长率。

PDD是国际CRO巨头,市值超过150亿美元,常年位居全球CRO市占率TOP 10,在非临床药理学/毒理学试验等方面具有优势。

越大的标的,后续吸收融合时间越长,赛默飞想夺下CRO冠军宝座,仍需努力。

据了解,当前赛默飞在CRO领域的布局包括从事临床研究的PDD、合同生产CDMO的Patheon,以及主营临床样品贴签、包装、仓储和物流的Clinical Trials Services。

赛默飞表示,完成对PDD的收购后,赛默飞将在临床开发领域提供涵盖从药物发现,安全性、有效性和医疗效果的评估,到药物临床试验管理,以及药物开发和生产全流程的服务。

03、IQVIA增长乏力

2016年,艾美仕(IMS Health)与昆泰(Quintiles)合并诞生了当时全球*的CRO公司IQVIA(曾用名Quintiles IMS Holdings),2021年营收排名第二。合并前,昆泰和艾美仕是各自细分领域的龙头。

徕博科退位后,IQVIA能否顺利登顶一哥的位置?现在看来答案又不清晰了,2021年时徕博科和IQVIA是唯二两家营收超过百亿美元的CRO公司,今年赛默飞大概率成为百亿俱乐部一员。

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于IQVIA业绩连续多年增长乏力,2017年至2021年间,IQVIA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35%。今年上半年IQVIA实现了71.09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仅为3.83%,是增长幅度最小的TOP10公司。

具体来看,上半年美洲区域的研发解决方案收入有所下滑,下滑幅度约为8%,研发解决方案服务是IQVIA的*大收入板块。从侧面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美洲区域生物科技研发的情况,并不理想。

在员工规模上,上半年又增加了约4000人。IQVIA最新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在超过100个国家布局,大约有83,000员工。

04、新ICON向下扩张

2021年ICON占据了行业的视野,其斥资120亿美元收购了另一家CRO巨头PRA Health Science,双方合并后新ICON成为了全球市场第三的CRO以及第二大临床CRO。

从业绩上来看,ICON与PRA于去年7月正式合并,合并收入达到74.62亿美元,位居CRO榜单的TOP4。今年上半年,ICON实现了38.37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幅达到121.92%,这是由于并表带来的规模扩张。

合并之前2020年,PRA收入为31.83亿美元,同比增长3.8%;而ICON同年的收入为27.97亿美元,同比下降0.3%。两家公司的员工分别有19000人和16000人。

值得注意的是,合并后的新ICON呈现出向下扩张的趋势,中等规模或小规模的客户比例大幅上升。财报显示2022年Q2新ICON的营收中,来自TOP25之后药企的营收占比达到了40.2%,中等规模或小型规模带来的营收贡献比例增长了12.6%。

实际上,从2016年以来ICON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包括:Symphony Clinical Research、MediNova、MolecularMD 以及 MedPass International,来扩大基因组科学和肿瘤学领域的服务产品和临床研究工作。

05、药明系狼性扩张

药明系(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已经超过了Lonza,业内的预判提早应验了。

今年上半年药明系实现营业收入约合37.26亿美元,同比增长67.04%,超过了榜单中除并表规模扩张的所有公司。药明系的排位也从2021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5位。从收入规模上接近ICON,若双方以现有的增速发展下去,今年年底药明系大概率将超过ICON成为第四。

其中药明康德上半年的营收为177.56亿元,同比增长 68.52%,从 2018 年Q1至2022年Q2(除2020年Q1受疫情影响),药明康德保持了连续 17 个季度的销售收入的环比增长。美国地区贡献了三分之二的收入,上半年收入为119.09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大部分为TOP20的全球制药公司。

从技术方向上看,药明康德*大业务板块化学业务表现*,同期增长超过100%,其中工艺研发和生产(D&M)服务表现最出彩,这得益于药明康德实施的“跟随份子”策略,此前的早期分子进入到后期带来的累积效应。

药明生物上半年实现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63.5%。其中临床前项目增长了35.4%至212个、早期(1期和2期)临床项目增长了27.5%至204个、后期(3期)及商业化生产项目增长了19.4%至43个,包括14个商业化生产项目。根据每个阶段所需时间,其增长将得到保证。

人数方面,药明系目前已接近40000人的规模。

今年药明集团还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即未来十年内投资14亿美元在新加坡建设一体化的CRDMO服务中心,拓展生物药发现、开发和大规模原液及制剂生产的能力和规模,并将在2026年新增12万升生物药产能。

06、Lonza无奈下的“坠落”

一年半间,Lonza在行业的并购整合和竞争对手强势增长下,从第4名掉到了第6名。

原先追赶在Lonza后面的PDD被赛默飞盯上并收购,一跃成为TOP3并进一步争夺*的位置;原先离Lonza还有一段距离的药明系如今已经实现了赶超,排在Lonza前面。

其实Lonza增速并不算慢的。2022年上半年Lonza实现了31.61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约17%,预计2022年这一增长将在15%左右。2020年~2021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2.5%、20%。其中生物制剂部分上半年实现16.25亿瑞士法郎的收入,同比增长为26.6%,超过了公司整体增长。细胞与基因板块与生物制剂的增速差不多,上半年收入为3.44亿瑞士法郎。小分子板块、胶囊及保健成分板块拖了点后腿,专业原料业务2021年7月1日出售了。

上半年,Lonza加大了生物药CDMO的投资,宣布在Stein (CH)投资5亿瑞士法郎用于一个新的大型商业药品填充和成品工厂。这一战略投资将完成Lonza的生物制品价值链。Lonza表示,未来将继续在各个部门进行投资,以扩大产能。“我们的生物制剂业务为Visp(CH)带来了额外的商业化mRNA的产能,我们胶囊和保健部门增加了新的胶囊生产线,正朝着在2022年底实现每年2600亿粒胶囊产能的目标迈进。我们还成功地在南沙(中国)、Bend(美国)和坦帕(美国)进行了小分子业务的产能扩张。”

Lonza是全球*的CDMO公司之一。其涉及CDMO时,专业的CDMO企业很少,当时所谓的CDMO还只是一些大型制药公司利用过剩的产能为其他Biotech提供生产和服务。后来一系列密集的并购,使其业务向药物发现、病毒载体研发等价值链前端延伸。2010年前后,在业务增长逐渐疲乏之际Lonza开始加速布局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由于进入的时间早具有很大优势。

07、Syneos还回得去吗?

一路下滑的Syneos还能回得去吗?

2017年,INCResearch和Inventiv Health合并成立Syneos Health,一度攀升至全球老三的位置。

今年上半年,Syneos实现26.97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8.27%,位列榜单第7名,2021年时排名第6。其中临床解决方案部门收入占总收入的75.8%,同比增长了5.74%,不如公司整体增长。

过去三年来,Syneos该板块的收入一直受到新冠大流行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在减弱。通过财务数据可以看到,2020年Syneos的营收(44.16亿美元)出现了微幅下滑,2021年通过收购赢回收入规模的增长(52.13亿美元)。2021年下半年,Syneos收购了StudyKIK Corporation和RxDataScience,Inc.带来了一些规模上的扩充。

据了解StudyKIK是患者招募、保留策略和实施的全球*。自成立以来,StudyKIK已惠及600多万患者,并将310多万患者与研究联系起来。RxDataScience, Inc.则是一家*的数据和分析供应商。

到今年上半年Syneos仍处于恢复阶段,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增长。一般来说,会有并表带来的规模上的同比增长。

08、Catalent蓄力追赶

Catalent的完整财年与众不同,一般是自然年,Catalent是从7月到次年的6月。本次统计的是2021年7月~2021年12月的数据。

在这一期间,Catalent实现了了22.42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27.6%。最近三个财年,Catalent都保持了不错的增长,收入从2019财年的25.18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财年的39.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

近两年Catalent展开了一些收购和剥离。2021 年 3 月,我们收购了 Delphi Genetics SA(细菌的基因克隆和蛋白表达)以及Acorda Therapeutics, Inc.(神经学疗法公司)的制造和包装资产,2021年 8月收购了RheinCell Therapeutics GmbH(细胞治疗CDMO),10月收购了Bettera Holdings, LLC(营养补充剂)。同时出售了Catalent USA Woodstock, Inc. 和某些相关资产。

此外为应对新冠大流行的一部分,Catalent加快并加强了某些资本改进计划,以扩大生产用于蛋白质生物制剂和细胞和基因疗法的原料药和药物产品的能力,特别是位于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和意大利阿纳尼,以及在马里兰州的商业规模病毒载体制造工厂。据了解强生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由Catalent负责生产。

Catalent成立于2007年,专长是制剂生产和包装,包括口服、注射和呼吸给药方式,在软胶囊生产方面的全球领导地位。公司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3年成立的Scherer公司,该公司开发了软胶囊的旋转压制设备。

09、Chaeles River改变

Charles River(查尔斯河)曾经是准备并购药明康德的公司,后遭股东反对并支付巨额分手费,如今收入规模仅是他的一半。

查尔斯河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8.87亿美元,同比增长8.5%,排名第9。其业务主要有三部分:研究模型和服务、发现和安全评估、制造解决方案。

这两年查尔斯河进行了密集的收购。今年4月,查尔斯河收购了合同活体研究服务提供商Explora BioLabs,补充了现有的内包解决方案服务特别是 CRADL(查尔斯河加速器和开发实验室)业务,并提供了与新兴客户群合作的更多机会,其中许多客户从事细胞和基因治疗开发。

去年6月又收购了基因治疗CDMO公司Vigene Biosciences, Inc.(Vigene),提供基于病毒载体的基因递送解决方案。此次收购后使得合作方可以无缝地进行先进模式的分析测试、工艺开发和制造。3月收购了Retrogenix,这是一家利用其专有细胞微阵列技术提供专业生物分析服务的早期合同研究机构。同月又收购了Cognate,这是一家细胞和基因治疗 CDMO,为细胞疗法以及CDMO价值链中质粒 DNA和其他投入的生产提供全面的制造解决方案。2020年底,查尔斯河还收购了Distributed Bio,这是一家下一代抗体发现公司,为治疗性抗体以及细胞和基因疗法的发现和开发创建了一个集成的端到端平台。

另一方面在去年10月剥离了研究模型和服务日本业务出售给 The Jackson Laboratory ,以及将瑞典的基因治疗CDMO剥离,这是收购Cognate带来的。

10、Parexel再卖身

2017年被英国私募股权公司PamplonaCapital收购后,Parexel(精鼎医药)退市、剥离,之后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根据macroaxis数据模型预估,精鼎医药今年上半年收入或在10~11亿美元之间,增长状态下滑的概率较大。

2021年精鼎医药决定剥离信息系统和医学影像业务,其中也包括临床试验管理系统、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和注册申报管理系统等。

同年,精鼎医药官宣将以84亿美元被EQT Private Equity 和Goldman Sachs收购。精鼎医药首席执行官评论说,交易后其临床研究服务预计将以8%~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精鼎医药承担的业务主要是帮助制药公司解决无法自行解决的临床和监管过程,包括从事多种临床试验、监管咨询和数据洞察。本次出售后将增加精鼎医药的药理学研究能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E药经理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