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今年,全球医疗VC们集体寻求「心理安慰」

2022年全球心理健康领域共完成16起早期投资,总融资额超十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50%!由此可见,今年VC们在心理健康赛道可谓是下足了“血本”。
2022-11-29 11:28 · 动脉橙果局  施懿   
   

最近,“电子木鱼”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不少年轻人在出现情绪焦虑、烦躁的时候,便会掏出“电子木鱼”敲一敲,以求情绪稳定。不得不说,这样的解压方式实在是有些“赛博朋克”。

疫情之下,人们的心理健康成为急需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关注心理健康的企业。它们大多是依托互联网或者前沿技术进行心理咨询、管理,或者是通过音乐、瑜伽以及冥想等方式,让使用者身心放松以达到缓解心理疾病的作用。追根到底,就是更为科学的“电子木鱼”。

事实上,心理健康行业方兴未已,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医疗市场新的增长点,而“嗅觉”敏锐的VC似乎已经展开了行动。据动脉橙果局不完全统计,截止11月28日,2022年全球心理健康领域共完成16起早期投资,总融资额超十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50%!由此可见,今年VC们在心理健康赛道可谓是下足了“血本”。

那么,为何全球VC们要在当下加注心理健康赛道呢?这片蓝海之下究竟藏着多大的市场潜力呢?它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吗?目光转向国内,我国心理健康赛道当前发展几何?又有哪些新机会呢?

#01

疫情催生出的一门“好生意”

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预测,抑郁症将在202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负担。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在当时大胆猜测:“不出十年,心理健康行业定将迎来大爆发。”但事实上,心理健康在2017年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直到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才加速了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疫情隔离在家的孤独感以及无助感,还有未知带来的恐惧都在攻击人们的心理防线。沮丧、抑郁的不良情绪逐渐蔓延,重视心理健康逐渐成为世界话题。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在2022年发布报告称,在疫情影响下,全球共有2.46亿人患抑郁症,和往年相比增幅约为27.6%。

更为严重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向青少年和儿童蔓延。加拿大儿童心理发展研究院主席麦迪根教授通过荟萃分析回顾了全球范围内29项临床研究和公卫项目,总共有8万多名平均年龄在13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参加。分析结果表示,疫情期间青少年患抑郁症和焦虑症与疫情前相比,发病人数增加了一倍!

另外,青少年和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带有延续性的。我们常说“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在童年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没能及时得到有效干预,在成年后或许会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更有甚者可能会威胁社会的稳定。

因此,无论是从患者数量,还是行业必要性来说,心理健康行业当前的市场关注度都非常之高。

▲图1.2015-2020年我国心理咨询业市场规模及增速(数据来源:华经情报网)

但市场需求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新技术的涌入为这个赛道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近年来,穿戴设备和数字疗法迅猛发展,并逐渐渗透心理健康行业,为其热度添了一把火。越来越多心理健康公司将穿戴设备融入心理诊断,通过穿戴设备检测皮肤电反应,从而得到患者更为精确的情绪波动指数,为心理健康诊断增添一份“理性”。

与此同时,在元宇宙概念的引领及循证医学的框架下,数字疗法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据易观分析2022年10月发布的《数字疗法市场洞察2022》显示,数字疗法赛道2021年投资规模较2020年相比,同比增长了134%,2022年继续走高。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疗法细分赛道中,心理健康初创企业的占比最高。

据《定义精神健康经济》报告显示,全球心理健康市场规模已达1210亿美元,而国内心理健康领域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一个等待被定义的千亿市场正在形成。

#02

数字疗法成心理健康一剂“新药”

在互联网起势之前,心理治疗一直是依托于患者和医生面对面沟通,并配合服用药物等方式进行。而随着数字疗法的涌入,心理健康行业正变得更理性,也更具人情味,并在VC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图2.2022年完成早期融资的16家心理健康初创企业

据统计,在2022年完成早期融资的16家心理健康初创企业,全都布局在了数字疗法方向,但它们之间也有些许差异,按照适用人群、治疗方式以及服务类型的不同,橙果局将其分为三大类型,分别是情绪管理平台、社会心理平台以及精神心理平台。

● 情绪管理平台:提供自助式服务,帮助使用者自我调节、管理情绪。

在所有类型中,情绪管理平台的适用人群是最为广泛的,据统计,在16家初创企业中,有3家属于情绪管理平台企业。

而之所以将其定义为“情绪管理平台”,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对心理疾病患者起到情绪安抚的作用,同时也能舒缓社会人的心理压力,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情绪管理平台得到心理上的安抚。

通常,情绪管理平台上专业的心理治疗医生较少,主要是通过音乐、瑜伽、冥想等个性化方式,让使用者放松,从而减缓心理压力。在这样一种治疗模式下,既克服了心理健康赛道常见的标准化和供给不足难题,同时又潜移默化地让患者接受治疗,迈过了一些患者的忌医心理。另外,情绪管理平台商业化操作的难度较小,便于企业进行消费逻辑的升级。

以今年完成8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的Sound Mind为例,它主要是通过音乐让使用者心情舒缓,以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据悉,治疗音乐主要由钢琴、鸟叫、流水等白噪音组成,刺激电信号以达到神经放松的作用。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音乐进行选择与定制,这也为企业进行商业化操作留下了空间。

● 社会心理平台:以心理咨询服务为主,通常以SaaS方式呈现。

据统计,在16家初创企业中,有7家属于社会心理平台企业。社会心理平台主要是对人们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进行疏导、咨询。因此,它的适用范围较情绪管理平台而言更有针对性。

社会心理平台的操作模式和线下心理辅导大同小异,其主要就是将线下的咨询、开导业务,通过视频、图片、语音等方式搬到了线上。但和线下模式相比,参与对象更广,也更具自主性。

社会心理平台会设置专业的心理医生,使用者可以通过医生简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师,这意味着使用者在选择医生时拥有*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心理治疗的整体效果。

另外,线下主要是由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对心理疾病患者进行疏导,而线上社会心理平台打破了这一铁律。一些社会心理平台加入了社交模式,能够通过大数据对使用者进行分类、匹配,通过互助的方式让使用者相互治疗。

以加拿大公司Wellin5为例,它主要是通过患者和心理健康从业人员进行交流,从而疏导患者心理问题。但Wellin5的治疗范围并不局限于焦虑症、抑郁症。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婚前辅导,到社交恐惧、家庭暴力等,几乎囊括所有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

Wellin5通过实时聊天的方式,将使用者和心理师联系起来,帮助使用者随时随地解决负面情绪。其商业模式和线下咨询相仿,按咨询次数和时长进行计费,但又灵活提供包月、包年的优惠服务。

● 精神心理平台:通常由精神专科医院以线上问诊的模式进行。

精神心理平台是所有分类中专业性要求最高的一类,在16家初创企业中,有6家属于精神心理平台企业。精神心理平台主要针对特殊心理疾病患者,这些平台大多是依靠线上医院的模式进行,通过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问诊。

通常,精神心理平台包括看诊、制定治疗方案、药物处方、复诊等所有诊断环节,形成了完整的治疗闭环。以今年完成了44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的Arise为例,它主要是针对饮食失调患者进行服务,为其带来综合的社区和临床护理。

据悉,Arise会为患者提供私人医生服务,医生会通过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导致患者饮食失调的创伤点,再通过赢得信任、沟通疏导等方式解开患者的心结。同时,为其量身定制食谱、目标计划以及治疗方案,以求更好的治疗效果。

并且,Arise还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患者的症状,以及造成饮食失调的原因,将病情相似的患者匹配在一起,组成社区。患者可通过社区相互鼓励、相互治愈。

总而言之,这三种模式的运作都离不开数字疗法的发展,以及AI和大数据的助力。在数字疗法的助推之下,心理疾病患者对在线诊疗的接受度大大提升;同时数字化管理模式也改善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得治疗效果显著。

目前数字疗法和心理健康医学的融合才刚刚起步,无论是心理疾病问诊平台,还是情绪疏导市场都未成定局。基于未来,技术、服务模式、平台概念上都还存在未知空间。

#03

我国心理健康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统计,在2022年完成早期融资的16家心理健康初创企业中,有10家分布在美国,中国企业仅有两家,这是否代表中国心理健康行业没有市场,或者是说不受关注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据动脉橙数据库显示,2021年至今,我国心理健康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4笔,累计投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经纬、启明、蓝驰、北极光等风投机构对这一领域颇为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9月,心理健康数字化服务平台好心情完成了由字节跳动领投的2亿元C轮融资,刷新了当时国内心理健康赛道*单笔融资记录。

虽然从整体来看,这样的融资体量算不了什么,但要特别强调的是,在2021年以前,我国心理健康领域完成融资的企业数量少,且大都集中在B轮以前,融资金额也相对较低。

那么,我国心理健康行业究竟是如何迎来爆发的呢?

首要因素当然是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据今年发布的《2022年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蓝皮书》显示,我国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6.6%,在我国的人口基数之下,这一数量和概率都非常惊人。

其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最高,分别达到了7.6%和6.8%,这也反应出我国民众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较为突出。从年龄来看,年轻人的心理问题似乎更为严重。

▲图3.我国心理健康主要症状及发展趋势(数据来源:《2022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白皮书》)

其次,我国政策层面也在大力支持心理健康行业发展。近一两年,我国出台了和心理健康领域相关的政策多达10条,这些政策主要针对提升心理健康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增设心理健康门诊数量,以及提高心理健康社会服务等核心方面。从学科、临床、社会发展等方面强调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最后,社会意识的改变也在推动着我国心理健康市场扩张。我国心理健康行业起步较晚,人们对其认知还存在缺失,因此,我国心理咨询、管理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并且,社会对心理疾病患者及家属仍存在偏见与歧视,这也导致不少患者忌医讳医。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正确的医学科普以及公民素质的提升,都在影响社会意识的改变。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包容度不断提高,也让越来越多患者勇于面对心理疾病,并开始寻求正确的帮助。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也促使着市场逐步扩大,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心理健康的市场需求。

但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专业人员存在缺口,诊疗效果参差不齐,市场缺乏更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我国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职业素质参差不齐,除去教师、居委会成员以及其他背景、身份的业余爱好者后,专业精神科医生仅4万名。

不少非专业心理从业人员在线上心理咨询平台打着“疗程短”“疗效好”的招牌鱼目混珠,扰乱了市场秩序。但目前我国数字疗法和心理健康的融合才刚刚起步,行业还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并且,目前市场上心理咨询企业提供的服务形式和咨询内容大同小异,尚未出现能够制定行业标准的“领头羊”。因此,制定行业标准以及规范化法则成为了我国心理健康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心理健康行业市场单价较高,商业推广存在困难。目前,除北京、深圳、广东以外,我国大部分省市并未将心理治疗列入医保,需要患者自费治疗。据了解,当前市场平均收费为每小时 150 元,而心理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这将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影响心理健康行业的推广以及市场接受度。

第三,我国心理健康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学科建设仍有进步的空间。在1951年,我国设立了*所专注于心理健康学术研究的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首次系统性的对国民心理健康展开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在196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暂停了所有研究工作,并被撤销,直到1977年才重新设立。这也让我国心理健康研究和世界出现了巨大的断层。

而美国早在1946年便设立了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并不断发展成了世界上*的心理健康研究所。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理论,甚至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标准也都是由这所研究所制定而成。我国心理健康研究与之还有较大差距。

但即便如此,我国心理健康市场仍是一片汪洋大海。如今线上问诊、线上交流咨询、全面的情绪管理模式、AI数字疗法等科技逐渐渗透进日常生活中,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开始正视并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需求,相信在未来几年,我们能体验到更多新的科技,同时也会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

所以,如今的火热只是开始,未来数年,我们会迎来这条赛道的黄金发展期,而那些真正能解决现有问题的初创企业,或许能抢占先机,率先走到行业前列。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橙果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