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今天,辣条IPO来了:卫龙正式敲钟

卫龙只是河南庞大食品产业版图的一角,一个个食品IPO和消费独角兽从这里走来。
2022-12-15 12:07 · 投资界  周佳丽   
   

第一个辣条IPO正式诞生。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今日(12月15日),中国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卫龙)正式登陆港交所IPO舞台。此次IPO,卫龙净筹资8.989亿港元,发行价为10.56港元/股,总市值240亿港元。这是港股年末最受关注的IPO之一。

这一神奇IPO的背后,是一对刘氏兄弟。二十年前,青年小伙刘卫平凭着一股闯劲儿,带领着弟弟刘福平等家乡人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河南漯河。他们从一根辣条开始白手起家,一路打拼闯关,缔造了今天隐秘而庞大的休闲食品帝国——一年卖出超40亿元,净赚8亿元,称霸中国辣味休闲食品江湖。

让投资圈印象深刻的是,卫龙在IPO前完成了创立以来的唯一一笔重磅融资,一口气集齐了CPE源峰、高瓴、红杉中国、腾讯、云锋基金、厚生投资、海松资本等知名机构,轰动一时。

当然,卫龙只是河南庞大食品产业版图的一角,这片肥沃丰收的中原大地也被誉为“中国厨房”,从调味品、肉制品、速食到饮品和休闲食品,再到强大的供应链,一个个食品IPO和消费独角兽从河南走来。肥沃的中原大地,几乎以一己之力承包了中国人的餐桌。

卫龙控股董事长 刘卫平

兄弟联手,干出一个辣条IPO

市值240亿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创业。

那是二十年前,彼时20来岁的刘卫平像家乡的前辈们那样,凭着一腔热血外出闯荡,从岳阳到长沙再到郑州,他一路向北辗转来到了河南漯河。下了火车,刘卫平下榻当地一家简陋的小旅馆,隔日便开始了密集的市场考察之旅。带着初生牛犊的果敢,他短短两天就把产品定了下来,并迅速让弟弟刘福平从家乡带人到漯河启动创业。

卫龙官网描绘了刘氏兄弟创业最初期的画面——最开始是手工式生产,他们买了一些锅盆,将人造肉、豆皮拌上辣味后送到市场上卖,幸运地得到了漯河当地人的喜爱。不过由于创业经验不足,经营初期的成本控制不严,老板刘卫平每个月发完工人的工资,再支付完房租,并没有赚到多少钱。

见此状况,家人曾多次劝阻他“不如回去安安心心上班”,但刘卫平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他坚信,休闲食品的消费前景非常宽广,困难只是暂时的。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漯河的一处河堤上——一天,刘卫平遇到一位卖牛筋面的老太太,吃了一碗感觉很不错,便向老太太打听牛筋面的生产地。那是一个只有一台简易膨化机的小作坊,刘卫平一次性要了6包面粉的产品,交了押金,嘱咐店主改进磨具,一个星期后产品便出来了。在此基础上,刘卫平团队还加了辣椒面,变成一种咖啡色的产品。

“有点像鳝鱼,于是就起名叫‘鳝鱼条’。”卫龙官网上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后来团队又把名字改成了“鱼条”,因具有的独特辣味,久而久之,食客们将之称为“辣条”。2003年,“卫龙”商标成功申请,一代休闲食品帝国的崛起之路就此开幕。

时至今日,卫龙早已火遍大江南北,稳稳地霸占着辣条界老大的江湖地位,是中国千禧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今天,这家有着二十年历史的国民休闲食品品牌终于登上了敲钟舞台,打拼多年的刘氏兄弟也迎来了人生里的第一个IPO——卫龙总市值240亿港元。

小小辣条,一年净赚8亿

迄今只融资一轮

不起眼的辣条如何撑起一个IPO?

我们先从卫龙的业务版图说起。从小小辣条起家并与时俱进,如今的卫龙已经将品类从大面筋、小面筋、大辣棒、亲嘴烧等经典调味面制品,拓展到了蔬菜制品和豆制品,推出了包括魔芋爽、风吃海带等热量低、口感脆爽的产品,以及软豆皮、78°卤蛋在内的豆制品和其他产品。

图源:卫龙天猫旗舰店

越吃越上瘾的辣味零食,牢牢地霸占着消费者的胃。招股书显示,卫龙的年度零售额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同时,卫龙也深受年轻人的追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卫龙95%的消费者是35岁及以下,55%的消费者为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

具体经营上,除了线上电商、社交网络等渠道的扩展,卫龙线下经销商合作数量零售终端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其品牌遍布商超、连锁便利店等。截至2022年6月30日,卫龙与超过1830家线下经销商合作,销售网络覆盖了中国约73.5万个零售终端。

多元化的产品系列和线上线下并行的经营模式,为卫龙带来了亮眼的销量。卫龙天猫官方旗舰店显示,公司全系列产品(包括辣条、魔芋爽、海带、卤蛋)畅销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一年卖出100亿包。2021年,卫龙调味面制品和蔬菜制品两大品类的零售额超过10亿元;其中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小面筋四个单品的年零售额均超过5亿元。

财务数据方面,招股书显示,卫龙2019—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分别为33.85亿元、41.2亿元、48亿和22.61亿;在2019—2021年,收获净利润分别为6.58亿、8.19亿、8.27亿元,对应净利率为19.4%、19.9%、17.2%,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

不过在2022年上半年,卫龙利润呈现亏损,为负2.61亿元。对此招股书解释称,2022年上半年亏损主要是由于投资有关的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及与投资者签订的股份购买协议之补充协议所致——公司在2022年4月以对价1576.2689美元向投资者发行及出售合共1.576亿股每股面值为0.00001美元的普通股。

在此之前,家喻户晓的卫龙引来了VC/PE的瞩目。招股书显示,2021年3月,卫龙决定将股本拆分,并引进了CPE源峰、高瓴、腾讯、云锋基金、红杉中国、Duckling Fund L.P.、厚生投资、海松资本等投资方。这是卫龙首次引进外部资本,也是其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不是所有的辣条都是卫龙,小小生意撑起一个庞大的食品帝国。有意思的是,卫龙还意外带动了整个河南辣条产业,这个中原省份几乎霸占了全国辣条行业的半壁江山。

一个个超级食品IPO赶来

为何是河南?

说起河南,这个中原大省几乎承包了中国人的餐桌。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享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河南也是我国农业大省,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是五谷蔬菜旺盛生长的乐园,淳朴肯干的河南人在这里筑造了中国粮仓。

不久前,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曾动情说道:“河南以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输出原粮及其制成品600亿斤左右。”这里是当之无愧的“小麦之乡”。

在吃上,河南同样超群拔萃,中国市场上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都来自河南。一个个食品大王也从中原走来,有数据统计,目前河南已经孵化出10家食品产业链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3800亿元——

如:“养猪大王”牧原股份、全球最大肉制品企业“双汇”、中国速冻食品第一股“三全食品”、中国枣业第一股“好想你”、中国香菇酱第一股“仲景食品”、中国味精第一股“莲花健康”、国内乳酸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企业“金丹科技”,还有去年刚上市的国内餐饮供应链第一股“千味央厨”等等。

当然,坐拥全国最大的饼干和休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河南也吸引了诸多头部食品企业的目光,如家喻户晓的可口可乐、旺旺、达利园等都纷纷入驻河南。

近两年,VC/PE走进河南,投出了一个个新消费独角兽。现在伴随着卫龙、蜜雪冰城等为代表的河南新消费企业在IPO进程上的迈步,加上疫情政策优化后各地区扩大内需中的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大消费终于开始活络起来。

这无疑也给坚守在消费赛道的投资人打了一针强心剂。最近,一位本土创投大佬对投资界表示:“这一两年受疫情打击比较严重的公司包括消费,到明年复苏的势头会比较猛。”同时,明年港交所将涌现更多的消费IPO

无独有偶,多位知名投资大佬向投资界表达了对消费投资的信心。大家不约而同地形成一个共识:消费永远是刚需,人类社会任何时候离不开消费,问题在于能不能找到真正激发大家消费的兴奋点。“新消费在2023年有一个反转的机会。”

经历一年寒冬的消费投资人也难得振奋起来,他们坚信,如此庞大而繁荣的中国,未来一定会涌现更复杂且更有新意的消费形式。一如不声不响的河南,开始迎来卫龙、蜜雪冰城等一个个超级消费IPO。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周佳丽,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12/50545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